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白: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File:Chen Shaobai.jpg|thumb|200px]] |
[[File:Chen Shaobai.jpg|thumb|200px]] |
||
'''陈少白'''({{bd|1869年||1934年|catIdx=C}})名'''闻绍''',字'''少白''',[[以字行]],[[廣東]][[新會]][[外海]]南華里人,清末革命家,與[[孫中山]]、[[尢列]]和[[楊鶴齡]]同被稱为「[[四大寇]]」。 |
'''陈少白'''({{bd|1869年|7月20日|1934年|12月23日|catIdx=C}})原名'''闻绍''',后更名'''白''',字'''少白''',[[以字行]],在[[日本]]期间曾用名'''陈璧'''、'''服部次郎''',[[廣東]][[新會]][[外海]]南華里人,清末革命家,與[[孫中山]]、[[尢列]]和[[楊鶴齡]]同被稱为「[[四大寇]]」。 |
||
==生平== |
==生平== |
||
[[File:Si Da Kou.jpg|thumb|260px|left|[[四大寇]]和[[關景良]](1890年攝于[[香港]])。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為[[關景良]]並不是四大寇之一。]] |
[[File:Si Da Kou.jpg|thumb|260px|left|[[四大寇]]和[[關景良]](1890年攝于[[香港]])。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為[[關景良]]並不是四大寇之一。]] |
||
[[1888年]],入讀[[岭南大学 (广州)|广州格致书院]],次年认识[[孙中山]]。21岁入讀[[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稱为“[[四大寇]]”。 |
|||
1869年7月20日,陈少白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6岁时,他入[[私塾]]。[[1888年]],他入讀[[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学 (广州)|岭南大学]]的前身),在读书期间,其三叔[[陈麦南]]常带给他许多西文著作的译本,后来他曾对人说“革命思想,多得于季父。”1889年,他认识了[[孙中山]]。1890年他21岁时入讀[[香港西医书院]],和[[孙中山]][[结拜兄弟]]。在学习期间,他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经常在[[杨耀记]]谈论反满清革命,被稱为“[[四大寇]]”。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辍学,此后帮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设医局,并参加了革命活动。<ref name=rmw>[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203099/203103/15709430.html 陈少白,人民网,2011年09月20日]</ref> |
|||
⚫ | |||
⚫ | [[1895年]],陳少白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并筹划广州起义。起义事败后,他和[[孙中山]]、[[郑士良]]一起逃到日本,成立了[[兴中会横滨分会]]。[[1897年]]他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他奉孙中山之命回香港办《[[中國日報 (香港)|中國日報]]》,宣传革命。在香港办报期间,他还在[[毕永年]]的协助下加入[[哥老会]],被推举为“龙头之龙头”。其间,他合并了[[三合会]]、[[哥老会]]、[[兴中会]]三派势力,成立了[[忠和堂兴汉会]],推[[孙中山]]任总会长,以[[兴中会]]纲领为总会纲领。<ref name=rmw/>為了宣傳革命,他還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ref>[http://www.jmnews.com.cn/c/2006/03/22/09/c_846580.shtml 张运华,五邑名人故事:陈少白创立革命剧社,江门新闻网,2006-03-22]</ref>1900年,陈少白在[[香港]]策应了[[惠州起义]]。<ref name=rmw/> |
||
[[廣東]]光复后,曾經擔任政府外交司长,不久辞职。[[中華民國]]成立后退出政坛。[[1934年]]逝世于[[北平]],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文献。1934年病逝,享年76歳。 |
|||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他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06年,他支持香港商人[[陈席儒]]、[[杨西岩]]等人反对清政府收回[[粤汉铁路]]实行官办,并任[[粤路股东维持路权会]]顾问。1910年,他任[[香港工商局]]顾问及[[四邑轮船公司]]经理。1911年广东光复后,他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司长,不久辞职,创立了[[粤航公司]]并任总司理。1915年,他和[[李煜堂]]创立了[[上海保险公司]],他任主席。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后,陈少白任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1922年1月,他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六一六事变]]后,他辞职回家乡。<ref name=rmw/> |
|||
1934年12月23日,他在[[北平]]病逝。 |
|||
==著作== |
|||
*《兴中会革命史要》 |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2012年2月18日 (六) 12:41的版本
陈少白(1869年7月20日—1934年12月23日)原名闻绍,后更名白,字少白,以字行,在日本期间曾用名陈璧、服部次郎,廣東新會外海南華里人,清末革命家,與孫中山、尢列和楊鶴齡同被稱为「四大寇」。
生平
1869年7月20日,陈少白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6岁时,他入私塾。1888年,他入讀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学的前身),在读书期间,其三叔陈麦南常带给他许多西文著作的译本,后来他曾对人说“革命思想,多得于季父。”1889年,他认识了孙中山。1890年他21岁时入讀香港西医书院,和孙中山结拜兄弟。在学习期间,他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经常在杨耀记谈论反满清革命,被稱为“四大寇”。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辍学,此后帮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设医局,并参加了革命活动。[1]
1895年,陳少白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并筹划广州起义。起义事败后,他和孙中山、郑士良一起逃到日本,成立了兴中会横滨分会。1897年他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他奉孙中山之命回香港办《中國日報》,宣传革命。在香港办报期间,他还在毕永年的协助下加入哥老会,被推举为“龙头之龙头”。其间,他合并了三合会、哥老会、兴中会三派势力,成立了忠和堂兴汉会,推孙中山任总会长,以兴中会纲领为总会纲领。[1]為了宣傳革命,他還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2]1900年,陈少白在香港策应了惠州起义。[1]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他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06年,他支持香港商人陈席儒、杨西岩等人反对清政府收回粤汉铁路实行官办,并任粤路股东维持路权会顾问。1910年,他任香港工商局顾问及四邑轮船公司经理。1911年广东光复后,他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司长,不久辞职,创立了粤航公司并任总司理。1915年,他和李煜堂创立了上海保险公司,他任主席。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后,陈少白任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1922年1月,他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六一六事变后,他辞职回家乡。[1]
1934年12月23日,他在北平病逝。
著作
- 《兴中会革命史要》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