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amchan212留言 | 贡献
爭議:​ 內容擴充: 2012香港小姐選舉
Samchan212留言 | 贡献
2012香港小姐選舉:​ 修正筆誤
第276行: 第276行:


=== 2012香港小姐選舉 ===
=== 2012香港小姐選舉 ===
[[2012年]][[8月26日]] 舉行之[[香港小]]選舉決賽本以「一人一票選港姐」作佋來, 不過正值全港市民投票的十分鐘內, 其伺服機癱瘓, 投票取消並改由電視台評判選出港姐。<ref>[http://news.on.cc/cnt/entertainment/20120826/bkn-20120826231323081-0826_00862_001.html 港姐:網絡癱瘓取消全民投票] 東方日報(23:13, 2012/08/26)</ref>
[[2012年]][[8月26日]] 舉行之[[香港小]]選舉決賽本以「一人一票選港姐」作佋來, 不過正值全港市民投票的十分鐘內, 其伺服機癱瘓, 投票取消並改由電視台評判選出港姐。<ref>[http://news.on.cc/cnt/entertainment/20120826/bkn-20120826231323081-0826_00862_001.html 港姐:網絡癱瘓取消全民投票] 東方日報(23:13, 2012/08/26)</ref>


主持人宣佈此情況後, 在場人士以「噓」聲來表達不滿, Facebook上亦隨即出現對此舉不滿的群組<ref>Facebook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universalsuffrageforthemisshongkong 強烈反對港姐由全港普選變成評判團小圈子選舉]</ref>, 亦被指此為「假民主」。<ref>[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93760 一人一票選港姐 臨尾壞機] 都市日報 2012年08月27日,星期一</ref>
主持人宣佈此情況後, 在場人士以「噓」聲來表達不滿, Facebook上亦隨即出現對此舉不滿的群組<ref>Facebook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universalsuffrageforthemisshongkong 強烈反對港姐由全港普選變成評判團小圈子選舉]</ref>, 亦被指此為「假民主」。<ref>[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93760 一人一票選港姐 臨尾壞機] 都市日報 2012年08月27日,星期一</ref>


原本投票抽獎獎品[[Mini Cooper]]名車並未有正式處理方法,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將會於[[8月27日]][[東張西望]]時段內公佈獎品處理方法<ref>[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59368057500301&id=168747559895685 TVB Fun Facebook 專頁]</ref>
原本投票抽獎獎品[[Mini Cooper]]名車並未有正式處理方法,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將會於[[8月27日]][[東張西望]]時段內公佈獎品處理方法<ref>[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59368057500301&id=168747559895685 TVB Fun Facebook 專頁]</ref>

2012年8月26日 (日) 20:03的版本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無綫電視)
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TVB)
公司類型上市公司 港交所0511 OTCBBTVBCY
ISINHK0000139300在维基数据编辑
成立(1967-11-19)1967年11月19日
(57岁25天)(香港九龍廣播道
創辦人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
代表人物邵逸夫爵士(董事局榮譽主席)
梁乃鵬博士(董事局行政主席)
方逸華(非執行董事)
總部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園駿才街77號電視廣播城
標語口號TVB邁向45年 非凡夢想 成就未來(2012年)
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參見其他口號
产业電視電影廣告平面媒體
產品翡翠台明珠台J2高清翡翠台互動新聞台
營業額46.75億港元(2010)
息税前利润18.12億港元(2010)
净利润13.32億港元(2010)
員工人數4125人(12/2010)
每股盈利3.03港元(2010)
母公司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主要子公司電視廣播(國際)有限公司等26間[1]
网站tvb.com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英語: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缩写:TVB,1985年前稱香港電視廣播公司),又称為無綫電視,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2],是香港首間商业无线電視台,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辦,其經營的免費中文電視頻道翡翠台,啟播至今一直處於收視領導地位,是香港大眾文化重要組成部份。此外,無綫電視的節目,尤其是電視劇多為各地華人所熟悉,過往甚至傳播到世界各地多個地區,觀眾人口接近全球華人,成為認識香港文化窗口。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邵氏电影香港无线电视的节目”。無綫電視收視率佔整個免費電視台為全港最高,其平均收視率高於其對手亞洲電視[3] 由於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香港電視台,一般香港人仍常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4]

從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初只有員工大約有200人。创立四十多年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業務已遍及各地,並涉足節目發行、收費電視、音樂、電影、出版等行業,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營傳媒之一,擁有超過4500名全職僱員。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总部香港无线电视城)是全亚洲最大的商营电视制作中心,也是世界最具规模的华语电视制作中心,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栏目制作商。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中文节目数量更是全球之冠,是全球制作华语电视节目时数最多的电视台,累计栏目时数超过800,000小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栏目宝库。TVB拥有庞大的制作资源,旗下拥有众多艺人歌手和专业制作人员,节目产量高达每年16500小时,其质与量都稳占全球中文电视栏目的领导地位。其中,TVB制作的节目,尤其是电视剧,一直影响着香港和华人社区。TVB也是全球第5大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之一(其他依次为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日本放送协会澳洲广播公司)。邵逸夫爵士更是全球最年长、任职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截至2010年的營業額就超過46億港元。

至今,香港无綫电视仍旧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全面覆盖两岸三地的华语电视媒体,并且是全球第一家能够在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台湾均能得到当地政府批准,合法落地,进入两岸四地千家万户的电视媒体,并透过庞大的海外发行,覆盖全球,因此“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香港无线电视的节目”。

在香港,无綫电视是第一家免费电视台,历经四十多年,依然保持香港一半以上的电视收视人群,称霸香港电视业半个世纪,培养出台前幕后的华语影视制作团队数以百计,当今华语影坛、歌坛的多位耀目巨星,都是出师自无线电视旗下的艺员训练班

在澳门,无綫电视和其台湾分公司無線衛星電視台(TVBS)一直能在澳门电视网络播放,平均坐拥超过八成澳门电视观众。

中国大陆,无綫电视是第一批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合法落地中国大陆的境外电视媒体。在广东珠三角地区,从市民自发安装鱼骨天线,到各地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无线电视的节目早已在广东等粤语地区深入民心,脍炙人口。而多年来,大陆各地观众,均可透过各种方式,收看过无线电视的各类节目,其中TVB出产的香港电视剧,可以说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曾播放过。

台湾,TVBS也脍炙人口,打破台湾传统老三台的电视格局,成功把香港电视管理和制作模式推广到台湾,为台湾市民带来电视节目多样化。TVBS见证台湾改朝换代,占有台湾电视界极高的收视率,为台港电视业交流作出不懈努力,也是台湾媒体政治的第一见证和缔造者。

香港无綫电视的资料片仓,更是华人社会影像宝库,收藏超过40万珍贵的影视、广告、新闻等节目的母带。

公司簡史

急速擴張(啟播至1980年代)

第一代總部,另在鑽石山堅成片場設有錄影廠

1965年香港政府有意發出地面電視牌照,吸引六個財團參與競標,當中包括由希慎興業大股東利氏家族、余仁生家族成員余經緯、邵逸夫旗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等人、英國獨立電視台、機利文洋行(現太平洋行)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合組的「香港電視集團」、由商業電台怡和集團組成的財團(後來此財團聯合親中國國民黨媒體華僑日報工商日報等成立佳藝電視),以及日本富士電視台等。結果由香港和英美資金組成的「香港電視」(即無綫電視)標得。由於無綫電視是免費廣播,因此迅速受到觀眾們歡迎。

無綫電視啟播初期本土製作的節目並不多,以香港新聞節目為主,成為整個70年代最高收視的節目類型之一。另方面,香港政府在牌照上要求無綫電視多播西方的節目[3],而且無綫電視當時的股東包括美國的廣播機構,所以這時期充斥大量粵語配音的外國節目。[5]直至1976年,無綫電視開拍第一套長篇連續劇《狂潮》,加上在1980年取消進口節目的規定,無綫電視的本土製作自此大增。當時無綫吸納了大量本土創作人材,建立起香港本土的電視文化,亦為無線電視的觀眾群打下基礎。

無綫電視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與首任總經理余經緯同於1980年先後逝世,另一大股東邵逸夫之後便獨攬大權,邵逸夫遂將自己的主力轉到無綫電視,利希慎家族亦漸漸淡出,利妻陸雁群至今仍佔董事局的一席位。邵逸夫接手之後,他一方面減產電影,另一方面將清水灣影城的土地租給無線電視作錄影廠。[6]

創作人甘國亮形容,1970至80年代是無綫電視製作比較「茁壯」的年代。[7] 電視台間的競爭激烈,佳藝電視開播和麗的電視的「挖角」行動,導致部份幕後人和藝人流失,又例如無綫電視劇集《輪流傳》,曾被麗的電視的《大地恩情》迫至腰斬。但最終無綫電視仍能夠保持優勢,佳藝電視開業約三年亦宣告倒閉。當時無綫電視以創作為主導,因為盈利增長迅速,無線電視給予製作人較大的創作空間。例如1976年無綫電視助理總經理周梁淑怡,本身亦都是節目監製。[8]

發展的限制(1980年代至90年代)

無綫電視總部於1988年九龍九龍塘廣播道(五台山)遷入新界清水灣,總部命名為清水灣電視城

1984年1月5日,香港電視有限公司(HK-TVB Limited)成為上市公司(當時「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為其附屬公司),1985年成為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當時無線的業務漸趨多元化,開始經營電視之外的生意。但因為政府收緊政策,例如實施「電視台股份二級管制」,不允許免費電視台是其他公司的附屬機構,導致公司改組,「香港電視集團」一分為二,電視業務為主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取代「香港電視」的上市地位,而其他非廣播業務就歸予「電視企業」(進一步內容詳見與非廣播業務的分合)。

1980年代中至90年代,香港正處於滯脹時期,製作成本大幅上升,但經濟增長漸漸放緩,令經營轉趨困難。1991年,政府禁止電台和電視台播放香煙廣告,加上印刷和其他新興媒體湧現,一同爭奪廣告費開支,使無綫電視盈利受壓。[9]

另一方面,人口急速分化,令電視失去「重心觀眾」。為了留住普羅大眾,電視製作走向通俗路線,難以像70年代一樣,兼顧「大眾」和「精英」的口味。整體的收視人口比例減少,促使無綫電視進入制度化的年代,嚴格控制成本。節目製作過程的分工變得更細緻和具體,編導的自主性大為降低。[3] 例如在80年代,無綫電視的監製、編導仍然是固定組合,到1990年起轉用「流動制」,即編導等人會被指派到不同攝制隊,令製作人的工作排期更緊密,工作量更繁重。[9]

管理方面,無綫電視亦變成行政人員主導,例如無綫電視前總經理何定鈞便是會計主任出身,亦非創作人。前無線電視監製杜琪峰表示:「這些制度我們(創作人)要適應,但不代表要被它牽著走。」他認為這些「管賬的人」扼殺了創作空間,從而使無綫電視新一代的導演缺乏創作力,製作變得平平無奇,他認為這是無綫電視製作的「沒落,或者應該說是『不長進』」。[7] 而這個年代對無綫電視來說相對穩定,1988年亞洲電視周梁淑怡發動改革,但三年過後亞視已虧蝕逾3億元,失敗告終[9];其後1990年代中期再嘗試改革,例如引入外國資訊節目形式,推出《今日睇真D》,這些舉措曾一度將無綫和亞視的收視拉成「七三」之比,但亦只是對無線電視的收視帶來短暫的影響。

尋找新方向(2000年至現在)

無線於2003年遷入電視廣播城

2000年,邵逸夫的太太方逸華升任無線董事局副主席,無線終於出現較大的轉變。無綫電視總部再於2003年從新界清水灣遷入新界將軍澳,總部命名為將軍澳電視廣播城。其後,不足半年便開始裁員,以控制成本,引起了員工的不滿,同樣情況於2009年金融海嘯期間亦出現。無線亦起用和擢升一批新的管理層,例如陳禎祥陳志雲樂易玲等,發展外地市場和拓展新業務,例如合辦演唱會和拓展外地合拍劇等。期間不少自製和外購的節目都受到觀眾歡迎,例如《金枝慾孽》、《溏心風暴》、《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宫心计》和《大長今》等,創下了不少新紀錄,基本上保持了收視上優勢。[10] 另一方面,無綫電視開始製作一些具知識和思考性的節目,例如《向世界出發》、《細說名城》、《冰天動地》等,在節目類型上增添了一些新元素。

2004年,無綫電視開展收費電視業務,雖然經營困難下業務按年改善,但2007年無綫電視已經減持收費電視的股權。而自2008年數碼電視啟播後,無綫以營運收費電視時的外購和新聞資源,發展數條24小時播放頻道,吸引不同階層的觀眾。無綫電視副董事總經理陳禎祥就指,無綫電視正追求更國際化的格局,在海外尋找更多發展機會。而無綫電視的外地業務比重,在1995年只佔整體的兩成,增長至2006年已經接近一半。另一方面,邵逸夫計劃退休,甚至有意出售無綫電視[11],加上無綫逐步發展數碼電視流動電視,令無綫電視進入了一個多元的新局面。

2011年1月26日無綫宣布股權變動。集團表示,主要股東邵氏兄弟(「邵氏」)之股東與由陳國強所控制、並夥拍王雪紅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所組成之投資集團(「該投資集團」)簽定協議,以出售其於邵氏之全部股權,預計出售股份將於3月底或之前完成。於目前,邵氏擁有電視廣播1.14億股每股面值0.05元的股份(「股份」),約佔集團已發行股本中的26%權益。

有關各業務的歷史,詳見本文其他章節及相關條目

無綫電視的第一次

(本章節資料來源[23],另注除外)

香港業務

香港是無綫電視業務的重心,佔集團總收益的62%(逾26億港元,07年)。而香港的主要收入則來自免費電視頻道的廣告費,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甚具代表性。由於廣告市場的興衰,往往受到整體經濟影響,所以無綫電視的業績,某程度反映香港的經濟狀況。無綫電視的管理層已表明,香港電視市場漸趨飽和,正積極開拓新市場,以彌補不足。[24]

除了免費電視外,無綫亦一度經營不少非廣播相關的業務,但曾經因為香港政府的政策轉變,導致公司分拆,電視與其他業務分道揚鑣,詳見與非廣播業務的分合。現時,無綫電視亦有經營其他傳媒相關業務,例如收費電視出版互聯網,甚至衛星地面站業務。

電視廣播

模擬電視廣播

1965年,香港政府在英國宣佈,香港電視集團(即無綫電視)取得免費地面電視播放牌照,並於1967年9月1日海運大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試播;1967年11月19日正式啟播。次日首播的節目《歡樂今宵》,日後更成為全球最長壽電視綜藝節目,至今未被打破。1972年,所有無綫電視節目都改以全彩色製作及播放。1991年7月,無綫電視首次引入「麗音」多聲道廣播系統,提供立體聲及多語音免費廣播。

至今無綫電視兩個免費電視頻道——翡翠台及明珠台,每年播放約16,000小時的電視節目,包括新聞電視劇、綜藝節目等。根據廣播事務管理局的報告,超過八成的香港人慣常收看翡翠台[25],所以無綫的節目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份。在2007年,翡翠台平日於黃金時段(晚上7至11時)的平均收視佔免費中文頻道84%,明珠台則佔免費英文頻道的79%。

數碼電視廣播

慈雲山的數碼電視發射塔

以往TVB提供的兩條免費頻道皆為模擬電視制式(PAL),相比之下數碼電視有著更高的畫面質素,更多的電視頻道,並能提供互動資訊。早於1999年,TVB已經開始測試數碼地面廣播。然而無綫電視與亞洲電視一直等待中國大陸公佈自己的電視制式,故拖延至2004年才有明確的時間表,大陸的DMB-T/H制式亦趕及於2006年出台,兩台遂決定採用大陸制式,並展開一連串測試和建設工程,在2007年12月31日開始數碼廣播。

香港現有的5條數碼頻譜中,無綫將與亞視共用1條數碼頻道作模擬及數碼同步廣播之用。此外,無綫獲多配1條的數碼頻道,以提供新電視頻道,包括J2台互動新聞台高清翡翠台

廣播硬件方面,無綫電視斥資約3億興建20至30個數碼廣播發射站,其中6個主要發射塔由兩台分工興建,互相租用,而最重要的慈雲山站則由無綫電視負責。[26]而無綫電視會在06至09年間,額外投入4億港元提升製作設施。

無綫電視現設有9間高清錄影廠,更建立了一個以伺服器為基礎的高清後期製作網絡,亦備有高清直播車及多套高清外景設備。在2008年經已有超過一半的自製節目為高清製作。[27] 連同早前斥資興建電視廣播城和添置數碼設備的費用,無綫電視整個數碼化計劃約30億港元。2012年起,無綫電視大幅改善數碼信號的編碼效率,並於同年6月30日起將互動新聞台改以高清廣播,另亦計劃年內將明珠台改以高清廣播,但目前仍待政府批准。

除了電視節目之外,無綫電視亦提供互動資訊服務。2008年8月,無綫推出以中間件MHEG-5碼編寫的程式,具有中間件功能的機頂盒綜合數位電視機,就可使用無綫的互動資訊服務,初期包括天氣查詢及文字新聞等。在2009年6月尾開始為部份飮食節目提供i互動資訊,讓觀眾在看有關節目時可即時得知節目中介紹的餐廳和食譜。無綫現正與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發展互動功能,未來會推出即時投票等功能。[28]無綫電視會發出「TVB Interactive」標籤予載有中間件的機頂盒,以顯示它們能支援無綫的互動服務。[29]

免費電視頻道一覽

頻道編號 頻道名稱 頻道內容 廣播制式 視訊制式 啟播日期 相關連結
81 翡翠台 粵語綜合頻道,主要播放無綫電視自製劇集、綜藝節目及新聞 模擬數碼廣播 標清電視 1967年11月19日 節目表
82 J2 以年青人為目標觀眾的綜合頻道,主要播放動畫、日韓台歐美外購劇集及綜藝節目,另有自製綜藝節目 數碼廣播 標清電視 2008年6月30日 節目表
myTV直播頻道
83 互動新聞台 24小時新聞及財經頻道,設有互動資訊功能 數碼廣播 高清電視 2009年1月1日 節目表
myTV直播頻道
84 明珠台 英語綜合頻道,主要播放歐美外購劇集、電影及紀錄片 模擬及數碼廣播 標清電視 1967年11月19日 節目表
85 高清翡翠台 高清綜合頻道,部份時段與翡翠台同步廣播,另播放外購高清劇集、紀錄片及生活品味節目 數碼廣播 高清電視 2007年12月31日 節目表
myTV直播頻道

藝員培訓及管理

1971年,與邵氏兄弟合辦第一期藝員訓練班,自行培訓藝人。過往無綫藝人皆以「部頭合約」聘用,即以「節目時數」(俗稱「騷(Show)」,以半小時為之一「騷」)計算薪酬,無綫亦不會為藝員規劃電視台以外的工作。至1980年代末,無綫推出「包薪藝員」,即由無綫任經理人統籌藝員的所有工作,除節目酬金外,並提供固定月薪。

現時無綫電視旗下有多名經理人合約藝員,加上其他部頭合約藝員、歌星和配音藝員,旗下藝員共逾500人。無綫在2003年全新設立「代理人合約」,雖然代理人合約沒有包薪,但無綫也會為代理人合約藝員爭取其他在外的演出機會。[30] 自無綫改革藝員制度以來,經理人合約藝員不再只是埋頭拍攝自家製劇集,更會極積爭取其他演出機會,加上無綫要求經理人之間互相競爭,使2006年度藝員發展科的業務創新高,藝員的收入也大幅上升。[31]

2007年,無綫電視與正東唱片公司宣佈,首創以「共同經營」模式管理藝人鄧健泓,雙方皆可為藝人安排工作,陳志雲表示這次合作是試驗性質,希望讓旗下藝員更多發揮機會。[32][33]

其他業務

無綫電視一度經營不少非廣播相關的業務,但曾經因為香港政府政策轉變,導致公司分拆,電視與其他業務分道揚鑣,詳見與非廣播業務的分合。現時,無綫電視亦有經營其他傳媒相關的業務,多數屬於電視業務的衍生產品和服務。

與非廣播業務的分合

1988年香港政府在《電視條例》規定,禁止電視台及旗下公司經營其他非廣播相關業務,當時無綫電視正經營書籍及雜誌出版(博益出版社、《Cosmopolitan》中文版[34]、《香港電視》、《奪標》及《車主》)、唱片公司(華星唱片,現已停止音樂製作業務,2008年被東亞唱片收購)、旅行社(見聞會社,現已結業)等,亦持有清水灣電視城部分用地,故此無綫電視就分拆成「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和「香港電視集團」,將非廣播業務撥入香港電視集團,其後更易名為電視企業國際有限公司(英文簡稱TVEI)。

1992年,廣管局承認,此政策有違自由貿易原則(吳昊 p. 132 [5])。1993年,當時立法局通過修訂《電視條例》,取消有關規定。1996年2月,「電視企業」發生收購戰,邵氏最終售出股權套利,「電視企業」正式與TVB分道揚鑣。現時電視企業的大部分出版業務已經併入南華早報集團,而香港電視服務站(其後改稱「地利店」)售予7-11便利店[35]

其後無綫電視在1997年5月透過「電視廣播出版控股有限公司」,發行《TVB周刊》為無綫電視的新官方刊物。而《香港電視》則於1997年8月27日發行第1556期後停刊。2000年重新訂下的《廣播條例[36],44條中列明《電視條例》已予廢除,也再沒有加設其他非廣播業務的規定。

出版與互聯網

1996年,隨著姊妹公司「電視企業」賣盤易手,無綫電視就成立電視廣播出版有限公司(TVBP)出版官方自己的刊物《TVB周刊》和和相關書籍,例如電視節目《吾湯吾水》的食譜,無綫電視亦會授權其他出版社推出書籍,例如電視劇小說等。

1996年8月,當時有觀眾在節目K-100中的「K-100 自由講」環節內,建議無綫電視開設官方網站,其後該位觀眾更成為該集最佳意見獎得主,及後在1997年6月,無綫電視就設立網頁 TVB.COM,提供官方資訊。到1999年10月,廣管局就批准成立電視廣播互聯網有限公司,自此無綫電視正式涉足互聯網業務,TVB.com 亦演變成為門戶網站,當時香港的科網熱潮方興未艾。

及至2000年,香港股市正處於高峰,無綫電視更計劃將 TVB.com、銀河衛視、邵氏片庫合併成為「TVB Multimedia」分拆上市,不過科網經濟泡沫隨即爆破,最終未能成事,TVB.com 甚至裁員36%,縮減經營規模。[37] TVB.com 遂轉而拓展發行業務,例如為香港的3G流動電話服務商提供內容或互動服務,亦為串流媒體服務now.com.hk提供電視節目。

2007年10月31日,TVB.com 聘任前雅虎亞洲區(環球銷售)資深總裁黃雅芬為營運總裁,重整無綫電視的互聯網業務[38]2008年4月開始將網站改版[39],並加深發展各種形式的互聯網服務,包括討論區、藝人網綕、以及在2008年11月成立的myTV。該項互聯網電視服務免費提供無綫自製綜藝節目的足本重溫,其後在2009年初加入黃金時間電視劇集,2009年中更加入從多個國家外購的劇集、動畫等。 [40]

外判製作

過往奉行「製播合一」的無綫電視,首次將節目創作交由獨立製作人負責,前香港電台編導單慧珠2002年為無綫電視製作了紀錄片《情常在》,引了文化界的迴嚮,亦得到一定的讚譽。[41] 但這次的成功,並未為無綫帶來太多這類外判節目,亦不見有外判機制。其後至2006年,才間中出現外判製作,如《老馮日記[42],2007年亦有從商台廣播劇改編而來的《森之愛情》、《蘇GOOD》等。

音樂

無綫電視音樂總監為鄧智偉,負責無綫電視所有音樂上事務。2005年,無綫成立正視音樂有限公司(TVB Music),主要從事代理旗下節目歌曲及舉辦演唱會。無綫製作資源部總監樂易玲,就指TVB Music並非唱片公司[43],主要依靠其他唱片公司合作發行。而TVB Music 與環球唱片推出首張《男人魅》專輯銷量,便超逾雙白金(超過十萬張)。

2005年12月,TVB Music第一次舉辦演唱會,與建星娛樂恆藝亞洲合作主辦《金曲情牽半世紀》演唱會,邀請歌星演唱顧家輝黃霑創作的歌曲。其後繼續與其他機構協辦多個音樂表演,包括《聽側田唱音樂會》、《我們的世紀金曲演唱會》、《往事只能回味劉家昌音樂會》、《峯·情無限Let's Get Wet演唱會》、《Come 2 Me Beauty Live on Stage 林峯演唱會》、《Light Up My LIVE 林峯演唱會》等。此外,TVB Music亦經常贊助海外歌手演唱會,主要以旗下明珠台和翡翠台節目《東張西望》協助宣傳。

2007年,TVB Music扶助各個藝員加入不同唱片公司,進軍樂壇發展全方位娛樂。第一位銳意發展及最成功的藝員為林峯,其後2008年更加入了胡杏兒鍾嘉欣等女歌手。 2009年加入樂壇為徐子珊溫家恆樂瞳

2009年2010年及2011年,無綫電視及英皇娛樂決定為林峯紅磡香港體育館(紅館)分別舉行《峯·情無限Let's Get Wet演唱會》、《Come 2 Me Beauty Live on Stage 林峯演唱會》及《Light Up My LIVE 林峯演唱會》,成為首位自藝員訓練班出生的無綫電視旗下藝人能夠在紅館舉行演唱會,亦是近年少有香港歌手能夠連續三年在紅館舉行演唱會。

2009年就發生HKRIA版權風波,使無綫電視與五大唱片公司的合作暫時停止。在2009及2010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香港音像聯盟所屬唱片公司成員旗下歌手不能獲得任何獎項,事件持續至2011年11月才正式解決。

電影

電影製作方面,於2005年中,無綫電視、ASTRO SHAW星美集團宣佈,開拍電影《如果·愛》。這是繼無綫於1988年邵氏合組「大都會電影」之後(1997年前由邵氏全資擁有),重新投資拍攝電影。該片獲得部份國際獎項,但最終錄得輕微虧蝕。邵氏其後在2009年再與無綫電視合作拍攝電影,並正式起用現有藝人和歌手資源,首批計劃包括Laughing Gor之變節72家租客翡翠明珠抱抱俏佳人等。

境外業務

無綫電視在1976年,成立全資附屬公司電視廣播(國際)有限公司(TVBI Company Limited,英文簡稱TVBI),為世界各地提供電視節目製作、收費電視衛星頻道和影帶租賃等服務,是海外華人接觸香港資訊文化的重要渠道,亦將香港本土製作推展至亞洲各地。現時TVBI的業務,主要集中於台灣北美洲澳洲歐洲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地,這些業務都為香港帶來數以億計的外匯流入,單計2007年,TVBI的毛利便超逾6億港元。[44]

中國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一直抗拒境外傳媒,雖然在珠江三角洲的居民能收看無綫電視節目,但無綫亦沒法實質進入大陸市場。直至無綫開業12年後(即1979年1月28日),無綫電視首次涉足大陸,將賀年節目《羊城賀歲萬家歡》移師到廣州製作,其後更直播省港盃足球賽事,自此無綫不時會到大陸製作節目。 [5]

不過,無綫電視初期未能以獨立機構形式,自行於大陸開設頻道廣播。由1970年代2004年初,廣東不少電視台一直接收無綫電視的翡翠台和明珠台,於廣告時段插播自己的廣告。大量大陸電視台公開出售「插播套餐」[45]。而遇上政治敏感的題材(如維權運動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等),更會被短時間換上其他內容[46]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後,大陸逐漸允許香港傳媒進入市場,故無綫電視開始在大陸發展業務。現時無綫的大陸業務由TVBI經營,並另設中國事務科管理。雖然無綫在中國大陸的業務收益比例並不高,但正快速增長,06年中期比05年上升超過15%,成為無綫電視另一重要的收入來源。[47]

2004年9月,無綫電視獲中國政府給予廣東省的落地權,無綫電視翡翠台和明珠台可合法地在廣東省9個城市共10個有線電視網絡播出,無綫電視並開始與大陸各電視台攤分插播之廣告收入。由於以往法規所限,無綫電視須透過中介人招收廣告,至2005年無綫透過CEPA申請經營廣告公司,終在2006年10月獲批,於廣東廣州開設港視多媒體廣告(廣州)有限公司及已於1991年合作,1995年正式成为指定中國大陸联络处的广东盛天国际广告有限公司,不需再與大陸公司合營。至於會否以獨資於其他省份成立廣告公司,無綫電視市場營業部總監梁健華表示,集團傾向以獨資經營,但將視乎不同地區情況而定。[48] 此外,政治敏感的題材被刪減問題依故。

社會影響

亞洲足協盃

2012年,無綫電視成功奪取2012年亞洲足協盃的播映權,亦承諾會直播全數主場賽事及部分香港球隊的作客賽事,但無綫只播出作客賽事的精華,引起網友的不忿。

籌款節目

1968年,香港東華三院首次與無綫電視節目《歡樂今宵》合辦籌款義演,成為無綫第一個慈善節目。直至1972年,無綫為六一八雨災的災民舉辦義演節目,邀得全港明星、粵劇名伶表演,籌得900萬港元善款,打破了當年的賑災善款紀錄,更吸引了大批市民搶購彩色電視機。自此無綫的籌款節目,就成為各慈善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5]

2001年4月,無綫電視就獲得美國國家廣播協會(NAB)頒發國際廣播卓越大獎,表揚電視台製作各類慈善節目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香港更是第一個獲獎的亞洲城市。[49] 除了多個常規籌款節目,例如《歡樂滿東華》、《星光熠熠耀保良》等,無綫亦會支援海外慈善活動,播放公益紀錄片,為樂施會奧比斯國際志願機構籌款。

2005年1月,無綫電視就與香港賽馬會舉辦《四海同心送關懷》慈善活動,為南亞海嘯災民籌得1.5億港元,就創出了當年新高。累計至2007年,無綫電視共為各慈善機構,籌得超過28億港元,在世界其他地區的商營電視台非常罕見。[10]

電視劇的普及和批評

说到無綫電視製作的節目,尤其是剧集,这可算是TVB的品牌产品,一直影響著香港和華人社區,在国际上也享有非凡的声誉。TVB向来都有自己独特的拍片机制,它每年都会制作近千小时的电视剧集,而最近也已决定在数量上有所增加。目前TVB的电视广播城总共拥有五间电视剧录影厂,每天不停制作剧集,而电视剧中的全部所谓的“厂景”就是在这些录影厂中完成的。说俗一点这些厂就是“电视剧的制作车间”。

从1967年11月19日TVB建台之初首部剧集《梦断情天》,至70至80年代的《上海灘》、《網中人》、《新紮師兄》、《義不容情》,1990年代的《大时代》、《一号皇庭》、《笑看风云》、《天地豪情》、《创世纪》;直至近年的《寻秦记》、《金枝慾孽》、《戇夫成龍》、《女人唔易做》、《溏心风暴》系列、《巾帼枭雄》系列、《宫心计》、《公主嫁到》等等,都是社會上的焦點話題,例如《義不容情》曾引起「摺紙星」的潮流,而近年以航空業為題材的《衝上雲霄》亦吸引不少市民投考飛機師[50];又例如以警察作主題的電視劇系列《学警系列》,亦會刺激更多人投考警察[51]Laughing哥掀起的1997年五元硬幣炒賣潮;等,都引起人们的討論及热买热卖。[52]

電視劇文化亦同時影響著香港其他普及文化事業。1970年代後期,一批受歡迎的無綫電視製作人進軍影業,例如徐克許鞍華等,推使香港進入新浪潮電影年代[3],而現今著名的導演、編導例如杜琪峰王家衛韋家輝王晶等,很多都是無綫電視出身。明星、演員方面,如周潤發周星馳張曼玉梁朝偉劉德華刘嘉玲等,都各自投身各地的影視歌事業。可見無綫電視培養演藝人,都已經成為了香港影視界的主力人物。

另一方面,在1973年,無綫電視播出的劇集《煙雨濛濛》,由男主角鄭少秋演唱的同名主題曲,亦使其成為首次使用粵語作為主題曲的無線電視劇集;之後在1974年,無綫電視劇集《啼笑姻緣》再次使用粵語主題曲,被視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發展的里程碑。[53] 劇集的主題曲流行之餘,歌星亦得以在電視上曝光,互相推動發展,令本土音樂得以發展,自1978年起,獲得白金銷量的本地唱片,就超越了外國的音樂唱片。[3]

但有評論認為,以往製作的情境喜劇,透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諷刺時弊,引起普羅觀眾的共鳴。而近年反映基層民眾生活的電視劇被指「幾乎絕跡」,《金枝慾孽》、《溏心風暴》、《珠光宝气》等均著意描寫上流社會的勾心鬥角,輕視了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樂趣和價值。[54] 亦有觀眾於網上討論區批評部份劇集「兒嬉」、鬧劇、欠新意,[55] 有網站列出「TVB電視劇99個常規鏡頭」,諷刺劇集情節因循,缺乏新意。[56]

「2009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第一位是無綫電視劇集《巾幗梟雄》。本地劇集製作八九成是無綫電視出品,亞洲電視近年幾乎停產,有線電視(CTVHK)、now寬頻電視(Now TV)都沒有拍劇,香港電台的劇集多非以大眾娛樂為主。無綫電視全盛期有一條劇集生產線只負責外銷,像香港電影的賣埠片,香港觀眾未必可以在本地電視看得到,可見外銷的需求有多大。近年無綫電視製作劇集的模式在缺乏競爭之下,水準難有進步,香港電視製作人才曾被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等地大量羅致。這些亞洲地區的劇集開始急速發展,部分製作已採取像拍電影般,以單機實景拍攝增強真實感;惟無綫電視製作的劇集大部分還是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模式,許多仍在錄影廠搭建佈景拍攝,但觀眾還是邊罵邊看,對收視沒太大影響。[57]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研究主任陳振寧指出,過去港產電視劇風靡內地、東南亞乃至所有華人地區,但近年香港在這方面乏善可陳,無綫、亞視反而爭相購入內地劇集、日劇和韓劇,由輸出變為購入,近年的製作水準可見一斑。[58]固然,亦有評論指出香港劇集並非停滯不前和完全被超越,只在於其他地區把最好的作品拿出來,本地卻是任何作品都可被接觸到。

目前TVB所推出的电视剧集接近1500部,超过8万多小时。这当中包含形形色色的各类题材,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温馨邻里剧、处境喜剧、小品式剧集、单元剧、时装爱情剧、古装武侠剧、青春励志剧、悬疑推理剧、侦探缉凶剧、警匪剧、各类专业题材剧以及电视电影,可谓应有尽有。完全能满足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的观众。而且这些剧集当中不少还成为了“经典”,变成了观众心目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同时也创造了多个收视奇迹,为TVB带来极大的口碑和荣誉。

剧集收视率

“收视率”作为衡量一个电视节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能决定电视台的收入以及未来节目的制作方向,香港地区自1991年10月以来,改以设置个人收视纪录系统来计算电视节目的平均收视。 收视点是香港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计算方式,以一个地区可观看电视的人口作为100点基准。香港地区一个收视点代表64,820名观众,且会随着每年人口的变动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自1991年香港电视界采用个人收视调查仪记录收视以来,TVB剧集收视最高记录为2005年5月1日韩剧《大长今》大结局、2008年9月21日《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大结局、2009年11月29日《宫心计》创下的50点。但按收视人数来计算,《家好月圆》(314.7万)、《宫心计》(318万)创造的50点收视仍不及《大长今》(335万)。由于《大长今》的收视记录至今无港剧能破,故其一直是港剧追赶的收视标杆。

爭議

節目質素

無綫電視近年制作的一些節目為人所詬病,包括被指低級趣味、胡鬧、抄襲等,2009年7月,香港電台節目《城市論壇》題目為探討免費電視節目質素事宜,其中一位嘉賓蕭若元說:「全世界只有無綫電視四十年來毫無寸進,他們的電視劇只有三種橋段,就是劇裡的男女多角戀、爭產、家庭內鬨,如果無綫劇集可以脫離這三種橋段,我便不姓蕭」。[59] [60] 2009年08月,在廣管局舉辦的一個公聽會上,大部分意見認為無綫播放過多的劇集及飲食節目,要求擴闊節目種類。[61]最後一幕發生於數年後,各演員圍起來燒烤,這樣的結局模式,經常被觀眾批評為意料之內,聊無新意。

涉嫌抄襲

44年來無綫電視屢有節目被指涉嫌抄襲,近年涉嫌抄襲風氣嚴重,
2009年7月19日首播的綜藝歌唱比賽節目《超級巨聲》被網友指抄襲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包括主持人、評委、賽制、節目名稱等方面都雷同[62]
2007年劇集《師奶兵團》的角色設定和情節被指抄襲美國電視劇《靚太唔易做[63];2009年劇集《宮心計》的人物橋段跟《大長今》及《篤姬》相似[64]
2010年,劇集《談情說案》,該劇被指抄襲福山雅治主演的日劇《神探伽俐略》及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Mr. Brain》,結果連日本傳媒也大肆報道涉嫌抄襲的新聞,而該劇監製表示有參考過部份日劇,但沒抄襲[65]。2010年10月,劇集《讀心神探》被指抄襲美劇《lie to me》,包括劇中的人物角色或故事情節[66]。2011年12月,《我的如意狼君》也被指抄襲韓劇《壞男人》,包括劇中的人物角色或故事情節。2012年1月,電視劇缺宅男女也被指抄襲內地電視劇蝸居[67]
2012年2月,《On Call 36小時》也被網民認為抄襲自日劇《救命病棟24時》(《急症群英》)。2012年2月,《東西宮略》部分情節也被網民認為抄襲韓劇《秘密花園》;2012年7月,《飛虎》部分情節被指抄襲電影《跟蹤》。

新聞被指自我審查

無綫電視就處理「六四事件」等新聞手法引起部份網民不滿,被指自我審查。事源2009年6月4日,香港主要電視台只有無綫新聞不把「六四」二十周年相關新聞作為頭條,被部份網民戲稱為「CCTVB」(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此之前的5月14日,就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生前的錄音帶曝光一事,當日六點半無綫新聞隻字不提,只在晚間新聞簡單提及,處理手法亦被質疑[68]。2010年3月1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人權年報,指香港部分傳媒有自我審查的情況,報告亦提到無綫電視新聞報道低調處理六四燭光晚會[69]

被指壟斷資源

有評論指由於亞洲電視長期管理不善,加上無綫電視壟斷大部份資源,引致現在一台獨大的局面[70]。2009年11月8日,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題目為《電視已死?》,探討香港的電視傳播事業,節目提及香港公民意識愈來愈強,社會亦愈來愈多元化,隨著電視一同成長的中產亦批評電視無進步而放棄觀看,昔日電視製作人周梁淑怡余詠珊於節目內表示無綫電視一台獨大下,電視生態如一潭死水,無再培育下一代人才,曾經帶動週邊地方電視發展的香港電視再不重要,快被淹沒於洪流中,電視市場立即全面開放,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71]

2009年7月14日,廣管局舉行公聽會期間,有市民舉例指出無綫電視壟斷,如無綫電視與全香港的歌星簽約,但這些歌星沒有薪酬,出席節目每次只獲最多300元的「車馬費」;歌星不可以在其它電視台節目亮相,而接受其它電視台的訪問,不可以用廣東話回答,一律要說普通話等等[72]

員工待遇及工業行動

多年來,無綫電視一直給人「人工低,工時長」的感覺,劇集流水作業式製作,上午拍外景,晚上拍廠景(俗稱「一日兩組」)更成慣例,幕前幕後人員皆要不分晝夜地工作,賺取微薄的底薪[73]。2010年1月,工會更發起名為「紅衫行動」的工業行動,要求無綫電視加薪5%,指在2005年至2009年6月期間,公司累積營利達50.26億,應與員工分享成果。[74] 2011年初,無綫電視「鬧藝人離巢潮」,藝人佘詩曼林保怡陳鍵鋒廖碧兒等紛紛傳出不再與無綫續約或改簽部頭合約的消息,而陳鍵鋒更在有線電視訪問中直言多年來不獲加薪[75],而一線藝人的薪酬也不過是每集2至3萬港元[73][76]。同年5月初,香港實施最低工資,揭發臨時演員多年被壓價,時薪只有10港元,遠低於28港元的最低工資水平,引發臨時演員集體罷工[77]。2011年11月1日,藝人陳美詩朱慧敏日本沖繩拍攝旅遊特輯時遇上車禍,險象環生,事後被揭發節目拍攝安排及藝人待遇嚴重失當。據陳美詩透露,出發前她並不知道需自行駕駛,惜團隊中只有她有國際車牌,害怕駕駛且缺乏駕駛經驗的她在惡劣天氣下駕駛終令汽車90度翻側,衝下山坡,車頭玻璃盡碎,陳美詩及朱慧敏被插滿玻璃碎滿手鮮血,陳美詩被倒吊車內,全車4人被夾在車廂內動彈不得。意外發生後,無綫一直沒有公佈事件,導演更要求陳美詩在兩天後早上6時繼續拍攝。而在住宿方面,拍攝團隊只能住在簡陋的房間,睡在「碌架床」上,甚至要男女同房。[78]

與香港音像聯盟之間的衝突

2009年12月,無綫電視與香港音像聯盟(HKRIA)旗下唱片公司(包括:環球唱片華納唱片Sony MusicEMI及2010年末加入的BMA[79]),因為歌曲播放版權費問題談判不成而鬧翻,這幾間公司決定不再給旗下歌手出席無綫電視的所有節目,且開始指示旗下歌手以廣東話接受其他電視台的訪問。無綫電視則反封殺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手,其後舉行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該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手沒有得到任何獎項,其評審制度的公平性因而受到質疑[80]

2012倫敦奧運轉播權

2012年6月6日,奪得2012年倫敦奧運播映權的有線寬頻向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提出轉播權方案,以一美元出售轉播權。其後無綫電視認為條件苛刻,不接受有線寬頻的建議。

2012年7月16日有线电视和两间免费电视台三方最後達成共識,将于亚视和无线播放共200小时的奥运赛事。[81]

2012香港小姐選舉

2012年8月26日 舉行之香港小姐選舉決賽本以「一人一票選港姐」作佋來, 不過正值全港市民投票的十分鐘內, 其伺服機癱瘓, 投票取消並改由電視台評判選出港姐。[82]

主持人宣佈此情況後, 在場人士報以「噓」聲來表達不滿, Facebook上亦隨即出現對此舉不滿的群組[83], 亦被指此為「假民主」。[84]

原本投票抽獎獎品Mini Cooper名車並未有正式處理方法,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將會於8月27日東張西望時段內公佈獎品處理方法[85]

公司總部

電視廣播城

1967年開台時,無綫電視總部位於九龍九龍塘廣播道77號,另設堅城片場拍攝節目。在1987年11月23日,鄰近的亞洲電視發生大火,摧毀亞視總部大部份設施,無綫電視遂暫借總部部份寫字樓作為緊急運作,直至亞視遷回原址。

1988年,無綫電視就租用電視企業和邵氏位於大埔仔的用地,建立清水灣電視城,並設16個錄影廠,作為無綫電視製播和行政的總部。1991年11月16日,電視城發生五級大火,除造成一名消防員輕傷外,整個道具倉亦付之一炬,其後需要在原址重建。

隨著租約到期,為取代原有的清水灣電視城設施,無綫電視於1998年開始籌劃興建新總部,1999年4月,落實由新界清水灣電視城遷入新界將軍澳工業園,並於2000年3月8日,舉行動土儀式。至2002年8月,將軍澳電視廣播城第一間戲劇錄影廠啟用,2003年10月12日正式開幕。

公司標誌

無綫電視啟播時,公司標誌最初並沒有顏色,只是在圈矩形內加上一個圓形,代表電視機,並配以英文簡寫「HK-TVB」或「香港」代表「香港電視有限公司(HK-TVB Limited)」。時至1972年,無綫電視開始以全彩色廣播,標誌內亦添上電視的三原色(順序為:藍、綠、紅)橫線,以表正式進入彩色電視年代。1988年,香港電視有限公司改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取代「香港電視」獨立上市,公司標誌不再註有「HK-TVB」或「香港」的字樣,並沿用至今。

姊妹台

國家 電視台
美國 國家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NBC)
日本 日本放送協會(Japan Broadcasting Corproation;Nippon Hoso Kyokai (NHK))
法國 法國電視一台 (Television Francaise 1;TF1)
德國 德國廣播公司 (Arbeitsgemeinschaft der offentlich-rechtlichen Rundfunkanstalte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Deutschland;ARD)
荷蘭 荷蘭廣播公司 (Nederlandse Publieke Omroep;NPO)
西班牙 西班牙電視台 (Television Espanola;TVE)
西班牙廣播電視台 (Radio Television Espanola;RTVE)
葡萄牙 葡萄牙廣播電視 (Radio e Televisso de Portugal;RTP)
俄羅斯 俄羅斯廣播電視台 (Vserossiyskaya Gosudarstvennaya Televizionnaya i Radioveshchatelnaya Kompaniya;VGTRK)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廣播電視台(Radio Televisyen Malaysia;RTM)
巴西 巴西環球電視(Rede Globo;TV Globo)
英國 英國廣播公司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
墨西哥 墨西哥電視(Mexicanos Televisa;Televisa)
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電視(Venevision)
哥倫比亞 哥倫比亞電視(RCN Television)
加拿大 加拿大廣播公司 (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中國大陸 中央電視台(CCTV)
台灣 臺灣電視公司(TTV)
澳門 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Teledifusao De Macau)
新加坡 新傳媒 (MediaCorp)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ABC)
菲律賓 菲律賓廣播電視台 (GMA Network;GMA)
汶萊 汶萊廣播電視台(Radio Televisyen Brunei;RTB)
印尼 印度尼西亞廣播電視台(TVRI)
韓國 SBS股份有限公司[86]

公司管理及營運

2000年至2007年的營運表現
2000年至2006年,TVB的經營成本增幅並不顯注,甚至在2004年後回落,而營業額則在沙士過後續年上升,致使毛利率達59%。

不過,隨著進入數碼電視投資的高峰期,無綫電視總經理鄭善強亦表示高清製作的成本比以前高約10%,成本有上升的疑慮。但鄭氏相信,高清製作節目可吸引更多廣告客戶,並以更高價錢賣埠。[87] 而無綫電視在07年協議出售部份收費電視股權,可攤薄虧損,該業務亦可望改善,以求儘快獲得盈利。

TVB近年業務組合變化不大,香港業務仍然佔整體業務的62%,而海外的業務亦佔38%。相對於1983年,海外業務只佔當時整體的5%。時任無綫電視副董事總經理陳禎祥指,香港人口有限,市場空間不大,能投放的資源亦相對較少。無綫電視正審視TVB節目在哪些海外地方受歡迎,再於當地尋求合適的夥伴。[88]
中國大陸業務佔整體的比重不多,然而增長迅速,00年至07年增加185%,變化最為明顯。2007年起,無綫電視不斷與大陸電視台合拍節目,包括《舞動奇蹟》、《蔡瀾逛菜欄》、《中華小姐競選》等。另外,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朝聞天下》和《360°》亦在07年07月,和無綫電視合製新聞特備節目,介紹回歸十年的變遷和無綫電視的運作,更邀請無綫電視業務總經理陳志雲講解香港現況,都有助中國大陸觀眾認識無綫電視。[89]
公司股權分佈(至09年2月)
  • 邵逸夫家族
    •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3.64%)
    • 方逸華(0.26%)
  • 投資基金
    • Dodge & Cox(8.46%)
    •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6.02%)
  • 其他股東
    • 利孝和家族
      • 利乾(0.09%)
      • 利陸雁群(3.95%)
      • 利榮森(0.28%)
    • 陳國強王雪紅、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26%)
    • 教育及慈善團體(2.59%)
    • 李達三(0.07%)
    • 周亦卿(0.02%)
  • 公眾股東(48.02%)

董事局及管理層

董事
邵逸夫
(董事局榮譽主席)
梁乃鵬
(董事局執行主席)
李寶安
(執行董事兼集團總經理,
暫兼任專責國際業務)
待命
(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羅仲炳
(非執行董事)
利憲彬
(非執行董事)
王雪紅
(非執行董事)
陳國強
(非執行董事)
方逸華
(非執行董事)
陳文琦
(非執行董事)
Jonathan Milton Nelson
(非執行董事)
高層管理人員
李寶安
(執行董事兼集團總經理,
暫兼任專責國際業務)
主管:企業整體業務
待命
(業務總經理)
主管:一般電視業務
鄭善強
(業務總經理)
主管:市場推廣、企業發展、
數碼廣播和流動電視拓展計劃
區偉林
(助理總經理)
部門主管
曾醒明
(外事部副總監)
曾勵珍
(製作部戲劇製作總監)
樂易玲
(製作資源部總監)
梁家樹
(製作部戲劇製作總監)
余詠珊
(製作部非戲劇總監)
何冠中
(節目部總監)
陳瑞貞
(節目部副總監)
鄧智偉
(音樂總監)
梁健華
(市場及營業部總監)
曹紹濤
(市場及營業部副總監)
古卓保
(工程部總監)
謝偉光
(人事及行政部總監)
袁志偉
(新聞及資訊部總監)
黃淑明
(新聞及資訊部副總監)
彭濟材
(製作部節目發展分部副總監)
其他行政人員
陳家揚
(高級經理)
(製作部:非戲劇分部-綜藝及音樂科)
陳紫蓮
(經理)
(製作部:非戲劇分部)
許方輝
(總採訪主任)
(新聞及資訊部)
何蕙鏛
(高級經理)
(對外事務部)
歐冠英
(高級經理)
(製作部:節目發展分部)
岑國榮
(高級經理)
(製作部:節目發展分部)
戴家璧
(高級經理)
(製作及行政部)
麥佑基
(公司秘書)
丁子殷
(法律顧問)
戲劇分部監製
李添勝
(經理、監製)
戚其義
(經理、監製)
王心慰
(經理、監製)
莊偉建
(經理、監製)
梁材遠
(經理、監製)
徐遇安
(監製)
張乾文
(監製)
潘嘉德
(監製)
林志華
(監製)
羅永賢
(監製)
關永忠
(監製)
黃偉聲
(監製)
羅鎮岳
(監製)
陳維冠
(監製)
文偉鴻
(監製)
方駿釗
(監製)
徐正康
(監製)
李艷芳
(監製)
歐冠英
(監製)
非戲劇分部監製
陳志球
(監製)
張嘉玲
(監製)
林志榮
(監製)
衛世輝
(監製)
梁儉恆
(監製)
賴偉棠
(監製)
黃中濠
(監製)
賴偉業
(監製)
李漢源
(體育組監製)
何小慧
(監製)
曾憲宗
(監製)
霍澤基
(監製)
林嘉穎
(監製)
趙麗平
(都市閒情監製)
甄詠儀
(監製)
麥鎮東
(音樂組監製)
黃炳健
(監製)
曾廣平
(兒童組監製)
戲劇編導
林建祥 黃汝樂 羅俊偉 李文舜
尹之維 管國偉 陳耀全 黃穎珊
郭偉星 李健和 錢穎芝 姚天堂
xxx 陳湘娟 梁耀堅 施俊傑
林建渭 許瑞平 鍾國強 黎繼明
黎栢堅 邱南隆 黃國輝 洪金潑
羅鎮岳 陳志江 鄭永基 林子欣
吳冠宇 鄺錦宏 王偉仁 黃志華
鄭永基 張永豪 翁文榮 黃偉賢
黃偉森 冼燕芳
戲劇編審/編劇
黃育德
(編審)
劉枝華
(編審/編劇)
歐冠英
(編審)
黃國輝
(編審/編劇)
周旭明
(編審/編劇)
吳肇銅
(編審/編劇)
陳靜儀
(編審)
葉廣蔭
(編審/編劇)
陳寶華
(編審/編劇)
冼翠貞
(編審/編劇)
彭美鳳
(編審/編劇)
關皓月
(編審/編劇)
張靜雯
(編審/編劇)
陳金鈴
(編審/編劇)
邵麗瓊
(編審)
薛家華
(編審/編劇)
關頌玲
(編審/編劇)
梁恩東
(編審/編劇)
谷軒龍
(編劇)
龍文康
(編審/編劇)
石凱婷
(編劇)
雷秀蓮
(編劇)
黃洋達
(編劇)
鐘正龍
(編劇)
陳寶燕
(編劇)
沈立強
(編劇)
黎家明
(編劇)
鄭忠泰
(編劇)
冼淑梅
(編劇)
霍婉君
(編劇)
周天智
(編劇)
梁絲韵
(編劇)
沈芷凝
(編劇)
譚翠珊
(編劇)
黃靜雯
(編劇)
楊詠瑩
(編劇)
徐樂思
(編劇)
葉天成
(編審/編劇)
鄧斯婷
(編劇)
楊雪兒
(編劇)
張仲恩
(編劇)
邱福慶
(編劇)
陳錦雯
(編劇)
容子棋
(編劇)
張應偉
(編劇)
鄭成武
(編劇)
伍立光
(編審/編劇)
曾保華
(編劇)
梁健邦
(編劇)
湯健萍
(編劇)
黃秉怡
(編劇)
冼少玲
(編劇)
區嘉慧
(編劇)
伍婉瑩
(編劇)
馮靜雯
(編劇)
張宗齊
(編劇)
譚劍偉
(編劇)
黃小龍
(編劇)
梁志賢
(編劇)
關炳洪
(編劇)
張雪菊
(編劇)
章美英
(編劇)
馬俊縈
(編劇)
呂正清
(編劇)
潘凱恩
(編劇)
何永年
(編劇)
黎雅倫
(編劇)
羅雲芳
(編劇)
區彥媛
(編劇)
方慧兒
(編劇)
曾 漢
(編劇)
張慧瑜
(編劇)
溫淦鋒
(編劇)
林雪君
(編劇)
黎倩儀
(編劇)
馬 焱
(編劇)
劉偉傑
(編劇)
蔡 怡
(編劇)
司徒飛
(編劇)
張啟榮
(編劇)
高慧敏
(編劇)
陳海強
(編劇)
吳祉默
(編劇)
翁善瑩
(編劇)
已離職、退休或身故(部分)
劉天賜 顧嘉煇 黃 霑 陳文輝 王天林 王 晶 蕭 笙 韋家輝 李力持 鍾澍佳
伍潤泉 劉仕裕 周華宇 徐小明 李國立 招振強 曾謹昌 李元科 李兆華 葉潔馨
李惠民 李鼎倫 楊錦泉 甘國亮 蕭顯輝 邱家雄 鄒世孝 鄧特希 鄺業生 劉芳剛
葉成康 趙仕謙 黃有全 吳慧萍 何麗全 李沛權 余明生 蕭光漢 唐基明 唐德全
許友明 杜琪峰 劉家豪 梅小青 譚朗昌 陳志雲

2011年股權變動

2011年1月26日晚上,電視廣播宣佈控股權變動。由商人陳國強、台灣商人王雪紅及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 組成的財團,購入邵逸夫所持有 26% 電視廣播股權。交易預計於2011年3月底前完成。陳國強財團將直接及間接持有不多於三成股權,現任管理層維持不變。[90] 4月17日時,根據香港公司註冊署資料顯示,TVB董事會已經全面換血,改由陳國強、王雪紅丈夫陳文琦、Providence副總裁陳弦及邵逸夫姪孫邵在純、宗教人士許榮光擔任董事。[91]

參考文獻和注釋

  1.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07年周年報告書(221頁-224頁) (PDF).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08年3月26日 [2008年10月15日] (中文). 
    注:未有計算純控股投資或未有營業的公司。
  2. ^ 注:公司於1965年7月26日註冊成為有限公司(公司編號:0011781)參見:公司註冊處綜合資訊系統
    另據 官方網頁,該公司成立於1967年。
  3. ^ 3.0 3.1 3.2 3.3 3.4 來源:馬傑偉. 《電視與文化認同》 初版. 香港: 突破有限公司. 1996. ISBN 962-264-591-7 (繁體中文).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4. ^ 官方使用「無綫」為簡稱,少數情況下使用「無線」,例如在英國的無線衛星台,在中國大陆使用「无线」。無綫電視官方以外的其他機構多不使用「綫」字,但坊間通常稱TVB作(無線)之稱。
  5. ^ 5.0 5.1 5.2 5.3 來源:《香港電視史話》,吳昊著,次文化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1月初版
  6. ^ 來源:詹幼鵬、藍潮. 《邵逸夫傳》. 藍潮傳記作品 初版. 香港: 名流出版社. 1997. ISBN 962-928-017-5 (繁體中文).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7. ^ 7.0 7.1 來源:(影片)數風流人物——杜琪峰(第三集)20/10/2006 香港電台網上廣播
  8. ^ 來源:(電視節目)《志雲飯局 —— 周梁淑怡》2006年6月16日 無線生活台
  9. ^ 9.0 9.1 9.2 來源:馬傑偉. 《電視戰國時代》 初版. 香港: 次文化有限公司. 1992. ISBN 962-7420-06-75 请检查|isbn=值 (帮助) (繁體中文).  已忽略未知参数|month=(建议使用|date=) (帮助)
  10. ^ 10.0 10.1 TVB. 2000-2007年周年報書. TVB. 00-08 [10/4/08]. 
  11. ^ 來源:〔香港個股〕電視廣播稱邵逸夫考慮退任行政主席,並物色繼任人選 路透社, 30/5/2007, 記者:陳韻姿
  12. ^ 來源:星島日報 19/11/1967
  13. ^ http://www.tvb.com/affairs/faq/milestone/index.html
  14. ^ 來源:汪明荃未擬參加「黑衣行動」,網易訊,星辰在線,20/2/2004
  15. ^ TVB. 報道2008北京奧運 質素及規模史無前例.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7/17/2008 [7/17/2008] (中文). 
  16. ^ 華僑報. 第48屆國際小姐選美賽 下月8日假威尼斯人舉行. 鄭秀明(社長). 2008/10/29 [2008/10/29] (中文). 
  17. ^ 星島日報. TVB玩高科技炮製3D港男. 2008/06/09 [2008/06/09] (中文). 
  18. ^ tvb.com. 用「TVB Fun互動電視手機程式」投選心儀佳麗贏大獎. 2011/08/05 [2011/08/05] (中文). 
  19. ^ 香港TVB邵逸夫時代結束 方逸華3月25日離開. 中國新聞網. 2012年2月13日. 
  20. ^ 六嬸方逸華辭去TVB總經理 梁乃鵬等三重任留守. 新浪全球新聞. 2012年2月12日. 
  21. ^ TVB與now TV合作 免費播4場歐國盃
  22. ^ 無線播歐國盃 阿叻伙譚詠麟做主持
  23. ^ 來源:《香港電視史話》,吳昊著,次文化有限公司出版,2003年11月初版
    《TVB開心三十年》,出版人周松慶,電視廣播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97年11月版
  24. ^ 來源:電視廣播續拓內地業務,2006-07-08,香港商報,A02,香港產經, ,簡訊
  25. ^ 來源:二零零七年度廣播服務意見調查(廣管局)
  26. ^ 來源:LC Paper No. CB(1)1831/06-07(07)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提交有關數碼廣播進度的意見書 (英文) (PDF). TVB. 2007年6月5日.  已忽略未知参数|accessyear=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accessmonth=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accessmonthday= (帮助)
  27. ^ 來源:(電視節目)《高清數碼睇》,翡翠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2008年1月5日
  28. ^ Kan Heung. 數碼廣播新站加盟 飛鵝山月底啟動. E-Zone (Book C - HD Zone). 2008, 510: 12–15 (中文). 
  29. ^ 要享受TVB互動功能服務 MHEG-5中間件為必然之選, 2007-11-28,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稿
  30. ^ 無綫做藝員代理人有著數. 成報 (成報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年7月24日 (中文). 
  31. ^ 來源:探熱針:TVB賺錢機 廖碧兒壓扁佘詩曼,香港《[[壹周刊 (香港)|]]》,20/9/2007,915期
  32. ^ 來源:(電視節目)「前女友為自己打氣Patrick多感動」,《東張西望》9/10/2007,無綫電視翡翠台
  33. ^ 來源:「鄧健泓成破天荒的試驗品」,《南方都市報》, 2007-10-10, B05, 查小欣
  34. ^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315_76_68699.html
  35. ^ 來源:SCMP售地利店明報-Yahoo!新聞,2004年9月16日
  36. ^ 來源:廣播條例
  37. ^ tvb.com 削36%員工 涉54人. e-Finance (香港經濟日報). 19/12/2001: A04. 
  38. ^ Benjamin Li. The maverick with a plan to innovate TVB online. Brand Republic. 27/2/2008 [19/3/2008] (英文). 
  39. ^ Asia Media Journal. Time For Web To Go Mass Market In Hong Kong. Asia Media Journal. [5/20/2008] (英文).  已忽略文本“ date5/2/2008 ” (帮助);
  40. ^ Benjamin Li. TVB launches online programming service. Brand Republic. 2008/11/11 [2008/11/11] (英文). 
  41. ^ 來源:2002年香港電視欣賞指數——評審團大獎 香港電台網頁
  42. ^ 來源:阿嬌咀馮德倫過晒界,《大公報》, 2/2/06
  43. ^ 來源:15/1/06 香港電台第一台《舊日的足蹟》
  44. ^ 來源: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2007年度周年報告
  45. ^ 來源:媒體資源網輸入“翡翠台”搜索結果,搜索時間:2011年8月9日
  46. ^ 來源:阿武:代表廣東幾百萬有線電視用戶控告中共 《大紀元時報》10/7/2005
  47. ^ 來源:電視廣播有限公司(511)週年報告書——5年財務回顧, 2006年
  48. ^ 來源:TVB forms China advertising firm,南華早報,2006-10-04 BIZ2 BIZ FREDERICK YEUNG
  49. ^ TVB. 香港奪國際廣播卓越大獎 亞洲首個城市憑此獲殊榮. TVB. 11/5/08 [10/4/08]. 
  50. ^ 來源:劇集效應 投考機師超額70倍,2003-12-13,成報,A08,港聞
  51. ^ 來源:逾千七人蜂擁考警察 公務員加薪《學警出更》效應, 9/7/07, 成報
  52. ^ 來源:
  53. ^ 陳銘匡. 從《獅子山下》到「許冠傑金曲」到《有你始終》- 「香港人的歌」與「香港人」有什麼關係?.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 9/07 [10/4/08]. 
  54. ^ 謝曦 2008-05-31 無線電視換血--世界日報
  55. ^ 2008年4月20日 網友勁彈鬧劇搞爛Gag《古靈精探》開心結局 明報
  56. ^ 不詳. TVB劇集的99個常規鏡頭. 21CN. 2006-06-16 [2008-06-8] (簡體中文). 
  57. ^ 港劇水準受制製作模式 新浪網新聞 -【明報專訊】 郭繾澂 2010-4-24
  58. ^ 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奪戰背後 鳳凰網傳媒 2010年03月18日 13:40 (原文)時代週報
  59. ^ 免費電視齊檢討節目質素怎確保 Performance of domestic free TV programme services『城市論壇』19/07/2009
  60. ^ 男人女人的電視戰爭 湯禎兆 2009/12/04
  61. ^ 公聽會批評多 指無綫節目品味低劣 太陽報 2009年08月05日
  62. ^ 網友爆香港超級真人秀《超級巨聲》7宗罪 來源:新快報 作者:曾樂 2009-8-25
  63. ^ 無線編劇好易做 師奶兵團抄足靚太 蘋果日報 2007年5月19日
  64. ^ 《宮心計》之拍磚實錄:你紅你的我駡我的 news.sina.com 2009年11月17日 01:13 金羊網-新快報
  65. ^ 再向日劇「致敬」無綫《談情說案》倒模木村舊作 蘋果日報 2010年06月17日
  66. ^ 《讀心神探》抄足《Lie to me》 全城圍插 on.cc,
    2010年10月6日
  67. ^ 《抉宅男女》PK《蝸居》 主演曝光大對比(圖)
  68. ^ 市民諷無綫新聞事旦,香港《明報》2009年6月5日報導
  69. ^ 美人權報告指港媒自我審查(明報)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10:30
  70. ^ 電視市場應全面開放 蘋果日報 自由撰稿人- 錢偉洛 2010年03月04日
  71. ^ 《電視已死?》《鏗鏘集》編導:鄺翠娟 2009年11月8日
  72. ^ 檢討免費電視台牌照公聽會 - 港人抗議電視台新聞自我審查嚴重【大紀元】 2009年7月15日
  73. ^ 73.0 73.1 TVB電視人生存狀態. 南方都市報. 2010-03-31 (簡體中文). 
  74. ^ TVB工會發起著紅衫工業行動爭取合理加薪,分享盈利成果
  75. ^ 有線電視節目 《主播會客室》
  76. ^ 港劇大軍內地生存狀態報告 鄧萃雯全盤解讀 (載版). 南方都市報. 2011-05-10 (簡體中文). 
  77. ^ 時薪10元 多年被壓價. 東方日報. 2011-05-05. 
  78. ^ 孫耀威轟無綫孤寒累事陳美詩冲繩炒車. 蘋果日報. 2011-11-03. 
  79. ^ BMA加盟 版稅戰未休 4大促無綫簽備忘解封MV. 星島日報. 2010-12-22. 
  80. ^ 無綫電視杯葛群星《勁歌》公平存疑傳媒大獎隨時取消. 蘋果日報. 2009-12-22. 
  81. ^ 三台達共識 免費電視頻道將播奧運
  82. ^ 港姐:網絡癱瘓取消全民投票 東方日報(23:13, 2012/08/26)
  83. ^ Facebook群組:強烈反對港姐由全港普選變成評判團小圈子選舉
  84. ^ 一人一票選港姐 臨尾壞機 都市日報 2012年08月27日,星期一
  85. ^ TVB Fun Facebook 專頁
  86. ^ SBS GLOBAL - 公司簡介
  87. ^ 來源:TVB無懼高清節目成本高 2007年7月19日 頭條日報
  88. ^ 來源:确立国际化數碼略 無綫電視突破香港(第2頁), 2006年12月22日, 人民網, 宋文娟
  89. ^ 來源:解讀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香港十年》50小時直播節目, 2007年09月13日, 人民網—傳媒頻道, 鄭宇鈞
  90. ^ 電視廣播控股權易手 陳國強財團買入邵逸夫26%股權 香港電台 即時新聞 2011年1月26日
  91. ^ TVB兩神秘股東身分曝光 自由時報 2011年4月17日

参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