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街: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21行: | 第21行: | ||
==歷史== |
==歷史== |
||
1840至50年代,約數十名印度人聚居在附近一帶當小商販,同時吸引大批待僱的印度水手暫住,[[駐港英軍]]的印度士兵亦會到此購買印度商品,港英政府因此順勢將此地段拍賣,供印度人使用,建立現時的「摩羅下街」。政府在1849年的售地計劃中表明:「1849年11月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可見當時此處已建有[[印度 |
1840至50年代,約數十名印度人聚居在附近一帶當小商販,同時吸引大批待僱的印度水手暫住,[[駐港英軍]]的印度士兵亦會到此購買印度商品,港英政府因此順勢將此地段拍賣,供印度人使用,建立現時的「摩羅下街」。政府在1849年的售地計劃中表明:「1849年11月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可見當時此處已建有[[印度教]]廟宇。 |
||
1860年代,廣東「[[四邑]]」地區因爭奪地方資源爆發嚴重[[土客衝突]],死傷枕藉。當時原籍[[開平]]的香港富商譚三才(又名譚亞財)為支持[[新會]]鄉里打撃[[客家人]],憑著殖民政府中的關係,暗中招募百多名曾經服役的印度士兵,配備新式洋槍,乘船到[[新會]]增援,結果被[[客家人]]打敗,傷亡過半。其中有留居香港的家眷因頓失家庭經濟支柱,要求賠償安置,政府於是向譚三才追究,譚三才其後認罪賠償損失,並在摩羅街以南位置建設「摩羅上街」作為安置,自此原摩羅街便改稱為「摩羅下街」。 |
1860年代,廣東「[[四邑]]」地區因爭奪地方資源爆發嚴重[[土客衝突]],死傷枕藉。當時原籍[[開平]]的香港富商譚三才(又名譚亞財)為支持[[新會]]鄉里打撃[[客家人]],憑著殖民政府中的關係,暗中招募百多名曾經服役的印度士兵,配備新式洋槍,乘船到[[新會]]增援,結果被[[客家人]]打敗,傷亡過半。其中有留居香港的家眷因頓失家庭經濟支柱,要求賠償安置,政府於是向譚三才追究,譚三才其後認罪賠償損失,並在摩羅街以南位置建設「摩羅上街」作為安置,自此原摩羅街便改稱為「摩羅下街」。 |
2012年11月12日 (一) 18:24的版本
道路長度 | 0.3公里(0.19英里) |
---|---|
车速限制 | 禁止車輛通行 |
地點 | 香港中西區上環 |
起點 | 樓梯街/弓弦巷 |
終點 | 水坑口街/華里 |
摩羅街(英文:Lascar Row)位於香港上環,位於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英文: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英文: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接樓梯街,是一條集中售賣古董的街。
俗稱「貓街」
摩羅街亦被稱貓街(英文:Cat Street),因為這裡有很多經營古董買賣的商店,也有不少「雜架攤」,據說有店舖出售一些俗稱為「老鼠貨」的賊贓,外國人形容那些購買老鼠貨的人,像貓兒一樣,所以稱為「貓街」。
街名由來
香港開埠初期,不少印度水手與士兵喜歡在此聚集擺賣貨品,當時香港人已喜歡把印度人稱為「嚤囉」(信奉錫克教的印度人),因此此街便被稱為摩羅街。至於英文名,亦同樣與印度人有關。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原指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
歷史
1840至50年代,約數十名印度人聚居在附近一帶當小商販,同時吸引大批待僱的印度水手暫住,駐港英軍的印度士兵亦會到此購買印度商品,港英政府因此順勢將此地段拍賣,供印度人使用,建立現時的「摩羅下街」。政府在1849年的售地計劃中表明:「1849年11月27日拍賣官地,位於印度廟附近,作印度人聚居之用。」可見當時此處已建有印度教廟宇。
1860年代,廣東「四邑」地區因爭奪地方資源爆發嚴重土客衝突,死傷枕藉。當時原籍開平的香港富商譚三才(又名譚亞財)為支持新會鄉里打撃客家人,憑著殖民政府中的關係,暗中招募百多名曾經服役的印度士兵,配備新式洋槍,乘船到新會增援,結果被客家人打敗,傷亡過半。其中有留居香港的家眷因頓失家庭經濟支柱,要求賠償安置,政府於是向譚三才追究,譚三才其後認罪賠償損失,並在摩羅街以南位置建設「摩羅上街」作為安置,自此原摩羅街便改稱為「摩羅下街」。
隨著時代發展,居住摩羅上、下街的印度人陸續遷居市區各處或離開香港,到20世紀初,該區只剩十多戶印度人。原來商舖亦由經營雜貨的華人進駐,以售賣字畫、古董等雜貨而聞名至今。二次大戰後,政府為改善交通,在摩羅上、下街之間開闢「樂古道」,取該區「愛好古玩者的樂園」之意。[1]
街道文化
摩羅街自1920至30年代起,便已經是一個舊貨買賣市場。其所售賣的古董,除了昂貴的藝術品外,也有其他雜項貨品。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名信片與海報等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由於摩羅街的歷史特色,香港旅遊發展局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此外,犘羅街在旅遊刊物中亦有被介紹,國際著名。因此,吸引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購物及拍攝,也吸引古不少古董藝術店在此,及鄰近荷李活道開店,成行成市。
-
摩羅街的寶藏,老照片。
-
摩羅上街。
更名建議
近年,有印度人及巴基斯坦人認為香港人以摩羅差形容他們,感到有侮辱成份及貶意。於2010年6月,多名中西區議員聯署要求地政總署盡快更改帶有種族歧視成分的街道名稱,達致種族融和。於同月17日,中西區區議會就區議員聯署要求更改摩羅廟街、摩羅廟交加街、摩羅上街及摩羅下街等的街名作出討論。
地政總署回應指出,摩羅一詞源自古代對中東來華的伊斯蘭商旅 Morramen ,或中世紀從北非攻佔歐洲西南部的北非人 Mouro 的譯音,其後香港華人普遍以此稱呼來港的印度人;當年有關街道多印度人聚居,街道因此得名,完全沒有褒貶的意思。該署強調街道命名須從歷史角度考量,「摩羅」一詞記錄了百多年前印度人在港生活的歷史,若更改街道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殺文化意義特徵,該署認為並無必要。該署續指,如同中環雪廠街仍是紀念19世紀該區曾有一座貯冰倉的歷史;以摩羅命名的一系列街道,亦反映該區百多年前有不少印度人聚居,「更改這些街道的名稱,等於否定其歷史價值、抹煞其文化意義特徵。」。[2]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言人則指並無收過少數族裔就有關街道名稱的投訴,但發言人認為若有少數族裔對道名稱有異議,政府應該正視。[3]
公眾反應
對於有提議街道改名,商人和遊客均異口同聲反對,指有關街道世界聞名,怕改名後遊客不懂前來,更指街名為歷史一部分。[4]
相關參見
参考註釋
- ^ 饒玖才,《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上)--港島與九龍》,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64-69
- ^ 南亞裔不滿被歧視 議員促摩羅街改名
- ^ 摩羅不涉貶意街名保留
- ^ 商戶遊客齊反對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