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纳西古乐: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Unreferenced |time=2011-06-17T03:48:22+00:00 }}
{{Unreferenced |time=2011-06-17T03:48:22+00:00 }}
[[File:Naxi Musicians I.jpg|thumb|right|280px|纳西古乐演奏]]
[[File:Naxi Musicians I.jpg|thumb|right|280px|纳西古乐演奏]]
'''纳西古乐'''包括三部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其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师带徒或以父带子相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用背诵[[工尺谱]]口传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目前只有许多高寿的老艺人会演奏,应用许多{{which}}已经在内地失传的古老民族乐器,正在进行传承抢救。其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共同被{{who}}誉为稀世“三宝”。[[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云南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发掘整理了总谱,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
'''纳西古乐'''包括三部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其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师带徒或以父带子相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用背诵[[工尺谱]]口传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目前只有许多高寿的老艺人会演奏,应用十面云锣和曲颈琵琶等许多已经在内地失传的古老民族乐器,正在进行传承抢救。其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共同被{{who}}誉为稀世“三宝”。[[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云南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发掘整理了总谱,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


白沙细乐是由[[纳西族]]聚居的中国[[云南]][[丽江]]以北的重镇白沙而得名,由于乐队中不用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所以又名“细乐”。
白沙细乐是由[[纳西族]]聚居的中国[[云南]][[丽江]]以北的重镇白沙而得名,由于乐队中不用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和[[管乐器]],所以又名“细乐”。

2012年2月3日 (五) 21:40的版本

纳西古乐演奏

纳西古乐包括三部分:“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由于其有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师带徒或以父带子相传,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用背诵工尺谱口传心授,所以一直流存至今。是中国最重要的的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目前只有许多高寿的老艺人会演奏,应用十面云锣和曲颈琵琶等许多已经在内地失传的古老民族乐器,正在进行传承抢救。其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共同被[谁?]誉为稀世“三宝”。1962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云南省歌舞团及丽江地县音乐工作者发掘整理了总谱,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

白沙细乐是由纳西族聚居的中国云南丽江以北的重镇白沙而得名,由于乐队中不用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管乐器,所以又名“细乐”。

白沙细乐据[谁?]说是在13世纪蒙古大军南征云南,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和纳西族土司木天王结盟,留赠他一个乐队和乐谱,其音乐几百年一直流传下来。现在老人们在演奏时仍然身着元代乐工的服装。现在只保留下七个乐章,名为《安魂曲》,各个乐章音调联系密切,结构严谨,可单独演奏,也可连奏成一大型套曲,表现了凄凉、怀念、悲痛的情感。

{{subst:auto/fact|洞经音乐是明代清代早期在中国内地流行的道教音乐}},当年土司将其引入丽江,又结合了当地的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这种道教音乐从19世纪后在内地已经绝迹,在丽江被保留下来,既具有古朴典雅的江南丝竹风格,又揉进了纳西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现在保留的曲目有《到春来》、《吉祥》等20余首。

皇经音乐现在已经失传。

纳西古乐应用的乐器有苏古笃(胡拨)、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横竖笛、二簧(二弦拉弦乐器)、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筝等,打击乐器是音响较轻的五音云锣、中锣、小、大板鼓、提手、木鱼等。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