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蒿: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7行: | 第17行: | ||
}} |
}} |
||
'''黄花蒿'''([[学名]]:{{lang|la|''Artemisia annua''}})为[[菊科]][[蒿属]]的植物 |
'''黄花蒿'''([[学名]]:{{lang|la|''Artemisia annua''}})为[[菊科]][[蒿属]]的植物。 |
||
== 形态 == |
|||
⚫ | |||
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全体近于无毛。茎上部多分枝。茎叶互生;3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叶片的圆锥花序,几密布在全植物体上部;秋季开黄花。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
|||
== 分布 == |
|||
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亚洲]]、[[美国]]、[[欧洲]]、[[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65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路旁、东部、荒地、生境适应性强及林缘等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
== 别名 == |
== 别名 == |
||
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犱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茼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莫林-沙里尔日”(蒙语名),“好尼-沙里勒吉”(蒙药名),“康帕”(维吾尔语名),“克朗”(藏语名) |
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犱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茼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莫林-沙里尔日”(蒙语名),“好尼-沙里勒吉”(蒙药名),“康帕”(维吾尔语名),“克朗”(藏语名) |
||
== |
== 应用 == |
||
⚫ | |||
* Artemisia annua L. f. macrocephala Pamp. |
|||
== 参见 == |
== 参见 == |
2012年9月15日 (六) 03:18的版本
黄花蒿 |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Artemisia annua Linn. |
黄花蒿(学名:Artemisia annua)为菊科蒿属的植物。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全体近于无毛。茎上部多分枝。茎叶互生;3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金字塔形、具有叶片的圆锥花序,几密布在全植物体上部;秋季开黄花。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分布
分布于北美洲、加拿大、亚洲、美国、欧洲、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65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路旁、东部、荒地、生境适应性强及林缘等处,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别名
草蒿[神农本草经(部分)],青蒿(神农本草经、中药俗称),臭蒿(日华本草),犱蒿(蜀本草),黄蒿(俗称),臭黄蒿(内蒙古),茼蒿(山西),黄香蒿、野茼蒿(江苏),秋蒿、香苦草、野苦草(上海),鸡虱草(江西),黄色土因呈(湖南),假香菜、香丝草、酒饼草(广东、海南),苦蒿(四川、云南),“沙拉翁”、“莫林-沙里尔日”(蒙语名),“好尼-沙里勒吉”(蒙药名),“康帕”(维吾尔语名),“克朗”(藏语名)
应用
抗疟疾药青蒿素(Artemisinin)是从黄花蒿中提取[1]。
参见
参考文献
- 昆明植物研究所. 黄花蒿.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3].
脚注
- ^ 方舟子.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2011-09-23 [2011-09-26].
外部連結
- 黃花蒿, Huanghuahao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繁體中文)(英文)
这是一篇與植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