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斯里兰卡内战: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279行: 第279行:
{{flagicon|Croatia}} 400人<br />
{{flagicon|Croatia}} 400人<br />
-----
-----
{{flagicon|Turkemenistan}} 900,000人<br />
{{flagicon|Turkmenistan}} 900,000人<br />
{{flagicon|Kazakhstan}} 800,000人<br />
{{flagicon|Kazakhstan}} 800,000人<br />
{{flagicon|Azerbaijan}} 798,000人<br />
{{flagicon|Azerbaijan}} 798,000人<br />

2013年7月10日 (三) 13:11的版本

斯里兰卡内战
日期1983年7月23日—2009年5月18日
地点
结果 斯里兰卡政府军获得胜利
参战方

 斯里蘭卡 (1983年-2009年)


 苏联 (1983年-1991年)


 南斯拉夫 (1983年-1992年)


 联合国 (1987年-2009年)


 欧洲联盟 (1984年-200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83年-2009年)


 獨立國家聯合體 (1991年-2009年)


援助:

泰米尔伊拉姆 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 (1983年-2009年)









援助:

指挥官与领导者

斯里蘭卡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
斯里蘭卡 拉特纳西里·维克勒马纳亚克


苏联 尤里·安德罗波夫 (1983年-1984年)
苏联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1984年-1985年)
苏联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84年-1985年)
苏联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 (1985年-1988年)
苏联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1988年-1991年)
苏联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1990年-1991年)


南斯拉夫 米卡·什皮利亚克 (1983年-1984年)
南斯拉夫 韦塞林·久拉诺维奇 (1984年-1985年)
南斯拉夫 拉多万·弗拉伊科维奇 (1985年-1986年)
南斯拉夫 锡南·哈萨尼 (1986年-1987年)
南斯拉夫 拉扎尔·莫伊索夫 (1987年-1988年)
南斯拉夫 拉伊夫·迪兹达雷维奇 (1988年-1989年)
南斯拉夫 亞內茲·德爾諾夫舍克 (1989年-1990年)
南斯拉夫 博里萨夫·约维奇 (1990年-1991年)
南斯拉夫 塞吉多·巴伊拉莫维奇 (1991年)
南斯拉夫 斯捷潘·梅西奇 (1991年)
南斯拉夫 布兰科·科斯蒂奇 (1991年-1992年)


联合国 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1982年-1991年)
联合国 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 (1992年-1996年)
联合国 科菲·安南 (1997年-2006年)
联合国 潘基文 (2007年-2009年)
阿富汗 哈米德·卡尔扎伊
阿尔及利亚 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
阿尔及利亚 艾哈迈德·奥亚希亚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多斯桑托斯
阿根廷 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
阿根廷 胡里奥·科沃斯
澳大利亚 昆廷·布赖斯
澳大利亚 陆克文
巴西 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
巴西 若澤·阿倫卡爾
汶萊 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
加拿大 米歇尔·让
加拿大 史蒂芬·哈珀
乍得 伊德里斯·代比
乍得 优素福·萨利赫·阿巴斯
智利 蜜雪兒·巴切萊
刚果民主共和国 约瑟夫·卡比拉
刚果民主共和国 阿道尔夫·穆基杜
洪都拉斯 曼努埃尔·塞拉亚
香港 曾蔭權
印度 普拉蒂巴·帕蒂尔
印度 曼莫汉·辛格
印度尼西亚 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
伊朗 阿里·哈梅内伊
伊朗 馬赫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
伊朗 埃斯凡迪亞爾·拉希姆·馬沙
以色列 希蒙·佩雷斯
以色列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日本 明仁
日本 麻生太郎
澳門 何厚鏵
马尔代夫 穆罕默德·纳希德
马尔代夫 穆罕默德·瓦希德·哈桑
毛里塔尼亚 巴·马马杜·姆巴耶
毛里塔尼亚 穆拉耶·烏爾德·穆罕默德·拉格達夫
蒙古国 那木巴爾·恩赫巴亞爾
蒙古国 桑吉·巴亚尔
摩洛哥 穆罕默德六世
新西兰 阿南德·萨蒂亚南德
新西兰 約翰·凱伊
奈及利亞 奥马鲁·亚拉杜瓦
奈及利亞 古德勒克·乔纳森
挪威 哈拉尔五世
挪威 延斯·斯托尔滕贝格
阿曼 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
巴基斯坦 阿西夫·阿里·扎爾達里
巴基斯坦 优素福·拉扎·吉拉尼
菲律宾 格洛麗亞·馬卡帕加爾·阿羅約
菲律宾 诺利·德卡斯特罗
中华人民共和国 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 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习近平
俄罗斯 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沙特阿拉伯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
塞尔维亚 鲍里斯·塔迪奇
塞尔维亚 米尔科·茨韦特科维奇
新加坡 塞拉潘·纳丹
新加坡 李显龙
南非 雅各布·祖玛
南非 卡莱马·莫特兰蒂
瑞士 汉斯-鲁道夫·梅尔茨
瑞士 多麗絲·洛伊特哈爾德
坦桑尼亚 贾卡亚·基奎特
坦桑尼亚 爱德华·洛瓦萨
土耳其 阿卜杜拉·居尔
土耳其 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美国 贝拉克·奥巴马
美国 乔·拜登
委內瑞拉 烏戈·查維茲
越南 阮明哲
越南 阮晉勇
越南 阮氏缘


欧洲联盟 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
奥地利 海因茨·菲舍尔
奥地利 维尔纳·法伊曼
比利时 阿尔贝二世
比利时 伊夫·莱特姆
保加利亚 格奥尔基·珀尔瓦诺夫
保加利亚 谢尔盖·斯塔尼舍夫
賽普勒斯 季米特里斯·赫里斯托菲亚斯
捷克 瓦茨拉夫·克劳斯
捷克 扬·菲舍尔
丹麦 瑪格麗特二世
丹麦 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
爱沙尼亚 托马斯·亨德里克·伊尔韦斯
爱沙尼亚 安德鲁斯·安西普
芬兰 塔里娅·哈洛宁
芬兰 马蒂·万哈宁
法國 尼古拉·萨科齐
法國 弗朗索瓦·菲永
德国 霍斯特·克勒
德国 安格拉·默克爾
希腊 卡罗洛斯·帕普利亚斯
希腊 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
匈牙利 绍约姆·拉斯洛
匈牙利 鲍伊瑙伊·戈尔东
爱尔兰 瑪麗·麥卡利斯
義大利 乔治·纳波利塔诺
義大利 西爾維奧·貝魯斯柯尼
拉脫維亞 瓦尔季斯·扎特莱尔斯
拉脫維亞 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
立陶宛 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
立陶宛 安德留斯·库比柳斯
卢森堡 亨利
卢森堡 让-克洛德·容克
马耳他 乔治·阿贝拉
马耳他 劳伦斯·贡齐
荷兰 贝娅特丽克丝
荷兰 揚·彼得·巴爾克嫩德
波兰 莱赫·卡钦斯基
波兰 唐納德·圖斯克
葡萄牙 阿尼巴尔·卡瓦科·席尔瓦
葡萄牙 若瑟·蘇格拉底
羅馬尼亞 特莱扬·伯塞斯库
羅馬尼亞 米哈伊·勒兹万·温古雷亚努
斯洛伐克 伊万·加什帕罗维奇
斯洛伐克 罗伯特·菲乔
斯洛文尼亚 达尼洛·蒂尔克
斯洛文尼亚 博鲁特·帕霍尔
西班牙 胡安·卡洛斯一世
西班牙 何塞·路易斯·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
瑞典 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
瑞典 弗雷德里克·赖因费尔特
英国 伊丽莎白二世
英国 戈登·布朗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夏侯雅伯
阿尔巴尼亚 巴米尔·托皮
阿尔巴尼亚 萨利·贝里沙
克罗地亚 斯捷潘·梅西奇
克罗地亚 伊沃·萨纳德
冰岛 奥拉维尔·拉格纳·格里姆松
冰岛 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


獨立國家聯合體 伊万科罗切尼亚 (1991年-1998年)
獨立國家聯合體 鲍里斯·阿布拉莫维奇·别列佐夫斯基 (1998年-1999年)
獨立國家聯合體 尤里·亚罗夫 (1999年-2004年)
獨立國家聯合體 弗拉基米尔·鲁沙伊洛 (2004年-2007年)
獨立國家聯合體 謝爾蓋·列別傑夫 (2007年-2009年)
亞美尼亞 谢尔日·萨尔基相
亞美尼亞 季格兰·萨尔基相
阿塞拜疆 伊利哈姆·阿利耶夫
阿塞拜疆 阿尔图尔·拉西扎德
白俄罗斯 亚历山大·格里戈里耶维奇·卢卡申科
白俄罗斯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西多尔斯基
哈萨克斯坦 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
哈萨克斯坦 卡里姆·马西莫夫
吉尔吉斯斯坦 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 伊戈尔·丘季诺夫
摩尔多瓦 弗拉迪米尔·沃罗宁
摩尔多瓦 齐奈达·格雷恰尼
塔吉克斯坦 埃莫马利·拉赫蒙
塔吉克斯坦 阿基勒·阿基洛夫
土库曼斯坦 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乌兹别克斯坦 伊斯蘭·卡里莫夫
乌兹别克斯坦 肖開提·米爾則亞耶夫


安道尔 霍安·恩里克·比韦斯·西西利亚 (2003年-2009年)
安道尔 尼古拉·萨科齐 (2007年-2009年)
孟加拉国 亚杰丁·艾哈迈德 (2003年-2009年)
孟加拉国 齐勒·拉赫曼 (2009年)
孟加拉国 卡莉達·齊亞 (2003年-2006年)
孟加拉国 法兹鲁尔·哈奎 (2007年)
孟加拉国 法赫尔丁·艾哈迈德 (2007年-2009年)
孟加拉国 谢赫·哈西娜 (2009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 (1992年-1998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日夫科·拉迪希奇 (1998年-1999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安特·耶拉维奇 (1999年-2000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 (2000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日夫科·拉迪希奇 (2000年-2001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约若·克里扎诺维奇 (2001年-2002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贝里兹·贝尔基奇 (2002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米尔科·沙罗维奇 (2002年-2003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德拉甘·乔维奇 (2003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博里斯拉夫·帕拉瓦茨 (2003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德拉甘·乔维奇 (2003年-2004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苏莱伊曼·蒂希奇 (2004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博里斯拉夫·帕拉瓦茨 (2004年-2005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伊沃·米罗·约维奇 (2005年-2006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苏莱伊曼·蒂希奇 (2006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内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 (2006年-2007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泽利科·科姆希奇 (2007年-2008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哈里斯·西拉伊季奇 (2008年)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内博伊沙·拉德马诺维奇 (2008年-2009年)
哥伦比亚 贝利萨里奥·贝坦库尔·夸尔塔斯 (1983年-1988年)
哥伦比亚 比尔希略·巴尔科·巴尔加斯 (1988年-1990年)
哥伦比亚 塞萨尔·加维里亚·特鲁希略 (1990年-1994年)
哥伦比亚 埃内斯托·桑佩尔·皮萨诺 (1994年-1998年)
哥伦比亚 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纳·阿朗戈 (1998年-2002年)
哥伦比亚 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 (2002年-2009年)
古巴 菲德尔·卡斯特罗 (1992年-2008年)
古巴 劳尔·卡斯特罗 (2006年-2009年)
厄瓜多尔 哈米尔·马瓦德 (1999年-2000年)
厄瓜多尔 卢西奥·埃德温·古铁雷斯·博武阿 (2000年)
厄瓜多尔 卡洛斯·门多萨·波韦达 (2000年)
厄瓜多尔 古斯塔沃·诺沃亚 (2000年-2003年)
厄瓜多尔 卢西奥·埃德温·古铁雷斯·博武阿 (2003年-2005年)
厄瓜多尔 阿爾弗雷多·帕拉西奧 (2005年-2007年)
厄瓜多尔 拉斐尔·科雷亚 (2007年-2009年)

泰米尔伊拉姆 韦卢皮莱·普拉巴卡兰  


缅甸 丹瑞


高加索酋長國 烏馬洛夫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烏馬洛夫


利比亚 穆阿迈尔·卡扎菲
利比亚 巴格达迪·马哈茂迪


莫桑比克 阿曼多·格布扎
莫桑比克 路易莎·迪奥戈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金正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金英日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


阿富汗 穆罕默德·奥马尔 (1996年-2001年)
巴林 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 (1983年-1999年)
巴林 哈迈德·本·伊萨·本·萨勒曼·阿勒哈利法 (1999年-2009年)
白俄罗斯 斯坦尼斯拉夫·斯坦尼斯拉沃维奇·舒什克维奇 (1991年-1994年)
白俄罗斯 维亚切斯拉夫·尼古拉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1994年)
白俄罗斯 米耶奇斯拉乌·赫里布 (1994年-1996年)
东德 埃里希·昂纳克 (1983年-1989年)
东德 埃贡·克伦茨 (1989年)
东德 曼弗雷德·格拉赫 (1989年-1990年)
东德 萨宾娜·伯格曼-普尔 (1990年)
东德 维利·斯多夫 (1983年-1989年)
东德 汉斯·莫德罗 (1989年-1990年)
东德 洛塔尔·德梅齐埃 (1990年)
伊拉克 萨达姆·侯赛因 (1987年-2003年)
老挝 苏发努冯亲王 (1989年-1991年)
老挝 富米·冯维希 (1989年-1991年)
老挝 凯山·丰威汉 (1989年-1992年)
老挝 诺哈·冯沙万 (1992年-1998年)
老挝 坎代·西潘敦 (1991年-2006年)
老挝 朱馬利·賽雅貢 (2001年-2009年)
老挝 西沙瓦·乔本潘 (1996年-2001年)
老挝 本扬·沃拉吉 (2001年-2009年)
老挝 布阿索內·布帕萬 (2006年-2009年)
苏丹 奥马尔·巴希尔 (1994年-2009年)
苏丹 祖贝尔·穆罕默德·萨利赫 (1994年-1998年)
苏丹 阿里·奥斯曼·塔哈 (1998年-2009年)
苏丹 约翰·加朗 (2005年)
苏丹 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 (2005年-2009年)
苏丹 乔治·坎古尔·阿罗普 (1994年-2000年)
苏丹 摩西斯·米夏尔 (2000年-2005年)
叙利亚 哈菲兹·阿萨德 (1983年-2000年)
叙利亚 阿卜杜拉希姆·卡达姆 (2000年)
叙利亚 巴沙尔·阿萨德 (2000年-2009年)
叙利亚 阿卜杜勒·拉乌夫·卡西姆 (1983年-1987年)
叙利亚 马哈茂德·祖阿比 (1987年-2000年)
叙利亚 穆罕默德·穆斯塔法·米鲁 (2000年-2003年)
叙利亚 穆罕默德·纳吉·奥特里 (2000年-2011年)
辛巴威 卡南·巴納納 (1986年-1987年)
辛巴威 羅伯·穆加貝 (1986年-2009年)
辛巴威 摩根·茨万吉拉伊 (2009年)
兵力

斯里蘭卡 150,900人


苏联 633,421人


南斯拉夫 87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 500,000人
美国 465,262人
沙特阿拉伯 459,874人
俄罗斯 442,111人
汶萊 436,931人
塞尔维亚 400,000人
毛里塔尼亚 389,999人
巴基斯坦 321,567人
挪威 315,248人
坦桑尼亚 300,000人
伊朗 221,193人
印度 200,120人
乍得 199,999人
委內瑞拉 150,982人
阿根廷 100,121人
巴西 95,603人
刚果民主共和国 64,999人
蒙古国 989人
香港 824人
土耳其 700人
以色列 600人
阿尔及利亚 500人
澳門 430人
印度尼西亚 200人
加拿大 199人
澳大利亚 190人
瑞士 172人
智利 154人
洪都拉斯 146人
新西兰 120人
阿曼 89人
阿富汗 75人
菲律宾 40人
马尔代夫 35人
新加坡 25人
安哥拉 19人
南非 18人
奈及利亞 12人
摩洛哥 9人
越南 8人
日本 7人


英国 523,521人
西班牙 500,312人
葡萄牙 491,621人
法國 378,861人
義大利 353,632人
德国 347,127人
瑞典 321,859人
奥地利 120,735人
爱尔兰 75,876人
荷兰 4,722人
保加利亚 2,135人
丹麦 1,531人
斯洛伐克 572人
卢森堡 300人
捷克 100人
比利时 99人
羅馬尼亞 61人
立陶宛 58人
斯洛文尼亚 50人
匈牙利 37人
马耳他 29人
波兰 21人
芬兰 15人
賽普勒斯 10人
希腊 6人
拉脫維亞 5人
爱沙尼亚 4人


冰岛 1000,000人
阿尔巴尼亚 5,894人
克罗地亚 400人


土库曼斯坦 900,000人
哈萨克斯坦 800,000人
阿塞拜疆 798,000人
乌兹别克斯坦 636,000人
亞美尼亞 523,000人
白俄罗斯 489,000人
摩尔多瓦 370,000人
吉尔吉斯斯坦 215,908人

塔吉克斯坦 100,000人

泰米尔伊拉姆 30,000人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00,000人
高加索酋長國 99,970人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99,000人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74,989人
缅甸 60,100人
利比亚 500人

莫桑比克 100人
伤亡与损失

斯里蘭卡 23,327+人陣亡
60,000+人受傷


苏联 30,000+人陣亡


南斯拉夫 3人陣亡
3人受傷
1人受俘


阿富汗 5人陣亡
阿尔及利亚 25人陣亡
安哥拉 4人受傷
阿根廷 100人受傷
澳大利亚 23人陣亡
3人受傷
巴西 19人陣亡
汶萊 573人陣亡
加拿大 2人陣亡
乍得 30人陣亡
1人受傷
15人被俘
智利 54人被俘
刚果民主共和国 649人陣亡
89人被俘
洪都拉斯 1人陣亡
4人被俘
香港 100人陣亡
印度 1,200人陣亡
印度尼西亚 52人陣亡
4人受傷
3人被俘
伊朗 13,251人陣亡
479人受傷
以色列 23人陣亡
10人受傷
1人被俘
日本 2人陣亡
澳門 20人陣亡
马尔代夫 5人受傷
毛里塔尼亚 421人陣亡
51人被俘
蒙古国 34人陣亡
1人受傷
摩洛哥 3人陣亡
新西兰 15人陣亡
2人受傷
奈及利亞 3人陣亡
挪威 31人陣亡
2人受傷
16人被俘
阿曼 13人陣亡
1人被俘
巴基斯坦 23,193+人陣亡
菲律宾 5人陣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 5人陣亡
俄罗斯 12,670人陣亡
沙特阿拉伯 13,000人陣亡
29人受傷
85人被俘
塞尔维亚 4,146人陣亡
新加坡 1人陣亡
南非 3人被俘
瑞士 17人陣亡
22人被俘
坦桑尼亚 922人陣亡
49人受傷
1人被俘
土耳其 74人陣亡
18人被俘
美国 30人陣亡
5人被俘
委內瑞拉 700人陣亡
10人受傷
越南 1人受傷


奥地利 58人陣亡
6人受傷
5人被俘
比利时 3人受傷
保加利亚 21人受傷
賽普勒斯 5人陣亡
捷克 4人陣亡
丹麦 2人被俘
爱沙尼亚 1人陣亡
芬兰 4人陣亡
法國 224人陣亡
60人被俘
德国 19人陣亡
希腊 1人陣亡
匈牙利 2人受傷
爱尔兰 7人受傷
義大利 48+人陣亡
1人受傷
拉脫維亞 1人受傷
立陶宛 4人陣亡
卢森堡 19人陣亡
马耳他 6人受傷
荷兰 71人陣亡
波兰 2人被俘
葡萄牙 101人受傷
羅馬尼亞 5人陣亡
斯洛伐克 72人陣亡
斯洛文尼亚 10人陣亡
西班牙 29,510+人陣亡
12人受傷
21人被俘
瑞典 62人陣亡
1人被俘
英国 15,034人陣亡
1人受傷


阿尔巴尼亚 22人陣亡
6人受傷
1人被俘
克罗地亚 40人陣亡
1人被俘
冰岛 30,000+人陣亡
1人受傷


亞美尼亞 398人陣亡
48人受傷
阿塞拜疆 20,000+人陣亡
948人受傷
94人被俘
白俄罗斯 457人陣亡
9人受傷
40人被俘
哈萨克斯坦 30,000人陣亡
353人受傷
75人被俘
吉尔吉斯斯坦 37人陣亡
401人被俘
摩尔多瓦 59人受傷
塔吉克斯坦 100人被俘
土库曼斯坦 100人被亡

乌兹别克斯坦 87人陣亡
98人受傷
29人被俘

泰米尔伊拉姆 27,000+人陣亡
11,644人被俘


缅甸 69人陣亡
高加索酋長國 209人陣亡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589人陣亡
972人被俘
利比亚 100人陣亡
100人受傷
100人被俘
莫桑比克 10人受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5,000+人陣亡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593人陣亡

斯里兰卡内战从1983年7月23日开始,交战双方主要是斯里兰卡政府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通常简称猛虎组织)。猛虎组织的宗旨是在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伊拉姆国。

从1983年起,已经超过8万人在战争中死去。斯里兰卡内战成为世界上最致命的武装冲突。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已经被世界上32个国家列为恐怖组织,其中包括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欧洲联盟的各个成员国和加拿大

在20多年的内战中,有过3次失败的和平谈判,其中包括印度从1987年至1990年部署一支维和部队。国际社会的调停下,交战双方曾经在2001年12月停火,第二年签署一项停火协定。但到了2005年双方再度开战,而且冲突开始升级,迫使斯里兰卡政府从2006年7月向猛虎组织发起了一系列的重大军事进攻,猛虎组织则攻入了东部省。猛虎组织随后宣布,他们将“恢复其自由的斗争,以实现建国。”

在2007年,斯里兰卡政府军在该国北部地区发起攻势,2008年1月2日,正式宣布退出停火协议,并称猛虎组织违反了协议超过1万次。从那时开始,斯里兰卡政府开始销毁属于猛虎组织走私军火的一批大型船只,同时政府军几乎控制原先猛虎组织的控制区,包括猛虎组织行政中心基利诺奇,主要军事基地穆莱蒂武和整个A9号高速公路。

2009年5月18日,斯里兰卡政府军在穆莱蒂武击毙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最高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后,宣布斯里兰卡内战结束。

2009年6月3日,斯里兰卡政府在斯里兰卡在首都科伦坡参加阅兵典礼,庆祝政府军上月在打击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的军事行动中取得最后胜利。

起源和演变

冲突起源可追溯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当时该国称为锡兰。僧伽罗人的民族主义政治运动在20世纪初出现,以便取得政治独立,这是最终英国同意进行和平谈判。当在1948年该国独立后第一次宪法颁布后,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的分歧开始出现。因为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殖民政府采取分治和挑拨的手段,播下了两个种族矛盾和仇恨的种子。

总理S.W.R.D.班达拉奈克在1956年发布的僧伽罗语是唯一语言的语言政策,导致两个种族冲突开始。1976年18个泰米尔人政党组成联合解放阵线,要求在泰米尔人聚居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实行自治。这样导致政府与泰米尔人的对立全面升级。

内战爆发

在斯里兰卡的北部和东部,青年泰米尔人组成激进团体开始形成。最突出的团体是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或称猛虎组织(LTTE)。猛虎组织进行了最初就在斯里兰卡进行暴力活动,特别是针对警察和温和的泰米尔族政客。他们的第一个重大行动是在1975年暗杀贾夫纳市长Alfred Duraiappah。事实上,当时猛虎组织的暴力活动就是暗杀。1977年泰米尔族议员M. Canagaratnam遭到暗杀。

1983年7月,猛虎组织成员在贾夫纳半岛发动了致命的军事攻击,打死13名政府军士兵,随后僧伽罗人在首都科伦坡和其他地方有组织对泰米尔人进行报复并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参看黑色7月)估计400至3000名泰米尔人估计被杀害,使得许多泰米尔人逃离僧伽罗人占多数的地区。内战开始不久,猛虎组织有目的在斯里兰卡东北部进行种族清洗。1984年11月30日,在穆莱蒂武地区的两个僧伽罗人小村庄遭到种族清洗。猛虎组织声称,东北部是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的专属家园。僧伽罗人在北方省和东方省遭受了严重的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1985年5月14日的阿努拉德普勒大屠杀中,146名僧伽罗族男子,妇女和儿童被猛虎组织杀害。猛虎组织劫持一辆公共汽车进入阿努拉德普勒,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开枪射击,用自动武器打死打伤许多在等待公共汽车的平民。在阿努拉德普勒大屠杀显然是为报复同月政府军曾经杀害至少23名泰米尔人。这起事件的目的是要挑起两个种族之间的大屠杀。

在1985年斯里兰卡政府开始与猛虎组织进行和平谈判,但和谈很快失败,战争仍在继续。1986年,平民被屠杀成为战争的一部分。1987年,政府军与猛虎组织在北部城市贾夫纳展开激烈战斗。到了1987年4月,战争的残酷越来越体现出来,因为政府军和猛虎组织向对方发动一系列血腥行动。

在1987年的4月21日猛虎组织使用炸弹袭击了斯里兰卡商业首都科伦坡的中央车站,当场造成113名平民,两名警察和一名士兵死亡。同年5月至6月间,斯里兰卡政府军发动代号“解放行动”的攻势,收复被猛虎组织控制的贾夫纳半岛。7月,猛虎组织进行了第一次自杀式袭击:“米勒上尉”驾驶一辆装满炸药的小型卡车,强行冲入了一个政府军军营,据说炸死40名士兵。自那时以来,他们进行了170多个自杀式袭击,超过世界各地任何其它组织。自杀式炸弹袭击已成为猛虎组织在内战中的一个特点。

印度出兵

在20世纪80年代印度成为卷入这场冲突有许多原因,包括其领导人的愿望将印度作为地区大国以及担心印度的泰米尔人也会寻求独立。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通过其情报机构研究分析局向一些斯里兰卡泰米尔武装组织提供武器,训练和货币支持,其中包括猛虎组织。人们相信,通过支持不同的武装组织,印度政府希望泰米尔独立运动处在分裂状态,以方便其控制。

在1987年6月5日,印度空军向被斯里兰卡政府军包围的贾夫纳空投食品包裹。在同一时间,斯里兰卡表示,他们接近了击败猛虎组织,但印度空投的25吨的食品和药品却直接支持了反政府武装。1987年7月29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同斯里兰卡总统朱尼厄斯·理查德·贾亚瓦德纳举行谈判并签署和平协定。根据该协定,斯里兰卡政府根据泰米尔人的要求,作出一些让步,其中包括权力下放给各省,后来的全民投票中,北部和东部省份纳入单一的省份,将泰米尔语定为官方语言。印度同意建立在北部和东部建立一支维和部队,并停止协助泰米尔武装分子。激进团体包括猛虎组织,虽然起初不愿意,但最后同意将武器交给印度维和部队。斯里兰卡政府军从北方地区撤出其部队派往南部,去对付人民解放阵线的叛乱。

虽然大多数泰米尔武装组织放下武器,并同意寻求和平解决冲突,但猛虎组织拒绝解除武装。在临时省议会中的谈判,猛虎组织采取越来越强硬的态度。当印度维和部队试图限制猛虎组织时,全面冲突从1987年10月11日开始,双方首先在贾夫纳展开激烈战斗。在长达3年的冲突中,许多人权团体以及一些在印度媒体报道指控印度维和部队各种侵犯人权的案件。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导致许多僧伽罗人反对印度军队继续在斯里兰卡。这些导致了斯里兰卡政府要求印度撤出军队。总理拉吉夫·甘地最初不愿意撤回军队,但是在1989年12月的议会选举失败后,新总理维什瓦纳特·普拉塔普·辛格下令撤回印度维和部队。1990年3月24日,印度维和部队全部撤离斯里兰卡。

後續發展

在印度军队撤离斯里兰卡后,历届斯里兰卡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尽快平息泰米尔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包括承认泰米尔作为官方语言和合并的北部和东部省份。然而,暴力活动继续,因为猛虎组织控制地区的势力在印度撤军乘机得到加强。这样导致双方的和谈破裂,于是政府军发动了进攻,试图夺回贾夫纳。这时的战斗已经前所未有的残酷。卡尔穆奈屠杀是其中一个例子。1990年6月11日,猛虎组织在卡尔穆奈屠杀了113名投降的僧伽罗族和穆斯林族警察。随后,政府军夺回该城。在同年的6月20日,一些泰米尔族平民遭到绑架和屠杀。斯里兰卡议会据称,有超过160人死亡。斯里兰卡政府禁止食品和药品进入贾夫纳半岛,同时出动空军对猛虎组织目标狂轰滥炸,以此回应猛虎组织袭击僧伽罗人和穆斯林村庄并屠杀平民。随后, 猛虎组织制造出另一起更加血腥的屠杀。166名穆斯林平民在Palliyagodella遭到猛虎组织屠杀。此举导致政府军的穆斯林卫队随后报复泰米尔村庄。这使得许多泰米尔人将屠杀平民的责任归因于政府部队,特别是在东部省。1990年10月,猛虎组织驱逐所有居住在贾夫纳的穆斯林居民。总共有28000名穆斯林人被迫离开家园。

在1991年7月,为了争夺位于“大象通道”的Alimankada基地,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当时Alimankada基地遭到5000名猛虎组织包围了一个月,政府军调集了10000名政府军赶到那里结围。1992年2月,政府军发动新一轮攻势但未能夺取贾夫纳。在8月8日的战斗中,两名政府军陆军少将和一名海军少将在贾夫纳触雷身亡,这严重影响军队的士气。对于猛虎组织而言,他们最大的胜利是在1993年5月国际劳动节当天,暗杀了斯里兰卡总统拉纳辛哈·普雷马达萨

2009年5月16日,斯里蘭卡總統宣佈政府軍已打敗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