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红楼梦: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住土留言 | 贡献
维基化
第8行: 第8行:
|最初著錄 =
|最初著錄 =
|版本 = 脂硯齋評本、程偉元本
|版本 = 脂硯齋評本、程偉元本
|分類 = 子部小說
|分類 = 清朝小說類
}}
}}

2012年12月16日 (日) 10:36的版本

红楼梦
紅樓夢甲戌本
原名《石頭記》
作者曹雪芹高鶚 (有争议)
类型清朝小說類
语言白話文北京话
版本脂硯齋評本、程偉元本
成书年代乾隆 (有争议)
故事背景地點中國 编辑维基数据
發行信息
保存状态章回:一百二十回
出版時間1792年、18世纪、1868年 编辑维基数据
出版地點清朝

红楼梦》(Dream of the Red Chamber)(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原名《石头记》,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1]、《金陵十二钗》,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在第一次活字印刷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原本共120回,但后40回失传。现今学界普遍认为通行本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不知为何人所作。但民间普遍认为为高鹗所作,另有一说为高鹗、程伟元二人合作著续。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考认为是无名氏续,高鹗、程伟元整理。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主题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闺阁女子来避讳。不过此书最为人所熟知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爱。

涉猎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天神话作为故事的因源。却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下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全书中有很多关于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的描写与戏谑。

情节

该书由于影射清宫皇权更迭,成书后受当时严密文字狱制度破坏,主要分为两个版本系统。一为通行本系统,即市面上流行的编、续者为高鹗的版本,全书一百二十回;二为抄本系统,据考证作者是曹雪芹,此版本仅有八十回存世,具体情节与通行本前八十回大体一致,所不同抄本带有「朱批」(脂砚所书对书中内容情节人物之见解、感慨、评语等)而细节诸句略有不同。一般认为通行本是以抄本作为蓝本修改并续作的。因此情节分别介绍。

另为阅读便利起见,此节仅概略性介绍红楼梦主轴发展,相关各章回内容请见红楼梦章回列表

前八十回

书中一幕,徐宝篆(1810生)绘

女娲炼石补天,剩一块石未用。这补天顽石(通灵宝玉)经过修炼已经有了灵性。一僧一道携它变幻为美带入尘世。适逢神瑛侍者对一株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又动了凡心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炼成女体,闻讯亦随之下凡,打算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僧道二人欲了结这段公案,并将石头(通灵宝玉)夹带其中。元宵时节,霍启不慎丢失了英莲。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士隐被一僧一道点化,解出《好了歌注》出家。穷困的贾雨村反而由贫入官。贾府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受有功勋,分为宁荣二府,族中最长者为贾母,最疼生来口中就含有一块通灵宝玉(补天顽石)的孙儿贾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生来不喜读圣贤书,却爱与青春女性玩耍,为此与其父贾政关系紧张。林黛玉(绛珠仙草)此时入居贾府。刘姥姥为了生计,也一进荣府。学堂内发生一场大混战,贾府男子众人,丑态尽出。[2]

宁府长孙媳秦可卿去世,托梦叮嘱王熙凤盛筵必散。王熙凤协理秦氏丧事,场面辉煌,展示理家才能。荣府贾元春获选为妃并省亲,荣府为元春省亲修建别墅大观园,极尽奢华。

宝玉在池边读《会真记》,宝黛第一次葬花。赵姨娘与其子贾环,最恨贾宝玉。贾环欲烫瞎宝玉其眼,幸而未伤到眼睛,王夫人不骂贾环,把赵姨娘一顿臭骂。赵姨娘遂又命马道婆扎纸人作法害凤姐和宝玉。凤姐有事求黛玉,被打断,拿宝玉和黛玉的婚事取笑。宝凤二人忽随即因道婆作法而发狂,一僧一道前来相救。宝黛在春季结束时第二次葬花,林黛玉作成葬花词一首。

忽闻与贾府素无往来的忠顺王府来人,要找宝玉问琪官下落,说出交换汗巾之事,贾政大怒。贾政本要拿贾环出气,贾环却趁机说出金钏跳井之事,谎称金钏是因宝玉意图强奸而自尽。贾政怒不可遏,亲自下重手打了数十板,方被王夫人哭止,贾母闻讯训斥贾政,贾政亦自后悔。宝玉想听《牡丹亭》,却被龄官冷落,待见得贾蔷与龄官的景况,方知情缘皆有分定。

光绪刊本的《红楼梦》插图,图上人物为袭人。改琦绘。

探春写帖邀众人结诗社,众姐妹和宝玉以海棠为题作诗。宝玉想起湘云,邀来入社,湘云之作众人皆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设宴招待刘姥姥,刘姥姥闹出不少笑话;众人行酒令,所说词句颇有寓意,黛玉不经意说了几句《西厢记》中的句子,引起宝钗的注意,刘姥姥的令词又引发哄堂大笑。众人途经拢翠庵,妙玉请宝钗、黛玉到里间喝体己茶,宝玉也跟去。刘姥姥用了妙玉的一个成窑杯,妙玉嫌脏准备扔掉,宝玉做顺水人情送给了刘姥姥。刘姥姥出恭之后误打误撞到了怡红院,在宝玉的床上睡着,好在被袭人发现并掩饰过去。宝钗审问黛玉在行酒令时背出《西厢记》词句之事,以正言相劝,二人从此和好。黛玉于风雨夜作《秋窗风雨夕》词。

贾赦欲纳鸳鸯为妾,鸳鸯发誓不嫁贾赦。贾赦闻讯,明言鸳鸯看上了宝玉,实则暗指鸳鸯与贾琏有“私情”。贾母闻讯大怒,认为贾赦有意要把她身边的人支开。香菱向黛玉学作诗,以月为题,苦吟多首之后终得佳作。邢岫烟进京,路遇李纹、李绮,加上宝琴一起住进大观园,湘云也被贾母留下,园中热闹许多,交织成大观园中最美丽的景色。众人争联即景诗。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元宵当晚,贾母在荣国府设宴。贾母把陈腐旧套批驳一番。

凤姐操劳成疾,李纨、探春、宝钗代为主持内务,更为严谨。蕊官托春燕给芳官带去蔷薇硝擦脸。贾环也想要,芳官把茉莉粉给了贾环。赵姨娘借此进园大闹,夏婆子从中加油添醋。

柳家的想叫女儿去宝玉房中当差,托芳官给宝玉说,芳官要玫瑰露给柳五儿吃。并答应让五儿在宝玉房里当差。赵姨娘内侄却欲娶柳五儿,柳家父母同意,五儿不愿,父母未敢应允,钱槐气愧,偏与柳家相与。柳家欲回,其哥嫂送给柳五儿茯苓霜。迎春的丫头莲花儿为司棋到厨房要炖鸡蛋羹,柳家的不给,迎春的大丫头司棋便领人大闹厨房。柳五儿将茯苓霜分些赠芳官,回来被林之孝家的发现,王熙凤叫把柳家的打四十板,永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交给庄子,或卖或配人。宝玉替彩云瞒赃,平儿向偷太太玫瑰露给环儿的彩云说明情况,凤姐还要追究,经过平儿相劝,凤姐方罢。贾敬归天,尤氏理丧,尤老娘母女三人到宁府着家,贾蓉戏二姨。

刚烈的尤三姐因柳湘莲的拒绝娶配而引剑自尽;温柔的尤二姐因王熙凤的迫害吞金自杀。黛玉做“桃花诗”。众人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推黛玉为社主。湘云填柳絮词,黛玉邀众填词。宝钗诗中有“任他随聚随分”之句。众人后放风筝。鸳鸯望候凤姐,说凤姐患的是“血山崩”。贾琏请求鸳鸯暂把老太太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王夫人带着众仆抄检大观园,王熙凤消极配合。睿智聪颖的三妹贾探春愤而说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要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宁府夜宴,祖先灵位前竟听见了诡谲的叹息声,似乎是在指责贾府的不肖子孙,即将毁掉百年的簪缨望族。史湘云和林黛玉中秋夜联诗,句句似乎预言了贾府的命运,极为凄凉感伤:「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之后宝玉的贴身丫鬟晴雯因聪明灵巧被逐,病亡之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而薛宝钗愚蠢纵玩的哥哥薛蟠,娶了泼辣闹家的妻子;贾宝玉懦弱温和的二姊(堂姊)贾迎春,嫁给了残暴淫秽的丈夫。

后四十回

迎春出嫁,宝玉心中伤感。贾政逼宝玉去上课。袭人来潇湘馆打探口风,一婆子说了些造次之话,黛玉甚觉刺心,惊噩梦染上重病,探春湘云等来探视。

宫内报元妃身体欠安,贾母、贾政等人前往宫内探视。贾母向贾政提起宝玉亲事,贾政言宝玉尚需教化,亲自去试其文字。贾母为黛玉过生日,席间薛家人赶来通知薛蟠在外闹事打死了人。薛家人花银子、托关系买官赎罪,官府判薛蟠是误伤。

宝玉去潇湘馆,黛玉向宝玉介绍古琴知识。宝钗寄来书信,黛玉看后不胜感伤。宝玉、妙玉走近潇湘馆,听得黛玉抚琴悲秋之音,忽然琴弦崩断,宝玉疑惑。妙玉走火入魔

宝玉见晴雯补过的雀金裘,心中悲伤并祭奠她。黛玉听到宝玉定亲的消息,千愁万感,把身子一天天糟蹋起来,杯弓蛇影,一日竟至绝粒。侍书与雪雁说宝玉亲事未定,老太太要亲上作亲,黛玉听了病情转好。贾母知黛玉心事,主张娶钗嫁黛,王夫人、凤姐附和。

夏金桂暗恋薛蝌,借送酒调戏之。贾政、王夫人商量娶宝钗的事,宝玉来到潇湘馆,黛玉与其参禅。贾政过问水月庵风月案,贾琏替贾芹瞒丑。

怡红院海棠冬天开放,不知是祸是福,贾母叫办酒席赏花。宝玉丢玉,全家忙乱,请来妙玉扶乩。元妃薨逝,贾家悬赏寻玉。宝玉变得疯傻,老太太要给宝玉冲喜,凤姐献掉包计。

黛玉从傻大姐那里得知宝玉娶亲消息后迷失本性,黛玉咳血病重,焚烧诗稿,宝玉成亲。宝玉欲死,宝钗说黛玉已死,宝玉昏死噩梦。贾府人去潇湘馆哭黛玉。

贾政下属李十儿劝他做贪官,他不肯但信任李十儿。金桂调戏薛蝌被香菱撞见。探春远嫁,宝玉叹繁华易散,袭人、宝钗规劝。凤姐去秋爽斋路上遇秦氏,遇鬼而信神。凤姐求签,得王熙凤衣锦还乡之句。探春辞别,尤氏在园中见鬼,贾珍等相继病倒。大观园不敢住人,为禽兽所栖,贾赦请法师驱邪逐妖。金桂想药死香菱反药死自己。雨村遇士隐。

宁府被抄,贾赦贾珍被捆走,两府大乱。贾母祷天宽宥儿孙。主上宣旨革去贾赦、贾珍的世职,发配边疆,贾政袭贾赦的世职。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骂雨村。王夫人将家事交凤姐办理。贾母拿出银两给宝钗过生日,宝玉中途退席经潇湘馆闻鬼哭。宝玉欲梦黛玉而不得,错把五儿当做晴雯。贾母病重。迎春被中山狼折磨病死,史湘云丈夫得了暴病。贾母寿寝,凤姐办理丧事,可办事力诎,失去人心。鸳鸯自尽殉主。何三引贼盗来贾府,妙玉为贼所抢不知所终。赵姨娘中邪被折磨死。

刘姥姥哭贾母,凤姐欲将巧姐托付给她。宝玉找紫鹃表白心思。凤姐死,王仁混闹给凤姐大办丧事,平儿帮贾琏筹钱。甄应嘉复职进京拜会贾政。地藏庵姑子来贾府受到宝钗冷遇,激惜春出家。贾宝玉与甄宝玉貌象而异,宝玉斥之为禄蠹。宝玉病重,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宝玉死而复生。宝玉二历幻境,看淡儿女情长。贾琏看望贾赦,将女儿托于王夫人。惜春出家修行,紫鹃陪伴。宝钗劝勉宝玉,与之辩论赤子之心

宝玉别王夫人宝钗等人离去。邢夫人等人要卖巧姐,平儿和巧姐同去刘姥姥庄上避难。宝玉考试中途失踪。探春回家。宝玉、贾兰中举。贾府复官。贾政去金陵安葬贾母,闻喜讯回京,宝玉随僧道而去。香菱难产而死,袭人嫁蒋玉菡。雨村遇士隐,归结红楼梦。

人物

《红楼梦》写了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至于全书出现的人物则不下数百人。书中众多人物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宝玉与金陵十二钗

贾宝玉
  • 贾宝玉 - 第一主角,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厌恶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学情怀的满足。住在怡红院,在诗社中号为「怡红公子」更是母亲眼中的「混世魔王」。脂砚斋透露雪芹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三字,某些人认为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 林黛玉 - 女主角之一,与贾宝玉相映衬,为「木石前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林黛玉为贾母外孙女,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贾府,父母双亡,品貌风流,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文采风流,颦颦(本无字,这个字是贾宝玉所赠),住在潇湘馆,在诗社中号为「潇湘妃子」。占花名签得芙蓉。脂砚斋透露雪芹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高鹗版为病逝。周汝昌等红学家认为最后投水自杀。
  • 薛宝钗 - 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相对,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薛宝钗为王夫人的外侄女,即宝玉的姨表姊,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居住贾府。她体态丰艳,才情亦高,为人亲和圆融,心思细腻,在贾府众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欢迎得多,也深得贾母喜爱;住在蘅芜苑,在诗社中号为「蘅芜君」。占花名签得牡丹。薛宝钗服膺世俗价值,虽然她身上所佩戴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为「金玉良缘」,但在宝玉心中仍不及超凡脱俗的林黛玉。书中反复隐喻,如:冷香丸、所居院落蘅芜苑前大石封闭及无花冰冷的环境来看,有人认为评语似乎应为“冷情”。警幻曲中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暗示宝玉与宝钗成亲,但宝玉只怀念黛玉,虽然宝钗有如山中高士,也有举案齐眉的美德,但宝玉心中依然不平,只能空对宝钗,没甚么夫妻之情。
  • 史湘云 - 另一主角,贾母娘家史家的侄孙女儿,和宝玉、黛玉同辈,父母双亡,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幼年时因贾母疼爱,也曾在荣府居住过一段时日,是宝玉的第一个青梅竹马。性格爽朗明快不扭捏,好几次因此得罪了林黛玉。并不住在大观园,在诗社中号为「枕霞旧友」。占花名签得海棠。作者形容史湘云的外表是「臂,形」,才思不输薛林二人。高鹗本中,湘云的丈夫婚后不久即得痨病,她终身守寡。有一派红学家推测,作者原著会写到湘云与宝玉结合的情节,因此有「金麒麟伏白首双星」一回。警幻曲中有“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回目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脂批有“后数十回若兰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暗示与才貌双全的卫若兰白首偕老,不再像幼年那样坎坷。但是也有一派红学家认为,“若兰射圃”的情节并不意味着史湘云与卫若兰将共度余生,因为前八十回中史湘云已经许配某官宦人家,故警幻曲中所指可能是此位未婚夫后遭变故,两人未能成婚。而金麒麟一段,考虑到拥有金麒麟的实际上是贾宝玉与史湘云两人,故有可能是史湘云与贾宝玉在家族败落之后结为夫妇,相依为命。尚有一派红学家则觉得:金麒麟虽然代表姻缘,但作者叙事,喜爱描写命运已定但当事人都难以逆料,像史湘云、妙玉等人,只要对宝玉“心里一动”,作者就不会安排嫁给宝玉的。所以像袭人由宝玉取得红汗巾却嫁与蒋玉函。宝玉曾拥有金麒麟也不代表就一定是这桩姻缘的男主角。
  • 贾元春 - 宝玉长姐,同为王夫人所出,元月一日出生,故名元春,被选入宫中,后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无有子嗣。贾府盖大观园就是为了元春回家省亲,高鹗续写她后因痰疾过世,终年虚岁43嵗。元春和迎、探、惜春四姊妹名字谐音为「原应叹息」;姓名谐音是作者惯于暗示意涵的手法之一。判词称她“虎兔相逢大梦归”。暗示于虎年与兔年相逢的兔年正月(卯年寅月)过世。典故应为引用《后汉书·郑玄传》与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中「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一语加以变化。
  • 贾迎春 - 贾宝玉的堂姐,贾赦的女儿,住在紫菱洲里的缀锦楼,在诗社中号为「菱洲」。性格懦弱胆怯,信奉道教,但最终被嫁给一个性格暴躁的色狼武官孙绍祖,受虐而死。判词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暗示被忘恩负义的丈夫虐待而死。
  • 贾探春 - 贾宝玉的庶出妹妹,住在秋爽斋,在诗社中号为「蕉下客」。占花名签得杏花。是大观园中仅次于王熙凤的最能干的女人,有人误以为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亲生母亲赵姨娘,尊嫡母为母亲,实为当时风俗礼法如此,非其不认亲也。曾在贾府与李纨薛寳钗王熙凤病中主事,高鹗续写她远嫁海疆统制周琼之子。判词称她“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依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与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俱作此语,甲戌本脂批“好句”确为定本。)暗示远嫁外地,再难回返。
  • 贾惜春 - 宁府贾珍之妹,在荣府长大,是众同辈姊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住在藕香榭周围的蓼风轩,在诗社中号为「藕榭」。性格孤僻冷漠,善绘画,喜佛法,贾家衰败后修行,终身未嫁。是红楼梦中另一个远避俗世的角色。判词称“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傍。”暗示出家为尼。
  • 妙玉 - 贾府家庙中的年轻带发修行尼姑,她实际身份是贾府世交之女,因生父得罪于朝廷被抄家,以尼姑身份避祸于贾家,她生性好洁,判曲称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暗示可能沦落风尘。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被强盗掳去,生死不明。
  • 王熙凤 - 另一女主角,普遍认为是红楼梦中最为鲜活的人物,具有强烈的世俗气息。为贾琏之妻,即宝玉堂嫂,是王夫人的侄女儿,因此虽然身为邢夫人的媳妇,却帮王夫人处理荣府家务。精明能干,口舌伶俐,手腕灵活,手段毒辣。但害死尤二姐等人,导致贾府被御史弹劾;而克扣下人月钱违法放印子(高利贷),也成为贾府家产被抄后无法放还的主因。判词称“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一种说法认为该句暗示最后被休(拆字为人木),过世还葬金陵,即“王熙凤衣锦(寿衣)还乡”。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从二令三人木”是说该句应该读作主动式,即开始她从于长辈等人,后来就因才干使唤(令)别人,最后就”退休“(因为从前80回后期她确实病体缠身,却并未有被命令或家族内失权的迹像)。高鹗版本中并没有被休。高鹗版本第一百零一回中,王熙凤抽得签诗“去国离乡二十年,于今衣锦返家园。蜂采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暗示离开金陵二十年后,过世身穿锦绣寿衣还葬金陵,一生争强斗胜,积蓄钱财,最后却不得享用。
  • 贾巧姐 - 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判词称“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暗示贾府没落后被刘姥姥所救。高鹗版本中为舅兄贾环贾芸所出卖,差点成为外藩的婢女侍妾,为刘姥姥搭救躲到乡下,后嫁与周姓乡绅之子。有红学家认为是嫁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并认为贾芸没有参与出卖巧姐的事。
  • 李纨 - 字宫裁,宝玉长兄贾珠之妻,李守中之女。贾珠死后,守寡抚养其子贾兰长大。有别于王熙凤,李纨性格恬淡守静,待下宽和,虽是王夫人长媳,但主要工作是陪众小姑们读书女红,偶尔协理家务。大观园内,李纨住在稻香村,诗社内号「稻香老农」。判词称“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依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影印本,戚序本《石头记》与程甲本,程乙本《红楼梦》俱作此语,甲戌本,庚辰本脂批“真心实语”确为定本。)暗示由于其子贾兰功名有成,守寡多年受封荫得凤冠霞帔。占花名签得老梅。
  • 秦可卿 - 是秦业从养生堂抱来的养女,贾珍之儿媳,贾蓉之妻。名字谐音为「情可轻」,处理宁府家务,待下宽和,不落褒贬。第五囘出场,第十三囘死亡(现存版本中为病死,但脂砚斋评指出原回目名称为“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此段情节后被删去)。判词绘有美女悬梁,称“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暗示因为淫行,受不了荣宁府中谣言的压力而悬梁自尽。现行版本中,仍看得见贾珍为媳妇的丧礼大肆铺张等情节,引发读者的揣想。贾宝玉也曾在太虚幻境之梦中遇见警幻仙子之妹可卿(字可卿,乳名兼美,脂批称此暗喻并兼黛玉、宝钗之美),关于贾府中的秦可卿与宝玉梦中的可卿的关系,说法不一。近年有红学家强调秦可卿的研究,甚至标榜为“秦学”。

其他人物

  • 贾母 - 贾家的大家长,原为史侯家之女,在金陵四大家族最盛时期嫁与贾代善为妻,生下贾赦、贾政二子,有一个女儿名贾敏,即黛玉之母。贾母和一般的老人一样,溺爱孙儿,喜欢热闹,贾家众人皆以讨贾母欢心为务,不敢拂逆,因此贾母在诸多事件中都是一个具有最后决定权的人物。
  • 刘姥姥 - 其女婿之祖辈曾于王家于官场结拜为亲,是王家农村的远房“亲戚”,由于其诙谐弄拙,成为贾府众人取笑逗乐的女清客,王熙凤曾给予她资金赞助,使她感恩永记,在贾府危机时拯救了王熙凤唯一的亲女儿巧姐。
  • 香菱 - 甄士隐之女,原名英莲,幼时被拐走,长大后被卖给薛家,成为服侍薛蟠的小妾。入金陵十二钗副册。占花名签得句“连理枝头花正开”。判词称“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暗示因为夏金桂的原因(两地生孤木合为桂字),而去世返葬故乡。高鹗版本写后来扶正成为正妻后,并未夭亡。不合作者原意。
  • 平儿 - 王熙凤的陪嫁丫嬛,贾琏的妾。对王熙凤忠心耿耿,并助理荣府诸事,但平儿聪颖善良,常暗中帮助他人。高鹗版本写后来扶正成为正妻。
  • 袭人 - 贾宝玉房中的大丫鬟,本姓花,名蕊珠,后宝玉因见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而改其名。很得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赏识,月钱等级同赵姨娘。曾和贾宝玉“初试云雨”,却未正式成为宝玉的妾。宝玉出家后嫁给伶人蒋玉菡为妻。入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 紫鹃 - 原名鹦哥,是贾母身边的二等丫环,黛玉来贾家后,贾母将紫鹃派去服侍黛玉,名字与黛玉带来的小丫头「雪雁」成对。紫鹃本并不是黛玉家的人,却对黛玉十分忠心,常设法宽慰多愁善感的她,又明白黛玉心事,几次试探宝玉;是一个痴情人物。
  • 鸳鸯 - 贾宝玉祖母贾母的心腹丫鬟,被贾赦看中要娶为妾,她宁死不从,受到贾母的保护。高鹗版本中她在贾母去世后上吊自杀。
  • 薛宝琴 - 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薛宝钗的堂妹。后来嫁与梅翰林之子。作者写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回,以「梅」作为薛宝琴的象征。

艺术特点

颐和园长廊彩绘:傻大姐泄密

红楼梦是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每个章回虽然彼此独立,却又各有相关,有学者指出红楼梦所采用的是一种全然不同于西方小说的结构方式,作者采用许多小事件堆叠成为一个大事件的「浪潮式」架构,以数个大主轴穿插众多小故事而成。在小说中还包含着、词、曲、酒令笑话谜语题匾八股文等各种不同文体的创作与批评。乃至有命理卜辞、脉案药方、讼状塘报等。而本身已是长篇小说。涉及的文字题裁,包罗万有,蔚为大观。

命名艺术

书中很多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特点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谐音:

  • 青梗峰——情根峰
  • 十里街——势利街
  • 仁清巷——人情巷
  • 胡州——胡诌
  • 甄士隐——真事隐(去)
  • 甄英莲——真应怜
  • 封肃——风俗
  • 霍启——祸起/火起
  • 贾雨村——姓贾名化:假话;表字时飞:实非;别号雨村:假语村(言)/假语存[3]
  • 娇杏——侥幸
  • 冯渊——逢冤
  • 秦可卿——情可轻
  • 秦钟——情种
  • 秦业——情孽
  • 戴权——大权
  • 詹光——沾光
  • 卜固修——不顾羞
  • 卜世仁——不是人
  • 单聘人——善骗人
  • 石呆子——实呆子
  • 吴兴登——无星戥
  •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另一说谐音是:原因探析
  • 靛儿——垫儿
  • 张友士——将有事
  • 贾玫——假没(假设没有这个人)
  • 卫若兰——味若兰
  • 群芳髓——群芳碎
  •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 怡红院——遗红怨
  • 潇湘馆——消香馆
  • 蘅芜苑——恨无缘
  • 藕香榭——耦湘榭
  • 贾王薛史——家亡血史(賈史王薛--舊時王謝)
  • 葫芦僧----糊涂僧

非谐音:

  • 抱琴、司棋、待书、入画——“琴棋书画”
  • 善姐——反讽:名为“善”,但其人不善

作者

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并持续至今。首先是胡适提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作者并非同一人。然后经过许多人多番考证,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前八十回的作者为曹雪芹,后四十回的作者为高鹗和程伟元。后来,对于前八十回的作者也有了争议,但缺乏充分证据

近十年,中国明清史、红学专家土默热教授提出了关于《红楼梦》的研究结论: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作家洪升。引起红学界震动,得到很多红学爱好者的支持,但同时却遭到传统红学家们的冷落和批判。

前八十回作者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自言。紧接着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故事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但曹雪芹也仍可能为原本作者之化名,甚至脂评也可能为故意误导当权者判断,而帮助隐瞒作者真实身分。

清代诗人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乏足够的证据。

后四十回作者

程伟元在120回本《红楼梦序》中说,后40回中有20余回是他自“藏书家甚至故纸堆”中找到[4],剩余10数回则得之于“鼓担”,他和高鹗只是“细加厘剔,截长补短”。但多数人相信,后40回实际上全出自于程高二人之手。胡適根據俞樾《小浮梅閑話》所引張問陶《船山詩草》中有一首詩《贈高蘭墅鶚同年》的注云: “紅樓夢八十回以後,俱蘭墅(高鶚)所補。”,斷言<紅樓夢>後40回是高鶚續作。近年来也有人提出,后40回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确实只是作了编辑工作。也有人相信,后40回中仍有部分曹雪芹的旧稿[5]裕瑞在《枣窗闲笔》中说《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文笔相差很远。高陽的《高陽說曹雪芹》認為曹雪芹是唯一的作者。周春在《閱紅樓夢隨筆》提到乾隆庚戌(1790):“雁隅以重價購抄本兩部,一為石頭記,八十回;一為紅樓夢,一百二十回,微有異同。”

1976年,文雷(胡“文”彬、周“雷”合用笔名)发表了〈程伟元与红楼梦〉(《文物》,1976,第10期)这篇文章后,主张程伟元与高鹗两人同时参与了整理、篡改与修补,且从诸多新旧证据来看,质疑后四十回的作者应当另有其人,故认为程高续书说无法成立。

1981年,陈炳藻通过对红楼梦的数理统计,得出全120回皆为曹雪芹原作的结论。[6]但学术界依旧没有对此达成普遍共识,而赵冈更是同样通过数理统计得出完全相反的意见。[7]

版本

File:EPSN0032.JPG
联经出版社之一百二十回版本

《红楼梦》的版本可以分为脂本和程本两大系统

《红楼梦》写成时间仍待考证。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目前所见最早的抄本出现于清朝乾隆中期的甲戌年(1754年)。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中说:“是书前80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30年矣”。可见,《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当开始于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后不久。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脂批本,简称为脂本。绝大部分脂本只有前80回,被认为更接近曹雪芹的原作。现存的早期脂本已知有十数种,全部已影印出版。1911年出版的石印戚序本是第一部印刷版脂本。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校订出版《红楼梦》。此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程甲本。程甲本前80回是在梦觉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删去了几乎全部批语。其后40回一般认为是程伟元和高鹗所续,但也有人认为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时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版本。程伟元和高鹗于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对前80回作了大量的篡改。此本在清代影响不大,至民国方由胡适提倡而成其后数十年主流,至今台湾出版的《红楼梦》仍以此本为主。

《红楼梦》流传至今的抄本有:

  • 甲戌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8,13—16,25—28,共16回,4回一册,分装为4册。第一回有其他各本没有的一句话“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故得此名。甲戌,乾隆十九年,1754年。此本有一千多条批语,被称为“脂批”。胡适旧藏,后存于美国康乃尔大学。2005年购回,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 己卯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1回—20回,31回—40回,55回(后半),56—58,59回(前半),61—63,65,66,68回—70回,共42回。31回—40回这一册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六个字,故称己卯本。己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 庚辰本: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78回,1—80,缺64,67回。装成8册。10回一册。后四册目录页有“庚辰秋月定本”字样,故名。庚辰,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至今发现的含有脂批回目最多最完整的一个《红楼梦》版本,但是其中十七,十八回未分回,十九回无回目。每册的卷首标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字样,此外,至第五册起兼有《红楼梦秋定本》和《红楼梦秋月定本》。
  • 蒙古王府本:简称蒙府本,名石头记,发现于清代一蒙古王府,故名。120回。
  • 戚序本(又称石印本上海本南京本):名石头记,有戚蓼生序,故名。80回。
  • 杨藏本:又称“梦稿本”,120回。曾为杨继振收藏,故名。
  • 舒序本:名《红楼梦》。存1-40回。有舒元炜1789年(己酉)序,故名。
  • 俄藏本:原称列藏本。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存78回,缺5、6回。没有总书名。除少数几回名红楼梦外,各回皆名石头记。有红学家周汝昌等认为,不只一处,它本文字皆误,而此本正确。如黛玉眉目的第二句,此本为: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与第一句“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可谓绝佳之对。不过此句并非雪芹原笔[來源請求],原来的对句,有人考证为“一双将眄未眄窅霭目”,不论是用典炼字与对仗,都比列藏本更深切。(按:全唐诗收有李颀所写的《湘夫人》一诗,诗中有“窅霭罗袂色”一句,正是形容潇湘妃子用的,而全唐诗又是曹雪芹祖父召集学者所编,用“窅霭目”比用“含露目”来的深切多了。)郑庆山认为列藏本是一个由多种底本拼凑而抄成的百衲本,当中又有较晚的抄本,其抄写的时间也较多数抄本为晚。它的底本都是经过后人修改了的,连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修改也不是曹雪芹。此本在抄录过程中和抄成之后,又经过两次臆改。它的语言文字距离原著已经很远了。因此它的价值不够高,这是显而易见的。况且它又散佚两回,好几回的末尾(十二回、二十二回、二十四回、五十回、七十七回)又有残失,也是不够完善的。但是,和其他抄本相比.它还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八十回本。已有影印本。
  • 梦觉主人序本(简称梦觉本,又称甲辰本):名《红楼梦》,有梦觉主人序。80回。甲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 郑藏本:存23,24回。曾为郑振铎收藏,故名。
  • 北师大本: 存78回,1—80,缺64,67回。共两函,16册。现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故名。此抄本为1957年由琉璃厂书店购入,1961年收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中文古籍书目》后被遗忘,至2000年被中文系博士生曹立波发现。
  • 卞藏本,仅存前十回。是新发现的残脂本,2006年深圳收藏家卞亦文于上海拍卖会上购得,故名。

另外,毛国瑶曾称在1959年南京目睹一脂本,原有八十回,存十九册,七十七回有余,原为扬州旗人靖应鵾所藏,故称靖藏本。后迷失,仅留存一页。毛国瑶抄录了靖本独有的150条脂批发表。由于此本一直未露面,红学界对它的真伪意见分歧很大。

以上个本又称脂本,以有脂砚斋评语故.这些抄本现在都出版了影印本。

后来,有了活字印刷本:

  • 程甲本(1791):程伟元高鹗1791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
  • 程乙本(1792):程伟元、高鹗于1792年出版的活字印刷本,120回。对程甲本作了不少修改。

诸本关系

这些本子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有一位论者认为,这些本子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个传世稿本。诸本间的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雪芹并没有多个稿本传世。他以共同异文版本群统计表加上其它一些论据,论证了诸抄本都是配抄本(包括己卯本和庚辰本),因而,版本关系的研究不能以“本”为单位,应当以“回”为单位。有时,还要深入到一回的内部。

后40回续书

《红楼梦》还是原名《石头记》时曾经遭到清廷查禁,后经大学士和珅为《石头记》解禁。但解禁后原稿80回后散失。红学家周汝昌认为是乾隆与和坤共同阄割了整体作品《红楼梦》,高鹗整理出版一百廿回本时,写序说明他是收集整理残稿。当时清人笔记少有质疑,近代却有许多红学家认为不是修补残稿而是他人续作。有人认为,程乙本后40回由程伟元委托高鹗续写。也有人认为,后40回乃他人所作,高鹗只是整理人。普遍的看法是续书在文学价值上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相去甚远。目前对后四十回续作有一种看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曹雪芹已经在逝世前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书稿,虽然这些稿件至今未能发现,然而从各种清代文献中尚能看到些许相关的信息。有红学家提出,《红楼梦》原稿的计划在八十回后可能只有二十八回,这样全书一共有一百零八回。

索隐

由于清朝出现过许多文字狱,并且此书成书于清廷文字狱最为严酷的乾隆当朝时期,《红楼梦》为避免受到政治干扰,使用许多暗喻曲笔,真事隐去,假语存焉。于是后来许多读者怀疑其中影射时事,因而产生了各种解读。这种捕风捉影的解读及解读方法于红学研究中称为索隐派。纵使作者在首回前批自述,以此书寄托他对年轻时认识的女性的怀念。但也很可能只是假借要写女性,其实是要写当时知名人物的推托之词。

  • 有些清人笔记(如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张维屏《松轩随笔》),记有乾隆皇帝认为《红楼梦》是影射康熙时的权相明珠与其子纳兰容若的家事的。
  • 蔡元培曾主张:红楼梦隐含反清思想。明朝国姓代表红色,清朝男性需穿着满人衣冠,只有女性才能穿汉人服饰,所以红楼梦赞扬女性与推崇红色,“宝玉”影射玉玺。“悼红轩”是哀悼明朝朱家的意思。
  • 台湾作家高阳则推测与雍正乾隆即位的宫廷斗争有关,并写有一系列小说与论文。
  • 大陆有部分红学家认为:之所以有后四十回的续作,乃是一个政治行为。据考证,曹家与当时中国的皇族关系密切。《红楼梦》一书的历史、政治语境,乃是当时一场有名的政治风波“弘皙逆案”。《红楼梦》有着大量加之《红楼梦》中透露出大量的与当时官方所持的道德伦理相悖的思想,因而受到官府的干预。后四十回原稿的散轶与续作的出现,很可能是官府干预的结果。
  • 此外,从前八十回的文本中,尤其是从脂批批文、不同版本间的对比上看,后四十回原稿的大体情节可以推断出来。目前中国大陆学者刘心武便做过此种尝试,然而学界对此分歧颇大,褒贬不一。

风月宝鉴

有些论点曾指出,石头记的原型是风月宝鉴。有些故事中醒目突兀的专题情节,如大闹学堂、被删去的秦可卿乱伦、贾瑞与王熙凤、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等,是出自红楼梦的原型风月宝鉴。因为将风月宝鉴的故事补入红楼梦,造成故事内容时间混乱的状况,这种状况在描写秦氏、二尤的故事中能很明显地被注意到。

红学

红学指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学问。红楼梦由于传世版本多,加以欣赏角度与动机的不同,因此学者们对于红楼梦的作者与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大致可分为文学批评派索隐派、自传派等数派。

红学流派

文学批评派

王国维为主。王国维引入叔本华哲学思想,以西方的视角审视《红楼梦》。

索隐派

蔡元培等人为主。主张红楼梦作者以暗喻的方式,书写清廷宫闱中事,也有主张书中内容与清朝历史暗合者。

自传派

胡适等人为主。主张红楼梦为曹雪芹之自传,以曹家兴衰为背景。

红学家

蔡元培、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王国维、刘心武(新人)。

张爱玲、王昆仑、李希凡、蒋和森、何其芳、吴恩裕等有较有影响论著。

红楼梦续书

目前通行本《红楼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或者再加上程伟元所补。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最负盛名的著作,红楼梦的结局一直是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由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相比,文学性、艺术性、思想上都相差甚远,历史上便有了诸多红楼梦结局的续书。

红楼梦的续书从最早最早乾隆时期的高鹗程伟元版,一直到最近的四川女孩胡楠自己写续书,已有续作近百种,内容五花八门。当代《红楼梦》续书较著名者有两部:1984年出版的张之续写的30回《红楼梦新补》和1997年出版的周玉清续了39回的“曹周本”。续书大多无法写出够水准的诗词曲赋,与原著的水准有天壤之别。且因新出续书创作者和曹雪芹所处时代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续书表现的文化背景,语言特色都无法近原著。且续书常常加入续作者的幻想(如薛宝琴说英文[來源請求]),也和是无法贴近原著的重要原因。且绝大多数续书水准较低,文学性、内容与程高版相差较大,更不论与原著了。

评价

汪堃認為紅樓夢为谶纬书,《寄蜗残赘》卷九称《红楼梦》「聪明秀颖之士,无不荡情佚志,意动心移,宣淫纵欲,流毒无穷。至妇女中,因此丧行隳节者,亦复不少。虽屡经查禁,迄今终未绝迹。」。

胡适認為《红楼梦》是自然主義的傑作。但覺得不好看,因为没有主题,《基度山恩仇记》才好看。[8]

中国大陆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说,红学是一个无聊的东西,一群文化程度很低的人在那里乱吹捧。余秋雨说,《红楼梦》其实并不像吹捧的那么好。作为小说来说,枯燥乏味,内容沉闷,前后矛盾,故事单调,这些都是《红楼梦》的最大的缺陷。书里的诗词大多数都是抄袭明末江南汉人名士的,诗词的水准也并不高。 为什么《红楼梦》受到近乎肉麻的吹捧?余秋雨解释说,因为这是一部满清文化的小说。作者曹雪芹是包衣出身,算是半个满人。满清文化现在受到北方人的吹捧,因为他们喜欢那个味道。就好比老舍会被北京人吹捧成近代最好的作家,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北方人文化质素不太高,所以他们不太能欣赏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 余秋雨举例说,《红楼梦》里有很多满语词汇,那些词汇并不符合汉语语法。 这是很不好的。他说,中国人学文字,学文学,应该学习正宗的汉语文化,例如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等。他说,对于古典小说,只有例如《儒林外史》等这样的小说,才是正宗的汉语文化,那里面的语言,才是正宗的汉语。


毛泽东评价《红楼梦》

毛泽东一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作为一个博古通今的文化人政治家,他一生中对《红楼梦》的数次点评都有着特殊的视角。

井冈山时期,贺子珍谈起《红楼梦》说它谈情说爱,软绵绵的没有意思,毛泽东反驳她说,“你这个评价不公正,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哩!《红楼梦》裡写了两派,一派好,一派不好。贾母王熙凤贾政,这是一派,是不好的;贾宝玉林黛玉丫环,这是一派,是好的。《红楼梦》写了两派的斗争。我看你一定没有仔细读这本书,你要重读一遍。”[9]

1938年,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演讲时说:“《红楼梦》这部书,现在许多人鄙视它,不愿意提到它,其实《红楼梦》是一部很好的小说,特别是它有极丰富的社会史料。”[9]

1959年1960年,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谈到《红楼梦》,说:“《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出家长制度是在不断分裂中。贾琏贾赦的儿子,不听贾赦的话。王夫人凤姐笼络过去,可是凤姐想各种办法来积攒自己的私房。荣国府的最高家长是贾母,可是贾赦、贾政各人又有各人的打算。”[9]

1961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又谈到红楼梦说:“《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指曹雪芹)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33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他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9]

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和哲学家们在一起谈话时说:《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9]

1965年,毛泽东对表孙女王海容说:“你要不读一点《红楼梦》,你怎么知道什么叫封建社会?《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33人),其他都是奴隶,300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9]

衍生物

影视

据《红楼梦》改编的影视剧非常之多,中国红学会认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为1944年周旋主演的电影版《红楼梦》、1962年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电影《红楼梦》、1987年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1989年北影版电影《红楼梦》和2010年的《新版红楼梦[10]

台湾华视制作的1996版红楼梦最大的优势是它73集的容量,全剧于上海大观园拍摄。八十回之后的剧本并非改编自高鹗版本,而是参考脂砚斋评点本、旧时真本等改编而成。

北京电视台2008年2009年拍摄的《新版红楼梦》投资高达1.18亿元,但此剧从开拍初始就伴随许多争议[11][12]

现代舞

  • 《红楼梦》云门舞集十周年纪念舞码,林怀民1983年编舞,2005年春季封箱演出。与其他表演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红楼梦》现代舞中并无强调十二钗的角色,而由舞者的服装让观众自由想象,并藉舞台的布景和灯光产生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表现大观园由盛而衰的历程。该出舞剧于2005年3月25日到4月3日在台湾台北国家戏剧院四度上演,也是封箱演出。

戏曲

1970年、1989年播映。1989年版由杨丽花演贾宝玉,许秀年演林黛玉,青蓉演薛宝钗,高玉珊演王熙凤。

戲剧

文学作品

  • 张恨水1920年代中耗时六年完成的小说《金粉世家》,曾被评为“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金粉世家》原序)。这部小说描写民国年代的总理兼银行总董事金铨一家由富甲天下到一贫如洗的兴衰史,其中又以金铨的七公子金燕西与贫家女子冷清秋从追求到结婚到相厌为主线,在叙事手法和故事结构上,都与《红楼梦》有相似之处。
  • 高阳致力过红学考据工作,并以他的观点撰写考据文章,与相关小说。考据文章结集有《高阳说曹雪芹》

《高阳说红楼梦》等。相关小说有《红楼梦断》系列(《秣陵春》《茂陵秋》《五陵游》《延陵剑》)《曹雪芹别传》《三春爭及初春景》《大野龙蛇》等。

绘画

  • 故宫的长春宫,整个院子四面游廊的壁画,都是画的《红楼梦》题材。
  •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古画录》,全面梳理汇集了红楼古画,收有数十版本近500幅精彩的红楼古画。

小人书

1982—1984年出版《红楼梦》小人书,全套16本,分别由不同画家完成,封面为著名画家戴敦邦之作,现已成为收藏品

游戏

2009年春初,北京娱乐通制作了一款根据《红楼梦》改编的恋爱冒险游戏。玩家将扮演名为神瑛侍者的神仙,在遭遇妖魔攻击后魂魄被打散,转世成为贾宝玉。在大观园内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姐妹们一起成长与生活中,主角凭借着残留在脑海中依稀模糊的印象,不断追寻着自己作为神瑛侍者的记忆,故事从此拉开帷幕。除了钗黛之外、袭人、晴雯、王熙凤等约60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都将出现在游戏之中。

脚本由香港脚本作家莫妮芙(Moref)撰写、主美由动漫插画家白婕担任。游戏程序由《仙剑客栈》主程胡颖卓设计。《吉祥三宝》音乐制作人秦万民为游戏制作了3首歌曲和32首背景音乐。特邀正大国际的青年歌手曲泉丞为本游戏创作并演唱了一首插曲《梦红楼》。

有聲書

蔣勳《細說紅樓夢有聲書》,耕心藝術出版

纪念

译本

英译本

  • Cao Xueqin,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London, U.K.: Penguin 1973-1986.
霍克思译前八十回、闵福德译后四十回
  • Cao Xue Q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New York, U.S.A.: Penguin Group 1996. ISBN 0-14-600176-1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China: Foreign Language Press, 三卷, 1978-80.
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德译本

法译本

李治华译、铎尔孟

参考资料

  1. ^ 裕瑞《枣窗闲笔》:「旧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脂砚斋所批语,引其当年事甚确,易其名曰《红楼梦》。」
  2. ^ 注:程高本,也就是前八十回遭高鹗等人大量删改的通行本系统之内容为,补天顽石化为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投胎为“贾宝玉和他身上的通灵宝玉”。其他较接近原著的许多手抄本系统,其内容为神瑛侍者投胎为贾宝玉,补天顽石化为其身上的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是负责守护通灵宝玉的。
  3. ^ 据《红楼梦》第一回回前批,“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应为假语村;而从对仗的角度看,真事隐/假语存则对仗更工整。
  4. ^ 1959年12月27日胡適在臺灣圖書館做演講《找書的快樂》,回憶道:“乾隆五十六年的活字版排出了一百廿回的初版本,書前有程、高二人的序文說:‘世人都想看到《紅樓夢》的全本,前八十回中黛玉未死,寶玉未娶,大家極想知道這本書的結局如何?但卻無人找到全的《紅樓夢》。近因程、高二人在一賣糖攤子上發現有一大卷舊書,細看之下,竟是世人遍尋無著的《紅樓夢》後四十回,因此特加校訂與前八十回一並刊出。’可是天下這樣巧的事很少,所以我猜想序文中的說法不可靠。”(《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第255頁)
  5. ^ 可参阅赵建忠〈程刻本后四十回作者的探寻轨迹〉《呼兰师专学报》(2001,第1期)。
  6. ^ 作者是谁 数学证明新浪网2004年5月8日。
  7. ^ 周汝昌:《周汝昌梦解红楼》,316页。
  8. ^ 王鼎钧,回忆录第三卷《关山夺路》
  9. ^ 9.0 9.1 9.2 9.3 9.4 9.5 《毛泽东读《红楼梦》的独特视角》. 新华网. [2007年08月26日] (简体中文). 
  10. ^ 中国红学会成立30周年 新版本《红楼梦》备受关注2010年8月4日
  11. ^ 网友签名反对重拍红楼梦 认为陈晓旭无人能取代2007年5月23日
  12. ^ 新版红楼梦骂声不绝2010年8月2日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