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共产党: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Kayat941183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4行: 第4行:
{{共产党}}
{{共产党}}


'''共产党'''({{lang-en|communist party}}),是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通常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国]]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经济纲领中,如遗产税、超额累进税等等从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得到了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认可并实施。
'''共产党'''({{lang-en|communist party}}),是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通常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国]]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经济纲领中,如遗产税、超额累进税等等从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得到了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认可并实施。


== 共产党简史 ==
== 共产党简史 ==
第15行: 第15行:
从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上来说,现有的大量共产党——特别是欧洲的共产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大规模的分裂。这次分裂的原因是针对革命在达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必要性的争议。在这场争议中,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别开始称呼他们自己为共产党,而支持以渐进、和平过渡方式达到社会主义的派别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
从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上来说,现有的大量共产党——特别是欧洲的共产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大规模的分裂。这次分裂的原因是针对革命在达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必要性的争议。在这场争议中,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别开始称呼他们自己为共产党,而支持以渐进、和平过渡方式达到社会主义的派别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


这两个派别的分裂在之后的年代日益发展和加深。共产党坚定的支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而[[社会党]]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拒绝具有暴力革命倾向的[[列宁主义]]理论。在二战以后,这些分裂更向深层次发展。[[社会党]]开始进一步修正和远离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共产党'''中间也发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西欧地区共产党提出了[[欧洲共产主义]]学说,消除了原先学说中的[[列宁主义]]色彩,试图摆脱[[斯大林主义]]对其名声的影响。
这两个派别的分裂在之后的年代日益发展和加深。共产党坚定的支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而[[社会党]]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拒绝具有暴力革命倾向的[[列宁主义]]理论。在二战以后,这些分裂更向深层次发展。[[社会党]]开始进一步修正和远离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各国共产党间也发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西欧地区共产党提出了[[欧洲]][[共产主义]]学说,消除了原先学说中的[[列宁主义]]色彩,试图摆脱[[斯大林主义]]对其名声的影响。


大部分共产党的党组织结构按照“[[民主集中制]]”进行。理论上,党应当依据如下程序进行选举: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但是,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共产党的党史上来看,纯粹依据经典原则的组织很少能够维继长久。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实际情况被倒了过来,[[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权力并控制了[[中央委员会]]既而控制党代会。
大部分共产党的党组织结构按照“[[民主集中制]]”进行。理论上,党应当依据如下程序进行选举: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但是,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共产党的党史上来看,纯粹依据经典原则的组织很少能够维继长久。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实际情况被倒了过来,[[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权力并控制了[[中央委员会]]既而控制党代会。
第23行: 第23行:
在[[斯大林]]时期,世界上所有的共产党几乎都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影响甚至直接领导。在30年代,斯大林实现了对他的反对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对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挤出[[共产国际]]以后重新组建了[[第四国际]],托的追随者在中国被简称为“[[托派]]”。
在[[斯大林]]时期,世界上所有的共产党几乎都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影响甚至直接领导。在30年代,斯大林实现了对他的反对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对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挤出[[共产国际]]以后重新组建了[[第四国际]],托的追随者在中国被简称为“[[托派]]”。


二战以后,在中东欧国家,[[苏联]]帮助并建立了大量由当地原有左派政党和共产党合并组成的共产党。这些共产党在40年代末普遍获得了政权。并建立了和[[苏联]]相一套政治经济体系。只有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不属于这种由苏联“扶植”起来的类型。但是,后两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前者采用了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而后者则坚持斯大林体制。
二战以后,在中东欧国家,[[苏联]]帮助并建立了大量由当地原有左派政党和共产党合并组成的共产党。这些共产党在40年代末普遍获得了政权。并建立了和[[苏联]]相的政治经济体系。只有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不属于这种由苏联“扶植”起来的类型。但是,后两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前者采用了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而后者则坚持斯大林体制。


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声称自己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其领导人也建立了类似[[苏联]]的政治政党体制。但是与中东欧和苏联的政治体制相比,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多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联系在一起而缺乏比较完善的共产党政治体系。所以,尽管这些国家被归入广泛意義上的共产党国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政治体制并不是经典的共产党一党体制。
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声称自己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其领导人也建立了类似[[苏联]]的政治政党体制。但是与中东欧和苏联的政治体制相比,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多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联系在一起而缺乏比较完善的共产党政治体系。所以,尽管这些国家被归入广泛意義上的共产党国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政治体制并不是经典的共产党一党体制。
第32行: 第32行:
[[File:JPCommunist.jpg|thumb|right|200px|日本共產黨京都黨支部反戰運動海報]]
[[File:JPCommunist.jpg|thumb|right|200px|日本共產黨京都黨支部反戰運動海報]]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還有保留「共產黨」這個名字的政治團體,另外有些團體具有共產黨思想,不過不叫共產黨而已(如[[美國進步勞動黨]]、[[加拿大社會主義]]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共產黨中,有些依然秉持[[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甚至展開針對現有政權的武裝鬥爭;有些則並加以其他的新的不同于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闡述,以保持在經濟制度的極大改變下擁有一黨制或者實質一黨制的政治地位;有一部份則放棄了[[列寧主義]]中關於「暴力推翻薄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主張,加入了更多的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的新的看法特別是對人權的強調和「[[自由主義]]」的贊同,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上與一般的其他黨派沒有區別的黨派,如[[法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等等。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還有保留「共產黨」這個名字的政治團體,另外有些團體具有共產黨思想,不過不叫共產黨而已(如美國進步勞動黨加拿大社會黨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共產黨中,有些依然秉持[[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甚至展開針對現有政權的武裝鬥爭;有些則並加以其他的新的不同于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闡述,以保持在經濟制度的極大改變下擁有一黨制或者實質一黨制的政治地位;有一部份則放棄了[[列寧主義]]中關於「暴力推翻薄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主張,加入了更多的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的新的看法特別是對人權的強調和「[[自由主義]]」的贊同,放棄計劃經濟,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上與一般的其他黨派沒有區別的黨派,如[[法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等等。


另外,冷戰時代由共產黨掌握政權的國家的在劇變中喪失政權的共產黨,在[[1990年代]]也走上了很不相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羅馬尼亞共產黨]];有的仿造原西歐地區的共產黨,改變綱領甚至名字成為與[[社會黨]]相差無幾甚至更傾向於中立立場的左派政黨,在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由原[[波蘭統一工人党]]改組的[[波蘭社會党]]、[[摩爾多瓦]]共產党等,在多党政治下長時間處於執政的地位;有的則採用了民族主義的政策,演變為親民族主義的政黨,如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現[[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科索沃共和國]])的[[塞爾維亞社會黨]],[[1990年代]]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的由蘇聯共產党和俄羅斯共產党([[1990年]]成立)殘餘力量改組的[[俄羅斯共產黨]]([[1993年]]恢復)也被認為有比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有的僅僅是把名字一改,党裡的成員大部份都是原來共產党的成員,繼續進行[[一党專政]]的統治,如由原[[土庫曼斯坦共產黨]]改組的[[土庫曼斯坦民主党]]。此外,原中東歐地區還有一些完全堅持正統[[馬列主義]]的小黨,但被認為沒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冷戰時代由共產黨掌握政權的國家的在劇變中喪失政權的共產黨,在[[1990年代]]也走上了很不相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羅馬尼亞共產黨]];有的仿造原西歐地區的共產黨,改變綱領甚至名字成為與[[社會黨]]相差無幾甚至更傾向於中立立場的左派政黨,在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由原[[波蘭統一工人党]]改組的[[波蘭社會党]]、[[摩爾多瓦]]共產党等,在多党政治下長時間處於執政的地位;有的則採用了民族主義的政策,演變為親民族主義的政黨,如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現[[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科索沃共和國]])的[[塞爾維亞社會黨]],[[1990年代]]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的由蘇聯共產党和俄羅斯共產党([[1990年]]成立)殘餘力量改組的[[俄羅斯共產黨]]([[1993年]]恢復)也被認為有比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有的僅僅是把名字一改,党裡的成員大部份都是原來共產党的成員,繼續進行[[一党專政]]的統治,如由原土庫曼斯坦共产党改組的[[土庫曼斯坦民主党]]。此外,原中東歐地區還有一些完全堅持正統[[馬列主義]]的小黨,但被認為對當地沒有产生很大的影響。


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有一些以「[[毛澤東思想]]」为理论的共產黨政治力量。如[[尼泊爾]]的共產黨([[毛派]]),影響力很大。該黨傳承了[[中國共產黨]]原領袖[[毛澤東]]關於[[遊擊戰]]的思想,並在佔領區內進行[[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原底層階層的支援,成為控制[[尼泊爾]]三份之二的土地與人口、擁有獨立武裝的實力派。相比之下,該國還有一個類似歐洲共產主義政黨的尼泊爾共產黨,參與議會政治並一度執政掌握首相的職位。兩個政黨之間互相敵視。該國的毛派遊擊隊導致的不穩固的局勢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到[[2005年]]初為止,已經造成一萬多人死亡,十到十五萬人無家可歸。
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有一些以「[[毛澤東思想]]」为理论的共產黨政治力量。如[[尼泊爾]]的共產黨([[毛派]]),影響力很大。該黨傳承了[[中國共產黨]]原領袖[[毛澤東]]關於[[遊擊戰]]的思想,並在佔領區內進行[[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原底層階層的支援,成為控制[[尼泊爾]]三份之二的土地與人口、擁有獨立武裝的實力派。相比之下,該國還有一個類似歐洲共產主義政黨的尼泊爾共產黨,參與議會政治並一度執政掌握首相的職位。兩個政黨之間互相敵視。該國的毛派遊擊隊導致的不穩固的局勢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到[[2005年]]初為止,已經造成一萬多人死亡,十到十五萬人無家可歸。
第41行: 第41行:
[[File:Communist States.png|thumb|200px|right|現今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
[[File:Communist States.png|thumb|200px|right|現今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fact|[[朝鮮]]}}、[[古巴]]、[[越南]]、[[老挝]]五国以[[执政党]]的地位统治国家的共产党属于这种政党。它的性质是一党制或者实质一党制,由完全掌握政權與治權,其他政黨難以可與之競爭或監督。然而这些政党在内外政策上相互之间也有极大不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韓]]、[[古巴]]、[[越南]]、[[老挝]]五国以[[执政党]]的地位统治国家的共产党属于这种政党。它的性质是一党制或者实质一党制,由完全掌握權,其他政黨難以競爭或監督。然而这些政党在内外政策上相互之间也有极大不同。


另外,由于实行了[[议会共和制]],在[[摩尔多瓦]],[[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曾于1998年3月至2009年7月成为摩尔多瓦的执政党。
另外,由于实行了[[议会共和制]],在[[摩尔多瓦]],[[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曾于1998年3月至2009年7月成为摩尔多瓦的执政党。
在[[塞浦路斯]]、[[尼泊尔]],[[劳动人民进步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泽东主义)]]分别作为各自国家的执政党自2008年初开始执政。
在[[塞浦路斯]]、[[尼泊尔]],[[劳动人民进步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泽东主义)]]分别作为各自国家的执政党自2008年初开始执政。


[[中國]]、[[越南]]、[[老挝]]的党在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上保持了共产党的实际牢靠权力。其中有的政党相应在理论上做出了修改了适应新的经济情况。典型的如[[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称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在这三个国家,执政党采取的经济实用主义政策逐渐起到了经济進步的作用,如80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城市地区,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自革新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越南民众等等。
[[中國]]、[[越南]]、[[老挝]]的共产党在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上保持了共产党的实际牢靠权力。其中有的政党相应在理论上做出了修改了适应新的经济情况。典型的如[[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称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在这三个国家,执政党采取的经济实用主义政策逐渐起到了经济進步的作用,如80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城市地区,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自革新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越南民众等等。


[[古巴共产党]]在90年代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执行了一些经济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而且在一些经济政策上学习借鉴中国和越南,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但政治理论上并没有做多少修改{{fact|date=2010}}。在古巴共产党的纲领中,认为该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何塞·马蒂|马蒂]]主义”。这使该党指导思想具有古巴特色。
[[古巴共产党]]在90年代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执行了一些经济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而且在一些经济政策上学习借鉴中国和越南,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古巴共产党的纲领中,认为该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何塞·马蒂|马蒂]]主义”,使该党指导思想具有古巴特色。


[[朝鲜劳动党]]则被韩国以及其它国家的人士认为进行了大规模的个人崇拜运动,几乎见不到该党的改革迹象{{fact|date=2010}}。不过,2002年以来该党在该国的相当大部分领域进行了大的经济调整,目前普遍认为改革失败,2009年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導致經濟癱瘓後,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財政部部長[[朴南基]]因主導貨幣改革而被免職。2010年3月18日,[[韓聯社]]引述多名在朝鮮的消息人士指稱,[[朴南基]]已經在平壤順安區域被強加了『作為大地主的兒子,潛入革命隊伍,蓄意置國家經濟於死地』的罪名而被槍決。<ref>[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1172142.html 韩媒称朝鲜高官因货币改革失败被枪决(组图)]</ref>。
[[朝鲜劳动党]]则被韩国以及其它国家的人士认为进行了大规模的个人崇拜运动,几乎见不到该党的改革迹象{{fact|date=2010}}。不过,2002年以来该党在该国的相当大部分领域进行了大的经济调整,目前普遍认为改革失败,2009年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導致經濟癱瘓後,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財政部部長[[朴南基]]因主導貨幣改革而被免職。2010年3月18日,[[韓聯社]]引述多名在朝鮮的消息人士指稱,[[朴南基]]已經在平壤順安區域被強加了『作為大地主的兒子,潛入革命隊伍,蓄意置國家經濟於死地』的罪名而被槍決。<ref>[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1172142.html 韩媒称朝鲜高官因货币改革失败被枪决(组图)]</ref>。

2013年1月13日 (日) 10:56的版本

共产党(英語:communist party),是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通常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国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共产党提出的政治经济纲领中,如遗产税、超额累进税等等从促进社会公平的措施,得到了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广泛认可并实施。

共产党简史

1966年蘇聯共產黨郵票
1989年德国统一社会党集會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共產黨群眾

在20世纪的整个历程中,共产党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起到了影响世界的作用。在整个20世纪的历史中,被共产党或者自我宣布为共产党性质的政党所统治的国家一度达到21个之多。

从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上来说,现有的大量共产党——特别是欧洲的共产党,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次大规模的分裂。这次分裂的原因是针对革命在达到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必要性的争议。在这场争议中,支持以暴力革命方式的派别开始称呼他们自己为共产党,而支持以渐进、和平过渡方式达到社会主义的派别保持了原有的名字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

这两个派别的分裂在之后的年代日益发展和加深。共产党坚定的支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而社会党认同马克思主义,但拒绝具有暴力革命倾向的列宁主义理论。在二战以后,这些分裂更向深层次发展。社会党开始进一步修正和远离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在各国共产党间也发生了分裂,其中尤其以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为代表的西欧地区共产党提出了欧洲共产主义学说,消除了原先学说中的列宁主义色彩,试图摆脱斯大林主义对其名声的影响。

大部分共产党的党组织结构按照“民主集中制”进行。理论上,党应当依据如下程序进行选举:党代会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政治局。但是,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共产党的党史上来看,纯粹依据经典原则的组织很少能够维继长久。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实际情况被倒了过来,政治局把握了所有的权力并控制了中央委员会既而控制党代会。

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认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随着阶级的消灭,共产党也就消灭了。这与西方政党观点不同,西方世界认为,政党是政府与选民的桥梁,任何政党都可能长期存在。

斯大林时期,世界上所有的共产党几乎都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影响甚至直接领导。在30年代,斯大林实现了对他的反对者的清洗。其中著名的反对者托洛茨基在被排挤出共产国际以后重新组建了第四国际,托的追随者在中国被简称为“托派”。

二战以后,在中东欧国家,苏联帮助并建立了大量由当地原有左派政党和共产党合并组成的共产党。这些共产党在40年代末普遍获得了政权。并建立了和苏联相同的政治经济体系。只有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不属于这种由苏联“扶植”起来的类型。但是,后两者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前者采用了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而后者则坚持斯大林体制。

60-70年代,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也声称自己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其领导人也建立了类似苏联的政治政党体制。但是与中东欧和苏联的政治体制相比,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更多与领导人的个人能力联系在一起而缺乏比较完善的共产党政治体系。所以,尽管这些国家被归入广泛意義上的共产党国家,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政治体制并不是经典的共产党一党体制。

1989年1991年间,大量的中东欧地区的共产党丧失了政权。这一过程,在有的国家是和平进行的,比如波兰匈牙利,但在罗马尼亚等国则发生了严重的流血枪战过程。在这之前,大量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已经宣布放弃共产主义政治准则并接受了多党制大选。如尼加拉瓜贝宁等。

冷戰結束以後的共產黨狀況

File:JPCommunist.jpg
日本共產黨京都黨支部反戰運動海報

如今,世界上許多國家仍然還有保留「共產黨」這個名字的政治團體,另外有些團體具有共產黨思想,不過不叫共產黨而已(如美國進步勞動黨及加拿大社會黨等)。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共產黨中,有些依然秉持馬列主義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甚至展開針對現有政權的武裝鬥爭;有些則並加以其他的新的不同于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闡述,以保持在經濟制度的極大改變下擁有一黨制或者實質一黨制的政治地位;有一部份則放棄了列寧主義中關於「暴力推翻薄弱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主張,加入了更多的對共產主義及資本主義的態度的新的看法特別是對人權的強調和「自由主義」的贊同,放棄計劃經濟,成為一個在很多方面上與一般的其他黨派沒有區別的黨派,如法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等等。

另外,冷戰時代由共產黨掌握政權的國家的在劇變中喪失政權的共產黨,在1990年代也走上了很不相同的道路。有的完全消失,如羅馬尼亞共產黨;有的仿造原西歐地區的共產黨,改變綱領甚至名字成為與社會黨相差無幾甚至更傾向於中立立場的左派政黨,在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繼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如由原波蘭統一工人党改組的波蘭社會党摩爾多瓦共產党等,在多党政治下長時間處於執政的地位;有的則採用了民族主義的政策,演變為親民族主義的政黨,如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現塞爾維亞共和國黑山共和國科索沃共和國)的塞爾維亞社會黨1990年代在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影響的由蘇聯共產党和俄羅斯共產党(1990年成立)殘餘力量改組的俄羅斯共產黨1993年恢復)也被認為有比較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有的僅僅是把名字一改,党裡的成員大部份都是原來共產党的成員,繼續進行一党專政的統治,如由原土庫曼斯坦共产党改組的土庫曼斯坦民主党。此外,原中東歐地區還有一些完全堅持正統馬列主義的小黨,但被認為對當地沒有产生很大的影響。

在第三世界的一些國家,有一些以「毛澤東思想」为理论的共產黨政治力量。如尼泊爾的共產黨(毛派),影響力很大。該黨傳承了中國共產黨原領袖毛澤東關於遊擊戰的思想,並在佔領區內進行土地改革,得到了不少原底層階層的支援,成為控制尼泊爾三份之二的土地與人口、擁有獨立武裝的實力派。相比之下,該國還有一個類似歐洲共產主義政黨的尼泊爾共產黨,參與議會政治並一度執政掌握首相的職位。兩個政黨之間互相敵視。該國的毛派遊擊隊導致的不穩固的局勢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到2005年初為止,已經造成一萬多人死亡,十到十五萬人無家可歸。

当今执政的共产党

現今由共產黨執政的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韓古巴越南老挝五国以执政党的地位统治国家的共产党属于这种政党。它的性质是一党制或者实质一党制,由执政党完全掌握軍政大權,其他政黨難以競爭或監督。然而这些政党在内外政策上相互之间也有极大不同。

另外,由于实行了议会共和制,在摩尔多瓦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曾于1998年3月至2009年7月成为摩尔多瓦的执政党。 在塞浦路斯尼泊尔劳动人民进步党尼泊尔联合共产党(毛泽东主义)分别作为各自国家的执政党自2008年初开始执政。

中國越南老挝的共产党在选择了类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上保持了共产党的实际牢靠权力。其中有的政党相应在理论上做出了修改了适应新的经济情况。典型的如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中国共产党称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下的发展”,在这三个国家,执政党采取的经济实用主义政策逐渐起到了经济進步的作用,如80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中国城市地区,90年代后期到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过热前的大部分大城市居民,自革新开放以来的大部分越南民众等等。

古巴共产党在90年代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执行了一些经济上的自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经济,而且在一些经济政策上学习借鉴中国和越南,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在古巴共产党的纲领中,认为该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马蒂主义”,使该党指导思想具有古巴特色。

朝鲜劳动党则被韩国以及其它国家的人士认为进行了大规模的个人崇拜运动,几乎见不到该党的改革迹象[來源請求]。不过,2002年以来该党在该国的相当大部分领域进行了大的经济调整,目前普遍认为改革失败,2009年朝鮮貨幣改革失敗導致經濟癱瘓後,原朝鮮勞動黨計劃財政部部長朴南基因主導貨幣改革而被免職。2010年3月18日,韓聯社引述多名在朝鮮的消息人士指稱,朴南基已經在平壤順安區域被強加了『作為大地主的兒子,潛入革命隊伍,蓄意置國家經濟於死地』的罪名而被槍決。[1]

中文譯名的由來

1870年日本學者加藤弘之用日文片假名對「communism」音譯後,在日文中先後出現過「共同黨」、「貧富平均黨」、「通有黨」、「共產論」等漢字譯法;到1881年後才出現「共產黨」、「共產主義」的譯法。[2]

参考文献

"共產黨光輝史紀實" 簡略介紹共產黨的專業統治手段以及技術分析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