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修订间差异
Andrew1214(留言 | 贡献) 小 半形符號 |
|||
第26行: | 第26行: | ||
| footnotes = |
| footnotes = |
||
}} |
}} |
||
'''陶傑''' |
'''陶傑'''('''Chip Tsao'''<ref>[http://www.gmanews.tv/video/39456/chip-tsao-wants-to-visit-rp-says-dfa Chip Tsao wants to visit RP, says DFA] GMA NEWS 04/05/2009</ref>,{{bd|1958年|8月17日|catIdx=T陶}}),原名曹捷,祖籍[[廣西]],香港出生,曾居於英國16年,[[香港]][[作家]]及[[傳媒工作者]],由于其學貫中西,评论深入浅出、一针见血,素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稱,於電台、電視、雜誌、報紙專欄可見其踪影,其文章題材廣泛,常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批評[[中國文化]]陋習及中港政府,以[[種族主義]]觀點分析時事,立場偏向推崇歐美日文化,使到部分人士不滿,斥之為崇洋。曾接受「[[星期日大班]]」節目專訪,稱其本人只是「崇優」,此外他立場上傾向支持民主政制。 |
||
==出身及教育== |
==出身及教育== |
||
陶傑出身[[左派]]報業世家,[[1949年]]父母由中國大陸移居香港,<ref>[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2SoU0LwF68/ 华娱卫视《CEO实话实干》香江第一才子陶杰〔三〕]</ref>父親曹驥雲為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母親常婷婷為[[編輯]];外祖父常書林為《[[珠江日報]]》記者、弟弟曹輝在中資公司工作。年輕時在[[香港]][[灣仔]][[摩利臣山道]]長大。自幼接觸[[古典文學]],中學時開始投稿,作品發表在《[[新晚報]]》。曾以散文《屋之輓歌》奪得1976年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冠軍。《兵車行》及《勇士》分別被選為第五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亞軍,第六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季軍。《輪》及《揮春之二》分別奪得《時代青年》第二屆徵文比賽散文組冠軍、第三屆詩組冠軍。散文集《泰晤士河畔》獲得第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陶傑曾經於香港[[親共]]左派學校[[培僑中學]]就讀,後來轉去[[嶺南中學]],17歲因[[香港中學會考|會考]]成績未達中六要求而到[[英國]]重讀中五。中七畢業後考入[[華威大學]]攻讀[[英國文學]],得學士銜。又在[[倫敦大學]]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國際關係]]。畢業後於[[英國廣播公司]]任職八年,並任[[香港電台]]駐英[[記者]]。<ref>{{cite web|url=http://tvcity.tvb.com/special/thefeudclub/index2.html|title=犀牛俱樂部}}</ref> |
陶傑出身[[左派]]報業世家,[[1949年]]父母由中國大陸移居香港,<ref>[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2SoU0LwF68/ 华娱卫视《CEO实话实干》香江第一才子陶杰〔三〕]</ref> 父親曹驥雲為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母親常婷婷為[[編輯]];外祖父常書林為《[[珠江日報]]》記者、弟弟曹輝在中資公司工作。年輕時在[[香港]][[灣仔]][[摩利臣山道]]長大。自幼接觸[[古典文學]],中學時開始投稿,作品發表在《[[新晚報]]》。曾以散文《屋之輓歌》奪得1976年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冠軍。《兵車行》及《勇士》分別被選為第五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亞軍,第六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季軍。《輪》及《揮春之二》分別奪得《時代青年》第二屆徵文比賽散文組冠軍、第三屆詩組冠軍。散文集《泰晤士河畔》獲得第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陶傑曾經於香港[[親共]]左派學校[[培僑中學]]就讀,後來轉去[[嶺南中學]],17歲因[[香港中學會考|會考]]成績未達中六要求而到[[英國]]重讀中五。中七畢業後考入[[華威大學]]攻讀[[英國文學]],得學士銜。又在[[倫敦大學]]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國際關係]]。畢業後於[[英國廣播公司]]任職八年,並任[[香港電台]]駐英[[記者]]。<ref>{{cite web|url=http://tvcity.tvb.com/special/thefeudclub/index2.html|title=犀牛俱樂部}}</ref> |
||
1979年11月出版的《[[香港文學]]》雙月刊中,有一個名為「曹捷小輯」的專訪;當年他21歲,還在英國,當時他的筆名是楊非劫,主要寫詩,寫散文,也發表過素描畫,得過多個詩詞獎和散文獎。內容還提及他是當年一份文藝刊物《新穗文刊》的成員,專訪簡介形容他「個性沉默寡言,溫文爾雅,性好藝術」<ref>[http://notesbooks.wordpress.com/2010/07/13/%E9%99%B6%E5%82%91%E9%82%84%E4%B8%8D%E6%98%AF%E9%99%B6%E5%82%91%E7%9A%84%E6%99%82%E5%80%99/ 「曹捷小輯」]「香港文學」 1979年11月版</ref>。 |
1979年11月出版的《[[香港文學]]》雙月刊中,有一個名為「曹捷小輯」的專訪;當年他21歲,還在英國,當時他的筆名是楊非劫,主要寫詩,寫散文,也發表過素描畫,得過多個詩詞獎和散文獎。內容還提及他是當年一份文藝刊物《新穗文刊》的成員,專訪簡介形容他「個性沉默寡言,溫文爾雅,性好藝術」<ref>[http://notesbooks.wordpress.com/2010/07/13/%E9%99%B6%E5%82%91%E9%82%84%E4%B8%8D%E6%98%AF%E9%99%B6%E5%82%91%E7%9A%84%E6%99%82%E5%80%99/ 「曹捷小輯」]「香港文學」 1979年11月版</ref>。 |
||
==從英倫回港後== |
==從英倫回港後== |
||
1991年陶傑應[[查良鏞]]的邀請回港任《明報》副刊副總編輯,兼寫專欄《泰晤士河畔》,後來《黃金冒險號》。曾任《[[華僑日報]]》的副總編輯,1993年任英文日報《[[東快訊]]》的政治編輯。 [[1994年]]9月15日在[[機場隧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在醫院[[深切治療部]]逾月。車禍後,有一段時期為《[[東方日報]]》撰寫社評及《功夫茶》專欄。又在香港電台主持每週節目《[[講東講西]]》,亦曾與[[劉天賜]]主持電視節目《[[犀牛俱樂部]]》 |
1991年陶傑應[[查良鏞]]的邀請回港任《明報》副刊副總編輯,兼寫專欄《泰晤士河畔》,後來《黃金冒險號》。曾任《[[華僑日報]]》的副總編輯,1993年任英文日報《[[東快訊]]》的政治編輯。 [[1994年]]9月15日在[[機場隧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在醫院[[深切治療部]]逾月。車禍後,有一段時期為《[[東方日報]]》撰寫社評及《功夫茶》專欄。又在香港電台主持每週節目《[[講東講西]]》,亦曾與[[劉天賜]]主持電視節目《[[犀牛俱樂部]]》([[無綫電視]])和《[[斑馬在線]]》([[亚洲电视]])及於《[[都市日報]]》撰寫《光明頂》專欄。 |
||
現時,陶傑在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撰寫《黃金冒險號》專欄、[[壹週刊]]的《坐看雲起時》、AM730的《陶傑醒你》、頭條日報的《踏莎行》,並在[[香港商業電台]]晚間主持《[[光明頂 (廣播節目)|光明頂]]》。此外,陶傑亦與TOM出版集團大股東[[周凱旋]]合作,擔任和記旗下內容供應商「威震四方」的創作總監,為和黃3G手機提供內容和擔任《[[茶杯雜誌]]》副顧問。 |
現時,陶傑在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撰寫《黃金冒險號》專欄、[[壹週刊]]的《坐看雲起時》、AM730的《陶傑醒你》、頭條日報的《踏莎行》,並在[[香港商業電台]]晚間主持《[[光明頂 (廣播節目)|光明頂]]》。此外,陶傑亦與TOM出版集團大股東[[周凱旋]]合作,擔任和記旗下內容供應商「威震四方」的創作總監,為和黃3G手機提供內容和擔任《[[茶杯雜誌]]》副顧問。 |
||
第45行: | 第45行: | ||
陶傑作品主要以中文寫作。他善用多種修辭手法,對[[比喻]]法特別精通,把抽象感覺和概念化為立體景物,使筆下文字帶有強烈視覺效果。並大量引用古今中外之文學作品和[[歷史]]、[[藝術]]、[[政治]]、男女關係等知識,把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元素融合起來。 |
陶傑作品主要以中文寫作。他善用多種修辭手法,對[[比喻]]法特別精通,把抽象感覺和概念化為立體景物,使筆下文字帶有強烈視覺效果。並大量引用古今中外之文學作品和[[歷史]]、[[藝術]]、[[政治]]、男女關係等知識,把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元素融合起來。 |
||
陶傑熱衷研究中國文化,特別對中國水墨畫,戲曲京劇及古典文學如唐詩宋詞較為欣賞。另外,他亦崇尚歐日文化,曾留學英國的他,對[[英國]]最爲欣賞,但他強調只是崇優,因為一百五十年來,英國人才輩出,值得推崇。作品常見中西文化之比較,以讚頌西方文化來批評中國文化之弱點和缺失。對九七後港人治港的失敗,亦常大加批評及表示不滿,曾表示希望[[英國]]能繼續管治香港。風格時而幽默,時而挖苦、誇張、反諷,特別是針對中國文化時事。喜以「[[小農社會]]」、「小農DNA」、「大唐人街」及「醬缸」等詞描述現代中國人生百態、民族情緒及政治生態,時在報章發表時事評論文章,藉事件批評中國文化。社會上有人批評他言論過激和主觀,也有人認為他一針見血說出事實。<ref>[http://hklitpub.lib.cuhk.edu.hk/pdf/journal/51/2006/589763.pdf 陶傑:「我不是才子!」]作家 第44期 2006年</ref> |
陶傑熱衷研究中國文化,特別對中國水墨畫,戲曲京劇及古典文學如唐詩宋詞較為欣賞。另外,他亦崇尚歐日文化,曾留學英國的他,對[[英國]]最爲欣賞,但他強調只是崇優,因為一百五十年來,英國人才輩出,值得推崇。作品常見中西文化之比較,以讚頌西方文化來批評中國文化之弱點和缺失。對九七後港人治港的失敗,亦常大加批評及表示不滿,曾表示希望[[英國]]能繼續管治香港。風格時而幽默,時而挖苦、誇張、反諷,特別是針對中國文化時事。喜以「[[小農社會]]」、「小農DNA」、「大唐人街」及「醬缸」等詞描述現代中國人生百態、民族情緒及政治生態,時在報章發表時事評論文章,藉事件批評中國文化。社會上有人批評他言論過激和主觀,也有人認為他一針見血說出事實。<ref>[http://hklitpub.lib.cuhk.edu.hk/pdf/journal/51/2006/589763.pdf 陶傑:「我不是才子!」] 作家 第44期 2006年</ref> |
||
陶傑認為寫專欄要面對大眾,大眾有不同的階層和知識領域,要寫得較易引人共鳴。有時專欄文章寫得通俗,被部份人認為是意淫和滿紙淫穢的性比喻,不堪入目<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陶傑 | coauthors = | url = http://www1.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cfm?iss_id=20070602&sec_id=38167&subsec_id=38173&art_id=7166954 | title = 車廂故事 | work = 黃金冒險號 | publisher = 蘋果日報 | pages = E12 名采論壇 | date = 2007-06-02 | accessdate = 2009-04-13 }}</ref>,其在[[壹本便利]]的專欄作風相似。 |
陶傑認為寫專欄要面對大眾,大眾有不同的階層和知識領域,要寫得較易引人共鳴。有時專欄文章寫得通俗,被部份人認為是意淫和滿紙淫穢的性比喻,不堪入目<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陶傑 | coauthors = | url = http://www1.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cfm?iss_id=20070602&sec_id=38167&subsec_id=38173&art_id=7166954 | title = 車廂故事 | work = 黃金冒險號 | publisher = 蘋果日報 | pages = E12 名采論壇 | date = 2007-06-02 | accessdate = 2009-04-13 }}</ref>,其在[[壹本便利]]的專欄作風相似。 |
||
[[1996年]] |
[[1996年]]4月在《呼吸詩刊》專訪中,被問為何不寫詩,回答:「理由很簡單,純是市場因素。畢業回港後,我覺得香港的文風氣退化了許多,與其寫一些沒有人會提起勁來讀的作品,倒不如妥協一下,在市場容許的隙縫中,又不完全出賣自己創作原則的情況下,寫一些較易引人注意和共鳴的作品。我現在寫專欄,雖不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但勝在有讀者,每天有百多字給我抒洩感情。」 |
||
[[2003年]][[4月2日]]陶傑在香港[[明報]]《黃金冒險號》專欄撰文《下台吧,董建華》,嚴厲抨擊當時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及擔任特首5年以來的種種失誤。當時[[SARS事件|SARS疫情]]正處於高峰,疫症處理不當導致社區爆發並引致大量人命傷亡。文章指董建華「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請你下台。」<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陶傑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下台吧,董建華 | work = 黃金冒險號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D07 時代 | date = 2003-04-02 | accessdate = | quote=……你製造了五年災難,還要延長為十年浩劫。董建華,你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你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你為香港帶來怨憤,以及對你的言行的種種笑料。董建華,你對世界的唯一貢獻,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你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如果你還自視為中國人,董建華,請你下台……。}}</ref>,引起頗大迴響,當時特首辦主任[[林煥光]]甚至罕有地致函報館回應。<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林煥光反駁陶傑 | work =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A11 新聞甜品 | date = 2003-04-07 | accessdate = }}</ref><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林煥光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特首辦回應陶傑 | work = 觀點短打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C08 論壇 | date = 2003-04-07 | accessdate = }}</ref>該篇文章多次被引用,亦被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及「非常[[林奕華]]」於[[舞台劇]]《[[東宮西宮 (香港舞台劇)|東宮西宮]]》內引述,成為當時社會責罵董建華文章中的其中一篇經典。 |
[[2003年]][[4月2日]]陶傑在香港[[明報]]《黃金冒險號》專欄撰文《下台吧,董建華》,嚴厲抨擊當時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及擔任特首5年以來的種種失誤。當時[[SARS事件|SARS疫情]]正處於高峰,疫症處理不當導致社區爆發並引致大量人命傷亡。文章指董建華「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請你下台。」<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陶傑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下台吧,董建華 | work = 黃金冒險號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D07 時代 | date = 2003-04-02 | accessdate = | quote=……你製造了五年災難,還要延長為十年浩劫。董建華,你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你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你為香港帶來怨憤,以及對你的言行的種種笑料。董建華,你對世界的唯一貢獻,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你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如果你還自視為中國人,董建華,請你下台……。}}</ref>,引起頗大迴響,當時特首辦主任[[林煥光]]甚至罕有地致函報館回應。<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林煥光反駁陶傑 | work =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A11 新聞甜品 | date = 2003-04-07 | accessdate = }}</ref><ref>{{cite news | language = zh-hk | author = 林煥光 | coauthors = | url = | title = 特首辦回應陶傑 | work = 觀點短打 | publisher = [[明報]] | pages = C08 論壇 | date = 2003-04-07 | accessdate = }}</ref> 該篇文章多次被引用,亦被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及「非常[[林奕華]]」於[[舞台劇]]《[[東宮西宮 (香港舞台劇)|東宮西宮]]》內引述,成為當時社會責罵董建華文章中的其中一篇經典。 |
||
[[2007年]]在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想一想香港》中,曾這樣講述自己作品,「寫專欄表達的方式最重要是淺白。我覺得我寫的文字不是給內地人看,是寫給香港人看,我對香港人有信心,因為香港至少到1997年是一個國際城市,香港有很多人到外國留學,很多人懂英文,他們的思想及內涵很西化,所以偏激的寫作風格不是大問題。很多人其實因為內心深處有共鳴,但受不了我一支筆直刺深處講出真話。」 |
[[2007年]]在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想一想香港》中,曾這樣講述自己作品,「寫專欄表達的方式最重要是淺白。我覺得我寫的文字不是給內地人看,是寫給香港人看,我對香港人有信心,因為香港至少到1997年是一個國際城市,香港有很多人到外國留學,很多人懂英文,他們的思想及內涵很西化,所以偏激的寫作風格不是大問題。很多人其實因為內心深處有共鳴,但受不了我一支筆直刺深處講出真話。」 |
||
===繪畫=== |
===繪畫=== |
||
根據[[蘋果日報]]2010年01月19日專訪報道,陶傑除寫作外亦愛繪畫,而且水墨印象派風格各異,他稱中學時期跟歐陽應霽的父親─歐陽乃霑學畫過生,所以畫風也有受他影響。當年在[[告士打道]]的『嶺海藝專』學[[素描]]、[[水彩]]、粉彩、[[油畫]],至於國畫,是看書後自學的,所以帶點西洋風格。而畫畫是其業餘興趣,沒想過要做畫家。<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00119&sec_id=12187379&art_id=13640028 陶傑:我想當個二流畫家]蘋果日報 2010年01月19日</ref> |
根據[[蘋果日報]]2010年01月19日專訪報道,陶傑除寫作外亦愛繪畫,而且水墨印象派風格各異,他稱中學時期跟歐陽應霽的父親─歐陽乃霑學畫過生,所以畫風也有受他影響。當年在[[告士打道]]的『嶺海藝專』學[[素描]]、[[水彩]]、粉彩、[[油畫]],至於國畫,是看書後自學的,所以帶點西洋風格。而畫畫是其業餘興趣,沒想過要做畫家。<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00119&sec_id=12187379&art_id=13640028 陶傑:我想當個二流畫家] 蘋果日報 2010年01月19日</ref> |
||
==爭議== |
==爭議== |
||
===「小農社會」論=== |
===「小農社會」論=== |
||
陶傑評論中國人某些陋習時常用「小農社會」、「小農 |
陶傑評論中國人某些陋習時常用「小農社會」、「小農DNA([[基因]])」等論調,有人極之不滿,也有人認為他一針見血道出事實。依照他的理論:「小農DNA」源於中國農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猜疑,眼前的農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飽,腦袋沒有內容,不懂推理、邏輯,奴性重等等<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_sub/art_main.php?iss_id=20100715&sec_id=12187389&art_id=14240443 小農無足球] 蘋果日報 2010年07月15日</ref><ref>[http://www.youtube.com/watch?v=zEYq2kz-FMk 陶傑 小農DNA] 節目 - 光明頂</ref>。 |
||
===個別評價=== |
===個別評價=== |
||
第65行: | 第65行: | ||
===自辯=== |
===自辯=== |
||
反對他的人認為他言論偏激,他曾公開自辯說:“……你看[[孫中山]]革命成功,下令所有人剪掉辮子,很多人認為孫中山這個人很偏激,因為大家留辮子留了200多年,你為甚麼一下子剪掉?為甚麼不能夠循次漸進,一天剪一點?,所以,無所謂偏激不偏激,自己再偏激,也比不上中國60年來毛澤東的政策的偏激。現在的中國也有很多問題,建行宮,炒賣地產,吃穿山甲,吃娃娃魚,這種行為,偏激不偏激?到外面買[[LV]],一買買幾十個,回來轉賣,這偏激不偏激?”。他同時為兩家死對頭報館寫社論,如曾分別任職兩家取向相反的報館即[[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寫出政見和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的文章,有意見指他毫無文人的風骨。他堅稱部分社論及專欄文章只是代表報館立場,無不妥之處。他自辯並比喻:“就像律師上庭為一個人辯護,他必須把自己從自我的角色釋放出來,做好律師的本份。”<ref>[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2842 香港‧陶傑‧忠於自己的快樂獨立人]世華媒體‧2010.01.29</ref> |
反對他的人認為他言論偏激,他曾公開自辯說:“……你看[[孫中山]]革命成功,下令所有人剪掉辮子,很多人認為孫中山這個人很偏激,因為大家留辮子留了200多年,你為甚麼一下子剪掉?為甚麼不能夠循次漸進,一天剪一點?,所以,無所謂偏激不偏激,自己再偏激,也比不上中國60年來毛澤東的政策的偏激。現在的中國也有很多問題,建行宮,炒賣地產,吃穿山甲,吃娃娃魚,這種行為,偏激不偏激?到外面買[[LV]],一買買幾十個,回來轉賣,這偏激不偏激?”。他同時為兩家死對頭報館寫社論,如曾分別任職兩家取向相反的報館即[[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寫出政見和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的文章,有意見指他毫無文人的風骨。他堅稱部分社論及專欄文章只是代表報館立場,無不妥之處。他自辯並比喻:“就像律師上庭為一個人辯護,他必須把自己從自我的角色釋放出來,做好律師的本份。”<ref>[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2842 香港‧陶傑‧忠於自己的快樂獨立人] 世華媒體‧2010.01.29</ref> |
||
===與菲律賓的政治風波=== |
===與菲律賓的政治風波=== |
||
2009年3月27日,陶傑在《[[:en: |
2009年3月27日,陶傑在《[[:en:HK Magazine|HK Magazine]]》雜誌撰文《The War at Home》(家中之戰)<ref name=am41>《陶傑文章闖禍 菲律賓禁入境》,刊於《[[am730]]》,2009年4月1日,首頁。</ref>, 形容[[菲律賓]]是「僕人國家」,並串連「菲律賓政府宣稱擁有[[南海]]主權」和「菲律賓人在香港當傭工」兩事,指「作為僕人國家,不能對主人還擊」,又警告「她如果想要在來年加薪,就得告知菲律賓同胞,[[南沙群島]]的主權屬中國擁有」。文章引起涉嫌[[種族歧視]]以及侮辱[[菲律賓]]人的爭議,引發菲律賓政界不滿,香港的菲律賓人組織發起1000人遊行示威。菲律賓移民局指陶傑對菲律賓人「傲慢不敬」,將他列入「不受歡迎外國人黑名單」,禁止入境<ref>《撰文辱菲「傭人國」 陶傑被禁制入境》,刊於《[[頭條日報]]》,2009年4月1日,第4頁。</ref><ref name=stan41>《Manila "servants" fury. Journalist banned from Philippines in wake of Spartly satire》,刊於《[[英文虎報]]》,2009年4月1日,第3頁。</ref>。 |
||
⚫ | 陶傑曾辯稱「僕人國家」是指菲律賓人[[天主教]]的信仰,而天主教中[[耶穌]]鼓勵人要當世人的僕人。他又表示該文章是一反諷形式的文章,只是以虛構處境劇 |
||
⚫ | 陶傑曾辯稱「僕人國家」是指菲律賓人[[天主教]]的信仰,而天主教中[[耶穌]]鼓勵人要當世人的僕人。他又表示該文章是一反諷形式的文章,只是以虛構處境劇(當時他沒有聘用菲傭)諷刺一個才大氣粗的香港小男人<ref name=apple41/> 當僱主時的傲慢態度<ref name=apple42a4>《僕人國家論文章惹禍 公開道歉風波未平息 陶傑:做得呢一行就有風險》,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版)]]》,2009年4月2日,A4頁。</ref>。他說沒有在文章表達對南海主權的立場<ref name=apple42a4/>,坦然下次寫作會顧慮更多<ref name=am41/>。例如,他在同年4月3日的專欄提及「心高氣傲的[[港女]]不再需要搬運石油汽罐和汽水的苦力」時,就聲明「對這個勞動層絕無嘲諷之意」。<ref>《港男港女》,作者:陶傑,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版)]]》的《黃金冒險號》專欄,2009年4月3日,E5頁。</ref> 在事件後兩個月,他仍然未能釋懷。好像他在6月21日的專欄提及民歌「追龍記」(Puff, the Magic Dragon)曾被人誤以為這首歌在歌頌吸食大麻時,就提到「就像『僕人』(Servants)這個名詞很神聖——聽在疑神疑鬼的人耳裏,就是教壞小孩。」<ref>《星塵》,作者:陶傑,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版)]]》的《黃金冒險號》專欄,2009年6月21日,E7頁。</ref> 陶傑透過電視以西班牙語向菲律賓人公開道歉<ref name=am41/>,並向菲律賓駐香港總領事解釋事件<ref name=apple42a4/>。于發行《HK Magazine》的Asia City Publishing Group陶傑發表道歉啟示<ref name=am41/><ref name=stan41/>,指「很多人讀出非文章本意,該公司向讀者保證絕對尊重菲律賓人」<ref name=apple41/>。 |
||
'''部分學者和傳媒人的意見:''' |
'''部分學者和傳媒人的意見:''' |
||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因為人權意識加強和社會氣候改變,對性別和種族議題敏感,往日可以接受的玩笑,今時未必適用。陶傑向來以嬉笑怒罵方式評論,踩界機會大,所以對事件不感意外。<ref name=ming41b>《「僕人國家論」風波升級 馬朼拉轟傲慢不敬 菲國禁陶傑入境》,刊於《[[明報]]》,A1頁。</ref>。 |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因為人權意識加強和社會氣候改變,對性別和種族議題敏感,往日可以接受的玩笑,今時未必適用。陶傑向來以嬉笑怒罵方式評論,踩界機會大,所以對事件不感意外。<ref name=ming41b>《「僕人國家論」風波升級 馬朼拉轟傲慢不敬 菲國禁陶傑入境》,刊於《[[明報]]》,A1頁。</ref>。 |
||
*前《[[星島日報]]》總經理[[香樹輝]] |
*前《[[星島日報]]》總經理[[香樹輝]](以筆名「左丁山」名義):陶傑以一貫嬉笑怒罵風格評論南海主權,以幽默筆觸刺激一下菲律賓和菲傭,毋須大驚小怪。菲律賓人的英語或許比香港人為佳,但不像香港人一樣懂得欣賞陶傑<ref name=apple42e8>《中英文寫稿之不同》,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版)]]》副刊專爛《GG細語》,作者:[[香樹輝]](以筆名「左丁山」名義),2009年4月2日,E8頁。</ref>。 |
||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譚志強:事件是「搞笑當認真」,陶傑原意並非要貶低菲律賓人,而是嘲諷[[憤青]]的極端民族主義<ref name= |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譚志強:事件是「搞笑當認真」,陶傑原意並非要貶低菲律賓人,而是嘲諷[[憤青]]的極端民族主義<ref name="ming41b"/>。 |
||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主任梁天偉:事件表達了菲律賓民族情緒。菲律賓針對一名專欄作家的言論而禁止入境,似乎是小題大做和反應過激,如果是官員說這些話才該禁入境。<ref name= |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主任梁天偉:事件表達了菲律賓民族情緒。菲律賓針對一名專欄作家的言論而禁止入境,似乎是小題大做和反應過激,如果是官員說這些話才該禁入境。<ref name="ming41b"/>。 |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友金:根據國際慣例,若僅一個平民對某國發表侮辱言論,該國即高調發表外交聲明並禁止該平民入境,極為罕見。他質疑菲律賓只是耍外交手段,背後最大目的是借此宣示對南海的主權<ref name=apple41>《戲論南沙主權文章惹禍 陶傑被菲禁入境》,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友金:根據國際慣例,若僅一個平民對某國發表侮辱言論,該國即高調發表外交聲明並禁止該平民入境,極為罕見。他質疑菲律賓只是耍外交手段,背後最大目的是借此宣示對南海的主權<ref name=apple41>《戲論南沙主權文章惹禍 陶傑被菲禁入境》,刊於《[[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香港版)]]》,2009年4月1日,A1頁。</ref>。 |
||
==節目主持== |
==節目主持== |
||
===電台節目=== |
===電台節目=== |
||
*[[講東講西]] |
*[[講東講西]]([[香港電台]])([[1995年]] - [[2003年]]) |
||
*[[光明頂 (廣播節目)|光明頂]] |
*[[光明頂 (廣播節目)|光明頂]]([[商業電台]])([[2003年]]- ) |
||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聲音專欄|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聲音專欄]]-「陶言無忌」 |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聲音專欄|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聲音專欄]]-「陶言無忌」([[商業電台]]) |
||
===電視台節目=== |
===電視台節目=== |
||
*[[犀牛俱樂部]] |
*[[犀牛俱樂部]]([[2001年]],[[無綫電視]]) |
||
* 犀牛俱樂部 |
* 犀牛俱樂部2([[2002年]],[[無綫電視]]) |
||
*[[1405鄭和下西洋]] ([[2005年]],[[無綫電視]]) |
*[[1405鄭和下西洋]] ([[2005年]],[[無綫電視]]) |
||
*[http://travel.tvb.com/from_city_to_city/britain/index.html 細說名城 - 英格蘭之旅] |
*[http://travel.tvb.com/from_city_to_city/britain/index.html 細說名城 - 英格蘭之旅]([[2006年]],[[無綫電視]],於1月15日播映) |
||
*[http://travel.tvb.com/from_city_to_city/poland/index.html 細說名城 - 波蘭之旅] |
*[http://travel.tvb.com/from_city_to_city/poland/index.html 細說名城 - 波蘭之旅]([[2006年]],[[無綫電視]],於4月19日播映) |
||
*[[世紀天道行]] |
*[[世紀天道行]](2006年,[[無綫電視]]) |
||
*[[人傑地靈]] |
*[[人傑地靈]]([[2007年]],[[無綫電視]]) |
||
*[[全民開講 (香港)|全民開講]] |
*[[全民開講 (香港)|全民開講]]([[2007年]],[[無綫電視]]) |
||
*[http://www.rthk.org.hk/rthk/tv/rethinkinghk/20070720.html 想一想香港] |
*[http://www.rthk.org.hk/rthk/tv/rethinkinghk/20070720.html 想一想香港](嘉賓主持;[[2007年]],[[香港電台]]) |
||
*[[斑馬在線]] |
*[[斑馬在線]]([[2007年]],[[亞洲電視]],於10月8日播映) |
||
*[[My Studio]] |
*[[My Studio]]([[2007年]],[[亞洲電視]],於10月8日播映) |
||
*[[茶馆论风骚]] |
*[[茶馆论风骚]]([[2007年]] - ,[[陽光衛視]]) |
||
*[[雙對論]] |
*[[雙對論]]([[2008年]],[[亞洲電視]]) |
||
*[[頭條新聞 (香港電台)|頭條新聞]]:《陶析新聞》環節 |
*[[頭條新聞 (香港電台)|頭條新聞]]:《陶析新聞》環節([[2011年]],[[香港電台]]) |
||
===電視廣告=== |
===電視廣告=== |
||
第119行: | 第118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1998年]] |
|align="center"|[[1998年]]10月||align="center"|黃金冒險號||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3716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1月||align="center"|再見蘇絲黃||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5271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2月||align="center"|不給一口釘||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4836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2月||align="center"|馬戲班主走了之後||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5530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7月||align="center"|日暮荒老的地平線上||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5972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9月||align="center"|香港這杯雞尾酒||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5735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12月||align="center"|中國化的魚眼睛||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5832 |
||
|- |
|- |
||
|align="center"|[[2000年]] |
|align="center"|[[2000年]]1月||align="center"|因為它在那裏||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6200 |
||
|- |
|- |
||
|align="center"|[[2000年]] |
|align="center"|[[2000年]]4月||align="center"|權力的地圖||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4615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3月||align="center"|颱風和島的約會||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674X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6月||align="center"|偉大的十字街頭||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6596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7月||align="center"|那一頭是甚麼景色||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6995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10月||align="center"|香港,你要活下去!||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029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10月||align="center"|香港,你要爭口氣||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193 |
||
|- |
|- |
||
|align="center"|[[2002年]] |
|align="center"|[[2002年]]7月||align="center"|天涯遠望的焦點||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223 |
||
|- |
|- |
||
|align="center"|[[2002年]] |
|align="center"|[[2002年]]7月||align="center"|思考在命運之上||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363 |
||
|- |
|- |
||
|align="center"|[[2003年]] |
|align="center"|[[2003年]]7月||align="center"|有光的地方||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606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1月||align="center"|魚的哲學||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762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7月||align="center"|無眠在世紀末||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319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7月||align="center"|她是他的一場宿命||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19X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2月||align="center"|霓虹花憶||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831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5月||align="center"|那一夜星斗||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459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7月||align="center"|國度的零時||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9188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10月||align="center"|青木瓜之戀||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9374 |
||
|- |
|- |
||
|align="center"|[[2006年]] |
|align="center"|[[2006年]]4月||align="center"|天神的微笑||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9536 |
||
|- |
|- |
||
|align="center"|[[2006年]] |
|align="center"|[[2006年]]7月||align="center"|黑嶺魔宮||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9749 |
||
|- |
|- |
||
|align="center"|[[2006年]] |
|align="center"|[[2006年]]12月||align="center"|歷史和地理間的沉思||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101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5月||align="center"|快樂鄉的一天||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330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7月||align="center"|莎士比亞的安魂曲||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378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10月||align="center"|海豚男的終極夜空||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590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12月||align="center"|芳菲花田||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705 |
||
|- |
|- |
||
|align="center"|[[2008年]] |
|align="center"|[[2008年]]7月||align="center"|天國的凱歌||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0934 |
||
|- |
|- |
||
|align="center"|[[2008年]] |
|align="center"|[[2008年]]12月||align="center"|乳房裏的異世||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1214 |
||
|- |
|- |
||
|align="center"|[[2009年]] |
|align="center"|[[2009年]]7月||align="center"|流金千蕊||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1535 |
||
|- |
|- |
||
|align="center"|[[2010年]] |
|align="center"|[[2010年]]2月||align="center"|這個荒謬的快樂年代||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1740 |
||
|- |
|- |
||
|align="center"|[[2010年]] |
|align="center"|[[2010年]]7月||align="center"|小奴才的修煉之道||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1962 |
||
|- |
|- |
||
|align="center"|[[2010年]] |
|align="center"|[[2010年]]12月||align="center"|集體低智的精英||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2136 |
||
|} |
|} |
||
第202行: | 第201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2003年]] |
|align="center"|[[2003年]]1月||align="center"|泰晤士河畔||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584 |
||
|- |
|- |
||
|align="center"|[[2003年]] |
|align="center"|[[2003年]]7月||align="center"|風流花相||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7592 |
||
|- |
|- |
||
|align="center"|[[2003年]] |
|align="center"|[[2003年]]11月||align="center"|圖騰下的銀河||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009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5月||align="center"|自戀紅燭||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05X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11月||align="center"|迷宮三千祭||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624518726 |
||
|- |
|- |
||
|align="center"|[[2009年]] |
|align="center"|[[2009年]]4月||align="center"|暗夜寇丹||align="center"|[[皇冠出版社]]||ISBN 9789882161382 |
||
|} |
|} |
||
第223行: | 第222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12月||align="center"|大偶像||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800268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7月||align="center"|峰青夕陽紅:陶傑星期天評論集||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860945 |
||
|- |
|- |
||
|align="center"|[[2006年]] |
|align="center"|[[2006年]]7月||align="center"|MK愚樂圈||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877325 |
||
|- |
|- |
||
|align="center"|[[2008年]] |
|align="center"|[[2008年]]10月||align="center"|恭敬有罪──陶傑短評||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789881783516 |
||
|- |
|- |
||
|align="center"|[[2008年]] |
|align="center"|[[2008年]]11月||align="center"|搔背有趣──陶傑短評||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789881783523 |
||
|- |
|- |
||
|align="center"|[[2010年]] |
|align="center"|[[2010年]]7月||align="center"|政正係理──陶傑英文小品選||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789881934239 |
||
|} |
|} |
||
第244行: | 第243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6月||align="center"|流芳頌||align="center"|[[明報企業|明報出版社]]||ISBN 962973544X |
||
|- |
|- |
||
|align="center"|[[2002年]] |
|align="center"|[[2002年]]8月||align="center"|滿香園的一朵朵笑靨||align="center"|[[明報企業|明報出版社]]||ISBN 9624517193 |
||
|} |
|} |
||
第257行: | 第256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1999年]] |
|align="center"|[[1999年]]7月||align="center"|名人學語文──訪問系列||align="center"|[[語常會]]||ISBN 962856031X |
||
|- |
|- |
||
|align="center"|[[2001年]] |
|align="center"|[[2001年]]6月||align="center"|名人學語文──訪問系列第二輯||align="center"|[[語常會]]||ISBN 9628560328 |
||
|} |
|} |
||
第271行: | 第270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2003年]] |
|align="center"|[[2003年]]12月||align="center"|男女關係||align="center"|[[黎達達榮]]||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628699342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4月||align="center"|男女關係2||align="center"|黎達達榮||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628699334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7月||align="center"|男女關係3||align="center"|川頁、寺健||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77545X |
||
|- |
|- |
||
|align="center"|[[2005年]] |
|align="center"|[[2005年]]12月||align="center"|百日維新||align="center"|[[劉細良]]、[[梁文道]]等||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877236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7月||align="center"|九龍皇帝||align="center"|鍾燕齊||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9950464 |
||
|- |
|- |
||
|align="center"|[[2008年]] |
|align="center"|[[2008年]]6月||align="center"|斑馬在線︰通識電視課室||align="center"|[[劉天賜]]||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ISBN 9881700914 |
||
|} |
|} |
||
第293行: | 第292行: | ||
! width=20% |備註 |
! width=20% |備註 |
||
|- |
|- |
||
|align="center"|[[2004年]] |
|align="center"|[[2004年]]6月||align="center"|石點頭──鍾逸傑回憶錄||align="center"|[[鍾逸傑]]||align="center"|香港大學出版社||譯作/ISBN 9622096646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7月||align="center"|不中不英||align="center"|[[褚簡寧]]||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評註/ISBN 9889950499 |
||
|- |
|- |
||
|align="center"|[[2007年]] |
|align="center"|[[2007年]]12月||align="center"|不中不英2||align="center"|[[褚簡寧]]||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評註/ISBN 9881700787 |
||
|- |
|- |
||
|align="center"|[[2009年]] |
|align="center"|[[2009年]]7月||align="center"|不中不英3||align="center"|[[褚簡寧]]||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評註/ISBN 9881834945 |
||
|- |
|- |
||
|align="center"|[[2010年]] |
|align="center"|[[2010年]]7月||align="center"|不中不英4||align="center"|[[褚簡寧]]||align="center"|[[茶杯雜誌|CUP]]||評註/ISBN 9789881853776 |
||
|} |
|} |
||
第310行: | 第309行: | ||
{{wikiquote}} |
{{wikiquote}} |
||
*{{Evchk}} |
*{{Evchk}} |
||
*[http://admiretaokit.blogspot.com/ 傾慕陶傑] |
*[http://admiretaokit.blogspot.com/ 傾慕陶傑] |
||
*[http://tsao.extremi.st 小農研究所-陶傑文集] |
*[http://tsao.extremi.st 小農研究所-陶傑文集] |
||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84560.shtml 陶傑杂文选登] |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84560.shtml 陶傑杂文选登] |
||
*[news://news.xddddd.com/personal.taojie 陶傑新聞組] (已於2008年7月1日關閉) |
*[news://news.xddddd.com/personal.taojie 陶傑新聞組] (已於2008年7月1日關閉) |
||
*[http://hk.geocities.com/tao_kit_ocean/ 陶傑‧海] |
*[http://hk.geocities.com/tao_kit_ocean/ 陶傑‧海] |
||
*[http://www.jiulang.org/kkk/critique_0012.htm 陶傑散文研究 |
*[http://www.jiulang.org/kkk/critique_0012.htm 陶傑散文研究(一)] |
||
*[http://www.jiulang.org/kkk/critique_0013.htm 陶傑散文研究 |
*[http://www.jiulang.org/kkk/critique_0013.htm 陶傑散文研究(二)] |
||
*[http://www.crown-bookstore.com/show_book.php?sauthor=%B3%B3%B3%C7 皇冠書屋] |
*[http://www.crown-bookstore.com/show_book.php?sauthor=%B3%B3%B3%C7 皇冠書屋] |
||
*[http://our-soul-kitchen.blogspot.com/search/label/陶傑] 陶傑 标签的文章 |
*[http://our-soul-kitchen.blogspot.com/search/label/陶傑] 陶傑 标签的文章 |
||
{{商業電台唱片騎師}} |
{{商業電台唱片騎師}} |
||
[[Category:香港散文家|曹]] |
[[Category:香港散文家|曹]] |
||
[[Category:香港主持人|曹]] |
[[Category:香港主持人|曹]] |
||
第333行: | 第332行: | ||
[[Category:华威大学校友]] |
[[Category:华威大学校友]] |
||
[[Category: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 |
[[Category: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 |
||
[[ceb:Chip Tsao]] |
[[ceb:Chip Tsao]] |
||
[[en:Chip Tsao]] |
[[en:Chip Tsao]] |
2011年8月31日 (三) 10:35的版本
曹捷 | |
---|---|
出生 | 英屬香港 | 1958年8月17日
筆名 | 陶傑、楊非劫、蔣一樵 |
職業 | 作家、传媒工作者 |
體裁 | 散文 |
陶傑(Chip Tsao[1],1958年8月17日—),原名曹捷,祖籍廣西,香港出生,曾居於英國16年,香港作家及傳媒工作者,由于其學貫中西,评论深入浅出、一针见血,素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稱,於電台、電視、雜誌、報紙專欄可見其踪影,其文章題材廣泛,常以嬉笑怒罵的形式批評中國文化陋習及中港政府,以種族主義觀點分析時事,立場偏向推崇歐美日文化,使到部分人士不滿,斥之為崇洋。曾接受「星期日大班」節目專訪,稱其本人只是「崇優」,此外他立場上傾向支持民主政制。
出身及教育
陶傑出身左派報業世家,1949年父母由中國大陸移居香港,[2] 父親曹驥雲為香港大公報副總編輯、母親常婷婷為編輯;外祖父常書林為《珠江日報》記者、弟弟曹輝在中資公司工作。年輕時在香港灣仔摩利臣山道長大。自幼接觸古典文學,中學時開始投稿,作品發表在《新晚報》。曾以散文《屋之輓歌》奪得1976年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冠軍。《兵車行》及《勇士》分別被選為第五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亞軍,第六屆青年文學獎詩高級組季軍。《輪》及《揮春之二》分別奪得《時代青年》第二屆徵文比賽散文組冠軍、第三屆詩組冠軍。散文集《泰晤士河畔》獲得第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陶傑曾經於香港親共左派學校培僑中學就讀,後來轉去嶺南中學,17歲因會考成績未達中六要求而到英國重讀中五。中七畢業後考入華威大學攻讀英國文學,得學士銜。又在倫敦大學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國際關係。畢業後於英國廣播公司任職八年,並任香港電台駐英記者。[3]
1979年11月出版的《香港文學》雙月刊中,有一個名為「曹捷小輯」的專訪;當年他21歲,還在英國,當時他的筆名是楊非劫,主要寫詩,寫散文,也發表過素描畫,得過多個詩詞獎和散文獎。內容還提及他是當年一份文藝刊物《新穗文刊》的成員,專訪簡介形容他「個性沉默寡言,溫文爾雅,性好藝術」[4]。
從英倫回港後
1991年陶傑應查良鏞的邀請回港任《明報》副刊副總編輯,兼寫專欄《泰晤士河畔》,後來《黃金冒險號》。曾任《華僑日報》的副總編輯,1993年任英文日報《東快訊》的政治編輯。 1994年9月15日在機場隧道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在醫院深切治療部逾月。車禍後,有一段時期為《東方日報》撰寫社評及《功夫茶》專欄。又在香港電台主持每週節目《講東講西》,亦曾與劉天賜主持電視節目《犀牛俱樂部》(無綫電視)和《斑馬在線》(亚洲电视)及於《都市日報》撰寫《光明頂》專欄。
現時,陶傑在香港《蘋果日報》撰寫《黃金冒險號》專欄、壹週刊的《坐看雲起時》、AM730的《陶傑醒你》、頭條日報的《踏莎行》,並在香港商業電台晚間主持《光明頂》。此外,陶傑亦與TOM出版集團大股東周凱旋合作,擔任和記旗下內容供應商「威震四方」的創作總監,為和黃3G手機提供內容和擔任《茶杯雜誌》副顧問。
婚姻
陶傑已婚,太太姓曾,育有兩子。兩夫妻在英國時認識;陶傑90代初回港,在1994年時曾遇上嚴重車禍,從鬼門關檢回性命後,二人正式結婚。但陶傑婚後,仍不諱言自己風流成性,還曾形容自己的夫妻關係,是「一床兩制高度自治」,又說「婚姻是刑期,要終身監禁,但有時要保釋一下,出去放風、抖氣,但總會回來向監獄長報到」。 [5] 於2004年8月10日,陶傑被周刊揭發其風流韻事。報道稱,記者目擊他涉攜同一名年輕女伴離開九龍塘一所時鐘酒店,更以「廁紙纏臉」的方法離開現場。[6]
風格
陶傑作品主要以中文寫作。他善用多種修辭手法,對比喻法特別精通,把抽象感覺和概念化為立體景物,使筆下文字帶有強烈視覺效果。並大量引用古今中外之文學作品和歷史、藝術、政治、男女關係等知識,把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元素融合起來。
陶傑熱衷研究中國文化,特別對中國水墨畫,戲曲京劇及古典文學如唐詩宋詞較為欣賞。另外,他亦崇尚歐日文化,曾留學英國的他,對英國最爲欣賞,但他強調只是崇優,因為一百五十年來,英國人才輩出,值得推崇。作品常見中西文化之比較,以讚頌西方文化來批評中國文化之弱點和缺失。對九七後港人治港的失敗,亦常大加批評及表示不滿,曾表示希望英國能繼續管治香港。風格時而幽默,時而挖苦、誇張、反諷,特別是針對中國文化時事。喜以「小農社會」、「小農DNA」、「大唐人街」及「醬缸」等詞描述現代中國人生百態、民族情緒及政治生態,時在報章發表時事評論文章,藉事件批評中國文化。社會上有人批評他言論過激和主觀,也有人認為他一針見血說出事實。[7]
陶傑認為寫專欄要面對大眾,大眾有不同的階層和知識領域,要寫得較易引人共鳴。有時專欄文章寫得通俗,被部份人認為是意淫和滿紙淫穢的性比喻,不堪入目[8],其在壹本便利的專欄作風相似。 1996年4月在《呼吸詩刊》專訪中,被問為何不寫詩,回答:「理由很簡單,純是市場因素。畢業回港後,我覺得香港的文風氣退化了許多,與其寫一些沒有人會提起勁來讀的作品,倒不如妥協一下,在市場容許的隙縫中,又不完全出賣自己創作原則的情況下,寫一些較易引人注意和共鳴的作品。我現在寫專欄,雖不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但勝在有讀者,每天有百多字給我抒洩感情。」
2003年4月2日陶傑在香港明報《黃金冒險號》專欄撰文《下台吧,董建華》,嚴厲抨擊當時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及擔任特首5年以來的種種失誤。當時SARS疫情正處於高峰,疫症處理不當導致社區爆發並引致大量人命傷亡。文章指董建華「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請你下台。」[9],引起頗大迴響,當時特首辦主任林煥光甚至罕有地致函報館回應。[10][11] 該篇文章多次被引用,亦被劇團「進念二十面體」及「非常林奕華」於舞台劇《東宮西宮》內引述,成為當時社會責罵董建華文章中的其中一篇經典。
2007年在香港電台電視節目《想一想香港》中,曾這樣講述自己作品,「寫專欄表達的方式最重要是淺白。我覺得我寫的文字不是給內地人看,是寫給香港人看,我對香港人有信心,因為香港至少到1997年是一個國際城市,香港有很多人到外國留學,很多人懂英文,他們的思想及內涵很西化,所以偏激的寫作風格不是大問題。很多人其實因為內心深處有共鳴,但受不了我一支筆直刺深處講出真話。」
繪畫
根據蘋果日報2010年01月19日專訪報道,陶傑除寫作外亦愛繪畫,而且水墨印象派風格各異,他稱中學時期跟歐陽應霽的父親─歐陽乃霑學畫過生,所以畫風也有受他影響。當年在告士打道的『嶺海藝專』學素描、水彩、粉彩、油畫,至於國畫,是看書後自學的,所以帶點西洋風格。而畫畫是其業餘興趣,沒想過要做畫家。[12]
爭議
「小農社會」論
陶傑評論中國人某些陋習時常用「小農社會」、「小農DNA(基因)」等論調,有人極之不滿,也有人認為他一針見血道出事實。依照他的理論:「小農DNA」源於中國農民的基本性格:嫉妒、自私、猜疑,眼前的農地就是全世界;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吃飽,腦袋沒有內容,不懂推理、邏輯,奴性重等等[13][14]。
個別評價
評論人梁文道曾這樣評論陶傑:「他很聰明,文筆非常好,但問題是,我非常不認同他的寫作方法,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一種玄談式的民族性。我很不喜歡談民族性,這是一個本質論的概念。作為一個知識份子竟一天到晚鼓吹民族性,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如果把現在的所有問題講成是由於中國人的『小農DNA』,那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這種寫作方式有什麼意義?想達到什麼目標?這就是我永遠不會做的。」[15]
自辯
反對他的人認為他言論偏激,他曾公開自辯說:“……你看孫中山革命成功,下令所有人剪掉辮子,很多人認為孫中山這個人很偏激,因為大家留辮子留了200多年,你為甚麼一下子剪掉?為甚麼不能夠循次漸進,一天剪一點?,所以,無所謂偏激不偏激,自己再偏激,也比不上中國60年來毛澤東的政策的偏激。現在的中國也有很多問題,建行宮,炒賣地產,吃穿山甲,吃娃娃魚,這種行為,偏激不偏激?到外面買LV,一買買幾十個,回來轉賣,這偏激不偏激?”。他同時為兩家死對頭報館寫社論,如曾分別任職兩家取向相反的報館即蘋果日報及東方日報,寫出政見和意識形態南轅北轍的文章,有意見指他毫無文人的風骨。他堅稱部分社論及專欄文章只是代表報館立場,無不妥之處。他自辯並比喻:“就像律師上庭為一個人辯護,他必須把自己從自我的角色釋放出來,做好律師的本份。”[16]
與菲律賓的政治風波
2009年3月27日,陶傑在《HK Magazine》雜誌撰文《The War at Home》(家中之戰)[17], 形容菲律賓是「僕人國家」,並串連「菲律賓政府宣稱擁有南海主權」和「菲律賓人在香港當傭工」兩事,指「作為僕人國家,不能對主人還擊」,又警告「她如果想要在來年加薪,就得告知菲律賓同胞,南沙群島的主權屬中國擁有」。文章引起涉嫌種族歧視以及侮辱菲律賓人的爭議,引發菲律賓政界不滿,香港的菲律賓人組織發起1000人遊行示威。菲律賓移民局指陶傑對菲律賓人「傲慢不敬」,將他列入「不受歡迎外國人黑名單」,禁止入境[18][19]。
陶傑曾辯稱「僕人國家」是指菲律賓人天主教的信仰,而天主教中耶穌鼓勵人要當世人的僕人。他又表示該文章是一反諷形式的文章,只是以虛構處境劇(當時他沒有聘用菲傭)諷刺一個才大氣粗的香港小男人[20] 當僱主時的傲慢態度[21]。他說沒有在文章表達對南海主權的立場[21],坦然下次寫作會顧慮更多[17]。例如,他在同年4月3日的專欄提及「心高氣傲的港女不再需要搬運石油汽罐和汽水的苦力」時,就聲明「對這個勞動層絕無嘲諷之意」。[22] 在事件後兩個月,他仍然未能釋懷。好像他在6月21日的專欄提及民歌「追龍記」(Puff, the Magic Dragon)曾被人誤以為這首歌在歌頌吸食大麻時,就提到「就像『僕人』(Servants)這個名詞很神聖——聽在疑神疑鬼的人耳裏,就是教壞小孩。」[23] 陶傑透過電視以西班牙語向菲律賓人公開道歉[17],並向菲律賓駐香港總領事解釋事件[21]。于發行《HK Magazine》的Asia City Publishing Group陶傑發表道歉啟示[17][19],指「很多人讀出非文章本意,該公司向讀者保證絕對尊重菲律賓人」[20]。
部分學者和傳媒人的意見:
-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因為人權意識加強和社會氣候改變,對性別和種族議題敏感,往日可以接受的玩笑,今時未必適用。陶傑向來以嬉笑怒罵方式評論,踩界機會大,所以對事件不感意外。[24]。
- 前《星島日報》總經理香樹輝(以筆名「左丁山」名義):陶傑以一貫嬉笑怒罵風格評論南海主權,以幽默筆觸刺激一下菲律賓和菲傭,毋須大驚小怪。菲律賓人的英語或許比香港人為佳,但不像香港人一樣懂得欣賞陶傑[25]。
-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譚志強:事件是「搞笑當認真」,陶傑原意並非要貶低菲律賓人,而是嘲諷憤青的極端民族主義[24]。
- 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系主任梁天偉:事件表達了菲律賓民族情緒。菲律賓針對一名專欄作家的言論而禁止入境,似乎是小題大做和反應過激,如果是官員說這些話才該禁入境。[24]。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友金:根據國際慣例,若僅一個平民對某國發表侮辱言論,該國即高調發表外交聲明並禁止該平民入境,極為罕見。他質疑菲律賓只是耍外交手段,背後最大目的是借此宣示對南海的主權[20]。
節目主持
電台節目
電視台節目
- 犀牛俱樂部(2001年,無綫電視)
- 犀牛俱樂部2(2002年,無綫電視)
- 1405鄭和下西洋 (2005年,無綫電視)
- 細說名城 - 英格蘭之旅(2006年,無綫電視,於1月15日播映)
- 細說名城 - 波蘭之旅(2006年,無綫電視,於4月19日播映)
- 世紀天道行(2006年,無綫電視)
- 人傑地靈(2007年,無綫電視)
- 全民開講(2007年,無綫電視)
- 想一想香港(嘉賓主持;2007年,香港電台)
- 斑馬在線(2007年,亞洲電視,於10月8日播映)
- My Studio(2007年,亞洲電視,於10月8日播映)
- 茶馆论风骚(2007年 - ,陽光衛視)
- 雙對論(2008年,亞洲電視)
- 頭條新聞:《陶析新聞》環節(2011年,香港電台)
電視廣告
作品集
皇冠出版社出版作品
陶傑作品
陶傑精選作品
出版日期 | 書名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3年1月 | 泰晤士河畔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624517584 |
2003年7月 | 風流花相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624517592 |
2003年11月 | 圖騰下的銀河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624518009 |
2004年5月 | 自戀紅燭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62451805X |
2004年11月 | 迷宮三千祭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624518726 |
2009年4月 | 暗夜寇丹 | 皇冠出版社 | ISBN 9789882161382 |
CUP出版作品
出版日期 | 書名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4年12月 | 大偶像 | CUP | ISBN 9889800268 |
2005年7月 | 峰青夕陽紅:陶傑星期天評論集 | CUP | ISBN 9889860945 |
2006年7月 | MK愚樂圈 | CUP | ISBN 9889877325 |
2008年10月 | 恭敬有罪──陶傑短評 | CUP | ISBN 9789881783516 |
2008年11月 | 搔背有趣──陶傑短評 | CUP | ISBN 9789881783523 |
2010年7月 | 政正係理──陶傑英文小品選 | CUP | ISBN 9789881934239 |
明報出版社出版作品
出版日期 | 書名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1年6月 | 流芳頌 | 明報出版社 | ISBN 962973544X |
2002年8月 | 滿香園的一朵朵笑靨 | 明報出版社 | ISBN 9624517193 |
訪問系列
出版日期 | 書名 | 出版社 | 備註 |
---|---|---|---|
1999年7月 | 名人學語文──訪問系列 | 語常會 | ISBN 962856031X |
2001年6月 | 名人學語文──訪問系列第二輯 | 語常會 | ISBN 9628560328 |
合著作品
出版日期 | 書名 | 合著者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3年12月 | 男女關係 | 黎達達榮 | CUP | ISBN 9628699342 |
2004年4月 | 男女關係2 | 黎達達榮 | CUP | ISBN 9628699334 |
2004年7月 | 男女關係3 | 川頁、寺健 | CUP | ISBN 988977545X |
2005年12月 | 百日維新 | 劉細良、梁文道等 | CUP | ISBN 9889877236 |
2007年7月 | 九龍皇帝 | 鍾燕齊 | CUP | ISBN 9889950464 |
2008年6月 | 斑馬在線︰通識電視課室 | 劉天賜 | CUP | ISBN 9881700914 |
其他(譯作或評註)
出版日期 | 書名 | 原文作者 | 出版社 | 備註 |
---|---|---|---|---|
2004年6月 | 石點頭──鍾逸傑回憶錄 | 鍾逸傑 | 香港大學出版社 | 譯作/ISBN 9622096646 |
2007年7月 | 不中不英 | 褚簡寧 | CUP | 評註/ISBN 9889950499 |
2007年12月 | 不中不英2 | 褚簡寧 | CUP | 評註/ISBN 9881700787 |
2009年7月 | 不中不英3 | 褚簡寧 | CUP | 評註/ISBN 9881834945 |
2010年7月 | 不中不英4 | 褚簡寧 | CUP | 評註/ISBN 9789881853776 |
參考
- ^ Chip Tsao wants to visit RP, says DFA GMA NEWS 04/05/2009
- ^ 华娱卫视《CEO实话实干》香江第一才子陶杰〔三〕
- ^ 犀牛俱樂部.
- ^ 「曹捷小輯」「香港文學」 1979年11月版
- ^ 香港「才子」陶傑偷歡 廁紙扮木乃伊遮醜.
- ^ 踢爆尋歡 陶傑廁紙纏頭遁.
- ^ 陶傑:「我不是才子!」 作家 第44期 2006年
- ^ 陶傑. 車廂故事. 黃金冒險號 (蘋果日報). 2007-06-02: E12 名采論壇 [2009-04-13] (中文(香港)).
- ^ 陶傑. 下台吧,董建華. 黃金冒險號 (明報). 2003-04-02: D07 時代 (中文(香港)).
……你製造了五年災難,還要延長為十年浩劫。董建華,你摧毀了香港人的尊嚴,你葬送了一個繁榮的城市,你為香港帶來怨憤,以及對你的言行的種種笑料。董建華,你對世界的唯一貢獻,是一手證明了「英國人做得到的,中國人做不到」,你為中國帶來全新的國恥,如果你還愛惜你的國家,如果你還自視為中國人,董建華,請你下台……。
- ^ 林煥光反駁陶傑. 明報. 2003-04-07: A11 新聞甜品 (中文(香港)).
- ^ 林煥光. 特首辦回應陶傑. 觀點短打 (明報). 2003-04-07: C08 論壇 (中文(香港)).
- ^ 陶傑:我想當個二流畫家 蘋果日報 2010年01月19日
- ^ 小農無足球 蘋果日報 2010年07月15日
- ^ 陶傑 小農DNA 節目 - 光明頂
- ^ 香港‧陶傑‧忠於自己的快樂獨立人. 世華媒體. 20100129 [20100219].
- ^ 香港‧陶傑‧忠於自己的快樂獨立人 世華媒體‧2010.01.29
- ^ 17.0 17.1 17.2 17.3 《陶傑文章闖禍 菲律賓禁入境》,刊於《am730》,2009年4月1日,首頁。
- ^ 《撰文辱菲「傭人國」 陶傑被禁制入境》,刊於《頭條日報》,2009年4月1日,第4頁。
- ^ 19.0 19.1 《Manila "servants" fury. Journalist banned from Philippines in wake of Spartly satire》,刊於《英文虎報》,2009年4月1日,第3頁。
- ^ 20.0 20.1 20.2 《戲論南沙主權文章惹禍 陶傑被菲禁入境》,刊於《蘋果日報(香港版)》,2009年4月1日,A1頁。
- ^ 21.0 21.1 21.2 《僕人國家論文章惹禍 公開道歉風波未平息 陶傑:做得呢一行就有風險》,刊於《蘋果日報(香港版)》,2009年4月2日,A4頁。
- ^ 《港男港女》,作者:陶傑,刊於《蘋果日報(香港版)》的《黃金冒險號》專欄,2009年4月3日,E5頁。
- ^ 《星塵》,作者:陶傑,刊於《蘋果日報(香港版)》的《黃金冒險號》專欄,2009年6月21日,E7頁。
- ^ 24.0 24.1 24.2 《「僕人國家論」風波升級 馬朼拉轟傲慢不敬 菲國禁陶傑入境》,刊於《明報》,A1頁。
- ^ 《中英文寫稿之不同》,刊於《蘋果日報(香港版)》副刊專爛《GG細語》,作者:香樹輝(以筆名「左丁山」名義),2009年4月2日,E8頁。
相關連結
- Template:Evchk
- 傾慕陶傑
- 小農研究所-陶傑文集
- 陶傑杂文选登
- 陶傑新聞組 (已於2008年7月1日關閉)
- 陶傑‧海
- 陶傑散文研究(一)
- 陶傑散文研究(二)
- 皇冠書屋
- [1] 陶傑 标签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