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修订间差异
Baidutieba985(留言 | 贡献) 小 →学校排名 |
|||
第365行: | 第365行: | ||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名列于[[211工程]]、[[985工程]]的高等院校。是中国大陆最出色的高等学府之一。 现任校长是[[张杰 (学者)|张杰]]院士。 |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名列于[[211工程]]、[[985工程]]的高等院校。是中国大陆最出色的高等学府之一。 现任校长是[[张杰 (学者)|张杰]]院士。 |
||
=== |
=== 声望与排名 === |
||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顶尖学府之一,是“[[九校联盟]]”(C9)成员和[[华东五校]]之一。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并称沪上“四大名校”。<ref>[http://news.fudan.edu.cn/2007/0611/13413.html 复旦大学新闻网 四大名校校长连续四天畅谈高校教育]</ref> |
|||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学家》杂志2005年的一份长篇报告提到ARWU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世界大学排名”。 |
|||
根据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总排名125位,在两岸三地高校中排名第9位,在中国大陆排名第4。<ref>{{Cite web |url=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2|titl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Overall|accessdate=2012-11-03 |author= |year=2012 |month= |format= |work= |publisher=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pages= |language=en |doi= |archiveurl= |archivedate= |quote= }}</ref> |
根据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总排名125位,在两岸三地高校中排名第9位,在中国大陆排名第4。<ref>{{Cite web |url=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university-rankings/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2|titl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Overall|accessdate=2012-11-03 |author= |year=2012 |month= |format= |work= |publisher=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pages= |language=en |doi= |archiveurl= |archivedate= |quote= }}</ref> |
||
{{HideH |
{{HideH |
2012年11月16日 (五) 02:47的版本
上海交通大学 | |||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
老校名 | 南洋公學、國立交通大學等 | ||
校训 |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 ||
创办时间 | 1896年 大清光绪二十二年 | ||
校庆日 | 4月8日 | ||
学校标识码 | 4131010248 | ||
学校类型 | 公立大学 | ||
校长 | 张杰 | ||
教师人數 | 2979人 | ||
学生人數 | 41297人 | ||
本科生人數 | 16802人 | ||
研究生人數 | 24495人 | ||
校址 | 中国上海市 闵行校区: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徐汇校区: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邮编:200030)31°12′03″N 121°25′47″E / 31.20083°N 121.42972°E 法华校区:长宁区法华镇路535号 (邮编:200052) 卢湾校区:黄浦区重庆南路227号 (邮编:200025) 七宝校区:闵行区七莘路2678号 (邮编:201101) | ||
校區 | 市区及郊区 | ||
总面积 | 约5333亩 | ||
电话 | +86 (0)21 5474 0000 | ||
代表色 | 红黄蓝 [1][2] | ||
隶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上海市 | ||
網站 | http://www.sjtu.edu.cn/ | ||
|
上海交通大學(英語: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简称:交大,上海交大,上交),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全国首批七所211工程和全国首批九所985工程院校之一。
其前身是清末洋务派政治家、实业家和福利事业家盛宣怀于1896年创建的南洋公学,后曾易名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后期称为国立交通大学。1959年交通大学分立,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定名为上海交通大学,1999年合并原上海农学院,2005年合并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传统
“ | 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 ” |
——老校长唐文治先生 |
校训
1910年校长唐文治亲自制定“勤、俭、敬、信”四字为校训,并著文释意。其后交通大学在此校训基础上进行扩充,最终于1937年颁定16字校训。[3]
现行校训是1995年提出的[4],其来源是1933年落成的交通大学传统标志性建筑物饮水思源碑。[5]
上海交通大学校训 | |
---|---|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
年份 | 校名 | 校训 | |
---|---|---|---|
1909 |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 勤 俭 敬 信 | |
1920 |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 勤 慎 忠 信 恒 | |
1933 | 国立交通大学 | 精勤 敦笃 果毅 忠恕 | |
1937 | 国立交通大学 | 精勤求學 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
校徽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为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砧外为齿轮,内部为一船舶形状,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校徽有24齿和48齿两种规格。
1925年4月8日校庆交通部南洋大学向师生和校友征集校徽,年底确定了将当时在校学生徐震池和杨恒的设计稿合二为一的样式,并于1926年1月23日校长凌鸿勋发布公告实行。
1926年版校徽 | 1934年版校徽 | 1940年版校徽 |
---|---|---|
Nanyang University 60齿校徽 |
Chiao Tung University 51齿校徽 |
Chiao Tung University 60齿校徽 |
校歌
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校方根据1909年的校歌制定了新校歌,但未被广泛使用。歌词依照1909年版略作修改,曲调仍然寄调基督教赞美诗《信徒精兵歌》。[7]
- 神州焕,古今灿,壮哉吾中华;
- 书香溢,银锤起,美哉吾校旗。
- 愿我师生全体,明白旗中意,
- 既明勿昧,既进勿退,精神常振起。
- 实心实力求实学,实心实力务实业,
- 光辉吾中华,便是光辉吾校旗。
1897年版校歌 《警醒歌》 |
1909年版校歌 《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校歌》(1909年) 《南洋公学校歌》(1915年) |
1909/1915年英文版校歌 The College Song |
---|---|---|
警、警、警,黑种奴、红种烬,黄种酣眠鼾未竟。 警、警、警,胚羲轩、乳孔孟,神明摇落今何剩? 警、警、警,野吞声、朝饮恨,百年养士期何称。 警、警、警,水东流、日西轫,朱颜弹指成霜鬓。 |
珠光灿,青龙飞,美哉我国徽; |
I.
|
1926年版校歌 《交通部南洋大学校歌》 |
1943年版校歌 《国立交通大学校歌》 |
1982年版校歌 《上海交通大学校歌》 |
长江南大洋西,中外交通地。 |
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楷模,邦国之荣华。 |
相聚在东海之滨,吸取知识的甘泉。 |
校旗
现行上海交通大学校旗为蓝底,中上部置有校徽及校名的旗帜。其中黄蓝两色为交通大学传统上的校色。
南洋公学时期曾使用醒狮起搏大地图案的校旗。交通大学时期的校旗中间为校徽,两侧为三道水平横条,代表沪、平、唐三校,上方文字为“國立交通大學”。
南洋公学时期校旗 | 交通大学时期校旗 | 现行校旗 |
---|
校名
清代以长江为界,以南称为“南洋”。盛宣怀从自己经管的轮船招商局、电报总局筹得建设南洋公学的经费。他曾于奏折中解释命名原因:“西国以学堂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今上海学堂之设,学费皆招商、电报两局众商所捐,故定名曰‘南洋公学’。”[11]
南洋公学曾先后隶属商部、邮传部、交通部。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将交通部所属的四所学校合并,以交通部统称为交通大学。
年份 | 中文校名 | 英文校名[12] |
---|---|---|
1896 - 1904 | 南洋公學 | Nan Yang Public School |
1905 - 1906 | 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 Imperial Polytechnic College of the Commerce Ministry |
1906 - 1911 | 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 | Shanghai Industrial College of the Ministry of Posts and Telegraphs |
1911 - 1912 | 南洋大學堂 | Nan Yang College |
1912 - 1921 |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 | Governmen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
1921 - 1922 |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 | Nan Yang College of Chiao Tung |
1922 - 1927 | 交通部南洋大學 | Nan Yang Universit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
1927 - 1928 |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學 | First Chiao Tung University of the Communications Ministry |
1928 - 1942 | 國立交通大學(上海本部)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Main Campus in Shanghai) |
1942 - 1946 | 交通大學重慶總校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Main Campus in Chungking) |
1946 - 1949 | 國立交通大學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
1949 - 1957 | 交通大學 | Jiao Tong University |
1957 - 1959 |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Campus) |
1959 - | 上海交通大学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校庆
上海交通大学每年4月8日举行校庆活动。4月8日为传统上交通大学的校庆日,源于1922年4月8日,交通部部长、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电令:“今日为交通大学成立纪念日,放假一天。”一说取义“四通八达”,正对“交通”之名。
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名列于211工程、985工程的高等院校。是中国大陆最出色的高等学府之一。 现任校长是张杰院士。
声望与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顶尖学府之一,是“九校联盟”(C9)成员和华东五校之一。在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并称沪上“四大名校”。[13]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学家》杂志2005年的一份长篇报告提到ARWU是“被最为广泛使用的世界大学排名”。
根据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交通大学总排名125位,在两岸三地高校中排名第9位,在中国大陆排名第4。[14]
学校名称 | 地区 | 2012年排名 | 2012年综合得分 | 2011年排名 | 2011年综合得分 |
---|---|---|---|---|---|
香港大学 | 香港 | 23 | 87.9 | 22 | 87.04 |
香港科技大學 | 香港 | 33 | 83.5 | 40 | 79.09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40 | 80.1 | 37 | 79.5 |
北京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4 | 78.8 | 46 | 77.44 |
清华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8 | 77.5 | 47 | 76.25 |
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 | 80 | 69.9 | 87 | 66.62 |
复旦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90 | 68.3 | 91 | 65.74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 95 | 66.9 | 110 | 62.04 |
上海交通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125 | 59.9 | 124 | 58.32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129 | 54.6 | 177 | 50.13 |
南京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168 | 53.2 | 186 | 49.05 |
浙江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170 | 52.8 | 191 | 48.76 |
中国科技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186 | 51 | 188 | 49.03 |
國立清華大學 | 臺灣 | 192 | 50.2 | 213 | 45.34 |
國立交通大學 | 臺灣 | 238 | 43.8 | 306 | 36.82 |
北京师范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252 | 42 | 300= | 一 |
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 | 271= | 40.9 | 243 | 41.44 |
國立成功大學 | 臺灣 | 271= | 40.9 | 285 | 38.56 |
國立陽明大學 | 臺灣 | 285= | 40 | 302 | 37.08 |
台北醫學大學 | 臺灣 | 323 | 36.3 | 373 | 31.07 |
西安交通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361 | 33.5 | 382 | 30.46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 臺灣 | 396 | 31.4 | 401-450 | 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01-450 | 一 | 一 | 一 |
國立中央大學 | 臺灣 | 401-450 | 一 | 401-450 | 一 |
中国人民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01-450 | 一 | 401-450 | 一 |
上海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01-450 | 一 | 451-500 | 一 |
北京科技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一 | 一 |
長庚大學 | 臺灣 | 451-500 | 一 | 一 | 一 |
华中科技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一 | 一 |
南开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401-450 | 一 |
國立中山大學 | 臺灣 | 451-500 | 一 | 401-450 | 一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 臺灣 | 451-500 | 一 | 451-500 | 一 |
中山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451-500 | 一 |
同济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401-450 | 一 |
武汉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451-500 | 一 |
厦门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51-500 | 一 | 551-600 | 一 |
上榜学校名称 | 地区 | 排名 | 综合得分 |
---|---|---|---|
香港大学 | 香港 | 35 | 75.6 |
北京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49 | 70.7 |
清华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52 | 67.1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65 | 64.4 |
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 | 124 | 54.4 |
國立臺灣大學 | 臺灣 | 134 | 53.2 |
香港城市大學 | 香港 | 182 | 48.5 |
复旦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201-255 | -- |
中国科技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201-255 | -- |
國立清華大學 | 臺灣 | 226-250 | -- |
國立交通大學 | 臺灣 | 251-275 | -- |
香港理工大學 | 香港 | 251-275 | -- |
南京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251-275 | -- |
上海交通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276-300 | -- |
國立成功大學 | 臺灣 | 301-350 | -- |
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 | 301-350 | -- |
中国人民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301-350 | -- |
國立中山大學 | 臺灣 | 301-350 | -- |
中山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301-350 | -- |
浙江大学 | Template:PRC-main | 301-350 | -- |
國立中央大學 | 臺灣 | 351-400 | --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 臺灣 | 351-400 | -- |
注:排名经常变动,仅供参考
院系专业
重点学科
校园
南洋公学 | |
---|---|
位置 | 上海市徐汇区 |
建成时间 | 1896年 |
评定时间 | 1994年 |
參考編碼 | 2-61 |
交通大学 工程馆、新上院 | |
---|---|
位置 | 上海市徐汇区 |
建成时间 | 1932年、1954年 |
评定时间 | 2004年 |
參考編碼 | 4D024 |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有闵行、徐汇、法华、七宝、卢湾(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等5个校区,校园总面积近350万平方米。其中徐汇校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徐汇区华山路上,是南洋公学创办之地,现今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闵行校区是上海交通大学最大的一个校区,位于闵行区东川路上,邻近黄浦江,始建于1985年,1987年落成使用,时任上海市市长的交大校友江泽民参加当年闵行校区的开学典礼。随着闵行校区二期扩建工程的收尾工作于2006年的基本建成,闵行校区面积达到近5000亩,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基地。周围有紫竹高科技园区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等。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徐汇百年老校区建筑古朴典雅,中西合璧。闵行校区建筑简洁实用,富于现代感。
国际合作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和以下国际及港澳台地区高校签订交换合作项目协议:
- 香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中華民國: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成功大学
- 荷蘭: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 法國:巴黎高科集团,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集团(insa),巴黎、南特、里尔、里昂、马赛5所中央理工大学,法国高等矿业教育集团下属7所大学
-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柏林工业大学,马格德堡大学等
- 義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博科尼大学
-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诺丁汉大学等
- 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立命館大学
-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 加拿大:麦马士达大学等四所大学
- 澳大利亞:昆士兰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悉尼大学
- 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州理工州立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普度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新墨西哥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辛辛那提大学,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历史
1896-1904 | 南洋公学 |
---|---|
1905-1906 | 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
1906-1911 | 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 |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 |
1911-1912 | 南洋大学堂 |
1912-1921 |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
沪平唐第一次合并 | |
1921.4-1922秋 | 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
沪平唐第一次解体 | |
1922秋-1927夏 | 交通部南洋大学 |
1927.8-1928.8 | 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
沪平唐第二次合并 | |
1928.9-1940.9 |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
抗日战争爆发 | |
1941.9 - 1942.8 | 部分迁入法租界 1941.9 改名私立南洋大学 |
1942.8 | 被日军及南京政府接收为国立交通大学(沦陷区) |
内迁重庆 | |
1940.9 | 交通大学重庆分校 |
1942-1946 | 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 |
抗战胜利 回迁上海 | |
1946-1949 | 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 |
平校回迁,另独立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 | |
国共内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
1949.7平校和唐校合并另成立中国交通大学 | |
沪平唐第二次解体 | |
1949-1959 | 交通大学 |
交大西迁 | |
1957-1959 | 交通大学上海部分 |
1959- | 上海交通大学 |
初创与合并前(1896 - 1921年)
南洋公学由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创办的大学。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推行新政。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后,曾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商讨设立南洋公学。1896年10月,盛宣怀上奏《条陈自强大计折》并附《请设学堂片》奏请在上海设置南洋公学,提议由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提供经费。12月6日光绪帝谕令批准盛宣怀设立学堂。[18]南洋公学隸属于招商局和电报局,校內设置了师范學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盛宣怀首任督办。1905年改隶商部,更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1907年改隶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辛亥革命后1911年到1912年间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继承清政府邮传部的中华民国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直至1921年与交通部下属的另外三校合并为交通大学。[19]
合并为交通大学时期(1921 - 1949年)
1920年(民国9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以交通部所属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路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決定於1921年统一学制,统称交通大学,办事处设在北京,是为交通大学第一次合并。1922年5月,因北洋政府派系纠纷,叶被迫离职,交通大学存在不足一年即解体。
1922年交通大学解体后原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单独成立交通大学上海学校,后在1922年夏更名交通部南洋大学直至1927年。1927年8月更名为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9月,沪、平、唐三校再次合并组成“交通大学”。本部为上海沪校,唐校为土木工程学院,平校为铁路管理学院。是为交通大学第二次合并。
對日抗战八年时期,交通大学滬校内迁到重庆,唐校和平校内迁到贵州遵义,而留在上海沦陷区的部分成为伪交通大学。1945年8月交通大学重庆总校返回上海。1946年国立交通大学从交通部划归教育部,教育部令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平、唐两院分别回迁,平校另独立为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与国立交通大学分离。同年12月,教育部下令停办轮机、航海两科。1947年5月约2800名学生曾驾火车赴南京请愿反对停办,是为交通大学的护校运动。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同年6月15日,接管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在1949年7月平、唐两校共同成立中国交通大学后,唐校也最终与在上海的国立交通大学分离。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部分师生随国民政府迁台,1958年由在台校友倡议复校,即如今位于新竹的国立交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交通大学的上海本部更名为交通大学,平校和唐校另合并成立中国交通大学,是为由沪平唐三地构成的交通大学第二次解体。[20]
院系改革(1952年)
50年代初,当时的政府参照苏联专业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拆分,实施院系改革。交通大学由具有相当规模的理、工、管的多学科大学被拆分成单一的工科大学。大量院系调出。其中理学院中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被调到复旦大学;化学还支援成立了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全部被并入同济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会计、财务等系并入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部分支援成立了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纺织系分离出去成立了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水利系由严恺带去成立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航空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机电中的电子部分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55年又支持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机电还支持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此外还分出去支援了上海海运学院等许多学校。交通大学只是从外面调入了一些工科力量,但除了造船得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支援得到加强外,其余并入的实力都不强。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结束后,交通大学成了一所纯工科大学,实力受到重创。
交大西迁(1955 - 1959年)
1955年,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同时也为支援西北教育建设,国务院决定在上海的交通大学在1955年至1957年两个学年中分批迁往西安。1956年暑假,西安新校舍落成,学校第一批西迁开始。但由于形势的变化和校内师生的反对意见,内迁工作不久中断。但此时超过半数的师生和大部份设施已经迁去西安,西安新校区开始接受新生,交通大学也就正式开始两地办学。由于上海和西安两地管理上非常不便,加上西安部分已经成为事实,回迁恢复已没有可能。1959年7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交通大学两部分独立建校,分别成立两所校务独立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交通大学两校分立,是继院系调整之后,实力再次遭到削弱;而两校分立,又为几十年后两校在校友资源,校史解读等问题的纠纷上埋下伏笔。
上海交大时期(1959年至今)
196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划归国防科工委,同时接受当时的高等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领导。学科体系局限于国防相关专业。
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交通大学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发展几近停顿。1970年,学校又划归当时的中国海军领导。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在中国高校中进行改革,大胆创新,使学校发展在历经院系调整、西迁、文革的动荡后迎来重要的历史转机。学校以人事、劳动、分配制度为核心,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了教职员的工作热情;学校充分利用交通大学的校友资源,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在当时中国思想还比较禁锢的环境下,在高校率先接受海外校友捐赠,兴建包兆龙图书馆;拓展专业方向,重建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应用理科系以及管理学科,逐步恢复交通大学时期理、工、管三足鼎立的学科布局。学校的这些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当时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肯定。
198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七五”、“八五”期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5所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学校蓬勃的发展使得徐汇校区校舍资源相对紧张。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开始在上海市闵行区兴建闵行校区并于1987年投入使用。2001年开始,闵行校区作为上海兴建的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的主要部分,开始新一轮大规模建设,建成后将从原先的2200亩扩展到5000亩的规模,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基地。
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获得中国政府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支持,被列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少数几所高校之一。学校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优化学科布局,成立了生命,人文,环境,药学,法学等相关院系,并于1999年并入原上海农学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但并入原上海医科大学未果,于2002年成立了医学院。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也取得相当进展。200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签约,共建机械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工程高级人才,合作开展以来,在科研和教学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历层次,该国际化项目是中美两国顶尖大学成功合作的典范。2006年两校决定扩大合作规模,提升合作层次,建立交大密西根大学联合学院,合作的学科也有了很大的扩展。2002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新加坡成立了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研究生院;大部分院系都与国外知名院系开展了师生交换等实质性的合作。办学成果涌现,上海交通大学的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数量都居中国高校前列。生源质量保持稳定优秀,为中国大陆最受中学生欢迎的大学之一。
2005年6月10日,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的原则意见》。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组建后的上海交大,成为以工、医、商见长的国内顶尖大学之一。
知名校友
南洋公学至合校前毕业知名校友
|
|
交通大学西迁前毕业知名校友
|
|
交通大学西迁(1959)后毕业知名校友
著名学者:
|
|
青年企业家:
|
|
杰出企业家:
|
|
政界:
|
|
其它
历任校长
大事纪略
- 2010年
- 2月,在中国哈尔滨举行的第34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冠军
- 2009年
- 4月19日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成立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4月,承办第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并再次夺得冠军
- 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正式合并
- 2002年
- 2001年
- 6月8日,上海紫竹科学园区签约
- 2000年
- 1999年
- 9月,原上海农学院并入
- 1997年
- 1996年
参考文献
- ^ 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校旗修改方案(征求意见)
- ^ 新校歌校旗的修订
- ^ 学校最早的校训
- ^ 上海交大校训的思考
- ^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海交通大学校训
- ^ 饮水思源碑与交大校徽
- ^ http://gh.sjtu.edu.cn/list.asp?unid=1445
- ^ http://topics.sjtu.edu.cn/newsnet/wmjddisplay.php?id=24580
- ^ 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校报电子版 - 第1219期(2008-01-21) - 第03版[1]
- ^ http://jdxiaoshi.sjtu.edu.cn/images/2xg/1.jpg
- ^ 闻名世界的南洋公学教学楼(上海交通大学)
- ^ History of SJTU
- ^ 复旦大学新闻网 四大名校校长连续四天畅谈高校教育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Overall.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2012-11-03] (英语).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Overall.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 [2012-11-03] (英语).
- ^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
- ^ Time Higher Education:The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2/13. Time Higher Education. 2012 [2012-11-03] (英语).
- ^ 南洋公学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纪事
- ^ http://jd.sjtu.edu.cn/www/xxdt/2005-03-29/190.html
- ^ http://jd.sjtu.edu.cn/www/xxdt/2005-03-29/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