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暴星系:修订间差异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 Antennae galaxies xl.jpg|right|thumb|280px|由NGC 4038/NGC 4039互撞形成的'''[[觸鬚星系]]'''是星 |
[[File: Antennae galaxies xl.jpg|right|thumb|280px|由NGC 4038/NGC 4039互撞形成的'''[[觸鬚星系]]'''是星暴星系的例子。圖片來源:[[NASA]]/[[ESA]]。]] |
||
[[File:NGC 1569.jpg|thumb|280px|[[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在鄰近的[[NGC 1569]]('''[[特殊星系圖集|阿普]] 210''')核心區域的[[星爆]]活動。]] |
[[File:NGC 1569.jpg|thumb|280px|[[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在鄰近的[[NGC 1569]]('''[[特殊星系圖集|阿普]] 210''')核心區域的[[星爆]]活動。]] |
||
'''星 |
'''星暴星系'''是在比較星系的[[恆星形成]]速率時,其形成速率比大多數的星系都要高出許多的一種星系。通常在兩個星系過度靠近或發生碰撞之際,會有爆發性的恆星形成。在這種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速率是很驚人的,如果要持續這種速率,要供應恆星形成所儲存的氣體,在遠短於星系的動力生命期內就會耗盡。基於這個原因,星爆過程被假設為短暫時期的現象,最出名的星暴星系是[[雪茄星系|M82]]、[[觸鬚星系|NGC 4038/NGC 4039]]和[[IC 10]]。 |
||
== 星爆的定義 == |
== 星爆的定義 == |
||
'''星 |
'''星暴星系'''有幾種不同的定義存在,但是沒有一個是嚴謹到足以讓所有的[[天文學家]]都能接受。然而,許多學者都同意定義必須與下面這三個要件有所關聯: |
||
# 星系目前將氣體轉化成恆星的速率('''恆星形成率''','''SFR''')。 |
# 星系目前將氣體轉化成恆星的速率('''恆星形成率''','''SFR''')。 |
||
# 可以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數量。 |
# 可以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數量。 |
||
第18行: | 第18行: | ||
基本上要引發星爆,必須要在很小的體積內集中大量低溫的氣體。雖然確實的機制還未能充分的了解,但這樣的集中和擾動被強烈的懷疑只能在大範圍的,整個星系合併的狀態下才能發生。 |
基本上要引發星爆,必須要在很小的體積內集中大量低溫的氣體。雖然確實的機制還未能充分的了解,但這樣的集中和擾動被強烈的懷疑只能在大範圍的,整個星系合併的狀態下才能發生。 |
||
長久以來的巡天觀測顯示,有碟狀的星 |
長久以來的巡天觀測顯示,有碟狀的星暴星系通常都是成對的交互作用或合併的星系,它也顯示即使在目前沒有實際合併的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也會觸發不穩定的轉動模式,像是不穩定的短棒,會造成氣體向核心匯集,在接近星系核心的部份引起星爆。 |
||
=== 星爆的形式 === |
=== 星爆的形式 === |
||
因為星 |
因為星暴星系本身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星系,因此要具體的區分出星爆的類型是很不容易的。星爆可以發生在[[螺旋星系|碟狀星系]],和[[不規則星系]]中經常出現和散佈在不規則星系內的節點。然而,還是有幾種不同類形的星爆在星系天文學家的研究下被區分出來: |
||
* '''藍緻密星系''' ('''BCG'''s):<!-- [[藍緻密星系]]參照回本章節 --> 這些星系通常是低質量、低金屬量和無塵埃的天體。因為它們沒有塵埃和擁有大量高溫、年輕的恆星,因此在光學上通常呈現藍和紫外的顏色。起初,為了解釋低金屬量的性質,這些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真正年輕的星系,還在形成第一代恆星的過程中。但是在藍緻密星系內發現許多老年的[[星族]],並且高效率的混合也能解釋塵埃的缺乏和低金屬量的現象。多數的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近期合併和(或)交互作用展現出的特性。被仔細研究過的BCG有 [[I Zwicky 18|IZw18]](已知金屬量最低的星系)、ESO338-IG04和Haro11。 |
* '''藍緻密星系''' ('''BCG'''s):<!-- [[藍緻密星系]]參照回本章節 --> 這些星系通常是低質量、低金屬量和無塵埃的天體。因為它們沒有塵埃和擁有大量高溫、年輕的恆星,因此在光學上通常呈現藍和紫外的顏色。起初,為了解釋低金屬量的性質,這些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真正年輕的星系,還在形成第一代恆星的過程中。但是在藍緻密星系內發現許多老年的[[星族]],並且高效率的混合也能解釋塵埃的缺乏和低金屬量的現象。多數的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近期合併和(或)交互作用展現出的特性。被仔細研究過的BCG有 [[I Zwicky 18|IZw18]](已知金屬量最低的星系)、ESO338-IG04和Haro11。 |
||
* '''[[亮紅外星系|極亮紅外星系]]''' ('''ULIRG'''s):這些星系通常是有非常多塵埃的天體,因此,紫外線輻射被遮蔽使得恆星的光度變得黯淡,但是在波長100毫米附近以紅外線的形式被吸收和再輻射,這解釋了極亮紅外星系特別紅的原因。雖然不能肯定紫外線輻射純粹都是由恆星形成引起的,並且有些天文學家相信極亮紅外星系提供了[[活躍星系核|活躍星系核(AGN)]] 的動力(至少是一部分)。[[X射線天文學|X射線的觀測]]能夠貫穿極亮紅外星系厚重的塵埃,認為許多'''星 |
* '''[[亮紅外星系|極亮紅外星系]]''' ('''ULIRG'''s):這些星系通常是有非常多塵埃的天體,因此,紫外線輻射被遮蔽使得恆星的光度變得黯淡,但是在波長100毫米附近以紅外線的形式被吸收和再輻射,這解釋了極亮紅外星系特別紅的原因。雖然不能肯定紫外線輻射純粹都是由恆星形成引起的,並且有些天文學家相信極亮紅外星系提供了[[活躍星系核|活躍星系核(AGN)]] 的動力(至少是一部分)。[[X射線天文學|X射線的觀測]]能夠貫穿極亮紅外星系厚重的塵埃,認為許多'''星暴星系'''都是雙核心的系統。藉由這樣的支持,由星系合併觸發了星爆,為極亮紅外星系提供了主要動力來源的假說。已經被詳細研究的極亮紅外星系包括[[阿普 220]]。 |
||
* '''沃夫-瑞葉星星系''':星系的成員有一大部分都是明亮的[[沃爾夫-拉葉星|沃夫-瑞葉星]]。 |
* '''沃夫-瑞葉星星系''':星系的成員有一大部分都是明亮的[[沃爾夫-拉葉星|沃夫-瑞葉星]]。 |
||
第36行: | 第36行: | ||
在超新星爆炸之後,拋射出的物質膨脹並形成[[超新星殘骸]]。這些殘骸與周圍星爆([[星際介質]])的環境互動,可以成為天然的[[天文物理邁射|邁射]]。 |
在超新星爆炸之後,拋射出的物質膨脹並形成[[超新星殘骸]]。這些殘骸與周圍星爆([[星際介質]])的環境互動,可以成為天然的[[天文物理邁射|邁射]]。 |
||
研究鄰近的星 |
研究鄰近的星暴星系能夠協助我推斷星系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有許多非常遙遠的星系看起來都像是星暴星系,例如在[[哈伯深空|哈柏深空]]有許多都是星暴星系,但是因為太遙遠而無法做任何詳細的研究。研究附近的例子和探索他們的特徵,而當我們看見這些來自遙遠的星光,是來自更加年輕的宇宙,可能可以讓我們推想出宇宙早期發生的事情(參見[[紅移]])。很不幸的,在我們鄰近的宇宙中星暴星系似乎非常罕見,而距離越遠越為普通 - 表示他們多數都出現在數十億年前。所有的星系都比現在要接近,因此彼此之間的重力也比較能相互影響。在膨脹的宇宙中演變與發展的星系,越頻繁的遭遇越能造成更多星系的星爆。 |
||
== 著名的星 |
== 著名的星暴星系 == |
||
[[雪茄星系|M82]]是典型的星 |
[[雪茄星系|M82]]是典型的星暴星系,它大量的恆星形成歸因於與鄰近的[[螺旋星系]][[M81]]遭遇。由無線電望遠鏡描繪的圖顯示出兩個星系有大區域的接觸 [http://articles.adsabs.harvard.edu/cgi-bin/nph-build_image?bg=%23FFFFFF&/seri/A%2BA../0075/600/0000106.000&db_key=AST&bits=4&res=100&filetype=.gif streams of neutral hydrogen],這也是遭遇的結果。M82的中央地區的電波觀測圖也顯示有大量年輕的[[超新星殘骸]],這些都是星爆創造出來的質量較大的恆星結束生命之後留下來的。觸鬚星系是另一個著名的星爆系統,在1997年釋出的影像[http://hubblesite.org/newscenter/newsdesk/archive/releases/1997/34/ 哈柏穎像]令人震驚。 |
||
== 相關條目 == |
== 相關條目 == |
||
{{commonscat|星 |
{{commonscat|星暴星系}} |
||
* [[活動星系核|活躍星系]] |
* [[活動星系核|活躍星系]] |
||
* [[星爆]] |
* [[星爆]] |
2012年1月28日 (六) 04:30的版本
星暴星系是在比較星系的恆星形成速率時,其形成速率比大多數的星系都要高出許多的一種星系。通常在兩個星系過度靠近或發生碰撞之際,會有爆發性的恆星形成。在這種星系中,恆星形成的速率是很驚人的,如果要持續這種速率,要供應恆星形成所儲存的氣體,在遠短於星系的動力生命期內就會耗盡。基於這個原因,星爆過程被假設為短暫時期的現象,最出名的星暴星系是M82、NGC 4038/NGC 4039和IC 10。
星爆的定義
星暴星系有幾種不同的定義存在,但是沒有一個是嚴謹到足以讓所有的天文學家都能接受。然而,許多學者都同意定義必須與下面這三個要件有所關聯:
- 星系目前將氣體轉化成恆星的速率(恆星形成率,SFR)。
- 可以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數量。
- 是以星系的年齡或自轉週期做為比較的時標。
常用的定義包括:
- 現行的SFR與持續的恆星形成,將在遠短於宇宙年齡(哈柏時間)的時間內耗盡可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這有時是指"真實"的星爆
- 現行的SFR與持續的恆星形成,將在遠短於星系動力生命期(或是碟狀星系的一個自轉週期)的時間內耗盡可用於形成恆星的氣體。
- 現行的SFR,經過歸算之後遠大於整體一致平均的SFR。這個比率會參考到恆星的出生率參數
星爆的觸發機制
基本上要引發星爆,必須要在很小的體積內集中大量低溫的氣體。雖然確實的機制還未能充分的了解,但這樣的集中和擾動被強烈的懷疑只能在大範圍的,整個星系合併的狀態下才能發生。
長久以來的巡天觀測顯示,有碟狀的星暴星系通常都是成對的交互作用或合併的星系,它也顯示即使在目前沒有實際合併的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也會觸發不穩定的轉動模式,像是不穩定的短棒,會造成氣體向核心匯集,在接近星系核心的部份引起星爆。
星爆的形式
因為星暴星系本身已經是一種特殊的星系,因此要具體的區分出星爆的類型是很不容易的。星爆可以發生在碟狀星系,和不規則星系中經常出現和散佈在不規則星系內的節點。然而,還是有幾種不同類形的星爆在星系天文學家的研究下被區分出來:
- 藍緻密星系 (BCGs): 這些星系通常是低質量、低金屬量和無塵埃的天體。因為它們沒有塵埃和擁有大量高溫、年輕的恆星,因此在光學上通常呈現藍和紫外的顏色。起初,為了解釋低金屬量的性質,這些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真正年輕的星系,還在形成第一代恆星的過程中。但是在藍緻密星系內發現許多老年的星族,並且高效率的混合也能解釋塵埃的缺乏和低金屬量的現象。多數的藍緻密星系被認為是近期合併和(或)交互作用展現出的特性。被仔細研究過的BCG有 IZw18(已知金屬量最低的星系)、ESO338-IG04和Haro11。
- 極亮紅外星系 (ULIRGs):這些星系通常是有非常多塵埃的天體,因此,紫外線輻射被遮蔽使得恆星的光度變得黯淡,但是在波長100毫米附近以紅外線的形式被吸收和再輻射,這解釋了極亮紅外星系特別紅的原因。雖然不能肯定紫外線輻射純粹都是由恆星形成引起的,並且有些天文學家相信極亮紅外星系提供了活躍星系核(AGN) 的動力(至少是一部分)。X射線的觀測能夠貫穿極亮紅外星系厚重的塵埃,認為許多星暴星系都是雙核心的系統。藉由這樣的支持,由星系合併觸發了星爆,為極亮紅外星系提供了主要動力來源的假說。已經被詳細研究的極亮紅外星系包括阿普 220。
- 沃夫-瑞葉星星系:星系的成員有一大部分都是明亮的沃夫-瑞葉星。
星爆的要素(成因)
首先,星爆需要有大量可以形成恆星的氣體,爆炸也許是因為與另一個星系接近或遭遇而被觸發(像是M81/M82),或是與其它的星系碰撞(像觸鬚星系),或是其他的程序始物質受力而進入星系的核心(像是星棒)。
在星爆的內部是一種極端的環境。大量的氣體聚集意味著大質量恆星的形成,年輕、炙熱的恆星造成氣體的游離(許多環繞著恆星的氫將形成電離氫區。炙熱的恆星組成的集團稱為OB星協,這些恆星的燃燒非常快也非常明亮,並且很就會發展成為超新星,爆炸然後進入恆星生命的終點。
在超新星爆炸之後,拋射出的物質膨脹並形成超新星殘骸。這些殘骸與周圍星爆(星際介質)的環境互動,可以成為天然的邁射。
研究鄰近的星暴星系能夠協助我推斷星系形成與發展的歷史。有許多非常遙遠的星系看起來都像是星暴星系,例如在哈柏深空有許多都是星暴星系,但是因為太遙遠而無法做任何詳細的研究。研究附近的例子和探索他們的特徵,而當我們看見這些來自遙遠的星光,是來自更加年輕的宇宙,可能可以讓我們推想出宇宙早期發生的事情(參見紅移)。很不幸的,在我們鄰近的宇宙中星暴星系似乎非常罕見,而距離越遠越為普通 - 表示他們多數都出現在數十億年前。所有的星系都比現在要接近,因此彼此之間的重力也比較能相互影響。在膨脹的宇宙中演變與發展的星系,越頻繁的遭遇越能造成更多星系的星爆。
著名的星暴星系
M82是典型的星暴星系,它大量的恆星形成歸因於與鄰近的螺旋星系M81遭遇。由無線電望遠鏡描繪的圖顯示出兩個星系有大區域的接觸 streams of neutral hydrogen,這也是遭遇的結果。M82的中央地區的電波觀測圖也顯示有大量年輕的超新星殘骸,這些都是星爆創造出來的質量較大的恆星結束生命之後留下來的。觸鬚星系是另一個著名的星爆系統,在1997年釋出的影像哈柏穎像令人震驚。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Chandra :: Field Guide to X-ray Sources :: Starburst Galaxies. chandra.harvard.edu. [200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