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台灣外省人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何炳松'''({{bd|1890年||1946年|catIdx=H何}})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中国历史学家。<ref name=ho>[http://he.10000xing.cn/2012/0615092958.html 世界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中华何氏网,2012年6月15日]</ref> |
|||
⚫ | |||
== |
==生平== |
||
1890年,何炳松出生于[[金华]]文昌巷的一知识分子家庭。其祖先住在今[[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1903年,[[金华府]]将[[丽正书院]]改为[[金华府中学堂]](今[[金华一中]]的前身),何炳松成为该校首批20位学生之一。1906年,由于成绩优异,何炳松尚未毕业便被保送进[[浙江高等学堂]](今[[浙江大学]]的前身)预备科,三年后转入正科。他的朋友[[金兆梓]]回忆称,何炳松自金华府中学堂到浙江高等学堂“无试不冠军”。1912年,自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获浙江省府公费送往[[美国]]留学。1912年冬,何炳松启程赴美国。在美国的四年留学期间,他一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法语]]、[[政治学]]、[[经济学]]。1913夏,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德语]]、[[历史学]]、政治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期间,他还获聘为历史系助教。后来,何炳松自威斯康辛大学毕业,获政治科学士学位。随后,他考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研究现代史及国际政治,毕业获政治科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他还担任[[留美中国学生会]]副会长(会长为[[胡适]])。<ref name=ho/> |
|||
1917年,何炳松应[[蔡元培]]的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教。此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暨南大学]]等校任教授等。1924年至193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1935年至1946年,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1946年6月,任[[金华]]的[[国立英士大学]]校长。<ref name=ho/> |
|||
1946年,何炳松病逝。<ref name=ho/> |
|||
==家庭== |
|||
*何炳松是[[何炳棣]]的[[堂兄]]<ref name=peng/> |
|||
==著作== |
|||
*《歷史研究法》 |
|||
*《通史新義》 |
|||
==学术贡献== |
|||
⚫ | |||
==參考文献== |
|||
<references /> |
<references /> |
||
{{DEFAULTSORT:H何}} |
{{DEFAULTSORT:H何}} |
||
{{中國歷史學家小作品}} |
{{中國歷史學家小作品}} |
||
{{DEFAULTSORT:He何}} |
|||
[[Category:中華民國歷史學家]] |
[[Category:中華民國歷史學家]] |
||
[[Category:何姓|B]] |
[[Category:何姓|B]] |
2012年8月10日 (五) 12:43的版本
何炳松(1890年—1946年)字柏丞,浙江金华人,中国历史学家。[1]
生平
1890年,何炳松出生于金华文昌巷的一知识分子家庭。其祖先住在今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1903年,金华府将丽正书院改为金华府中学堂(今金华一中的前身),何炳松成为该校首批20位学生之一。1906年,由于成绩优异,何炳松尚未毕业便被保送进浙江高等学堂(今浙江大学的前身)预备科,三年后转入正科。他的朋友金兆梓回忆称,何炳松自金华府中学堂到浙江高等学堂“无试不冠军”。1912年,自浙江高等学堂毕业后,获浙江省府公费送往美国留学。1912年冬,何炳松启程赴美国。在美国的四年留学期间,他一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法语、政治学、经济学。1913夏,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学德语、历史学、政治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期间,他还获聘为历史系助教。后来,何炳松自威斯康辛大学毕业,获政治科学士学位。随后,他考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研究现代史及国际政治,毕业获政治科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他还担任留美中国学生会副会长(会长为胡适)。[1]
1917年,何炳松应蔡元培的聘请,到北京大学任教。此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暨南大学等校任教授等。1924年至1935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1935年至1946年,任国立暨南大学校长。1946年6月,任金华的国立英士大学校长。[1]
1946年,何炳松病逝。[1]
家庭
著作
- 《歷史研究法》
- 《通史新義》
学术贡献
力倡社會科學與史學結合,對當時民間中國原有之物不分好壞僅須加「國」字即成時髦玩物之風頗感憂心,並反胡適等人所倡之全盤西化論[2]。
參考文献
- ^ 1.0 1.1 1.2 1.3 世界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出版家何炳松,中华何氏网,2012年6月15日
- ^ 2.0 2.1 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1,第36~40,55~59頁
这是一篇與中國歷史學家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警告:默认排序键“He何”覆盖了之前的默认排序键“H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