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堡里列表: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3行: | 第3行: | ||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人]],隨即在當年5月規劃行政區域,稱臺灣為東都明京,在今臺南一帶設[[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是臺灣史上的第一次行政區劃。 |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人]],隨即在當年5月規劃行政區域,稱臺灣為東都明京,在今臺南一帶設[[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是臺灣史上的第一次行政區劃。 |
||
1664年(永曆十八年),[[鄭經]]重定行政區域,改東都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另將承天府分為[[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四坊;天興、萬年二州下設[[文賢里]]、[[仁和里 (堡里)|仁和里]]、[[永寧里]]、[[新昌里]]、[[仁德里 (堡里)|仁德里]]、[[依仁里]]、[[崇德里 (堡里)|崇德里]]、[[長治里]]、[[維新里]]、[[嘉祥里]]、[[仁壽里 (高雄市堡里)|仁壽里]]、[[武定里]]、[[廣儲里]]、[[保大里]]、[[新豐里]]、[[歸仁里]]、[[長興里]]、[[永康里]]、[[永豐里]]、[[新化里]]、[[ |
1664年(永曆十八年),[[鄭經]]重定行政區域,改東都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另將承天府分為[[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四坊;天興、萬年二州下設[[文賢里]]、[[仁和里 (堡里)|仁和里]]、[[永寧里]]、[[新昌里]]、[[仁德里 (堡里)|仁德里]]、[[依仁里]]、[[崇德里 (堡里)|崇德里]]、[[長治里]]、[[維新里]]、[[嘉祥里]]、[[仁壽里 (高雄市堡里)|仁壽里]]、[[武定里]]、[[廣儲里]]、[[保大里]]、[[新豐里]]、[[歸仁里]]、[[長興里]]、[[永康里]]、[[永豐里]]、[[新化里]]、[[永定里 (堡里)|永定里]]、[[善化里]]、[[感化里]]及[[開化里]]等二十四里,為臺灣堡里制度之始。此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到清領時期仍被沿用。<ref>[http://thcts.ascc.net/themes/rb02.php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ref> |
||
其後因開拓之地日廣、人口日增,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不敷所需,又增設堡、鄉、澚行政區劃,其數目也逐漸增加。1920年(日大正九年),全臺改制為五州二廳之際,始廢止堡、里、鄉、澚。 |
其後因開拓之地日廣、人口日增,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不敷所需,又增設堡、鄉、澚行政區劃,其數目也逐漸增加。1920年(日大正九年),全臺改制為五州二廳之際,始廢止堡、里、鄉、澚。 |
2013年5月5日 (日) 03:36的版本
臺灣堡里列表,列舉1920年(日大正九年)「地方制度改正」前夕的堡、里、鄉、澚。
1661年(南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率軍驅逐荷蘭人,隨即在當年5月規劃行政區域,稱臺灣為東都明京,在今臺南一帶設承天府,以北設天興縣,以南設萬年縣,是臺灣史上的第一次行政區劃。
1664年(永曆十八年),鄭經重定行政區域,改東都為東寧,升天興、萬年二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北路及澎湖三安撫司;另將承天府分為東安坊、西定坊、寧南坊、鎮北坊四坊;天興、萬年二州下設文賢里、仁和里、永寧里、新昌里、仁德里、依仁里、崇德里、長治里、維新里、嘉祥里、仁壽里、武定里、廣儲里、保大里、新豐里、歸仁里、長興里、永康里、永豐里、新化里、永定里、善化里、感化里及開化里等二十四里,為臺灣堡里制度之始。此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到清領時期仍被沿用。[1]
其後因開拓之地日廣、人口日增,四坊二十四里的建置不敷所需,又增設堡、鄉、澚行政區劃,其數目也逐漸增加。1920年(日大正九年),全臺改制為五州二廳之際,始廢止堡、里、鄉、澚。
宜蘭廳
臺北廳
桃園廳
新竹廳
- 臺中 (堡里)(1916年11月3日臺中街脫離藍興堡,單獨成為一堡里[2])
- 藍興堡
- 大肚下堡
- 捒東下堡
- 貓羅堡
- 捒東上堡(部分)
- 苗栗三堡
- 大肚中堡
- 大肚上堡
- 線東堡
- 線西堡
- 燕霧上堡
- 馬芝堡
- 二林上堡
- 武西堡
- 燕霧下堡
- 武東堡(部分)
- 東螺東堡
- 東螺西堡
- 二林下堡
- 深耕堡
南投廳
嘉義廳
- 嘉義西堡
- 嘉義東堡
- 柴頭港堡
- 大目根堡
- 打貓東頂堡
- 打貓東下堡
- 打貓北堡
- 打貓南堡
- 打貓西堡
- 牛稠溪堡
- 大槺榔西堡
- 大槺榔東下堡
- 大坵田西堡
- 鹿仔草堡
- 蔦松堡
- 龍蛟潭堡
- 白鬚公潭堡
- 斗六堡
- 溪洲堡
- 西螺堡
- 他里霧堡
- 大坵田堡
- 布嶼堡
- 海豐堡
- 尖山堡
- 大槺榔東頂堡
- 白沙墩堡
- 鹽水港堡
- 鐵線橋堡
- 太子宮堡
- 下茄苳南堡
- 下茄苳北堡
- 果毅後堡
- 哆囉嘓東下堡
- 哆囉嘓東頂堡
- 哆囉嘓西堡
臺南廳
- (以下位於今臺南市轄區)
- 臺南市
- 永康上中里
- 永康下里
- 新昌里
- 効忠里
- 外武定里
- 內武定里
- 仁和里
- 文賢里
- 永寧里
- 依仁里
- 仁德北里
- 仁德南里
- 永豐里
- 崇德西里
- 保西里
- 保東里
- 歸仁北里
- 歸仁南里
- 外新豐里
- 內新豐里
- 長興下里
- 長興上里
- 廣儲西里
- 廣儲東里
- 新化北里
- 新化西里
- 新化東里
- 外新化南里
- 內新化南里
- 楠梓仙溪西里
- 楠梓仙溪東里(部分)
- 新化里西堡
- 安定里東堡
- 大目降里
- 善化里西堡
- 善化里東堡
- 西港仔堡
- 蔴荳堡
- 佳里興堡
- 茅港尾東堡
- 茅港尾西堡
- 赤山堡
- 蕭壠堡
- 漚汪堡
- 學甲堡
- (以下位於今高雄市轄區)
阿緱廳
- 楠梓仙溪東里(部分)
- 羅漢外門里
- 羅漢內門里
- 嘉祥內里
- 崇德東里
- 港西上里
- 港西中里
- 港西下里
- 新園里
- 港東上里
- 港東中里
- 港東下里
- 嘉禾里
- 善餘里
- 德和里
- 興文里
- 咸昌里
- 安定里
- 永靖里
- 治平里
- 長樂里
- 泰慶里
- 宣化里
- 仁壽里
- 至厚里
臺東廳
花蓮港廳
澎湖廳
参考资料
- ^ 《明鄭時期臺灣行政疆域圖》,中央研究院台灣歷史文化地圖網站
- ^ 府令第60號、告示第117號,府報第1145號,臺灣總督府,1916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