卞之琳: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无编辑摘要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1行: | 第11行: | ||
== 生平 == |
== 生平 == |
||
卞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抗日战争]]初期曾与[[沙汀]]、[[何其芳]]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年]]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
卞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倾囊帮卞出版诗集,[[陈梦家]]选编诗集《[[新月诗人]]》,将其位列“[[新月十八家]]”,一举成名。[[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抗日战争]]初期曾与[[沙汀]]、[[何其芳]]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年]]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
||
[[1947年]]作客[[英国]][[牛津]],任研究员,期间写了一本七八十万字的抗战小说,讲知识分子的抗战心态。1949回到国内后,发现国内创作要求写工农兵,不写小资产阶级,于是就将小说焚毁,并从此开始积极思想改造,1958年后不再写诗。 |
[[1947年]]作客[[英国]][[牛津]],任研究员,期间写了一本七八十万字的抗战小说,讲知识分子的抗战心态。1949回到国内后,发现国内创作要求写工农兵,不写小资产阶级,于是就将小说焚毁,并从此开始积极思想改造,1958年后不再写诗。 |
2011年8月29日 (一) 02:50的版本
卞之琳 | |
---|---|
出生 | 江苏海门汤门镇 | 1910年12月8日
逝世 | 2000年12月2日 | (89歲)
代表作
|
卞之琳 (1910年—2000年)江苏海门人,曾用笔名季陵,祖籍江苏溧水,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生平
卞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1931年开始发表作品。沈从文倾囊帮卞出版诗集,陈梦家选编诗集《新月诗人》,将其位列“新月十八家”,一举成名。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抗日战争初期曾与沙汀、何其芳访问延安从事临时性教学工作、并访问太行山区前方、随军;回西南大后方后在昆明西南联大任讲师、副教授、定级教授,1946年至天津南开大学任职一年。
1947年作客英国牛津,任研究员,期间写了一本七八十万字的抗战小说,讲知识分子的抗战心态。1949回到国内后,发现国内创作要求写工农兵,不写小资产阶级,于是就将小说焚毁,并从此开始积极思想改造,1958年后不再写诗。
历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1952),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二级、享受终身制待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外国文学评议组成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多次下乡生活与协助农村工作。2000年1月,卞之琳获得了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同年12月逝世。
作品
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即出自卞之琳之手。
- 诗汇编
- 《十年诗草1930-1939》
- 《雕虫纪历1930-1958》
- 《山山水水,小说片断》
- 《断章》
- 杂类散文
- 《沧桑集1936-1946》
- 报告文学
- 《第772团在太行山一带》
- 论著
- 《布莱希特戏剧印象记》
- 译品
-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 《英国诗选》
- 纪德《浪子回家》集
- 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