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銀正雄: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Shuomingshu留言 | 贡献
替死者洪仲丘質疑抓耙仔指控:​ 真有種衝動整篇貼上啊,不過這不符合微基的原則了.試問,如果銀正雄罵的是「媒體和他同袍劉烜揚」為何東森報導直指銀正雄罵得是死者!?
回退Shuomingshu (讨论)做出的 6 次编辑,到由Outlookxp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TW)
第9行: 第9行:
2011年3月25日,在部落格說:「涉案的老人都住在台南社區嘛,不會趴趴走,讓地方的歸於地方,台南人是惹不起的,台灣人偉大的民主聖地呢,綠營的鐵票區,就玩個未成年女童又怎樣?」<ref>[http://blog.udn.com/ganghu999/5017335 台南,你的名字叫老色狼!]</ref>。
2011年3月25日,在部落格說:「涉案的老人都住在台南社區嘛,不會趴趴走,讓地方的歸於地方,台南人是惹不起的,台灣人偉大的民主聖地呢,綠營的鐵票區,就玩個未成年女童又怎樣?」<ref>[http://blog.udn.com/ganghu999/5017335 台南,你的名字叫老色狼!]</ref>。


==替死者洪仲丘質疑抓耙仔指控==
==[[洪仲丘事件]]==


*2013年7月17日銀正雄於blog上寫了一篇「媒體指稱洪仲丘是抓耙仔」,原文指洪仲丘誣告、劉烜揚是個愛打小報告的混球:<ref>[http://blog.udn.com/ganghu999/7959014 媒體指稱洪仲丘是抓耙仔] 銀正雄 2013/7/17</ref>
{{see also|洪仲丘事件}}

*2013年7月17日銀正雄於blog上寫了一篇「媒體指稱洪仲丘是抓耙仔」:<ref>[http://blog.udn.com/ganghu999/7959014 媒體指稱洪仲丘是抓耙仔] 銀正雄 2013/7/17</ref>


{{quotation |如果你是個稍有常識的正常人,你就會知道這個劉姓同袍本身也是個愛打小報告的混球。瞧,在死無對證、媒體講究政治正確的風潮下,那還能不逮住機會當一回讓廣大網友稱讚的「英雄」。但究其實,劉烜揚講的都是經不起檢驗、毫不可信的屁話。}}
{{quotation |復次,我們要追問的是,劉烜揚有公信力可言嗎?可不可能這個人指稱洪仲丘和上士之個人恩怨,也是他幹過的勾當?他會不會趁機挾怨報復,做出對連上長官落井下石的行為?}}
{{quotation |知道為什麼嗎?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下士班長,自己的內務沒搞好,居然還有臉對著旅長大放厥詞,誣告自己的長官內務也很亂。這還有紀律可言?如果這種人都不處罰,他的上士和士官長以後如何帶兵?}}
{{quotation |結果,已經死去的洪仲丘,在臺灣媒體和他同袍劉烜揚的操弄下,再度宣告斃命。只是這一回死去的是洪仲丘的人格和名譽──臺灣偉大的媒體記者,向我們證實,洪仲丘是個不折不扣的「抓耙仔」,太可惡了,人人得而誅之。}}
{{quotation |結果,已經死去的洪仲丘,在臺灣媒體和他同袍劉烜揚的操弄下,再度宣告斃命。只是這一回死去的是洪仲丘的人格和名譽──臺灣偉大的媒體記者,向我們證實,洪仲丘是個不折不扣的「抓耙仔」,太可惡了,人人得而誅之。}}



2013年7月17日 (三) 13:37的版本

銀正雄(1952年8月),筆名方拙、方浩,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湖南邵陽台灣詩人、小說家,活躍於1970年代1980年代台灣文壇。對本土化的台灣文學論戰,抱持反對態度。他最有名的小說作品《返鄉》與陳若曦王禎和施叔青七等生黃春明楊青矗等人作品並列於該年代的重要作品。

生平

銀正雄為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畢業於聯勤財務學校、國防管理學院。先任職於中華民國陸軍,退伍後至時報文化擔任編輯。

1977年4月,銀正雄於文學雜誌《仙人掌雜誌》發表《墳地那裡來的鐘聲》,針對王拓首創鄉土小說《墳地鐘聲》提出台灣鄉土文學從清新可人、純真和悲天憫人本質轉變成為「具有仇恨、憤怒的皺紋」、「表達仇恨與憎惡等意識」,該文章被視為發起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的首篇文章。

2010年9月14日,銀正雄有感台灣媒體日益沉淪,率先發起「四拒運動」──拒聽、拒看、拒買,企業拒登廣告;希望藉由全民力量,讓媒體有自省反思的能力,改變過去「以利益掛帥,收取廣告宣傳費,為特定政黨政客宣傳、掩飾、扭曲事實報導」的惡質行徑。

2011年3月25日,在部落格說:「涉案的老人都住在台南社區嘛,不會趴趴走,讓地方的歸於地方,台南人是惹不起的,台灣人偉大的民主聖地呢,綠營的鐵票區,就玩個未成年女童又怎樣?」[1]

  • 2013年7月17日銀正雄於blog上寫了一篇「媒體指稱洪仲丘是抓耙仔」,原文指洪仲丘誣告、劉烜揚是個愛打小報告的混球:[2]
如果你是個稍有常識的正常人,你就會知道這個劉姓同袍本身也是個愛打小報告的混球。瞧,在死無對證、媒體講究政治正確的風潮下,那還能不逮住機會當一回讓廣大網友稱讚的「英雄」。但究其實,劉烜揚講的都是經不起檢驗、毫不可信的屁話。
復次,我們要追問的是,劉烜揚有公信力可言嗎?可不可能這個人指稱洪仲丘和上士之個人恩怨,也是他幹過的勾當?他會不會趁機挾怨報復,做出對連上長官落井下石的行為?
知道為什麼嗎?身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下士班長,自己的內務沒搞好,居然還有臉對著旅長大放厥詞,誣告自己的長官內務也很亂。這還有紀律可言?如果這種人都不處罰,他的上士和士官長以後如何帶兵?
結果,已經死去的洪仲丘,在臺灣媒體和他同袍劉烜揚的操弄下,再度宣告斃命。只是這一回死去的是洪仲丘的人格和名譽──臺灣偉大的媒體記者,向我們證實,洪仲丘是個不折不扣的「抓耙仔」,太可惡了,人人得而誅之。

而同日東森新聞卻以「作家銀正雄:洪仲丘不只是抓耙仔 還越級報告嚴重違紀」[3]為標題扭曲了文意報導,引發爭議。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