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第607行: 第607行:
#{{支持}}——还是不要太过绝对。--[[User:Chaochou|<span style="color: #48D1CC;">'''Chaochou'''</span>]]☎☏[[User talk:Chaochou|<span style="color: #48D1CC;">'''Contact'''</span>]] 2012年1月26日 (四) 05:01 (UTC)
#{{支持}}——还是不要太过绝对。--[[User:Chaochou|<span style="color: #48D1CC;">'''Chaochou'''</span>]]☎☏[[User talk:Chaochou|<span style="color: #48D1CC;">'''Contact'''</span>]] 2012年1月26日 (四) 05:01 (UTC)
#{{支持}}:感觉这样更方便一些--[[User:怪怪物|怪怪物]] ([[User talk:怪怪物|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6:34 (UTC)
#{{支持}}:感觉这样更方便一些--[[User:怪怪物|怪怪物]] ([[User talk:怪怪物|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6:34 (UTC)
#{{意見}},不知道中文名應如何寫?請指示。--[[Special:Contributions/14.136.20.251|14.136.20.251]] ([[User talk:14.136.20.251|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2:40 (UTC)


====其它意見====
====其它意見====

2012年1月26日 (四) 12:40的版本

本頁提出或讨论维基百科政策、方针,请参看方針與指引方针列表
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请到对管理员的意见和建议留言,关于繁简处理的议题请前往繁简处理讨论页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則寻求社群共识,请前往中立观点的布告板留言。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关于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地理,建议增加关于“来”字的论述 29 11 航站区 2024-12-09 14:46
2 修订WP:外文重定向方针与首句MOS:外语名称格式指引,并将他们对应 82 7 自由雨日 2024-12-16 03:11
3 傀儡方针新增“被容许使用多重账号的行为”的情况(教育专案) 1 1 Jimmy-bot 2024-12-16 08:14
4 將WP:格式手冊所有方針與論述移動到MOS命名空間,並將MOS命名空間更名為「格式手冊」 44 9 自由雨日 2024-12-16 17:49
5 应根据WP:用戶頁对WP:用戶框进行修订 36 12 暁月凛奈 2024-12-13 18:12
6 赋予过滤器助理修改滥用过滤器权限 43 9 Iming 2024-12-16 18:00
7 提議維基百科:抄襲併入維基百科:不要包含原始資料的副本 37 7 HK5201314 2024-12-14 11:54
8 請求社群關注仲裁委員會在管理員的離任討論中相關的權限問題 18 6 Gluo88 2024-12-14 05:08
9 重新讨论NT:MUSIC 32 10 SheltonMartin 2024-12-16 17:58
10 維基百科:命名常规 (人名)中的例子姜太公已经移动 3 3 魔琴 2024-12-13 05:23
11 建議Wikipedia:愛好者內容擴增「交通迷內容」方針之請求與討論 6 3 HK5201314 2024-12-14 11:43
12 被不限期封禁用户不应默认复审移除IP封禁豁免权限 41 12 Manchiu 2024-12-15 21:30
13 欢迎就Wikipedia:格式手冊/無障礙/2025草稿提供意见 3 2 ItMarki 2024-12-16 12:5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維基百科格式與命名

Talk:加油!中村同學!! § 建議更名:“加油!中村同學!!”→“加油!中村同學!!”

加油!中村同學!!” → “加油!中村同學!!”:! or !--HeihaHeihaHa-麻瓜了……(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6:30 (UTC)

(-)反对,標題為東立正式名稱[1]。--HelloYu0910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07:14 (UTC)

Talk:南华大学 (湖南) § 建議更名:“南华大学 (湖南省)”→“南华大学 (湖南)”

南华大学 (湖南省)” → “南华大学 (湖南)”:原本的条目名是“南华大学 (湖南)”,不知道为什么要被移动到“南华大学 (湖南省)”。“湖南”已足够消歧义,且更符合习惯,类似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里的括号不是维基百科的消歧义,但能体现常用的命名习惯)。--小林子冲留言) 2024年11月23日 (六) 22:00 (UTC)

Wikipedia:消歧义#条目的命名:「請注意所使用的消歧義詞亦應符合命名常規。」這裡需要符合的是Wikipedia:命名常规#地名,即使用「湖南省」。另外本條目就是「南華大學」,括弧及其內的文字只是本站用來消歧義的,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並不類似。--紺野夢人 2024年11月24日 (日) 07:44 (UTC)

Talk:亨利·比索 § 有關為非漢字文化圈人事物擬定香港譯名的問題

該條目的中文部份由本人創建,一直利用香港音譯將Bishop寫成「比索」,早陣才留意到原來兩年前由淺藍雪將我的標題改為「亨利·畢曉普」,本人今天打算重新增幅,亦因為見已有Note TA而將標題改回為本人最初的用語時,卻被一名稱為向史公哲曰的騷擾,他以廣東話叫法為「原創研究」不斷回退我的修改,甚至不容許我用任何方式將「畢曉普」轉換為「比索」,甚至強行將我一直撰寫開的「比索」換為「畢曉普」,意圖不容許我日後再進行增減時再使用「比索」一詞。並且將香港慣常處理英文讀音的方法定義為「原創研究」和「無心中生有」。現在更剛在本人的討論頁上留下所謂「嚴重警告」的恐嚇。

從Google中我同意「畢曉普」、「畢夏普」的使用可能比「比索」為多,但向史公哲曰執着中文維基內只有使用「畢曉普」、「畢夏普」所以不可以有「比索」的寫法再硬塞以「原創研究」來打壓,完全是架空中文維基的包容性和容許多樣化,對此我需要提出社群的建議。

或是當我被向史公哲曰的橫蠻干預而無法再為條目貢獻時,我寧可以創建者的身份申請廢掉條目。--Foamposite留言) 2024年12月1日 (日) 08:27 (UTC)

Talk:协调世界时 § 建议删除"现在时间"框

该框内显示的时间并不是当前的协调世界时,而只是上次按"刷新"获得的时间.该时间并没有实际意义.增加一个链接到显示当前协调世界时的网站即可.--Uwuw留言) 2024年12月5日 (四) 18:55 (UTC)

維基百科方針與指引

Wikipedia talk:互助客栈 § 有關互助客棧方針版的長度壓力問題

此前,互助客棧方針版的長度一度逾60萬位元組,在我搬運了若干已結束或stale了的討論後才降到40多萬,然而這個長度還是比起其他互助客棧的版塊來得長(互助客棧其他版的長度現在是20多萬位元組,條目探討版是10多萬,消息、技術與求助版不超過10萬),而且在頁面載入與編輯上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我在電腦嘗試載入或編輯頁面的話,頁面完全載入所需的時間顯著地延長了)。有鑒於此前曾有討論提議以WP:徵求意見機制取代互助客棧方針版的機能,我認為現在是合適的時機來提出這件事情。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3日 (三) 00:30 (UTC)

Wikipedia talk:可靠来源 § (硕士论文)怎样的影响可以算作“显著学术影响”

  • 硕士学位论文通常未经类似评估,因此不如博士学位论文可靠,除非其具有显著学术影响”是否需要用信息页说明“显著学术影响”?
  • 对于一般的(无“显著学术影响”)硕士论文而言,相关行文似乎也有模糊之处,只点出硕士论文“不如博士论文可靠”,而未明言其“不是可靠来源”。是否需要点出“除非具有显著学术影响,否则硕士论文不是可靠来源”(英维是明确点出的:“Masters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are considered reliable only if they can be shown to have had significant scholarly influence.”)?--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3日 (三) 16:21 (UTC)

Wikipedia talk:消歧义 § 2020年10月修订案与格式讨论

修订案主要涉及#章节安排问题(最简单的做法只需将一个三级标题改为二级标题),以及#修订WP:消歧义命名的问题。格式讨论涉及主从消歧义页面编写方式(若有必要则亦应修改指引)。——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39 (UTC)

Wikipedia talk:管理員的離任 § 仲裁委員會成立後的管理人員解任機制(續)

經共識訂立的仲裁機制及其他過往討論中均就仲裁委員會在處理管理人員解任案獲得社群廣泛同意,在維基百科討論:仲裁委员会#管理人員解任中就達成了「仲裁委員會有權調查管理人員行為是否失當後交社群再行決議」,但就仲裁委員會如何行使有關職權仍有待商榷。我想將這個議題分拆成多個部分去探討,期望獲得最大程度的共識。本討論分為以下部分:(※)注意此四機制並非僅能採納其中一個,這四個機制的設計是完全可以共容的。

--西 2024年10月27日 (日) 16:39 (UTC)

Wikipedia talk:封禁方针 § 完善WP:封禁「不限期不是永久」總方針

所謂「不限期」不應理解為「永久」,但WP:封禁並沒有指引給管理員對解封的指引,以確保符合這個目的。對此,建議修改WP:封鎖方針,引入擔保制及對巡查員或回退員進行擴權,以進行有條件解封。

想法:

  • 管理員需就不限期封鎖用戶的封鎖理由寫上解封條件。
  • 不限期封鎖用戶可在完成解封條件後找廷伸確認用戶請求擔保
  • 由廷伸確認用戶向管理員確定不限期封鎖用戶已完成解封條件,並聲明會負責監督該名用戶的編輯。
  • 廷伸確認用戶監管不力的話,會被剝奪擔保資格。
  • 巡查員或回退員對該名用戶的編輯進行二次確認。
  • 直至管理員認為那名編輯者真誠悔改,然後解除監管。
  • 只要擔保者決定不對該名用戶進行擔保或 巡查員或回退員 認為編輯有問題,隨即啟動即時封鎖程序,解封條件會較上一次更嚴格。

好處:減低管理員的工作壓力,從而達到不限期不是永久的目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9日 (六) 04:02 (UTC)

Wikipedia talk:非原创研究 § 關於非原創研究問題

1.假設美國某媒體報導:「2024年2月30日,川普發表了一場講話,關於他上任後會徵收關稅。」

那麼,我可不可以基於上述資料,斷定美國將會在川普上任後會徵收關稅?

2.假設英國某媒體中文版報導:「2025年2月31日,白悟空將2026年2月31日於Google Play上架」

那麼,我可不可以基於上述資料,斷定白悟空不能在中國下載?

相關討論: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冊/電視#對於剛訂立的格式手冊/電視,細節上的疑問--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9日 (二) 11:21 (UTC)

Wikipedia talk:格式手册/两岸四地用语 § 提議容許中華民國(中華臺北)體育代表隊使用「中華隊」簡稱

中華民國(中華臺北)體育代表隊使用「中華隊」簡稱,乃其來有自。又無論「中華民國(代表)隊」或「中華臺北(代表)隊」,均可簡稱為「中華隊」,行文實較簡易,且得維持一致格式。故比照港澳代表隊之例,建議放寬格式手冊規定,容許首次提及中華民國或中華臺北代表隊完整名稱後,於條目正文(不包含表格及模板等)使用「中華隊」簡稱;與此同時,仍繼續禁止使用「中華」稱呼,避免過度歧義。望社群斟酌。若有其他方案,亦可一併提出。——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26日 (二) 18:32 (UTC)

Talk:亨利·比索 § 有關為非漢字文化圈人事物擬定香港譯名的問題

該條目的中文部份由本人創建,一直利用香港音譯將Bishop寫成「比索」,早陣才留意到原來兩年前由淺藍雪將我的標題改為「亨利·畢曉普」,本人今天打算重新增幅,亦因為見已有Note TA而將標題改回為本人最初的用語時,卻被一名稱為向史公哲曰的騷擾,他以廣東話叫法為「原創研究」不斷回退我的修改,甚至不容許我用任何方式將「畢曉普」轉換為「比索」,甚至強行將我一直撰寫開的「比索」換為「畢曉普」,意圖不容許我日後再進行增減時再使用「比索」一詞。並且將香港慣常處理英文讀音的方法定義為「原創研究」和「無心中生有」。現在更剛在本人的討論頁上留下所謂「嚴重警告」的恐嚇。

從Google中我同意「畢曉普」、「畢夏普」的使用可能比「比索」為多,但向史公哲曰執着中文維基內只有使用「畢曉普」、「畢夏普」所以不可以有「比索」的寫法再硬塞以「原創研究」來打壓,完全是架空中文維基的包容性和容許多樣化,對此我需要提出社群的建議。

或是當我被向史公哲曰的橫蠻干預而無法再為條目貢獻時,我寧可以創建者的身份申請廢掉條目。--Foamposite留言) 2024年12月1日 (日) 08:27 (UTC)

Wikipedia talk: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 出版書籍、雜誌是否為WP:NOT

如題所述,請教以下情況甚麼時候屬WP:NOT及判定依據?

  • A)條目收錄自行出版之書籍或論文(有一手來源、但沒有二手、三手來源);
  • B)條目收錄自行出版之書籍或論文(有二手、三手來源);
  • C)條目收錄非自行出版之雜誌,雜誌內容包括照片、採訪(有一手來源、沒有二手、三手來源);
  • D)條目收錄非自行出版之雜誌,雜誌內容包括照片、採訪(有二手、三手來源);
  • E)條目收錄非自行出版之雜誌,雜誌內容包括照片,但沒有採訪(有一手來源、沒有二手、三手來源);
  • F)條目收錄非自行出版之雜誌,雜誌內容包括照片,但沒有採訪(有二手、三手來源);--Abcet10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4:31 (UTC)

Wikipedia talk:关注度 (人物) § 修订政治人物关注度指引

現擬修訂WP:关注度 (人物)如下:

現行條文

政治實體及一級行政區的領導階層(例如總統、總理和首相等等)、法律上事实上最上級及一級行政區行政機構的成員(例如,內閣成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立法機關的議長、議員或代表。

提議條文

現任、曾任及/或候任國際級、國家/地區[1]級及/或(採用聯邦制或類似政治體制的國家[2]的)一級行政區級權力機關的重要實權公職及/或立法機關成員[3]

参考資料

  1. ^ 「地區」指非國家之獨立或高度自治政治實體。
  2. ^ 雖然俄罗斯在其憲法上為联邦制國家,然而由於其国体高度中央集权,本條文在處理上不將俄羅斯視為採用聯邦制或類似政治體制的國家。
  3. ^ 共產主義國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而言,僅限其常設機關的成員適用,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設機關為其常務委員會

Sanmosa Samāʾun la-ʿamruka ʾaw ka-s-samā 2024年12月13日 (五) 15:59 (UTC)

維基百科提議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在本地啟用安全投票及electionadmin权限

原标题:SecurePoll elections with the electionadmin right

(我很抱歉用英语写作。请随意翻译此消息。)

Hello! My name is Joe Sutherland and I'm on the Trust and Safety team at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n the past, your community has shown interest in holding elections with SecurePoll — perhaps you already have through votewiki. We are now looking into making this available to local communities to run elections themselves. This will require the "electionadmin" right to be enabled on your project, which is a right that allows access to sensitive information.

As such, it is likely that you will need to run a Request for Comment (or similar process) to ascertain consensu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feature. To help guide such a discussion, we've put together a Meta-Wiki page wit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what enabling the right will mean for your community.

If your community does discuss and decides to move forward with this, T&S would like to support you — please let us know via email ( ca@wikimedia.org ) if and when consensus is reached. Thank you!--JSutherland (WMF)留言) 2024年10月17日 (四) 20:07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 § WMF考虑向印度法院披露编辑身份信息,本站是否应该关站抗议

原标题为:WMF考虑向印度法院披露编辑身份信息,英维正在讨论关站抗议

2024年11月14日17:29 (UTC),也就是几个小时以前,英文维基百科用户发起民意调查,讨论是否就基金会考虑向印度法院披露编辑身份信息而闭站抗议。如果英维闭站抗议,本站是否跟随?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14日 (四) 20:09 (UTC)
長期討論,請積極參與。

現正討論:

請參與:(

全部討論完成。

即將生效:暫無

準備階段:暫無

公告板

资料转载类网站是否可靠的判断标准

虽然百度百科等开放式编辑的网站已被归入不可靠来源,但对于非开放式的资料转载类网站是否可靠在方针中并未明确说明。大部分对纸质新闻转载的网站可被认为是可靠的。但对网络资料的转载类网站就存在问题,例如中国百科网。虽然其网站下注有“本站所收集信息资料为网络转载 版权属各作者 并已著明作者 旨在资源共享、交流、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并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但其转载内容在来源上并不清晰,如会出现“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等,无内容原始来源信息的情况。而Wikipedia:可供查证内仅有“可靠来源一般明确说明信息来源,比如通过引用等方式。”,并无明确的判断标准。

现由大家讨论,以在Wikipedia:可供查证内明确资料转载类网站的引用规范,其是否可靠的判断标准。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29日 (四) 16:37 (UTC)[回复]

如果有免责声明不对可靠性背书的话那就是不可靠的了。权威来源的意义就是该来源给出的信息有人为其可靠性承担责任--Mys 721tx(留言) 2011年12月30日 (五) 08:44 (UTC)[回复]
意思就是有类似“不保证所有信息、文本、图形、链接及其它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故仅供访问者参照使用。”这样声明的网站都应被归入不可靠来源是吧?乌拉跨氪 2011年12月30日 (五) 09:37 (UTC)[回复]
( ✓ )同意樓上所言。小鬍子 - (對話) 2011年12月30日 (五) 10:51 (UTC)[回复]
像Archive.org这样的存档网站呢?原网站可能挂掉了,Archive.org也不负责内容的正确性的。--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8日 (日) 16:17 (UTC)[回复]
如果其是完整的,写明原始来源的存档当然可以使用。但在维基引用的时候应写清其原始的来源,而不是直接引用这个存档网站。乌拉跨氪 2012年1月8日 (日) 16:22 (UTC)[回复]

规则草案

如网站存在类似如下的声明,则属于不可靠来源。

  • 不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正确性、准确性、完整性。
  • 其内容来源于网络,不对其内容进行任何的担保。

這種東西不管正面列還是反面列都會有洞,更何況不同條目需要的可靠度不同,例如娛樂類有報紙寫寫就可以,物理新發現就得要論文才可靠,還是做原則性的說明就好了。基本上就是看:來源作者專業度與是否能擔負文責、發表前專家審查機制的有無、來源作者與所介紹主體直接利害關係的有無,三方面綜合考量。--Reke (留言) 2012年1月2日 (一) 08:24 (UTC)[回复]

但实际上娛樂類有報紙和论文期刊都不会出现上面的声明吧?列出一些具体的实例是为了给编者以明确的指引,要不然有人就会说在方针内没有提到,是某人的主观论断。乌拉跨氪 2012年1月3日 (二) 07:26 (UTC)[回复]
不能因為有用戶亂來我們就遷就。喜歡亂指控別人主觀判斷,就用共識來處理。你訂了實例,沒訂的部分對有心鑽洞頑抗的人反而有更多藉口;同時也無法去處理新出現的情況,變成時時要去修改規則。更何況,簡化方針是基金會的政策,管到細節的方針是違反這項政策精神的。--Reke (留言) 2012年1月3日 (二) 07:34 (UTC)[回复]
許多網站都會有保障自己的免責聲明,例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站的免責聲明:[2],那麼根據上面提議,它是「不可靠來源」嗎?--Mewaqua 2012年1月5日 (四) 04:52 (UTC)[回复]
这的确属于不可靠来源。其内容都是来源于其他的“局”或“署”的网站,其只是一个引索网站,当然不会对政府网站的内容作出担保。在引用的时候即应该直接引用政府网站,而不是这类的引索网站。乌拉跨氪 2012年1月5日 (四) 05:00 (UTC)[回复]

修改建議

我建議不使用「規則」式的敘述,而使用「原則」式敘述,同時把原本的章節合併簡化一些:

來源的可靠性並沒有一份絕對不變的標準,必須根據主題本身的專業度以及所涉及的利益關係來評估,而評估的結果僅是相對而非絕對的。當然,一旦擁有相對可靠的來源,就不建議採用可靠度較低的來源。

評估來源可靠度的依據,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著手:

來源作者對該主題的專業程度
通常作者在與條目主題相關的範疇內專業度越高,越可靠。例如討論萬有引力的資料,一篇大學物理系教授的文章,理應比一個中學物理教師的文章可靠。需注意的是,專家的身份有時容易被假造,當作者的背景身份較為模糊或有爭議時,對該資料的可靠度評估也必須更加審慎。例如號稱「博士」卻不肯透露授與學位機構的「專家」,所寫的文章就不宜採用。
審查的嚴謹程度
一般而言,經過越嚴謹的審查尤其是同行審查,可靠度越高。在學術性的條目中,尤其應該儘可能引用已經通過同行審查的內容。學位論文皆可視為經過同行審查機制才發表的,期刊論文則需根據該期刊編輯者的專業度以及審稿制度而定;研討會論文、一般報章雜誌投書則通常沒有經過這樣的審查。
非學術性條目一般並不需要如此嚴格的條件,但經過審查才能發布的訊息依舊比自行發布者可靠,例如報紙刊登的名星動態是經編輯確認後才能刊登的,比起一般歌迷部落格發布的信息更為可靠。然而,非同行專家的審查有時反而會降低可信度,例如商業性或政治性的審查。可參看「利害關係」乙節。
利害關係
作者與條目主題間利害關係越直接,可靠度就越需慎重估量。例如由菸商資助下完成的菸害論文,就不宜貿然採信;官方資料一般會被視為可靠來源,但針對一些地方敏感性政治議題如二二八事件,以及專制政權在爭議問題中所提出的資料,則不宜當作唯一的準據。一間公司的條目,在創立時間、地址、經營團隊名單等無關利害的資料上,官方網站或出版物當然是最準確的來源;但對於公司負面消息,其發出的澄清聲明稿可靠度就未必高於報紙上的負面報導。
作者與編者對於文責是否願意擔負,也是可以從利害關係上評做可靠度的一個項目。若文章不願意具名,或者聲明不願意對內容負責,表示該來源本身可靠度可能不足,作者才需以此方式自保免除法律責任。不過,有時這樣的情況暗示事件有受到金錢、暴力或政治力量的干擾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反而是對立方的來源可靠度需要商榷。

可靠度評估時,並不一定要在以上所有的角度中取得高分,而需評估情況來決定每個角度的權重。例如政治爭議極高的歷史議題,即使是歷史學者也可能憑主觀截取史料來做出特定結論,應優先評估「利害關係」而非「來源作者對該主題的專業程度」。影視名星的基本個資,則幾乎無需考量利害關係的問題。若有多位編輯者對於可靠度的意見相左,宜透過討論求取共識。另外,並非不夠可靠的來源就完全不可使用,在爭議事件中,引用一些不可靠來源當作展示各方立場的實例是可以的。但不可靠來源不應做為對事實斷言的依據,也不宜做為支撐整個條目的唯一來源。

--Reke (留言) 2012年1月3日 (二) 08:40 (UTC)[回复]

将近10天没有跟进,若再放置四天没有反对意见的话就开始修改方针吧-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13日 (五) 17:26 (UTC)[回复]

对资料参考网站的来源是否能作为参考的讨论

现在有一种网站,类似于百科网站但又与其形式不同,我暂时称之为资料参考网站。例子有豆瓣、bangumi。这种网站是否能作为正式的资料参考站作为参考对象,并订立一个应用参考的规则?这种网站有一个特点是,其消息来源往往不明,但一般只涉及于工作人员表之类的内容。--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2:09 (UTC)[回复]

这种网站类似又不雷同于百科网站,所以在这边加入讨论。--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3:43 (UTC)[回复]
介绍一下这类网站的模式?--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0日 (五) 04:04 (UTC)[回复]
简单说一下吧。网站资料主要有两类:作品和作者。作品一般会包括作者、时间、职员表(电影),作者则是个人资料,写过什么内容或者拍过什么电影。这些资料的来源有可能是官方资料,也有可能是小道消息。譬如说一个声优,她可能在出道前配过一些私人作品,又或者是商业作品但公司本身没有对本人做介绍(这对声优这一行业很正常)。但是资料放在网站上,浏览人数不少而且通常是由一个群体去维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9:40 (UTC)[回复]
(!)意見:这种网站不可靠。参见这里。--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1月21日 (六) 15:08 (UTC)[回复]
这样的话从同行评审和稳定程度(同样是可以随意更改)上看,这类站点应该可以按照wiki处理。Wikia上托管的一些wik爱好者站点就挺类似的。--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20:39 (UTC)[回复]

有没有关于“哪些内容属于与主题相关”的方针?

最近在讨论Template:Breakchar条目相关编辑的时候,注意到条目中很多冗余内容需要清理,不知道有没有确切的方针指引作为参考?--管闲事Inspector留言2012年1月1日 (日) 04:57 (UTC)[回复]

对于那些由双方自行撰写的文章得到的内容,建议全数移除。这些文章既不中立,也非第三方,用这些作为来源写,条目永远不会清晰。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日 (日) 05:51 (UTC)[回复]
我说的不只是来源,还有事件本身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应该算是和条目有关,不知有没有这方面的方针指引。--管闲事Inspector留言2012年1月1日 (日) 08:22 (UTC)[回复]
跪求!!!如果只能凭BOLD的话实在是容易错判。--管闲事Inspector留言2012年1月3日 (二) 10:16 (UTC)[回复]
相關大約有Wikipedia:更优秀条目写作指南Wikipedia:瑣碎章節,不過均非本地方針或指引。希望可以幫到你。--J.Wong 2012年1月4日 (三) 15:30 (UTC)[回复]
维基百科:中立的观点里面有说。首先,条目需要排除极少数派观点。其次,根据可靠来源的篇幅来决定观点的比重。如果可靠来源在描述条目主题的时候没有为一个观点分配篇幅,那么转录可靠来源的维基百科也不应该提到。在决定内容比重的时候,和条目主题不同的文献都不能够用于参考,例如主题是某一届奥运会的文章,尽管通篇可能都是奥运会相关内容,但是也不能用来证明奥运会条目中这一届奥运会的内容的比重应该是全篇。--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8日 (日) 16:44 (UTC)[回复]
不过维基百科:瑣碎章節好像没有讲到琐碎章节如何定义的问题。英文维基有解释吗?--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9日 (一) 09:16 (UTC)[回复]
定义是包含互不相关的细节的列表。后面的详细解释是没有组织的、没有入选条件的列表。有入选条件的列表不一定是琐碎章节,有可能被用来说明一个中心思想。--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9日 (一) 14:02 (UTC)[回复]
记得很多条目都有这种“XXX在世界各地”(如校服),轮子算是比较乱的,所以有些搞不清。上面给的解释还不是很清楚,一是什么是“没有组织”?二是“没有入选条件”是该如何判定?写条目的人一般不会在条目中写出具体的入选条件吧。--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0日 (二) 08:45 (UTC)[回复]
可以去搜索"作文 组织材料",很多语文老师在网上放自己的教学心得。校服那篇文章属于典型的缺乏组织,枚举世界各地的那个章节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思想,除非你把各国都有校服这样显而易见的事实算作那个章节的中心思想,不过即使是把各国都有校服确立为中心思想,那些大段文字具体说明各国校服如何在证明这个中心思想方面仍旧是十分地没有效率,因为跑题跑得十分地厉害。像这样没有入选条件的列表,别人看了列表不知道作者想从这个列表表达什么意思。--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10日 (二) 21:16 (UTC)[回复]
那再请教一下,这类条目如何清理?一下子全部删除似乎不是太好。--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2日 (四) 13:37 (UTC)[回复]
去看看英文的Wikipedia:Handling trivia这篇文章--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13日 (五) 12:57 (UTC)[回复]
看得有点头痛,关于什么是琐碎内容的定义大致意思是如此:Stand-alone trivia(只提到一件事),和Connective trivia(和两件以上事物相关),判断主要看这些内容和其主题之间的联系。不过如何界定“是否和主题有关”的标准还是不怎么清楚,如果将来出编辑争议该如何解决?--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7日 (二) 10:08 (UTC)[回复]
这些琐碎细节的相关度应该由可靠媒体在描述条目本身时分配的篇幅决定,维基百科编者不应自行原创相关度。举例来说,如果没有媒体在描述一部的电视剧的时候提到演职员全表,在条目里放演职员全表这样的Stand-alone trivia就是不适当的。一个出场了几次的龙套的名字和电视剧的关联是通过他/她出场的几场电视剧,这样的Connective trivia是否放在龙套的条目、电视剧的条目还是那几集电视剧的条目由媒体在介绍龙套、电视剧或者那几集电视剧的时候是否提到这个细节决定。比如周星驰在射雕里面出演宋兵乙几秒钟,虽然在当时这个细节对周星驰、射雕或者那集射雕都不重要,但是后来媒体在介绍射雕时会提到周星驰,在介绍周星驰时会提到射雕,建立了可供查证的相关度。另外,描述条目主题的时间跨度较大的文献在选择细节比重方面比较可靠一些,收集材料时专注于新闻报道可能导致琐碎细节过多的冗长文章。没有什么后续报道的短期热门事件,即使在当时可以在文章中留下来,之后也可能会因为不合理的比重删除。--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8:52 (UTC)[回复]

提议修订快速删除标准:G3、R4

提议修订CSD G3R4

现状

G3. 纯粹破坏。
  • 使用模板{{d|G3}}、{{d|attack}},或对于重定向页,使用模板{{d|R4}}、{{d|R3}}、{{d|wr}}。
R4. 故意破坏的结果。(如将一个页面移动到一个没有意义的标题上,当重新移动回正确名稱時,就会留下一个重定向页)
  • 使用模板{{d|R4}}
注意R4与G3是等价的。另外,此类页面也可以用{{d|R3}}删除。

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如下:
  1. G3仅“纯粹破坏”四个字,可以解读的范围太大,近期滥用有加剧之势。
  2. 坏笑话(列入WP:破坏)是否算纯粹破坏?无人能说明。
  3. CSD模板上G3已经和R4合并。英文版中也已合并。
解决方案:
  1. R4合并入G3
  2. 从英文版翻译G3的新版本并替代现有的G3。

提议的修订版本

提议的修订如下:

G3. 纯粹破坏或明显的恶作剧。
包括明显的错误信息、明显的恶作剧、信息明显错误的图片,以及清理移动破坏时,将页面从无意义的名称移回原名称时留下的重定向。
  • 使用模板{{d|G3}}、{{d|attack}},或对于重定向页,使用模板{{d|R4}}、{{d|R3}}、{{d|wr}}。

讨论区

请在英文版翻译结束后再行讨论。--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11日 (三) 16:24 (UTC)[回复]
上面的版本就是在英文版翻译基础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得到的。请看看清楚。--达师218372 2012年1月12日 (四) 04:07 (UTC)[回复]

(?)疑問,是否R4會被廢除?-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0日 (五) 03:51 (UTC)[回复]

提议修订快速删除的标准:G11

G11是最常用的速删标准之一,但仍有不同解读。此次修订希望社群能充分讨论,尽量杜绝尺度把握的问题。

现状

G11. 明顯以廣告宣傳為目的而建立的頁面,或任何只有該页面名稱中的人物或團體的聯繫方法的页面。
只针对专门用于宣传的页面,这些页面需要经过完全重写才能体现百科全书性。需注意,仅仅以某公司或产品为主题的条目,并不直接导致其自然满足此速删标准。
  • 使用模板{{d|G11}}、{{d|spam}}。

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如下:
  • 问题只有一个,尺度问题。
解决方案:
  • 建议参照英文版对内容进行限定。

英文版翻译版本

G11. 明显的广告宣传页面
全部是广告宣传的页面,如果是条目,它需要经过完全重写才能符合百科全书的写作方式。
对某一公司或产品进行中立的描述的页面不符合此条。
广告宣传不一定是商业广告,人、非商业组织、观点等任何事物均可以是宣传的内容。参见WP:SOAP
  • 使用模板{{d|G11}}、{{d|spam}}。

以下討論已結束,請不要對此存檔進行任何編輯。

  • 上述条款中“排他的”的英文原文是“exclusively”。

讨论区

(:)回應:如果不是故意誤導讀者以為使用者頁面是一篇正式的百科文章,個人認為使用者頁面上的宣傳性詞語並無大礙。Zzarch (留言) 2012年1月12日 (四) 20:45 (UTC)[回复]
(!)意見我强烈觉得建立在用户页也应该速删。en那边的标准是"Non-disruptive statements of opinion on internal Wikipedia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may be made on user pages, as they are relevant to the current and futur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tOMG 2012年1月23日 (一) 07:08 (UTC)[回复]
  • 同意「exclusively」應採用「完全地」,但個人覺得英文版也有「排他」的意思,不知大家怎麼看。至於用戶頁,應該免除「完全重寫」的要求,因用戶頁本身就不是條目。--途人 2012年1月11日 (三) 15:15 (UTC)[回复]
  • 提议2周后(1月25日)无其他意见将视为达成共识加入方针。--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0日 (五) 03:48 (UTC)[回复]
  • (&)建議:保持现状。如果修改请考虑改为“需要完全重写根据常识除原作者外没有人计划部分重写”。有的广告条目wikify一下,加个infobox,陈述点董事长是谁之类的事实,实际上主体还是广告,特别是一些没有关注度的小公司,都可以用这一条速删。有保留价值的条目不会因为这一条被速删。--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1月21日 (六) 15:42 (UTC)[回复]
  • (?)疑問请教下若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出现[3]这样的新页面(假设不侵权)应该怎么处理?里面也有很多是事实,例如旗下品牌、上市时间、品牌重塑情况,虽然和宣传语句穿插,但是也不需要“完全重写”,删句子就行了。尤其是出现事实比例更高,宣传比例更低的类似页面呢?如果调整后这样的页面不可G11了我还是Strong (-)反对吧,--tOMG 2012年1月23日 (一) 07:08 (UTC)[回复]
  • (!)意見:實務上的經驗,會比較麻煩的部份是:如果稍作修改即可改善,那......是誰要改善?又如果就是沒人要改善......--Alberth2 汪汪 2012年1月23日 (一) 15:06 (UTC)[回复]

方針如同板規,絕非國法

誰幫忙踩煞車,如同我先前預料,有人拿维基百科:封禁申請當制法實驗品。網路不是現實,鄉民並非實體,任何方針如同其他網路社群規定:講求簡易,易修易執行來適應訊息萬變網路環境。我對有人執意編造封禁六法全書表達強烈質疑;請注意不可為了表達自己觀點浪費龐大維基資源;也別忘了維基主要是為了撰寫條目而存。況且若要論法,該方針制定過程的「法律保留」概念忽有忽無;「律法」,「條例」,「辦法」,「要點」,「規定」層次及重要性不分,也就是說,細則者以「沒反對意見就通過」或「投票決」的重要性,全部由主事者決定。講白點:過程中,「牽涉到組織成員,人民權利義務變動」就至少需代議通過的最基本觀念都沒有。導致整體方針制度看似嚴謹;至今研擬過程看似公開,骨子裡卻都是被主事者玩弄於掌心,不但搞得四不像,且完全沒有社群主體意識。--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00:52 (UTC)[回复]

握手,同感。某些人觉得我们是异见人士,但我真心说,上面不断出现异见,说明这套东西或多或少已经被人怀疑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07:59 (UTC)[回复]
我發現HW君比Wong君還熱絡;兩個人也相同地把他人的「不附議」、「不參與」、「反對」當成「默認」;然後來個「沒有異見即公示通過」。--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09:41 (UTC)[回复]
為避免議題長久停滯,搞得方針龐大複雜,修改草案方針如维基百科:封禁申請,請各位加以根據原文精神加以修改,若一週內沒有異見即公示通過。--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09:56 (UTC)[回复]
(-)反对,請先提出方案再公示。Justincheng12345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05:29 (UTC)[回复]
根據之前投票所得共識,往後討論有必要研討如何令資深用戶得以協助處理封禁事務,現今未得同等共識推翻此決,故不同意此項公示。討論有必要繼續,唯基於共識精神,本人建議緊握方針目的,盡量簡化程序,以得大眾明瞭及認同。--J.Wong 2012年1月18日 (三) 14:40 (UTC)[回复]
閣下所提「盡量簡化程序,以得大眾明瞭及認同」跟現在封禁方針制定方向完全背道而馳;尤其讓HW君一搞,此方針後續恐走向更難收山境地。請閣下跟HW君可不可以不要再浪費維基資源下去?我鄭重再次建議您在先前明顯有共識的條文之外;一氣呵成弄個完整,簡單,可執行,白話文的後續程序與方針,公佈後先徵求是否有異見,若有不同意見辦個多數決投票讓其全文通過且施行。若您提提案無法通過,您再編修再提,若您所提草案真得無法通過,就表示您想法無法獲得大多數社群參與者青睞,那您就該考慮放下這團毛線球。--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6:09 (UTC)[回复]
HW在過去24小時又創建了3個與封禁申請相關的子頁面/討論頁,簡直是越幫越忙,這樣子搞下去是草案條文越來越臃腫,爛攤子越弄越大。--Mewaqua 2012年1月19日 (四) 11:51 (UTC)[回复]
這次倒是您誤會了,那三個頁面是我創建的,用來測試封禁實務是否可行;也想因此打住該相關方針子議題的繼續討論。--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19日 (四) 12:33 (UTC)[回复]
Wikipedia:封禁申請/快速封禁覆核/要求更改Wikipedia:封禁申請/快速封禁覆核Wikipedia talk:封禁申請是HW創建的。--Mewaqua 2012年1月19日 (四) 12:43 (UTC)
啊,對不起,是我搞錯了。唉,當初心冷離開相關討論,結果發現這件事情如脫韁野馬。也希望HW跟J君能聽得下我們善意的叮嚀。不要讓你倆的努力變成弊多於利的舉措,弄得兩面不是人。--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1:17 (UTC)[回复]
今天,他们屠宰共产党人,你不作声;明天,他们屠宰犹太人,你不作声;后天,他们就来屠宰你了,哈哈。--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1:53 (UTC)[回复]

提議:新增快速刪除標準A7

提議

提議新增快速刪除標準如下:

A7. 條目沒有指出其主題重要性(僅關於真實人物、動物個體、非院校類組織、網路內容的條目)。
僅適用於關於真實人物、動物個體、非院校類組織(如公司、樂團、俱樂部等)、網路內容的條目,其中沒有明確指出其主題的重要性與知名度所在。這一標準比起知名度方針更加嚴格,並且不適用於任何已斷言其主題重要性的條目。
請注意:這一標準不適用於書刊、專輯、軟體、或任何其他作品,即使它們的創作者符合這一標準。這一標準不適用於已斷言其主題重要性的條目,除非條目中的斷言明顯沒有達到維基百科的知名度標準,或明顯為虛假或不可信。任何提出可信的重要性斷言的條目均不適用這一標準,即使這些斷言沒有被可靠來源支持。

提議者評論

這一標準為直接翻譯英文維基百科上的快速刪除方針。有鑑於此方針依本人所知尚未被提交中文維基社群考慮,僅僅在2009年的討論頁上有編輯指出這一方針需要討論,而今年早些時候本人的疑問亦沒有被回答,故鬥膽在此提議社群考慮這一方針。

提出這一方針的目的主要是為能及時解決一些很顯然絕無可能存留的條目,如「某某人是某某學校的一名學生」(無下文)這種條目,很顯然在能夠提出至少一個關於重要性的斷言前,完全不值得社群進行存廢討論。現行對於這種條目的處理,不是提交存廢討論,便是依G2、G3、G11、或A1速刪。然而依本人意見,以上所有方針對於這種條目都不夠精確:

  • G2:這一方針要求頁面明顯是以測試維基百科功能的目的而創建的,而這些頁面的創建大多是因為創建者意圖它們最終被維基百科收錄。
  • G3:創建沒有重要性斷言的條目本身並非破壞行為。
  • G11:這些條目不一定用宣傳性語調寫成。
  • A1:由於這些條目通常會給出主題(只是沒有斷言其重要性),這一方針不適用。

因此,依本人意見,這一標準的引入會解決目前這一矛盾,並減輕存廢討論的負擔。

提議者: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4日 (六) 11:58 (UTC)[回复]

討論

請在此處對上述提議進行討論。

比如Jimbo Wales家的狗。--达师218372 2012年1月14日 (六) 13:52 (UTC)[回复]
改成宠物吧,通俗点。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15:05 (UTC)[回复]
哈巴狗算不算宠物?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15:35 (UTC)[回复]
某人的宠物。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4日 (六) 16:14 (UTC)[回复]
馬小九阿博--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02:52 (UTC)[回复]
把范围缩小了,章鱼保罗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14日 (六) 16:43 (UTC)[回复]
動物個體不一定是寵物,比如我可以寫「阿黃是德克薩斯州山林中的一頭野生棕熊,目前仍生活在野外」,那麼在沒有其他訊息的情況下,這個條目的主題明顯不是任何人的寵物,但是適用這一標準。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4日 (六) 20:59 (UTC)[回复]
个体上生物学的意义与此完全不同,所以我说要确定一下这到底指什么。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5日 (日) 04:12 (UTC)[回复]
介绍一下生物学含义吧。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15日 (日) 07:03 (UTC)[回复]
个体在生物学上指“变型”,即是某物种的某些类群或单独单位出现了某些与其他大多数不同时,这些类群或个体即是“变型”或“个体”。比如红色的玫瑰,其花瓣周围出现的黄色的边,就可以叫做黄边个体。但这类的关注度一般是不足的,除非其在学术期刊上被发表出来。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5日 (日) 08:10 (UTC)[回复]
  • 依我觀察,現在這類條目大部分是有用戶看不過眼以A1 G2 G3 G11速刪的多,現在作為巡查員的我也常常遇到這問題,所以本人支持加入這一項。--途人 2012年1月14日 (六) 15:59 (UTC)[回复]
確實,幾天前還有人指出用速刪處理這些條目找不到明確的方針,個人認為這一項標準應該很符合常識。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6:45 (UTC)[回复]
難以理解之處請務指明。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4日 (六) 22:00 (UTC)[回复]
(:)回應:比如:
  • 「他是一個電視演員,演過一個電視節目。」:速刪,沒有指明重要性。
  • 「他是一個電視演員,在大陸廣為人知,尤其因某電視節目出名。」:不能速刪,即使沒有來源查證。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3:00 (UTC)[回复]
這只是根據寫的方法,而不是條目主體的重要性來速刪,我覺得不大合適。如有新手寫了一個「霍金是一個全身瘫痪的物理學家,寫過幾部書」, 那是不是速刪?(假設未有霍金條目)--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03:09 (UTC)[回复]
小小作品和机械翻译也都是根据写的方法来速删的。如果这个人的关注度足够将其明确的指出其做过的任何一件关注度符合的事,是一句话就可以了。但非要写成恐怕也很难。就「沒有任何對其主題的重要性或知名度的斷言」这句话而言,能不能改成“没有明确的指出其重要性和知名度所在”?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6日 (一) 06:25 (UTC)[回复]
贊同,已修訂。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6:41 (UTC)[回复]
(※)注意 小小作品不是速刪的, 是要經30天掛模版, 給予機會補充, 再經存廢討論才可刪除--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06:31 (UTC)[回复]
這個方針並不是專門來對待小作品的。比如洋洋上千字的文章,介紹一家公司,但其實沒有說出任何這家公司值得選入維基百科的理據,照樣應該速刪。以英文維基百科為例(因我常巡察英文維基百科新條目),有八成被刪除的新建條目都是以A7來刪除的,這些條目都是完全沒有任何有重要性的說明,例如「某公司是某某市從事某某行業,做某某產品」,寫了上千字,還是沒有說明重要性。這些條目提交存廢實在是浪費空間,也無怪中文維基百科上的存廢討論鮮有人至。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6:41 (UTC)[回复]
PS. 存废讨论鲜有人至有一部分原因是,其被挡在墙外了。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6日 (一) 06:50 (UTC)[回复]
但有太多的新條目本身是有關注度的,只不過是創作的人不懂的如何在文字及參考來源中突顯這點。比如上面的霍金,如果第一個寫的人能力有限,是否應容該一段時間給其他人改善,而不是草草由兩個人決定速刪。我每天處理關注度過期的條目,也發覺有部份是有來源,只是未有人補充([4])。如新增了A7,這些條目便很可能不會掛關注度而直接掛A7,就沒有補充的機會了。另一個例子是徐華鳳, 第一版會不會A7?--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06:48 (UTC)[回复]
英文維基百科上關於A7已經討論到了頭暈,而共識是A7僅用於那些明顯到完全不需用網路或其他途徑查證的條目(比如我家的狗、鄰居的車庫樂團、班上的秘密社團、新開的網店等等等等)。如果霍金像你說的那樣寫的話,提刪者和刪除者都至少要Google一次吧。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7:09 (UTC)[回复]
如果要舉「真實世界」裡可以利用A7的實例的話,那翻了兩頁最新文章就能找到[5][6]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16日 (一) 07:17 (UTC)[回复]
『「他是一個電視演員,演過一個電視節目。」:速刪,沒有指明重要性。』又豈是你在說的例子?--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16日 (一) 10:03 (UTC)[回复]
那演员之流暂时放过也不妨,因为这里有很多扯皮的可能。--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7日 (二) 07:34 (UTC)[回复]
太不清楚用途的速刪只會做成爭議--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3:11 (UTC)[回复]

新條目推薦候選設立投票時間限制(再提)

近日又再出現支持票數不足的候選條目待在底下很久也未被處理的情況,招致了投訴狀(雖然那些投訴語氣很……,但不得不讓小弟正視)。另外,現在還沒有一個譜子給管理員應該在甚麼時候去結束那些積壓,(個人覺得)這讓管理員難以在結束時間上取得一個合適點。故在此把舊事重提,為DYK候選設立時限,以讓管理員有明確的時間規定去跟從,繼而避免不必要的積壓。

如果要設置時限,個人(!)意見是:WP:GAC是7天,那麼DYKC就不應超過7天;也考慮到以前有一些意見認為7天過長和應賦予彈性,故個人提議:正式投票期限為4天,如果未達到當選所需最低票數,相應順延3天(←這是仿照Wikipedia:維基獎勵/授獎提名投票的做法,期限則取GAC的約一半分割)。

請各位踴躍提出意見,謝謝!--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16日 (一) 10:32 (UTC)[回复]

其实一直不都是候选条目到达页面最底的时候仍然不符资格就移除吗?只是现在几乎都是bot处理DYK,而bot因为未通过的新条目其讨论应当存档于何处存在争议而置之不理,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所以,解决的办法其实不是设立投票時間限制,而是取得未通过条目的讨论在何处存档的共识,有了这个共识,一切也就迎刃而解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17日 (二) 01:18 (UTC)[回复]
同意书生的观点。这事情机器人是完全可以做的,不知相关的争议在哪里?--MakecatTalk 2012年1月17日 (二) 02:05 (UTC)[回复]
争议在落选的条目投票是放在新条目候选的存档里还是条目的讨论页里。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7日 (二) 07:34 (UTC)[回复]
同意書生。現時做法是當選的DYK,(一)其投票內容存檔至該條目的討論頁;(二)相關DYK問題以月份為分頁存檔。個人認為落選DYK應採取與當選DYK同樣的步驟存檔。--Gakmo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09:59 (UTC)[回复]
我反倒不認為存檔造成了阻礙,起碼我昨天在處理積壓時已毫不猶豫地放在月份存檔裏。其實我本來想把1月4日的都結束掉,但卻在猶豫究竟現在結束是不是適合,而最後就沒有做處理…… 而關於落選的存檔位置,我只贊成存檔至條目討論頁,但不贊成另在專頁存檔。--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17日 (二) 10:22 (UTC)[回复]

存档问题

是存档的问题,现在有3个(4个?)待定的地点: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未获通过存盘、条目讨论页、提名人或者作者的用户对话页。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15:49 (UTC)[回复]

贊成存檔至條目討論頁,提名人對話頁則做簡單的留言通知便可,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未获通过存盘覺得應該廢止。--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17日 (二) 16:38 (UTC)[回复]
同意Cdip150兄的意見,DYK投票/討論內容與條目息息相關,理應在其討論頁存檔。--Gakmo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17:30 (UTC)[回复]
同意存档至条目讨论页,提名人最好通知一下。--MakecatTalk 2012年1月18日 (三) 04:28 (UTC)[回复]

没争议我就改了,还有现在的未获通过存盘就直接废掉,重开一个,还是就用原来的页面改成只存问题和条目名?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7:52 (UTC)[回复]

時限設置

另外,如果按照舊做法把最底的移除也有問題:這取決於候選頁有多少提名在排隊,提名少時很快就會通過,提名多時則要很久,投票時間不一致,容易造成不滿狀況。就以剛剛過了的聖誕節與近一星期的狀況比較,聖誕節時候選時間須時約5天,但近這個星期須時只約2天就已經通過(只有2天也太快了吧),兩者的時限有超過一倍的差別。故有必要設定明確的時限以避免如此狀況發生。--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17日 (二) 10:50 (UTC)[回复]

說的也是,設置投票期限和落選存檔兩者沒有衝突。同意Cdip150上面有關投票時間的建議。--Gakmo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17:30 (UTC)[回复]
已逾一星期無意見,是否以此當成共識,還是另外發起投票?--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24日 (二) 15:42 (UTC)[回复]
暫時是唱雙簧......不如在公告欄公示數天,如無其他意見便推行。--Gakmo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6:12 (UTC)[回复]
已公示。另重新引回最初的提議:

如果要設置時限,個人意見是:WP:GAC是7天,那麼DYKC就不應超過7天;也考慮到以前有一些意見認為7天過長和應賦予彈性,故個人提議:正式投票期限為4天,如果未達到當選所需最低票數,相應順延3天(←這是仿照Wikipedia:維基獎勵/授獎提名投票的做法,期限則取GAC的約一半分割)。

懇請大家積極發表意見。--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12年1月24日 (二) 16:45 (UTC)[回复]
这样不错。如果7天都得不到四票,基本上是正文内容很少或者有问题的条目了。--MakecatTalk 2012年1月26日 (四) 07:47 (UTC)[回复]

关于“微博客”作为参考来源的问题的讨论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微博客已经成为新兴的信息发布平台,并逐步被政府、企业等使用来发布信息。但是其作为参考来源的地位,个人认为需要通过新的讨论以达成共识。 本人目前有几点疑问:

1、诸如新浪微博等,是否可以将官方机构的官方微博纳入参考来源?
2、实名认证加V的专业人士的账户发表的信息是否可以作为参考?
3、随着微博客的迅速发展,诸多网络事件开始与其有关。那么,微博客是否可以纳入作为关注度参考的指标? ——Amazingloong 2012年1月16日 (一) 18:08 (UTC)[回复]

1、官方机构官方微博的内容一般都是官方文件的缩减版,应直接引用文件原文而不是微博。2、实名认证加V账户发表的信息属第一手来源,一般不作为参考来源,而应做直接引用,于文中说明。3、博客已被归为不可靠来源,微博客亦同理。乌拉跨氪 2012年1月16日 (一) 18:16 (UTC)[回复]
基本上来源可不可靠,最重要的一点是看来源文章是否经过同行评议或编辑审核后才发表--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17日 (二) 01:13 (UTC)[回复]
官方博客好象是可靠来源吧。--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0:27 (UTC)[回复]

不可作为参考来源,但可以作为“外部链接”的形式存在。我觉得与其争取参考来源地位,不如讨论如何细化外部链接--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06:16 (UTC)[回复]

细化外部链接这种东西最容易扯皮。放少了嫌不够,放多了又累赘。如果是同一方面的用“先来后到,除非更好”的原则就比较简单,如果是不同方面的评论就麻烦了:各个链接影响力难以计算,说不定还能弄出阿拉巴马悖论之类。--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7日 (二) 08:14 (UTC)[回复]
即使你不做也有人以这种形式放参考,比如我。我觉得将准则细化,给这些内容一个缓冲空间,有利于解决客栈上的一些争执。--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17日 (二) 10:49 (UTC)[回复]
除非与它们有关(例如百度十大神兽),否则一般不行。--MakecatTalk 2012年1月18日 (三) 04:26 (UTC)[回复]
自行发表的来源只能说明作者本人的观点,重要性需要第三方评估,不能单独存在。--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18日 (三) 19:18 (UTC)[回复]
如果是“XXX在其微博里说,XXX[1]”,1链接向加V微博等(甚至加i百度帐户都可以),那么一定是可以的;至于用微博做参考来源,目前先禁止。如果是重大消息,一般会有都市报跟进。--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0日 (五) 03:54 (UTC)[回复]
不一定可以。比如就算是一个著名政客、教会或者企业说“洗脑有效”,也不应该在洗脑这篇文章里写入。要引用的话,应该引用心理学学会这样和主题相关的权威的意见。--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8:21 (UTC)[回复]
另外,如在其他渠道聲明某一加v微博非其本人所開(通常是其公司「代開」),此一微博應否從此被踢出維基百科?--途人 2012年1月21日 (六) 03:27 (UTC)[回复]
@ Skyfiler 这和讨论无关了。即使认证微博可以作为可靠来源,这样写也是不行的。--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2日 (日) 07:15 (UTC)[回复]
说的就是这个写的条件,第一手来源,即使是使用,也必须是经过第二手来源编辑过的。微博这样的媒体主要发的是第一手来源的资料,除非是报刊杂志这样的可供查证的媒体在发布和自己无关的信息的时候,才可以认为是第二手来源。--Skyfiler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09 (UTC)[回复]

有没有关于图片是否与主题相关的方针?

之前编辑源义经条目的时候还跑客栈问了一次,没有明确答复(见Talk:源義經)。后来删除这几个图片被回退了一次,就暂停这方面编辑。想向大家请教一下是否有这方面的方针?--管闲事Inspector留言(←讨论页被墙? 2012年1月17日 (二) 08:09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ZZArch 抗議SOPA talk to me2012年1月19日 (四) 04:10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似乎没有什么很无谓的图片。--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2:09 (UTC)[回复]

URAA

在维基百科黑屏抗议SOPA的那天,美国国会通过了乌拉圭回合协议法案(URAA),这可能导致维基共享资源上那些在1923到1977年之间在美国以外发表的作品将被删除,参看commons:Commons:Deletion requests/All files copyrighted in the US under the URAA--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0日 (五) 03:51 (UTC)[回复]

囧rz……,这回不会又是迪斯尼搞的了吧?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0日 (五) 04:02 (UTC)[回复]
應該不關事,那是在美國境內已經被釋放到共有領域的海外作品根據乌拉圭回合要重新宣告其版權。-- 同舟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04:07 (UTC)[回复]
"In a 6-2 decision on January 18, 2012, the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ffirmed the decision of the district court.",不是美國國會通過什麼法案,而是最高法院的判決。--Mewaqua 2012年1月20日 (五) 04:17 (UTC)[回复]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胡言亂語、疑似人身攻擊,已由ZZArch 抗議SOPA talk to me2012年1月20日 (五) 07:26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回复]

經過半年以上的折騰;雖然HW與J君看來仍堅持還有「豁免規則、上訴要求、案例地位及核禁者及裁決者的任免...」等等候續細節,不過Wikipedia:封禁申請終於有了試做雛型。請擁有執封職能的管理員們移駕Wikipedia:封禁申請/審批封禁審視一下,有無窒礙難行之處。--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4:01 (UTC)[回复]

支持孔庆东叫兽的话,并在维基传播,不知道应该封禁不?我已经在该页面递交申请了。--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0日 (五) 14:18 (UTC)[回复]
个人认为完全多此一举,维基百科:当前的破坏一个页面就足够了。针对新的方针(如果通过的话),只需要在页面上注明,区分一下就可以了。我们面临的破坏还没有多到需要建立这么多页面去处理的地步。而且对于每个审批封禁似乎都有建立专页的意图?完全(-)反对这么做,我认为仅仅对已经有多次造成破坏,并被封禁过的用户才可能有建立的必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0日 (五) 14:40 (UTC)[回复]
另外,每个提报还有什么“封禁準則條款:A1”,这对于提报者和处理、审核封禁的人来说实在都是个负担,这一大堆代码恐怕就要记半天,也未必能全都记住(我现在也没记住那一大堆速删原因的各种代码)。还有就是我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初禁管理員”这么个东西?禁了就是禁了,没禁就是没禁,禁错了就是禁错了,为什么会有初禁?--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0日 (五) 14:49 (UTC)[回复]
其实如此冗长的讨论,最糟糕的一点就是截至目前,已经形成共识的部分是什么?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一脑袋浆糊。在这种情况下持续讨论,只会让越来越少的人能够讨论下去--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2年1月20日 (五) 14:53 (UTC)[回复]
意見:1. 每個用戶只要遭受舉報就被編配一堆「個人紀錄檔案」,例如「Wikipedia:封禁申請/審批封禁/用戶名稱/第N次」之類,感覺有點不妥。 2. 在HW和J. Wong給的例子中,好像每次要集齊5人作決定,勞師動眾,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迅速找到5個人開會。--Mewaqua 2012年1月20日 (五) 15:26 (UTC)[回复]

请有关大员讨论是否封禁用户user:Edouardlicn,他在试图利用孔叫兽言论公然侮辱香港人。--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09:50 (UTC)[回复]

書生:歡迎提出簡化建議;至於已達共識者,載於Wikipedia:封禁申請;另是否建立專頁,在過任討論中似乎並無提及。Mewaqua:「議程三」尚未展開討論,這個數字有待議程三商討完成後便會得出,「議程三」將待裁決者資格及核禁者任免方式商討完成後開始。-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1日 (六) 12:43 (UTC)[回复]
意見:1. 簡單地根據Wikipedia:投票/封禁申請草案/短即長申對理由導向的討論,定出:a. 符合Wikipedia:封禁申請/草案/豁免規則的事件,可由單一管理員直接封禁,不過其他管理員或「認可用戶」(核禁者?)如果不認同該決定,可解除或縮短封禁。 b. 不符合「Wikipedia:封禁申請/草案/豁免規則」的事件,則需先在Wikipedia:当前的破坏提報,再由另一位或超過一位管理員或「認可用戶」(裁決者?)決定如何處置,此一位或超過一位的管理員或「認可用戶」需為非提報用戶。 c. 說明管理員可在哪些情況禁止被封禁用戶使用User_talk頁或電郵提出申訴。 2. 不要再搞什麼上訴、終審小組、案例約束力之類的新條文,建議繼續使用現有的Wikipedia:封禁申诉。--Mewaqua 2012年1月21日 (六) 16:30 (UTC)[回复]
請J君跟HW能正視其他人的意見。1.停止任何相關子議題草擬及討論。2.就現有已達共識者,研擬簡易實施大綱。--Winertai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20:37 (UTC)[回复]
广告时间,维基百科讨论:以“破坏即封禁”为导向的研究--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06:35 (UTC)[回复]
@Mewaqua:1. Wikipedia:封禁申請/草案/豁免規則無論擬通過的方案一或二,都沒有定義任何事件,只有Wikipedia:封禁方針#封禁準則定義了封禁的理由。現時已通過的方針允許單一管理員直接封禁,但如有核禁者或管理員不認同,核禁者可即時要求任何管理員解除封禁,管理員則可以自行解除。解除後,知會封禁的管理員。2. 有待再確定。但現有Wikipedia:封禁申诉只由一名管理員直接處理,未免過多個人觀點。@Winertai:1. 那麼其他程序如何處理?2. 會在這數天研究一下,再回應你。-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2日 (日) 10:50 (UTC)[回复]

广告时间,维基百科讨论:以“破坏即封禁”为导向的研究。结束无意义的繁琐的封禁手续,一次性解决封禁纷争,请各位积极参与。--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16 (UTC)[回复]

跨项目链接(不是跨语言链接)的问题。

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项目的内链

之前讨论说不允许使用“跨语言内链”是假设读者不懂外语。那么条目中出现个生僻词(而且用这个词最贴切,甚至必须要用),但该词不足以在维基百科上建立条目;这回读者连中文都看不懂了,那用wikt:链接到中文维基词典可以不?--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1月21日 (六) 06:05 (UTC)[回复]

当初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改成“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语言项目的内链”?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06:10 (UTC)[回复]
{{Commons}}众中枪倒地--Mys 721tx(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0:15 (UTC)[回复]
Commons提供多語言,所以嚴格說並不在此範疇。然而我還是覺得這項禁令有些過於嚴格,是否應該加上「除非此內連的目標現在不符合,並且在維基百科收錄方針不改變的情況下不可能符合中文維基百科的收錄標準」?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1日 (六) 10:28 (UTC)[回复]
{{Commons}}这样的应该属于外部链接,不能算内链吧?--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0:34 (UTC)[回复]
将其改为“禁止在条目及应用于条目的模板内使用跨语言或跨语言项目的内链”,有异议请提,无异议后更改方针。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4:52 (UTC)[回复]
我認為應該改為「禁止在條目及應用於條目的模板內使用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內部連結」更好。—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5:00 (UTC)[回复]
但是中文词典应该是可以的吧?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5:16 (UTC)[回复]
只要是內文,我認為都不可以的。有需要的話,使用字典作為來源解釋可能更好—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5:19 (UTC)[回复]
但维基词典并不是可靠来源,应作为注释?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6:14 (UTC)[回复]
我是說維基詞典以外的字典。—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7:25 (UTC)[回复]
那如果是像铁铁的火大了说的,在文中连接到中文维基词典是否可以?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7:41 (UTC)[回复]
當然不可以。—AT 2012年1月22日 (日) 03:02 (UTC)[回复]
为什么允许{{Wiktionary}}就不允许内链?--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3:20 (UTC)[回复]
內文和外部連結當然是兩回事。—AT 2012年1月22日 (日) 15:16 (UTC)[回复]
英文维基说:“articles explaining technical terms, jargon or slang expressions—but you could also provide a concise definition instead of or in addition to a link. If there is no appropriate Wikipedia article, an interwiki link to Wiktionary could be used.”允许了链接到Wiktionary。我们也应该允许。--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09:38 (UTC)[回复]

继续跨语言链接的讨论

  • 坚决(-)反对禁止使用跨语言链接。--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3:23 (UTC)[回复]
  • (-)反对一刀切的禁止interwiki內連,已有zhwp條目的就順手修改,未有zhwp條目而沒有什麼害處或明顯過度連結的就順其自然(不過那些en:、ja:之類就應該隱藏)。--Mewaqua 2012年1月21日 (六) 15:25 (UTC)[回复]
    • 用詞上應該將「禁止」改為「建議不」,難道用戶在條目內加了interwiki內連就要被封禁嗎?--Mewaqua 2012年1月21日 (六) 15:50 (UTC)

我把使用和不使用跨语言链接的一个翻译条目写到下面,请各位公正的维基人评价哪个对读者更实用: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Jo Grant的演員Katy Manning即將離開這個節目;Z-Cars的出品人Ron Craddock向《異世奇人》出品人Barry Letts強烈推薦斯萊登。斯萊登試演時並不知是飾演新助手角色,並且徹底被Letts的想法完全震驚了。她被引介給博士的扮演者Pertwee時,她嚇壞了。當她與Letts和Pertwee聊天,轉頭看他們其中一個人時,另一個人就會翹起大拇指。她接受了出演調查記者Sarah Jane Smith的邀請。她的第一個故事是The Time Warrior。她在《異世奇人》與第三任博士Pertwee和第四任博士Tom BakerTom Baker共演了3個半季。斯萊登多次復演了Sarah Jane Smith這個角色。1981年,新《異世奇人》出品人John Nathan-Turner想讓她在Tom Baker和新博士Peter Davison的轉換中返回,她拒絕了。但她接受了後來在衍生劇K-9 and Company中與《異世奇人》角色機器狗K-9的共同出演的邀請。然而,這個角色沒能演一個系列。兩年之後,斯萊登出現在了20周年特別節目The Five Doctors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周·关特的演員科蒂·曼宁即將離開這個節目;警察车的出品人让·卡蒂克向《異世奇人》出品人巴瑞·莱茨強烈推薦斯萊登。斯萊登試演時並不知是飾演新助手 (異世奇人)角色,並且徹底被Letts的想法完全震驚了。她被引介給博士的扮演者Pertwee時,她嚇壞了。當她與Letts和Pertwee聊天,轉頭看他們其中一個人時,另一個人就會翹起大拇指。她接受了出演調查記者莎拉·简·史密斯的邀請。她的第一個故事是时间战士。她在《異世奇人》與第三任博士巴特维和第四任博士汤姆·贝壳共演了3個半季。斯萊登多次復演了Sarah Jane Smith這個角色。1981年,新《異世奇人》出品人约翰·南娜-顿尔想讓她在汤姆·贝壳和新博士彼得·戴维森的轉換中返回,她拒絕了。但她接受了後來在衍生劇K-9和伙伴中與《異世奇人》角色機器狗K-9的共同出演的邀請。然而,這個角色沒能演一個系列。兩年之後,斯萊登出現在了20周年特別節目《五位博士》。

--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6:04 (UTC)[回复]

请见Wikipedia_talk:格式手册_(链接)中的讨论。毫无疑问,对于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下面的红链更有利。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6:13 (UTC)[回复]
但對於用家, 即上維基找資料的人, 上面的藍鏈會更方便--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6:32 (UTC)[回复]
讨论内已说过了,再说一次。对于不懂英文的人,上面的蓝链没有任何用处,甚至是种困扰(怎么中文维基百科点进去就成英文了?难道中文维基百科是英文维基百科的导航网站?)。其次,若上面的蓝链是可行的,那往后中文维基百科里面的内链就可以连接到,日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甚至阿拉伯文,泰文,爪哇文,读者看不看得懂呢。最后,这种蓝链降低了新条目被创建的可能,造成该内链指向条目已存在于中文维基百科的假象,对于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1日 (六) 16:45 (UTC)[回复]
(:)回應:讨论内也已说过了,再说一次。「那例子
en:Example)既可方便懂外文的用戶, 又不怕誤以為中文維基已有條目。」--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7:12 (UTC)[回复]
您會將外部網站制成內連放在條目內文中嗎?這樣也可以提供更多資訊給用戶啊。如果您不會這樣做,那麼其他維基計劃作為外部且為不可靠來源的連結,又怎能夠在內文加上?在眾多維基計劃,沒有看過像中文維基連向外文的泛濫的情況,您認為這是巧合嗎?中文維基就是假定給懂中文的讀者看,在內文連向任何語言的維基計劃完全無助讀者了解更多,只是將本來中文維基的負責推給其他維基計劃而已。—AT 2012年1月21日 (六) 17:25 (UTC)[回复]
(:)回應
  1. 中文维基百科假定给只会中文的的用户查看,但只会中文的用户可以用Google翻译等自动翻译工具查吃力地看其它语言维基百科,尽管这样不是很方便,但毕竟给了读者一点了解更多的希望。我在前几天就用Google自动翻译查了一个英文中文维基都没有,只有俄文维基有的关于一个前异见人士的条目。(我不会一丁点俄语)
  2. 对于(少数)会两种语言以上的中文维基用户,把译名转换为原名是有一定困难的,不如点过去查看可能会的原语言(比如英文)的条目,即使这个语言(英文)也不会,可以看左下角跨语言链接,可能会的另一种语言(比如西班牙语)的维基百科如果包括此条目,也可了解。
  3. 虽然都是蓝色链接,但语言内部的蓝色较深,跨语言和项目的链接较浅,用户可以看出来。即使这样看不出来,大多数浏览器(包括Firefox、IE、Chrome、Opera)在鼠标位于链接上方时有链接的地址显示,读者可通过此判断来源网站,所以读者不会怕誤以為中文維基已有條目。可以把现在的浅蓝链接再浅些,让它变得更明显。
  4. 我刚才提到,一些译名转换成原语言不容易,比如英文姓Tyler和Tayler都译为中文泰勒,那么“泰勒”的原名是什么呢?链接到原语言让潜在的译者更有机会找到原语言的条目,译成中文条目。
  • 我建议,对于一些没有中文条目,但被中文圈熟悉的项目可用红字链接;对于一些中文圈很少有人关注的冷门条目,可能几十年后才有人创建中文版的条目,链接到外语版。--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8:22 (UTC)[回复]
  • 請把您說的『中文圈很少有人关注的冷门条目,可能几十年后才有人创建中文版的条目』列出來,我保證它們一定會在十年之內變成藍色連結,讓您的發言變成廢話,而且我可以跟您下很重的賭注以確保我不是胡說八道的。要不要來賭賭看呀? :) --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1日 (六) 18:35 (UTC)[回复]
en:Z-Cars#Casten:Template:Dad's Army cast里的演员(不包括演出了其他著名节目的),这两个节目本身就有很多丢失了影像,不太可能被字幕组翻译,配角更不可能受到关注。--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8:45 (UTC)[回复]
那麼您要拿什麼當賭注呢?如果這些條目建得起來,您是不是可以永遠閉嘴別再提這件事?別忘了要消除一個紅色連結只要撰寫一條具有基本介紹內容的小條目就夠了,所謂人走過必有痕跡,總是會找得到一些蛛絲馬跡挖掘出足以成條的內容。--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1日 (六) 19:25 (UTC)[回复]
如果只因这次讨论而建,当然不算数,如果有人自然建立了这些才算。如果你想通过建立条目让我闭嘴,得让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至少接近英文维基的才可以。
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果在不多的几年内人工智能机器翻译技术迅猛发展,(经过较少人工修改的)机器翻译可自由准确地转换各种语言,即可自动将所有外文条目翻译成英文。到那时,发明一个机器人修改以前的跨语言链接就可以了,如果质量可靠,可以直接让机器翻译的条目覆盖以前人工翻译的条目。可是如果技术达到这种程度,其它语言的人直接看机器翻译后的英文维基就行了,无需其它语言维基了。--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04:57 (UTC)[回复]
就是因為有您這種一開始就把連結導引到英文維基的人,所以中文維基的條目創建永遠追不上英文維基。有許多條目數量也不比中文維基多的語言版本存在,但我可沒在這些語版上看到如此多跨語言連到別人家、還沒努力過就已經先唱衰自己的作法。總之這沒啥好討論的,上一輪的討論中大部分參與的用戶都同意不要在內文中放其他語版連結的政策並凝聚成共識,如果您這麼喜歡英文的話,為何不直接到英文維基上去編輯就算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2日 (日) 09:16 (UTC)[回复]
就是因为有您这样把链接引向很难找到原文名的人,所以潜在的译者难以找到原文,所以中文維基的條目創建永遠追不上英文維基。上一轮的讨论的用户接受的信息多为支持禁止链向英文维基的,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蒙蔽,这次有其他观点的维基人我参与,可能达成的共识会不一样。--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2:56 (UTC)[回复]
只要後面有加上括號放上原文註釋,縱使沒有連結隨便靠Google或是其他維基語版的search功能都可以輕易地找到對應的條目。縱使加上您,反對在內文中使用跨語言連結的用戶顯然仍佔大多數,所以這只是浪費大家時間在短時間之內又老調重談了一次罷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2日 (日) 17:06 (UTC)[回复]
加上了我的意见,反對在內文中使用跨語言連結的用戶就不一定佔大多數了。更多的讨论不会浪费时间,且会更接近真理。直接链接上,不是更方便吗。何况其它语言维基百科不一定有那些资料。--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7:49 (UTC)[回复]
  • (!)意見巴澤耶戰役是個錯誤的範例。因為這是個跟法國與德國有關的事物,根據維基百科各語言平等的政策,怎麼可以在跨語言連結處用上英文連結?就算允許放置也應該是放法文與德文才對!但既然大部分的人都看不懂法文或德文,那麼放這連結意義又何在?--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1日 (六) 18:43 (UTC)[回复]
  • (:)回應,意義在有一天條目建立,方便對應跨語言連結。--俠刀行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3:30 (UTC)[回复]
  • (:)回應,强行制压并无意义,支持Nivekin的解决方案。--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7:41 (UTC)[回复]
  • (!)意見:這相關討論已經進行過一整輪了,除非有新意,否則在這裡冷飯熱炒一點意義也無。關於Commons的部分,我記得格式手冊中只限制了『內文』中不能有外連,但是Commons是提供我們圖片檔案的資料庫嚴格來說並不是『內文』的一部份,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沒有限制在外部連結與參考文獻/註釋等段落使用外部連結的規定,因為這些都被視為『非內文』的部份。如果想要利用外部字典網站的連結,建議可以使用一種方式:在內文中用註釋的ref標籤功能將讀者導引到註釋的欄位,然後將對應的外部連結放在註釋中,作為類似參考文獻般的關連型態,這樣一來又可以達到指引的效果,又不會破壞中文維基本身的內部連結架構與未來的發展性。--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1日 (六) 18:30 (UTC)[回复]
    我翻译条目的冷门链接多,上次没发现讨论,这次我想表达一下意见。--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1日 (六) 18:48 (UTC)[回复]
    现在连{{2010年中国足球}}这样的中文使用区内容都在用大量的跨语言,我在2011年和维护的用户吵了一次,他让步了,但是2010年还没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英文版还能对上的时候也是一堆浅蓝字。来点新想法,Nivekin的方案,如果“例子”被建立了,后面的英文版是不是应该去掉?可是怎么去掉?连机器人都编不出来吧?所以冷门的就这样:概念(英語:concept)。我认为这样已经足够了。--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2日 (日) 07:13 (UTC)[回复]
在模版中出現其他語版條目的連結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畢竟模版是用來在有相關性的條目之中作橫向連結用的一種工具,哪有人橫向連結卻連到別的語版去?無言......--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2日 (日) 09:23 (UTC)[回复]
这样关于中文语言区的条目属于我的提议“对于一些没有中文条目,但被中文圈熟悉的项目可用红字链接;对于一些中文圈很少有人关注的冷门条目,可能几十年后才有人创建中文版的条目,链接到外语版”中“被中文圈熟悉的项目”的类型,应该使用红字链接。概念(英語:concept)得跳着读,影响阅读。按Nivekin的方案,我想创建红字条目的维基人,或者此条目的检查员应该搜索Example,把需要调整的调整。不如综合“例子:en:Example)”和“例子”,由编者自己决定,但“例子:en:Example)”优先,不能把第一种改成第二种,但接受第二种。一些不冷门的条目,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中国足球模板内直接链接到红字。如何?--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2:56 (UTC)[回复]
如果要找原文翻譯的話,使用Link系模板就可以了。連向英文維基除了是不可靠和外部等問題外,一旦以後條目有中文頁面出現,無法即時作出修正,因而出現有中文維基內連的同時卻指向其他維基計劃,這樣肯定不好。—AT 2012年1月22日 (日) 15:13 (UTC)[回复]
浏览者不一定在搜索引擎第一页找到其它语言维基。而且中文最大的使用地区,中国大陆,存在大量百度用户(最高的统计数据似乎接近90%),百度几乎只能搜索到英文、中文等语言维基的内容,似乎非拉丁语比如希腊语搜不到,阿拉伯语根本就不能搜,而且由于GFW,Google搜索有时被屏蔽,而且登陆了Google帐号后会强制使用https,https是被间歇性屏蔽的。虽然绕过的方法很简单,但恐怕会的人不多。“一旦以後條目有中文頁面出現,無法即時作出修正”——如果执行例子,只要让创建者或检查员在中文维基搜索Example,将链接改好就行了。如果执行例子,由于有可能翻译名字的方法不一样,可能有的条目译成示例了,反而难以链接。所以,尤其是对于不常见的红字译名来说,包括原名是必要的。--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2日 (日) 17:49 (UTC)[回复]
您倒是說得輕鬆。我認為列出原名可以理解,但連向其他維基計劃就不能接受。而且,Link系模板完全可以解決您所說的所有問題,而無需投入大量人力去逐項修正。—AT 2012年1月23日 (一) 03:04 (UTC)[回复]
Link系模板在我用的Firefox Nightly根本不能用。第二,Link系模板也解决不了有时把红字链接例子翻译为示例的问题,所以反而比搜索更需投入大量人力去逐項修正。--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06:29 (UTC)[回复]
我用的Firefox卻可以呢。只要該頁面被建立,就算是重定向也可以修正,根本無需花費人力處理。—AT 2012年1月23日 (一) 07:59 (UTC)[回复]
可是怎么找重定向呢?重定向可能有示例例样例样举例...找这些译法建立重定向花费的人力远远大于将个位数目的链接改过来。--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26 (UTC)[回复]
重定向不用找的,只要建立就可以。大多數譯名都是只有一至兩個常用,而條目創建者在創建過程一般都可以知悉,因此不存在刻意去「找」的問題。況且,如果不是個位數的話,是雙位數甚至是三位數,那怎麼辦?就算沒有重定向,個位數條目也可以手動改啊,完全無礙。—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2:30 (UTC)[回复]
不知阁下看没看过维基百科的区域用词转换表,有不少常见外文名的译名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都有不同的译法。不常见的外文名由于网上有时没有,或者很少有译名,编者只能自己按照发音写译名,这时用字更加五花八门了,因此存在刻意去「找」的問題。我说过很多遍了,只对于不被中文圈熟悉的冷门条目,所以不会出现三位數,偶尔的雙位數也是十几个。--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14 (UTC)[回复]
我翻譯過大量足球條目,這一點我比您更清楚。那些外文名有您常說的「機械翻譯」幫助,大多也不會差太遠,而且還有像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這些專門的東西,完全不用擔心。所謂「找」,是條目創建前就已經找了,而不是說創建條目後才找,如果創建條目前對外文名沒有些把握,條目怎樣寫下去?還有,您說的冷門與否由編者決定,那如果我說全部都不冷門,那麼您是否放棄在內文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連結?如果是,這串討論可以直接結束;如果不是,足證這個定義的爭議有多大。—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3:27 (UTC)[回复]
我不放弃。您所说的“争议”是说译名的争议?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这样的东西应该是比较老的东西,而且内容有限。比如我翻译的短条目西爾維斯特·麥考伊的“Sylvester”除了翻译成西尔维斯特,有人译成席維斯,有人译成西尔威斯特,有人译成希尔威斯特,有人译成西尔维斯,有人译成西勒维斯特,有人译成希尔维斯特,有人译成塞尔维斯特,有人译成西威斯特,有人译成西勒维思特,有人译成斯加勒特,有人译成斯尔维思特,有人译成希尔维思特,有人译成希尔韦斯特,有人译成西尔韦斯特,还有人译成薛威斯特。--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25 (UTC)[回复]
我說的爭議是如何定義冷門。—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3:23 (UTC)[回复]
本来是想让编者达成默契的,既然阁下这么要求准确,就来定义一下吧。只能搜索到0篇,或一两个短篇中文介绍此人的文章就算冷门条目。只是在一篇文章中用一两句话提到这个人的文章不算。--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5:28 (UTC)[回复]
沒人翻譯不代表就要連向其他維基計劃,這樣做跟在內文直接連向其他外部網站沒有任何分別!—AT 2012年1月23日 (一) 07:59 (UTC)[回复]
請這位王小朋友君要搞清楚一件事:我們在這裡並不需要獲得您的『首肯』之後才能夠要求一個政策的執行,只要多數的參與者都認同我們的理念,此政策就是有共識背書,想要參與中文維基編輯的用戶都必須遵守。因此不論您是否同意,這件事都得執行下去,因此請重新審視一下這句『或許就會重新考慮』到底是啥意思,您是在威脅大家一定要聽您的號令才行嗎?--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08:53 (UTC)[回复]
(:)回應反對的不只一人-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0:15 (UTC)[回复]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让各位体验一下翻译这种条目的感受。英文维基中文维基都是维基百科,不是外部網站。
泅水大象,不知你是怎么读出这句话中“獲得您的『首肯』”“威脅大家一定要聽您的號令”呢?我只是想让各位体验一下翻译这种条目的感受。“重新考虑”是考虑更改这个方针,怎么会有“威胁”的语气?
我希望更改方针,改变政策,改变之后的政策由中文維基編輯的用戶都必須遵守。
另外,英文维基没有禁止使用。

Ordinary interlanguage links are used primarily to link an existing English Wikipedia page to a corresponding page in another language Wikipedia. If it is desired to include, in some article, a link to a topic that is not covered by an article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but which does have a page in another language version of Wikipedia, then there are two possible approaches:

Use a red link pointing to a possible future article on the English Wikipedia; Use an interlanguage link pointing to the existing article on the other Wikipedia, as described in the next section.

The advantage of the first approach is that the red link informs all readers that the page does not exist locally, thus inviting its creation, and avoiding directing readers to a page that many of them will not understand. The disadvantage is that it conceals the existence of the foreign-language page, which might in itself be of interest to many readers, and may also be valuable to anyone wishing to create a corresponding English Wikipedia article.

加粗的字反驳了“对于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下面的红链更有利”的观点。英文维基说,链接其它语言有利有弊。所以方针不应支持或禁止跨语言链接。--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09:38 (UTC)[回复]

中文版条目数到达英文版的几分之几?在这个问题上搬英文版很显然不符合中文版维基的实际情况吧?--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3日 (一) 10:01 (UTC)[回复]
(:)回應:这根条目总数有什么关系?--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15 (UTC)[回复]
  • 再增加论点:
    1. 项目内的跨wiki链接被当作外部链接处理;MediaWiki软件不会检查项目间链接指向的条目是否存在,也就是说,即使指向的页面不存在,也不会显示红字,不会将链接直接指向编辑页面(技术上说,链接到/zhwiki/w/index.php?title=example&action=edit&redlink=1)。因而如果指向的页面被删除,本地也看不出任何变化。
    2. 我们的外部链接后面会有expand,即如[7]后面的小图片。这样读者可以知道这是外部链接。而正文中出现跨语言链接并不能让读者了解它们指向中文维基之外。--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3日 (一) 10:12 (UTC)[回复]
(:)回應:页面被删除多是在刚刚编辑之后的一段时间,而翻译的维基条目指向链接只有小部分是新创建的页面。虽然老页面也有被删除的可能,但可能率很小,因此,链接页面被删除的可能率十分小,链接的维基页面被删除的可能率远远小于对一些小网站的链接,因此无需过分考虑被删除的可能。至于外语维基根本没有的条目,如果是翻译一个外语条目,直接删除这样的链接。可能有人故意链向外语维基没有的条目的同时,故意破坏的人也有可能链接到根本没有的外部网站,对恶意破坏的处理应该有其他维基规定规定了。
阁下没有发现,两种链接的有区别吗?--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15 (UTC)[回复]
王小朋友,各維基計劃就是外部連結。每一個維基計劃雖然都是屬於維基媒體基金會運行的項目,但是各自也是獨立的,大家的方針指引、編輯習慣和社群形態等都是自主的。不但規範上不許可,實際使用也有問題。記住所有維基計劃都是不可靠來源,作為一名維基人,您應該很清楚連向不可靠來源會有什麼後果。—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0:24 (UTC)[回复]
我十分赞同各个维基项目的规定是独立的,而且也不能把维基百科作为参考来源。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是想要中文维基照搬英文维基的方针,也不是想要让外文维基成为中文维基的参考来源。而是想要中文维基适当参考英文维基的方针,英文维基的方针考虑比较周全,并恰巧符合我心中的方针,所以粘贴过来供大家阅读。链接到外文维基,绝不是把外文维基作为了查证来源,而是就像链接到中文维基一样,是为了给读者以方便,而且让潜在的译者更有把外文维基翻译为中文维基,最终可蓝色链接到中文维基。--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13 (UTC)[回复]
給讀者方便?您肯定讀者們認識該語言麼?如果讀者根本就不認識該語言,這種所謂方便就是多餘,而且將中文維基本來應付的責任推給其他維基計劃。譯者的話靠Link系模板就足夠了,就算最終翻譯後,仍然將那些指向其他維基計劃的連結逐項修改,請問誰做?—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27 (UTC)[回复]
读者若是不认识这种语言,但想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由于是冷门条目,中文互联网很可能很少有相关内容,不会该语言的的读者可以使用机器翻译吃力地了解该内容。而且会这种语言的读者还可能因为那种语言的维基有而帮助翻译这个条目。由于是冷门条目,根本不会有多少链接,所以翻译后只需改一般个位数的页面就好了。反而是只写译名,有的页面用例子。有的用示例反而难以找到链接的条目,“請問誰做?”--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13 (UTC)[回复]
首先,冷門條目由誰定義?列出原文可以,但為什麼一定要在內文連向其他維基?幫它們打免費廣告?中文維基的責任是以中文向讀者提供資料,什麼幫助翻譯更是妙想天開,您先看看最新頁面有多少這樣的例子出現吧。我從沒有建議只寫譯名,一直強調應該使用Link系模板。—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2:22 (UTC)[回复]
我在下面写了,“冷门条目”就是很不被中文圈熟悉的条目,没有严格的界限,由编者自行决定。由于很不被中文圈熟悉,中文互联网很可能几乎没有相关内容,读者可以机械翻译相关条目。而且可以促进会那种语言的人把条目翻译到中文。如果不应该给其语言维基打广告,阁下是否也应该支持移除跨语言链接?我的所有浏览器:Firefox Nightly、Chrome、IE8点击{{Link-en}}中的“这是一个例子”都不会显示图中的效果。就算解决兼容性,如果javascript载入慢也应该无法显示。英文维基的政策的“..may also be valuable to anyone wishing to create a corresponding English Wikipedia article.”,也是异想天开?--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07 (UTC)[回复]
沒有規定就是一個問題,A編者認為冷門,B編者不這樣認為,怎辦?搞清楚,內文和外部連結是兩回事,難道您會在內文直接連去其他網站嗎?您有開啟嗎?Link系模板是需要在參數設置那裡啟用才能顯示的。在缺乏考慮實際情況下,直接將英文維基的方針強加於中文維基上,不是妙想天開嗎?—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3:13 (UTC)[回复]
两人讨论一下。外文维基不算严格地算作其他網站,应该可以链接。我是在缜密考虑下,建议把合适的英文維基的方針恰当地加入中文维基。我没注意到它需要开启,我不仅在家里浏览维基,还在别处,难道处处都要登录才能看外文链接?这样太麻烦了,应该可以直接查看。--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25 (UTC)[回复]
討論不果又怎樣?應該可以連接?除了中文維基,您看一看有哪一個維基計劃會給其他維基計劃貼金?我不諱言Link模板本來就是給編者服務的,而不是給讀者服務的,但這個肯定不是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理由。—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3:34 (UTC)[回复]
虽然新条目中是新编者创建的不多,但这不能证明连向外文维基不能增加新编者(或还未编过者)翻译条目到中文的可能。而且对于中文互联网很少出现内容的冷门条目,连向外语可以帮助不懂外语的读者用机器翻译较为吃力地了解。您刚才还说“每一個維基計劃雖然都是屬於維基媒體基金會運行的項目,但是各自也是獨立的,大家的方針指引、編輯習慣和社群形態等都是自主的。不但規範上不許可,實際使用也有問題”,您现在又搬出其他维基计划,“哪一個維基計劃會給其他維基計劃貼金”。我就再重复一遍,英文维基既说了连向外文维基的好处,也说了坏处,所以不做强制规定。--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52 (UTC)[回复]
中文維基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頁面已經比其他一般的維基計劃來得要多,連向外文維基能夠增加新編者翻譯純屬您個人推測,亳無實證支持,我舉出您可以看看最新頁面,事實反映這情況根本不存在。讀者想了解可以自行搜索,而不是我們引導他們去哪一個網站找。既又維基計劃各自獨立自主,中文維基還要單方向貼金,不引人發笑麼?您自行看看英文維基有多少這種跨語言連結再說吧,在我的記憶中我只看過一次而已。—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3:23 (UTC)[回复]
連向外文維基能夠增加新編者翻譯純屬您個人推測是英文维基也有的。可英文维基没有限制维基人在链接向外文维基的自由。既然这样有争议,我想中文维基也不应该限制这方面的自由。--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5:28 (UTC)[回复]
矛盾的是「所有維基計劃都是不可靠來源」, 包括「中文維基」本身。那我看不出中文維基的內鏈跟外文維基的跨語言鏈結在「連向不可靠來源會有什麼後果」這論點上有任何分別--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0:35 (UTC)[回复]
中文維基的確也是不可靠來源,但是其他維基計劃是中文維基的外部連結,而中文維基的頁面是中文維基的內部連結,這就是差別。—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0:39 (UTC)[回复]
其他維基計劃是中文維基的外部連結,其他页面是不是也是特定页面的“外部連結”呢?中文維基的頁面是中文維基的內部連結,维基项目的頁面是不是也是维基项目的內部連結?--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15 (UTC)[回复]
各維基計劃都是其本身的外部連結。中文維基是維基計劃之一,但各維基計劃是獨立自主的,維基計劃本身就不是一個網站,怎會有屬於其的內部連結?中文維基本身卻是一個網站,兩者本來就不同。—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27 (UTC)[回复]
不少人说“维基百科网站”,比如这里说“维基百科网站创始人吉米·威尔士...”,这里说“维基百科网站在今年把印度市场作为重...”把维基百科看作一个网站了。虽然也有把单一语言维基百科看成一个网站的,但这说明,整个维基百科还是中文维基百科是一个网站的答案并没有那么清晰。--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50 (UTC)[回复]
不清晰?您倒是將維基計劃的內部連結找出來看看。—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59 (UTC)[回复]
什么意思?--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15 (UTC)[回复]
「维基项目的頁面是不是也是维基项目的內部連結」您能列出「维基项目的內部連結」嗎?—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3:17 (UTC)[回复]
我是说,en:链接就是维基项目的內部連結。--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25 (UTC)[回复]
  • 我的論點只有一個, 一本百科全書應是以方便用者以最方便最省時間可找不到他們要的資料為原則. 至於跨語言之間的鏈接用內鏈, 外部參考鏈結或注腳我沒有大意見. 可是上面的討論, 不太見有人提出解決方法, 只見雙方(包括在下)都一味指責對方你是錯的錯的……--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05 (UTC)[回复]
問題在於我們根本不清楚讀者想要什麼,連向其他維基計劃難以滿足這種需求。還有,也不是所有語言讀者也會認識,指向其他語言的維基計劃對他們來說可能一點作用也沒有。如果說要方便讀者,唯一解決辦法就是不斷豐富中文維基的內容,而不是依賴其他維基計劃。—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14 (UTC)[回复]
链向外文维基既可能造成会该语言的读者把该语言的文章译成汉语,豐富中文維基的內容;也可能有缺点。因此,方针中不应禁止这种做法。--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42 (UTC)[回复]
我說過了,這種情況Link系模板可以做到。而且,一般讀者異於維基人,他們大多只看不動手,翻譯更是罕有,您可以自己看一看最新頁面中,有多少個是由新用戶或IP用戶翻譯的條目。—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55 (UTC)[回复]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泅水大象 訐譙☎认为,链接的形式应该有助于读者作出贡献。所以建议泅水大象 訐譙☎来反驳这种观点。--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37 (UTC)[回复]
維基百科的讀者與編者之間並沒有那麼明確的界定,如果看到紅字之後會參與編輯的人,他就是編者,如果看到紅字之後只會放手不管的人,就是一般讀者,這有什麼衝突嗎?保留紅色空連結當然是為了吸引有興趣參與編輯的用戶之注意,讓他們可以考慮從其中找出一些自身有興趣的連結來發揮。空連結的存在具有鼓勵編輯與警惕我們中文維基還不完整的寓意,利用外連結將其填滿,說穿了只不過是把頭埋進沙裡的鴕鳥心態而已。與其在那邊危言聳聽說這些條目不會有人創建所以一定需要連到英文版,為何不直接就動手下去把條目給創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13:12 (UTC)[回复]
“與其在那邊危言聳聽說這些條目不會有人創建所以一定需要連到英文版,為何不直接就動手下去把條目給創了?”这句话真有意思,正好描述了搜索引擎的发现新链接原理。如果按照把红字条目都翻译成中文的规则,一个维基人把一个页面的红字条目都翻译为中文,为消红字创建的条目中的红字也要创建...最后可以把几乎整个英文维基百科翻译成中文。--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25 (UTC)[回复]
在這裡我得要糾正您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中文維基不是英文維基的翻譯版。因此,遇到紅色空條目就去創建它雖然是正確的態度,但創建這條目並不該只是將英文版內容翻譯過來而已。中文維基運作的終極目標本來就是應該建立一個比英文版收錄內容還豐富的百科全書,不管做不做得到,動手去做就是了,所以不用去判斷哪些條目太冷門以後也不會被創建這種事,把它當空連結留著,遲早有一天會有人去處理它,縱使不是你不是我,也有下個世代、下下世代的參與者會接手去做,何必在現在就去替他們傷這個腦筋,而綁死自己呢?--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15:56 (UTC)[回复]
尽管在科学、中国文化、文学等方面中文维基应该争得比英文好,但是对于一些英国演员传记、英国英文电视节目来说,翻译过来可能就不错了。我这么坚持,是因为我在翻译英国电视节目和演员传记时如果链向中文版的确不实用也不方便,不便于未来创建那些红字条目。--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6:48 (UTC)[回复]
英國演員與英國電視節目的資料當然是來自英文領域,但為何一定只能是『英文維基』?英文維基的條目內容也是一般的參與者寫的,同樣也會犯了考證與編寫時的錯誤,所以一個好的條目編輯者應該懂得尋找維基百科之外的資料(縱使是那些英文維基連結到的參考來源,在編寫時實際去翻閱一遍也不是壞事,至少可以判斷英文版條目的撰寫者是否在過程中犯了錯誤或加入了個人的誤導解讀),而不是只懂得翻譯。至於要最方便中文讀者的實用作法,就是把那些連結全部寫成中文條目,如果要看英文的連結,讀者直接去翻閱英文維基就好,何必要靠中文維基去導向中文?您的提案對於中文維基的長遠發展來說,弊多於利,只是個短視近利的逃避作法而已。--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18:01 (UTC)[回复]
英文维基影视条目由不少人阅读,尤其是一些节目的粉丝阅读,错误大多数应该被修改、不全面的地方大多数也被添加。而这些内容被更少的中文用户阅读,因此直接翻译可能更准确、全面一些(当然不是绝对的)。英文影视条目有很多,不可能一下都翻译。翻译的顺序显然是从重要、基础的条目到细致、所有的条目。但是这需要一定时间。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除非高精确的机器翻译出现)。我们应该承认这个问题,在这之间,临时用英文的链接供使用者借助没那么准确的机器翻译查看,并鼓励潜在的译者进行翻译。对于中文維基的長遠發展來說,利多于弊,是承认问题,临时半解决问题,并且鼓励潜在的译者解决问题的做法。--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8:38 (UTC)[回复]
「临时用英文的链接供使用者借助没那么准确的机器翻译查看,并鼓励潜在的译者进行翻译。」這只是您的推測,是否屬實您看看最新頁面就一清二楚。—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3:23 (UTC)[回复]
可能一个译者并没有第一次看见外文链接就翻译,而是参加维基编辑看到几次之后才翻译。而且近看这几天的不足以断定。--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5:28 (UTC)[回复]

我提出的解决方案:


  • 无疑地,已有中文条目的链接应链向中文维基
  • 没有中文维基条目的链接,
    1. 对于被中文圈熟悉的,可链接到中文红字;
    2. 不被中文圈熟悉的冷门条目,可写成例子 (英語:example)(及类似的模板)或例子,前者优先。维基人可把后者改写成前者的形式,但不可把前者改写成后者。

*“冷门条目”没有严格的界限,由编者自行决定。


--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1:42 (UTC)[回复]

@王小朋友:对于英文维基百科来说,可能链接至其他语言的情况非常少(而且多数是受共识限制不允许创建的条目),因而链接至其他语言可能并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很少,尤其是在一些翻译条目中,会遇到满篇红字的情况,所以可能链接至其他语言的情况很多,相应的影响也会放大。
@王小朋友:两种蓝色的差异还不如已访问和未访问的颜色差异大。而且这两个颜色稍微不注意,或者眼睛不敏感就可能看不出差别。
@ Nivekin:以“最方便最省时间找到需要的资料”为宗旨的百科(不论采用什么媒介)目前全球仅有一个:百度百科。--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3日 (一) 11:29 (UTC)[回复]
@达师:链接到外文,可能让会两种语言的读者把外文文章翻译到英文。
@达师:外文的链接可以使用更浅的蓝,而且大多数浏览器左下角或右下角都在鼠标浮动到链接时显示链接地址。
@达师:“我们更期望,一旦你到‘谷歌’来,就可以迅速找到所需的信息,然后离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以心血为你争取时间,并为你不断寻找更多获取信息的方式...”--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13 (UTC)[回复]
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就是「禁止在條目及應用於條目的模板內使用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內部連結」。—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1:55 (UTC)[回复]
始終不明白, 那不同語言版本之間的鏈接的意義是甚麼? 為甚麼有中文版本的條目需要鏈接到幾十種「各自也是獨立的,大家的方針指引、編輯習慣和社群形態等都是自主的」並且「都是不可靠來源」的外語頁面,但未有中文版本的鏈接便要禁止? --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27 (UTC)[回复]
外部連結跟內文是兩回事。—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2:33 (UTC)[回复]
我只知道它的外文,通过外文来查中文条目。或者知道中文名称来查外文,查更详尽的资料。在一个别的标题下这两个主要用途都没有。
@王小朋友:“可以用”不是“已经用”。而且这个颜色和外链是一个颜色。--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3日 (一) 12:37 (UTC)[回复]
我是说浅。--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07 (UTC)[回复]

标题不是说“不是跨语言链接”吗,后来又开始讨论link-*,这和前段时间进行过的讨论有什么区别?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2:40 (UTC)[回复]

建立了新标题。我认为应该继续讨论。--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07 (UTC)[回复]
這段討論本來就與先前進行過的討論沒有任何不同,所以我早說此處冷飯熱炒是浪費大家的時間資源,了無新意。對於編輯參與者來說link-模板就可以提供大部分查閱上的便利,而對於讀者來說,在『中文維基』中查資料時卻會連到『英文』的內容,本來就是一件很莫名其妙的事(先前我就有收到過友人類似的抱怨)。--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13:17 (UTC)[回复]
如果说“浪费时间”,我的不少观点已经说了好几次,却还需重复说,可以说是在浪费我的时间,真有西绪福斯的感觉。它还需要开启,我不仅在家里浏览维基,还在别处,难道处处都要登录才能看外文链接?这样太麻烦了,应该可以直接查看。很显然可以通过链接的不同颜色看出是不是中文维基。--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3:31 (UTC)[回复]
既然您覺得浪費時間,其實可以馬上離開討論啊,沒人逼迫您,您花時間的同時大家也一樣,我說的也肯定不比您少。另外,重點不在於能否分辨顏色深淺,而是根本無必要連向其他維基計劃。如果要給讀者服務,列出原文就夠了,連向其他維基計劃全無必要。—AT 2012年1月23日 (一) 13:38 (UTC)[回复]
泅水大象 訐譙☎先说的浪费时间,你为什么不这么评论他/她?--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27 (UTC)[回复]
我一開始就說您翻一件才剛討論完的舊議是在浪費時間,現在您自己也承認自己在浪費時間,所以這只不過是證明了我所言不假,何來批評之必要?--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3日 (一) 15:47 (UTC)[回复]
您说的是“浪費大家的(支持禁文内跨语言链接)時間資源”,我说的是“浪费我(反对禁文内跨语言链接)的时间”,我“承認自己浪费时间”不是承认您先前说的我的浪费时间,而是另一种浪费时间,所以没有證明您所言不假。AT说的应该是指浪费时间这个行为,您先说您觉得在浪费时间,所以我认为批评“觉得浪费时间”应该先批评您。--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6:48 (UTC)[回复]
我支持大象兄。本來這事情已經達成共識,可是有人卻不斷回帶,然後卻說這樣做是浪費時間,那麼是想繼續回帶下去,然後繼續說這樣做是浪費時間嗎?要想不浪費時間,也只能使用最終手段:投票。—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3:23 (UTC)[回复]
「共識」不是用forum shopping碰到成功為止的。議題在2011年11月初提一次,而當時沙田友、Nivekin、Πrate有異議。討論沉寂了一陣子後,在先前討論存檔同日的2011年12月初又有人提一次,這次又有203.189.174.3、Nivekin有異議。--Mewaqua 2012年1月24日 (二) 03:44 (UTC)[回复]
不是回带,是前进。维基百科在这种有争议的问题上不应该强制不使用外链。认为外链不好的编者不应强加这个观点到所有编者上。--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5:28 (UTC)[回复]
真遺憾啊,您說的前進,於我來說是倒退。既然談不攏,那就辦個投票吧,大家意下如何?—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6:12 (UTC)[回复]
投票吧,上次讨论时候有不同意见的人好像后来没有参与讨论,然后就成为方针了。--MakecatTalk 2012年1月24日 (二) 06:14 (UTC)[回复]
大家對共識的理解可能有很大分別. 我只見有人叫有異見者「離開討論」。要有共識, 可以提出不用外交內鏈可以用甚麼其他方法代替, 以爭取異見者的支持. 上面我提出的「例子 :en:Example」方法有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俠刀行 表示支持, 所以討論也不是一面倒. 若有更優化的方法, 也可提出討論, 而不是一味指責對方是錯的--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6:26 (UTC)[回复]
为什么这么长的代码?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6:32 (UTC)[回复]

投票

投票从 2012年1月25日 (三) 00:00 (UTC) 开始,到 2012年2月7日 (二) 23:59 (UTC) 结束,自动确认用户可投票。

方案一:禁止条目链到外语维基

禁止在條目內文及應用於條目的模板內顯示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內部連結。

理由:

  1. 中文维基面向中文用户,应该链接到中文
  2. 链到外文维基降低了中文红字条目被创建的几率
  3. 用户可能误以为链到外文的蓝字已有中文条目
  4. 当创建红字条目时,链到外文维基的页面需要逐个更改
  5. 对于较为罕见的译名可以用括号标注上原名
  6. 可用需启用的{{link-en}}系列模板对编者标注上外文链接使用后会向页面加入連向其他維基計劃的链接从而违反此方案。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20 (UTC)[回复]
支持
  1. (+)支持--Symplectopedia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7:28 (UTC)[回复]
  2. (+)支持,{{link-en}}既可以方便老用户查找外文条目来翻译,又不会让新手认为条目已经存在。我不赞成方案二的直接蓝链形式,其他的还可以接受。--MakecatTalk 2012年1月24日 (二) 07:37 (UTC)[回复]
    方案二已经说了,例子 (英語:example)优先。维基人可把后者改写成前者的形式,但不可把前者改写成后者。--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7:39 (UTC)[回复]
  3. (+)支持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4日 (二) 07:56 (UTC)[回复]
  4. (+)支持:link-en、link-ja這些工具與括號內的原文註釋已足以提供關連與搜尋上的便利性,如果連這些都不會用的讀者,給他們一個外文連結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只是扼殺了中文維基繼續發展的動力、增添混亂與誤會。--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4日 (二) 08:01 (UTC)[回复]
    (!)意見 使用link-en、link-ja即已向页面加入指向其他语言维基百科的链接。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18 (UTC)[回复]
    (:)回應:但是那只有已開啟輔助功能的進階用戶才看得到,一來他們不會誤會跨語言外連的意義,二來這作法不會破壞閱讀時的版面整潔,第三是已經有bot可以幫忙在內連結建立後自動消除link-系模板,因此不會造成我所在意的幾種問題,我認為是個人可以接受的最底線作法。--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4日 (二) 09:28 (UTC)[回复]
    没有启用CSS的用户也会看到(而且显示效果实在不怎么样),建议更改相关脚本的实现方法。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9:39 (UTC)[回复]
  5. (+)支持:这个禁止又没有什么强制效力,违反了也不能封禁,不如标准严格一点,实际上见到不符合标准的用法可以容忍一下。另方案二不允许将仅红字改为红字加外链很奇怪。--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1月24日 (二) 08:19 (UTC)[回复]
    又读了一下方案二,发现好像是我理解错了……(&)建議分别考虑下面几项是否允许:仅红字,红字加外链,仅外链。我支持禁止仅外链,理由同上。--哪位维基人能够一下打死五个2012年1月24日 (二) 08:32 (UTC)[回复]
    方案二是鼓励红字加外链的,但也不禁止仅外链。--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50 (UTC)[回复]
  6. (+)支持。—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8:42 (UTC)[回复]
  7. 动不动就投票,真无聊。--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4日 (二) 09:13 (UTC)[回复]
  8. (+)支持,平時編輯條目時看到這種連結就已經會主動消除,希望有機器人可以代勞消除這種連結。--Ellery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1:47 (UTC)[回复]
  9. (+)支持--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3:06 (UTC)[回复]
  10. (+)支持--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1月24日 (二) 15:13 (UTC)[回复]
  11. (+)支持,以前还没注册帐号时看到蓝链就觉得很莫名其妙。总之,看到有蓝链的条目选dyk一律投反对票。--CHEM.is.TRY 2012年1月24日 (二) 15:32 (UTC)[回复]
  12. (+)支持,以免扼殺條目發展,新手也可能有興趣創建冷門條目--Ws227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20:19 (UTC)[回复]
  13. (+)支持,最好倡导禁止(也不是严禁)条目文内的红字链接定向到外文的条目,不然中文维基中红字链接的创建率大大降低。--Anilro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9:05 (UTC)[回复]
  14. (+)支持--B2322858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0:58 (UTC)[回复]

方案二:较少的限制

没有中文维基条目的链接,

  1. 对于被中文圈熟悉的,可链接到中文红字;
  2. 不被中文圈熟悉的冷门条目,可写成例子 (英語:example)(及模板{{link-en}}、{{Ill}}或{{Il2}})或例子,前者优先。维基人可把后者改写成前者的形式,但不可把前者改写成后者。新加入的链接,建议使用前者。

*“冷门条目”没有严格的界限,由编者自行决定。如果产生争议,按照可以找到两篇(含)以下短篇中文文章专门介绍此内容为“冷门”。

理由:

  1. 让潜在的译者看到外文页面,增加创建中文页面的可能性
  2. 冷门条目网上的中文介绍极少,用户可用机器翻译查看英文版
  3. 中文外文的蓝色存在区别,而且多数浏览器下显示链接地址,用户可分辨
  4. 这样做一定会包括外文名,避免了一个名字多种译法,导致创建
  5. 由于是冷门条目,链入的页面不会很多,所以需要逐项更改的条目数量也不会很多。如果禁止链接到外语维基,依然有链入页面需要更改。(见上面对“Sylvester”译法的多种)
  6. 英文维基对此没有作出强制的要求
支持
  1. (+)支持:據上述理由。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07:36 (UTC)[回复]
  2. (+)支持:較少的限制,比較合理。《 中壇霸主 》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7:57 (UTC)[回复]
  3. (+)支持:满篇红字的条目在下有切身体会,简直是不堪入目,但偏偏那些红字传记条目建立又非常麻烦... 2thuriel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2:24 (UTC)[回复]
  4. (+)支持:这个不错,要是我也会这么做。--蓝色☆枫叶拉呱 2012年1月24日 (二) 12:35 (UTC)[回复]
  5. (+)支持:要限,但不要限死了。--Whhalber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3:20 (UTC)[回复]
  6. (+)支持:比較合理--John Chen (討論-貢獻) RA 2012年1月24日 (二) 13:22 (UTC)[回复]
  7. (+)支持如只有方案一二可選, 我會支持方案二: 可幫助用家找到所需資料, 同時解決方案一的理由2「鏈到外文維基降低了中文紅字條目被創建的幾率」及3「用戶可能誤以為鏈到外文的藍字已有中文條目」。至於方案一的理由1「中文維基面向中文用戶,應該連結到中文」,恕不苟同。而{{link-en}}也不是一般用者(不是指編緝)會使用的。--Nivekin請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3:28 (UTC)[回复]
  8. (+)支持Guests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4:15 (UTC)[回复]
  9. (+)支持--Charlotte1125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5:11 (UTC)[回复]
  10. (+)支持☞Leo 2012年1月24日 (二) 15:12 (UTC)[回复]
  11. (+)支持--肚子又饿了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3:02 (UTC)[回复]
  12. (+)支持,个人不反对“例子Example)”及类似用法,但对“例子”恕不赞成。--铁铁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1月25日 (三) 04:16 (UTC)[回复]
    方案二虽然不禁止,是不鼓励例子的。--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6:16 (UTC)[回复]
  13. (+)支持,天下维基一家亲 -- Park 进站 入闸 乘车 2012年1月25日 (三) 05:28 (UTC)[回复]
  14. (+)支持,不过外文链接的颜色与中文的差异再大一点就更好了。Tony Beta Lambda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7:42 (UTC)[回复]
    强烈支持上面那条 -- Park 进站 入闸 乘车 2012年1月25日 (三) 11:58 (UTC)[回复]
  15. (+)支持--YFdyh000 2012年1月25日 (三) 08:07 (UTC)[回复]
  16. (+)支持限制越少越好。--靖天子~北伐抗戰軍統局/真菌條目大躍進 2012年1月25日 (三) 12:51 (UTC)[回复]
  17. (+)支持——如果不能在内文链向外语维基的链接的话,能够让读者了解他所想查的东西的渠道就少了一条。而使用类似{{link-en}}的做法对于无法登陆的用户来说看起来更像是一道阻碍阅读的限制(不登陆并设置的话不可视)。不过对于使用【例子([[:en:Example|例子]])】的写法我表示反对,我支持使用【例子en:Example([[例子]]<small>([[:en:Example]])</small>)】或【例子:Example ([[例子]]<small>([[英语|英]]:[[:en:Example|Example]])</small>)】的写法。当然,如果能把→:Example←这种用汉字来表示语言种类的写法做成模版的话就更好了。路人甲™_I.Y.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9:09 (UTC)[回复]
  18. (+)支持最好不限制,如果限制最好越少越好。因为本来有很多条目中文就没有,读者没法找到自己想找的资料。如果禁止可以选择几年之后中文资料更完善再禁止。Bourbon04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0:18 (UTC)[回复]
  19. (+)支持一個大圈子, 整個中文條目要建立本來就很難, 而且不是出於熱情, 哪個維基人會熱心一起幫你建立呢?Ute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1:51 (UTC)[回复]
  20. (+)支持——还是不要太过绝对。--Chaochou☎☏Contact 2012年1月26日 (四) 05:01 (UTC)[回复]
  21. (+)支持:感觉这样更方便一些--怪怪物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6:34 (UTC)[回复]
  22. (!)意見,不知道中文名應如何寫?請指示。--14.136.20.251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2:40 (UTC)[回复]

其它意見

“维基人可把后者改写成前者的形式,但不可把前者改写成后者。”加一句吧:对于新加入的链接,请使用前者。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08 (UTC)[回复]

加上了。--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08:11 (UTC)[回复]

自動確認用戶我可聽得多了,半自動確認用戶是甚麼意思?-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4日 (二) 13:48 (UTC)[回复]

疏忽,已改。--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14:40 (UTC)[回复]

我快速地閱讀了一遍之前的長篇討論,見到有人似乎抱怨,那些連到外語維基的連結,和內部連結不好分辨,其實只要在自己的css,加入以下代碼,即能有外部連結的圖示(不知有沒有正式名字?)出現在右側:

div#content a.extiw, div#content a.extiw:active {
background: url("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AoAAAAKCAYAAACNMs+9AAAAGXRFWHRTb2Z0d2FyZQBBZG9iZSBJbWFnZVJlYWR5ccllPAAAAFZJREFUeF59z4EJADEIQ1F36k7u5E7ZKXeUQPACJ3wK7UNokVxVk9kHnQH7bY9hbDyDhNXgjpRLqFlo4M2GgfyJHhjq8V4agfrgPQX3JtJQGbofmCHgA/nAKks+JAjFAAAAAElFTkSuQmCC") no-repeat scroll right center transparent;
padding-right: 13px;
}

以上代碼不影響左側「其他語言」下的連結。--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12年1月24日 (二) 22:05 (UTC)[回复]

如果想連向zh-yue、zh-classical、zh-min-nan、cdo、gan、hak、wuu等漢語維基百科:根據方案二,如果不想或不懂用模板,是不是要寫成「曾蔭權(粵語:曾蔭權)」、「皮卡丘(文言文:電鼠)」、「非洲(客家話:Fî-chû)」之類?--Mewaqua 2012年1月25日 (三) 02:25 (UTC)[回复]
  1. 嚴格禁止在內文中出現外部連結(但部分用戶同意link-系模板不在此限)。
  2. 禁止用外部連結取代中文維基本身的紅色空連結,但同意在後面加註其他語版的連結(無論是將原文註釋作成外連結,或是利用類似英文版的Ill模板這類工具)。
  3. 不禁止用外部連結取代中文維基本身的紅色空連結。
我個人臆測支持第二種狀況的用戶數量應該不少,但因為在目前的提案設計中無法分離這種意見方向,所以只能被分流到一跟三之中。老實說這個投票的設計真的有點糟糕......--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5日 (三) 05:58 (UTC)[回复]
后两种都属于不禁止连向外文维基的细致选项,应该在这个投票之后投票。--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6:18 (UTC)[回复]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细致选项的不同。比如我支持使用{{Link-en}}、{{Ill}}或我上面提到的{{Lien}}、{{仮リンク}}等模板(因为可以在中文条目建立后自动隐藏外文维基的链接),也不排斥只使用红链,而反对使用“例子example)”(即方案一的理由4所述原因)。按现有方案二的表述,我就情愿支持方案一了。--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9:21 (UTC)[回复]
既然有争议,如果方案二通过,再来一次具体实施方案的投票吧。我觉得,由于是冷门链接,链入的条目并不多,因此需要更改的也不多。即使使用在中文条目建立后自动隐藏外文维基的链接的模板,由于译名的多样,可能有相当部分的链接不会自动更改,依然需要手动更改。参见上面“Sylvester”的多种译法:有人翻译成西尔维斯特,有人译成席維斯,有人译成西尔威斯特,有人译成希尔威斯特,有人译成西尔维斯,有人译成西勒维斯特,有人译成希尔维斯特,有人译成塞尔维斯特,有人译成西威斯特,有人译成西勒维思特,有人译成斯加勒特,有人译成斯尔维思特,有人译成希尔维思特,有人译成希尔韦斯特,有人译成西尔韦斯特,还有人译成薛威斯特。按照模板的方法,似乎只能改一种。--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9:45 (UTC)[回复]
需要修改的条目确实可能不多,但我相信建立条目后有这样手动搜索然后更改的习惯的人一定相当少。译名的不同也不是问题,因为只要对不同译名建立重定向页也能将外文维基链接自动隐藏。甚或可以运行机器人,检查链到的外文条目是否已有中文的跨语言链接。--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0:04 (UTC)[回复]
对不同译名建立重定向页可能有些问题,因为就像那个例子,一个译名就要建立十几个重定向页,发现不同的译名也是有困难的。--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4:23 (UTC)[回复]
請王小朋友君不要利用投票方案的混亂強渡關山、建立一個對您自己有利的條件,也不要在討論中重複、反覆地一再敘述您的意見(您的意見大家都聽過了,會接受的就是會接受,不接受的也不會因為您一直重復就接受)。其實此討論一開始被提及(我是指上次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內文中允不允許使用外連結來取代紅色空連結』作為最基本的討論重點,但是此處所列出的方案中卻很模糊地將這件重要的事混在方案二的選項中。這並不是『方案通過之後再來討論就可以』的事情,這應該是最基本、應該先確定的事情吧?--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5日 (三) 13:51 (UTC)[回复]
我在重复时也想,“为什么这两个人总是把几个问题换几个问法不停提问呢?”讨论是先从外语语連結來取代紅色空連結开始的,可是AT似乎一直强调除了link系模板在文中禁止外语链,而我要求文中可以有外语链,方案二包括,使用例子是不优先,而且“新加入的链接,建议使用前者”,但可用的。允许和不允许直接可见的外语链才是投票的基本事情。--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4:02 (UTC)[回复]
解释一下方案二:冷门链接例子(泅水大象说的“用外部連結取代中文維基本身的紅色空連結”)不推荐使用。推荐的使用是:例子 (英語:example)、{{Ill}}或{{Il2}}(泅水大象说的“禁止用外部連結取代中文維基本身的紅色空連結,但同意在後面加註其他語版的連結”)。对于使用例子、红字的冷门链接,用户可改为推荐的方案,但不可把推荐的方法改为推荐的方法。--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4:23 (UTC)[回复]
請注意一下,至少包含我在內,有幾位用戶的意見是『禁止』在內文中用外連結取代紅色空連結,至於能否在後面的括號加註中使用外連結或某種外連模板,反而是次要、可以再討論的細節。請注意『禁止』與『不推薦』是兩回事,我上面說您在強渡關山混淆視聽,就是指您一直把人家說要禁止的事情混在您的『不推薦』方案中。但就我認為,法律禁止殺人跟不推薦去殺人,根本是天差地遠的兩回事!--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5日 (三) 15:08 (UTC)[回复]
好像只有您一人用法的是“禁止”,铁铁的火大了说的是“恕不赞成”。如果医生“恕不赞成”吃一种食物,是禁止还是不推荐?把“恕不赞成”换成“禁止”和“不推荐”似乎都可以。“禁止”和“不推荐”只是语气的强硬与委婉,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这又不是故意破坏维基百科,或者加入侵权的资料,也不是犯罪,只是小的风格上的差别,所以我认为对这种不大的问题用“不推荐”最合适。--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5:38 (UTC)[回复]
论辩还不充分就启动投票,可以看出{{link-en}}技术上使用了跨语言链接这件事是后提出来的;投票事项、理由并不清楚,甚至并未包含双方的所有理由,就贴到ASN去把全站用户都叫来选边站;把差异较大的方案合并。因而附议,要求停止投票重新讨论。--达师218372 2012年1月25日 (三) 16:11 (UTC)[回复]
我在辩论的第二天脑袋就疼上了,穿上羽绒大衣才好。我也不想退出,因为如果方案一通过,我以后的翻译工作将大受影响。--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6:33 (UTC)[回复]
您可以去請教一下原發言者他的『恕不贊成』到底是認為該禁止還是不推薦,何必在這邊玩文字遊戲去臆測別人的意見呢?(何況就我看來,不推薦其實跟『允許』根本是同義詞,只是態度上的主動與被動之差而已。)既然是要制訂一個方針,裡面的用語就是要明確易懂,不要來個啥委婉的語氣搞得大家根本看不懂每個選項方案到底要表達的是啥意思,只好亂選。建議不要打迷糊仗,而是應該要把可能的選項按照規則嚴格至寬鬆重新整理一遍列出,經大家確認之後再來投票才不會進一步浪費社群資源。您個人的翻譯工作受影響事小,危及中文維基日後的長遠發展空間才是我等該關切的問題!--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5日 (三) 16:42 (UTC)[回复]
那好吧,再讨论明确一些。但我认为“推荐”和“不推荐”已经明确易懂。--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7:03 (UTC)[回复]
請使用『允許』跟『禁止』這種明確、一刀兩斷沒有任何模糊空間的敘述。因為就我對中文的理解無論推薦不推薦,其實都是允許的意思,只是前者是積極地鼓勵人家這麼做,後者是消極地不禁止這麼做,但結果都是『可以這麼做』的意思!--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5日 (三) 17:12 (UTC)[回复]
最后再来表决“不推荐”还是“禁止”,或者重新投票

对于被中文圈熟悉的,可链接到中文红字;不被中文圈熟悉的冷门条目

  • 红字链接到中文(完全禁止条目内链接到外语言,也不标原文)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周·关特的演員科蒂·曼宁宣布即將離開這個節目;《警察车》的出品人让·卡蒂克向《異世奇人》出品人巴瑞·莱茨強烈推薦斯萊登。

  • 红字链接到中文,对于译名标出原名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周·关特(Jo Grant)的演員科蒂·曼宁宣布即將離開這個節目;警察车的出品人让·卡蒂克(Ron Craddock)向《異世奇人》出品人巴瑞·莱茨(Barry Letts)強烈推薦斯萊登。

  • 只能使用只有登录手动开启后用户看到的点击后可看到的{{link-en}}系模板 链接到外语言
  • 只能使用所有读者看到的点击后可看到的{{link-en}}系模板 链接到外语言(以后调整公用js)
  • 只能使用{{Ill}}和{{Ill2}}链接到外语言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en​(周·关特的演員en​(科蒂·曼宁宣布即將離開這個節目;Z-Cars的出品人en​(让·卡蒂克向《異世奇人》出品人en​(巴瑞·莱茨強烈推薦斯萊登。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周·关特Jo Grant)的演員科蒂·曼宁Katy Manning)宣布即將離開這個節目;警察车的出品人让·卡蒂克Ron Craddock)向《異世奇人》出品人巴瑞·莱茨Barry Letts)強烈推薦斯萊登。

1973年,《異世奇人》飾演第三任博士助手周·关特的演員科蒂·曼宁宣布即將離開這個節目;Z-Cars的出品人让·卡蒂克向《異世奇人》出品人巴瑞·莱茨強烈推薦斯萊登。

  • 不推荐例子,此外不限制
  • 禁止例子,此外不限制
  • 不限制
  • 意见/其他建议

还有补充吗?--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7:32 (UTC)[回复]

请不要曲解方案一,其只禁止跨语言及跨项目内链,对是否标记原文没有任何规定。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5日 (三) 18:06 (UTC)[回复]
这正符合第二条“红字链接到中文,对于译名标出原名”--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18:24 (UTC)[回复]
并不符合,方针没有对标记原文作出规定,请不要自拟。乌拉跨氪 2012年1月26日 (四) 07:02 (UTC)[回复]

我由衷地认可这句箴言:

英文维基没有强制规定,也没见有人非得把条目改成什么。--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9:27 (UTC)[回复]

  • 不支持秦始皇,不代表支持无政府。有时候本来只链接一个外文(例子(example)),后来又想链到法文,用这种方法就显得臃肿了,用ill就显得简洁。所以我依然认为没必要强制要求,或者,在有合理理由的情况外"先到先得"。--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9:59 (UTC)[回复]
  • 我也没说一定要强制要求啊,只是规定一定要清楚,要能避免争议。否则就可能出现类似以前有人不断在条目中添加/删除旗帜的编辑战的情况(参见WP:MOSFLAG)。另外无政府主义不是我说的,是你引用梭罗的话,而梭罗便是一位重要的个人无政府主义者,西方个人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兴起就受到他的《公民不服从》的很大影响。--Stevenliuyi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10:33 (UTC)[回复]
各自的方案都包含了一些意見其實不同的人,而不同的方案也包含了一些原本意見相同的人,基於這狀況建議重新進行,不要在亂上加亂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2年1月26日 (四) 09:29 (UTC)[回复]
阁下看来对各种选项比较了解,请来草拟下次投票,其他维基人修改,如何?--王小朋友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9:42 (UTC)[回复]

建立 "關聯概念"/"相似概念" 按鈕與專頁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2年1月22日 (日) 12:00 (UTC)之前加入的。

未立法先执法的可笑

维基百科:封禁申請/審批封禁(所谓的即将成为方针的条文内容)。其中有

提交︰提出時需同時提交以下資料: 被控之用戶名 封禁準則條款、封禁理由及相關證據 資料須齊備,缺一不可

则试问,在根本未有准确描述封禁準則的條款之前,此项如何运行?

此外

審核:裁決者有權就此要求作出處理,包括:

  • 無效:該請求提出的原因不成立,或證據不確實
  • 提醒︰提醒該用戶,但不施禁
  • 警告:一般警告或警告被控不得編纂某頁或某主題或參與某場討論。有違者,一遭提報,可被封禁
  • 暫時封禁:封禁該用戶一段時間
  • 永久封禁:只適用於傀儡,或對維基百科有重大影響的用戶;重大影響之義,可由審核之管理員自行決定[1]。

如果审核者意见不一,而此人正在维基百科进行破坏,但又“可能”尚未达到封禁级别,因而最终审核讨论不了了之。请问机制有何补偿?苹X派就是一个好例子,当年“负责审核”的多名管理员多次审核后解封,给管理员体系的威信构成严重伤害。请问这种闹剧是否会在新的“大员”上任后变得更为滑稽?

以上残废条款,拿出来都笑大人把口。我觉得上面挂上即将成为方针模板,实在是........--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3日 (一) 14:31 (UTC)[回复]

舉一個例子,一個「不恰當的帳號名」,作了一兩次小修改,算不算「對維基百科有重大影響」?是否不能永久封禁該帳號?
我認為「封禁申請」方針的條文不宜寫得太死,應該留一些彈性以應付意想不到的情況。User:Wing說過:「維基百科上的規則不是法律,我們維基人不是法學家,寫出來的規則也沒有通過法學家和語言學家來考證其中的漏洞,我們寫出來的規則最重要的是幫助我們在日常操作中提供一個規範。」
--Mewaqua 2012年1月23日 (一) 16:29 (UTC)[回复]

E君,有關準則載於Wikipedia:封禁方针#封禁準則,此乃相關的條款。另外,正在進行破壞者,管理員先初禁七日後討論仍未結束,可再延長,直至討論結束為止並執行結論。如為無共識,本人建議善意推定。M君,封禁準則P2條款已經說明「P2. 不當用戶名以作宣傳、侮辱、誤導或破壞」可以永久封禁。至於條文內容,目前「重大影響之義,可由審核之管理員自行決定」已經是一個彈性。如有不足,歡迎提出更好建議。-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4日 (二) 13:52 (UTC)[回复]

HW似乎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套方案根本解决不了争议。--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5日 (三) 03:01 (UTC)[回复]
現在未通過的共識當中正商討解除封禁(用戶或提出者上訴)都要審核小組討論,也許不會再發生A封禁B解封C再封D再解的情況吧。-HW 抗議SOPA 2012年1月25日 (三) 03:18 (UTC)[回复]
审核小组的人员本来就未必恒定,假设有10人,可能今天上线5人明天上线6人,这样的判决根本就不公正。--马呵说年诶多哗铎★魔力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3:50 (UTC)[回复]

用戶討論頁指引

目前維基百科的用戶討論頁指引似乎過於簡單,無法處理所有情況?指引如下:

您的用戶對話頁用於其他用戶與你討論維基百科相關的事情。當您的用戶會話頁接近32K大小,您可以按照你認為合適的方式刪除,存檔,或者是簡要總結以前的討論。請避免只因為是對您行為的批評,而刪除討論,這麼做只能使他人重複這樣的批評,而且使您像一個忽視批評的人。 通常您對您自己的用戶對話頁的修改應該是對別人的評論做出響應,不要加入那些更適合於你用戶頁的內容,例如測試用戶頁面。

因此我存有一些問題:

  1. 假使用戶出於惡意的目的刪除討論(比如,拒絕在某問題上與其他編輯溝通),應該如何處理?
  2. 回退用戶在討論頁上的編修,是否應遵循3RR?
  3. 假使用戶違反語句三(因批評而刪除討論),應該如何處理?
  4. 假使用戶清除警告模版,應該如何處理?

有關最後一條,是我目前與其他編輯討論時有遭遇的(請參見User talk:Zzarch#請你不要在給我的討論頁掛上警告模版,這也乃最後警告,這理由是我的寫的,請認真閱讀)。按照英文維基百科上的一篇論文(非正式方針、指引):en:Wikipedia:Don't restore removed comments,使用者不應回退被刪除的警告模版,其目的是出於防止其他使用者因感到恥辱而放棄編輯。然而在我的實際經歷中,允許編輯者刪除警告模版很可能會被利用,因為少有編輯會仔細查看他人討論頁歷史後方才再行警告。比如74.66.87.134 討論 · 貢獻 · 刪除貢獻 · 过滤器日志 · WHOIS · RBLs · http · 封禁链接 · 封禁日誌這名使用者,利用不斷清空警告模版的方法,使得每次編輯在看到他的破壞後都從一級警告起;他利用這一方法多次繞過最後警告,因此我個人(-)反对允許使用者擅自刪除警告模版,而應合理存檔(不超過每月一次)並明確顯示(比如「User talk:XXX/警告」一類),除非警告模版明顯沒有根據(比如受警告的行為不是破壞或者根本不存在)。我的問題是,不知社群對此有何看法,而且不論社群討論意見如何,都應寫入用戶討論頁指引,以昭後人。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04:58 (UTC)[回复]

「除非警告模版明顯沒有根據(比如受警告的行為不是破壞或者根本不存在)」誰定義?而且,要求用戶存檔是明顯與方針說的有所違背。另外,如果用戶討論頁被人不斷放警告又怎辦?難道不能回退掉?因此,發現有人試圖通過移除最後警告來誤導的話,通報管理員處理就足夠了。我認為不能只因為一位用戶的問題,使其他用戶受到不必要規限。—AT 2012年1月24日 (二) 05:12 (UTC)[回复]
抑或是不超過每個月刪除一次。有關無理警告的定義,如果用戶認定警告為無理,可以自行移除,但是如果警告者異議可以提報。
另外,關於刪除討論頁內容的指引也十分模糊:「當您的用戶會話頁接近32K大小,您可以按照你認為合適的方式刪除,存檔,或者是簡要總結以前的討論。」這麼說,如果用戶討論頁沒有接近32K大小呢?規定又是甚麼?而且後面的「請避免只因為是對您行為的批評,而刪除討論」也完全沒有效應。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05:21 (UTC)[回复]
前几天有个用户不断删除我的警告,还说是存档,但是贡献中根本找不到存档。我觉得这和移除其他讨论页的内容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MakecatTalk 2012年1月24日 (二) 06:08 (UTC)[回复]
用戶討論頁不是「歷史的恥辱柱」,我覺得刪除自己用戶討論頁的內容只要不構成歪曲他人留言或產生誤導(例如在某一事件討論中刪去對方言論,卻留下己方言論)之類,沒有必要去制止。另外,某「維基內容大師」甚至在自己用戶討論頁表明禁止某人在該頁留言,「見一次刪一次」,長久以來都沒有人去制止。--Mewaqua 2012年1月24日 (二) 15:57 (UTC)[回复]
還不就是我說的這個用戶:[8]
另見其言辭激烈之要求我刪除對其的警告模版:User talk:Zzarch
另外,用戶討論頁確實不應永久保存用戶警告,但是至少應該設限不超過一個月刪除一次警告模版,否則所有人都開始被警告後一秒就去掉模版,豈不會大亂?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4日 (二) 20:26 (UTC)[回复]
恭錄Wikipedia:騷擾#用戶空間騷擾方針:「常見的騷擾形式有:在用戶的對話頁留下大量虛假、可疑的「警告」;在用戶刪除這些留言後再度恢復內容;在活躍貢獻者的用戶頁加入「被懷疑是傀儡」(suspected sockpuppet)或任何類似標記;甚至試圖在用戶頁空間展示出可能令用戶感到為難或惱人的內容。」「用戶頁讓維基人提供關於自身的一般性信息,對話頁則是方便溝通。它們的用意不是給人難堪的「恥辱之牆」,不應該用來展示用戶的假定問題,除非結論是該帳戶受到封禁。標記不論內容形式,只有當真正需要的時候才顯示或撤除,此時應立即提請管理員注意,而不要在用戶頁空間進行編輯戰以主張自己的觀點。」--Mewaqua 2012年1月25日 (三) 02:35 (UTC)[回复]
「虛假、可疑的」就請算了,至於第二條,看似也是從英文維基百科en:WP:HARASS直譯的,但我還是覺得譯者沒有考慮到一些情況,比如事實是中文維基百科已有相當一部分人士通過飛速刪除警告的作法逃避注意,緊接再犯後就會被從第一級掛起。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5日 (三) 03:06 (UTC)[回复]
我認為各個用戶有權清理及刪除自己討論頁的所有內容,縱使這行為不禮貌。舉例來說,郵箱內有信件,我也可以選擇閱讀或丟掉;別人在自己家中範圍內丟垃圾,難道清除也需要別人許可嗎?如發現有用戶極速刪除警告以逃避注意,可以向管理員報告。再者,所有留言皆能在編輯歷史中找到,完全不構成逃避注意的問題。--武蔵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2:46 (UTC)[回复]
用戶討論頁非為個人用途,而是為完善百科全書而提供,無所謂「有權刪除」。我認為,比起「所有人在警告其他用戶前都必須仔細翻查討論頁,以檢視近期有沒有過警告」來說,「用戶不超過每個月刪除或存檔一次合理警告」要靠譜得多。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6日 (四) 03:01 (UTC)[回复]
「個人見解及喜好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是我對Zzarch閣下的建議,別人在自己的用戶討論頁怎樣刪除都好,這是別人的自由,這對閣下亦毫無影響,如果覺得對方忽視閣下的提醒繼續犯錯的話,閣下可以向管理員投訴,為何這麼執著於一些與自己沒有直接影響的事情上。--武蔵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3:41 (UTC)[回复]
把编辑自己的user talk来throttle一下如何?Liangent (留言) 2012年1月26日 (四) 06:59 (UTC)[回复]
這個我反對,合理編輯也可能被禁止掉。ZZArch talk to me 2012年1月26日 (四) 08:5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