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隆紡織: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lfredo ougaowen(留言 | 贡献) |
Alfredo ougaowen(留言 | 贡献) |
||
第47行: | 第47行: | ||
從1997年至2008年間,陸續關閉鶯歌、桃園、中壢與大園四個工廠,將工廠移到海外,在台灣只剩下苗栗頭份廠。 |
從1997年至2008年間,陸續關閉鶯歌、桃園、中壢與大園四個工廠,將工廠移到海外,在台灣只剩下苗栗頭份廠。 |
||
2011年,華隆紡織負責人另外成立[[紡安公司]],將華隆公司的設備賣給紡安公司,並要求華隆員工放棄原有年資,成為紡安公司員工,在原廠原址,以原設備生產。不願意放棄年資的華隆公司員工,薪水減為七成。7月,苗栗縣副議長[[陳明朝]]等以近16億標得頭份廠房、土地、設備。《壹週刊》曾報導,劉政鴻曾協助通過都更案,將陳明朝購得的華隆廠房土地由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使陳明朝獲利百億。但劉政鴻表示這個報導沒有根據,準備提出告訴。 |
2011年,華隆紡織負責人另外成立[[紡安公司]],將華隆公司的設備賣給紡安公司,並要求華隆員工放棄原有年資,成為紡安公司員工,在原廠原址,以原設備生產。不願意放棄年資的華隆公司員工,薪水減為七成。7月,苗栗縣副議長[[陳明朝]]等以近16億標得頭份廠房、土地、設備。《壹週刊》曾報導,劉政鴻曾協助通過都更案,將陳明朝購得的華隆廠房土地由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使陳明朝獲利百億。但劉政鴻表示這個報導沒有根據,準備提出告訴<ref>{{cite news |language = zh-tw|author=楊永盛|url=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2082900137.html| title =劉政鴻疑助炒華隆地| publisher =蘋果日報 | date =2012年9月6日 | accessdate =}}</ref>。 |
||
==華隆罷工案== |
==華隆罷工案== |
2012年9月7日 (五) 09:03的版本
此條目需要擴充关于勞資糾紛事件的内容。 (2012年9月3日) |
華隆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類型 | 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 | 1967年 |
代表人物 | 徐履冰 (董事長) |
總部 | 苗栗縣頭份鎮自強路二段215號 |
产业 | 紡織化纖事業 |
產品 | 紡織及製品製造業務等 |
實收資本額 | 64.12億新臺幣 |
華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隆紡織,台灣的紡織公司。1967年由翁明昌成立,原隸屬義新集團,現隸屬於華隆集團,主業在於紡織及製品製造,是台灣第一間聚酯絲生產廠。
歷史
華隆集團在爆發華隆案等一連串弊案後,翁有銘潛逃出國,翁大銘入監服刑。華隆紡織的經營績效隨之下滑。
1997年,華隆紡織實施凍薪,不再調漲薪水。1999年,取消年終獎金。2001年,公司開給台電的支票跳票,公司營運出現困難,8月開始,積欠員工薪水,10月,對員工實施實質減薪。
2008年,實施生產效率制,要求員工生產績效要超過130%才能領到全額薪水,約有5成員工領不到基本工資。同年開始無薪假。
從1997年至2008年間,陸續關閉鶯歌、桃園、中壢與大園四個工廠,將工廠移到海外,在台灣只剩下苗栗頭份廠。
2011年,華隆紡織負責人另外成立紡安公司,將華隆公司的設備賣給紡安公司,並要求華隆員工放棄原有年資,成為紡安公司員工,在原廠原址,以原設備生產。不願意放棄年資的華隆公司員工,薪水減為七成。7月,苗栗縣副議長陳明朝等以近16億標得頭份廠房、土地、設備。《壹週刊》曾報導,劉政鴻曾協助通過都更案,將陳明朝購得的華隆廠房土地由工業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使陳明朝獲利百億。但劉政鴻表示這個報導沒有根據,準備提出告訴[1]。
華隆罷工案
2012年6月6日,華隆紡織廠工會代表,要求公司清償工資,談判破裂,工會宣布罷工。6月13日,苗栗縣政府介入協商,華隆紡織資方代表,同意在20日先結清5月份的欠薪。6月20日,資方承諾跳票,工會重新進行罷工。
这是一篇與台灣公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