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孔克堅: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alter Grassroot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25行: 第25行:
}}
}}


'''孔克堅'''({{bd|1316年||1370年|catIdx=K孔}}),字璟夫,[[山東]][[曲阜]]人,[[孔思晦]]之子,[[孔子]]五十五代嫡長孫。生於[[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少聰敏,能日誦千言,通《[[左傳]]》,工樂府。[[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襲封[[衍聖公]],授嘉議大夫。至正八年([[1348年]])晉中泰大夫,賜二品銀印。十五年([[1355年]]),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使,攝太常卿。十八年([[1358年]]),流賊[[毛貴]]攻[[大都]],廷議遷都關中。孔克堅以天子當與社稷宗廟共存亡,不可輕棄。[[元惠宗]]從其言,亂兵果退。十九年([[1359年]]),遷[[禮部]][[尚書]]。累官[[國子監]][[祭酒]]。二十二年([[1362年]]),謝病還家,後起為集賢學士、山東廉訪使,皆不赴。元亡,[[徐達]]於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攻下[[濟寧]],[[明太祖]]下旨召見。孔克堅稱疾不赴,遣子[[孔希學]]前往[[南京]]。明太祖敕諭「稱疾則不可」,遂來朝,見明太祖於謹身殿。卒於洪武三年([[1370年]]),年55歲。
'''孔克堅'''({{bd|1316年||1370年|catIdx=K孔}}),字璟夫,[[山東]][[曲阜]]人,[[孔思晦]]之子,[[孔子]]五十五代嫡長孫。生於[[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少聰敏,能日誦千言,通《[[左傳]]》,工樂府。[[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襲封[[衍聖公]],授嘉議大夫。至正八年([[1348年]])晉中泰大夫,賜二品銀印。十五年([[1355年]]),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使,攝太常卿。十八年([[1358年]]),流賊[[毛貴 (元朝)|毛貴]]攻[[大都]],廷議遷都關中。孔克堅以天子當與社稷宗廟共存亡,不可輕棄。[[元惠宗]]從其言,亂兵果退。十九年([[1359年]]),遷[[禮部]][[尚書]]。累官[[國子監]][[祭酒]]。二十二年([[1362年]]),謝病還家,後起為集賢學士、山東廉訪使,皆不赴。元亡,[[徐達]]於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攻下[[濟寧]],[[明太祖]]下旨召見。孔克堅稱疾不赴,遣子[[孔希學]]前往[[南京]]。明太祖敕諭「稱疾則不可」,遂來朝,見明太祖於謹身殿。卒於洪武三年([[1370年]]),年55歲。


{{start box}}
{{start box}}

2012年10月26日 (五) 16:20的版本

孔克堅
孔子第五十五世孫
个人资料
性别
别名(字) 璟夫
出生1316年
逝世1370年
籍贯山東省兖州府曲阜縣
(今名:山東省曲阜市)
政党-
亲属孔子 (遠祖)

孔之厚 (曾祖父)
孔浣 (祖父)
孔思晦 (父)

孔希學 (子)
经历

孔克堅(1316年—1370年),字璟夫,山東曲阜人,孔思晦之子,孔子五十五代嫡長孫。生於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少聰敏,能日誦千言,通《左傳》,工樂府。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襲封衍聖公,授嘉議大夫。至正八年(1348年)晉中泰大夫,賜二品銀印。十五年(1355年),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使,攝太常卿。十八年(1358年),流賊毛貴大都,廷議遷都關中。孔克堅以天子當與社稷宗廟共存亡,不可輕棄。元惠宗從其言,亂兵果退。十九年(1359年),遷禮部尚書。累官國子監祭酒。二十二年(1362年),謝病還家,後起為集賢學士、山東廉訪使,皆不赴。元亡,徐達於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攻下濟寧明太祖下旨召見。孔克堅稱疾不赴,遣子孔希學前往南京。明太祖敕諭「稱疾則不可」,遂來朝,見明太祖於謹身殿。卒於洪武三年(1370年),年55歲。

参看

參考資料

前任:
孔思晦
衍聖公
1316年-1370年
繼任:
孔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