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魏: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5行: 第15行:
|灭亡事件=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灭亡事件=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
}}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 (消歧義)|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早期国语[[鮮卑]],魏[[太和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534年]],分裂為[[東魏]](都[[邺城]])與[[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 (消歧義)|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早期国语[[鮮卑]],魏[[太和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起[[迁都]][[洛阳]],[[皇帝]]改[[元姓]]。[[534年]],分裂為[[東魏]](都[[邺城]])與[[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ref>{{cite book zh| author = 徐俊 | title =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 publisher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date = 2000年11月 | location = 湖北武昌 | pages = 152-155 | url = | doi = | id = | isbn = 7-5622-2277-0 }}</ref>。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ref>{{cite book zh| author = 徐俊 | title =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 publisher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date = 2000年11月 | location = 湖北武昌 | pages = 152-155 | url = | doi = | id = | isbn = 7-5622-2277-0 }}</ref>。

2013年8月23日 (五) 01:30的版本

Template:Chinese Dynasty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早期国语鮮卑语,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开始将汉语定为国语。439年,统一华北493年迁都洛阳皇帝元姓534年,分裂為東魏(都邺城)與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1]

歷史

北魏立国

在公元四世纪初,拓跋鲜卑在今山西北部和今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376年前秦所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398年(天興元年)議定国号為「魏」,建都平城,次年称帝。即為魏道武帝

兼并华北

數代以後,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在先后吞并北燕北凉等势力下,北魏完成了兼并华北地区,這時华南地区早已是劉宋,南北各自为政,形成互不隶属的對峙之局。

佔領青齊

在統一華北以前,北魏就有多次與南朝政權在黃淮下游交手的經驗。顯祖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北魏上黨公、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攻下南朝宋所屬的青州治所東陽城,至此以後,現今山東半島,又屬黃淮下游古稱青齊的地區(《尚書‧禹貢》稱「海岱之地」)就歸北魏所管,並被割劃為青州、齊州、濟州、光州等區。

改革

早在馮太后掌政時代,馮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國家規模,如在太和九年(485年)推行均田制,把之前因为戰亂而遺下的無主荒地按制度分給存活的農民,一部分可永久擁有,一部分則身死後交還公家。又施行租調制,農民按制度上數字,定期向朝廷

孝文帝親政後更在文化上開始修整,在风雨飘摇之中的背景下為了维持和巩固政权,進行了許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即後世之所謂孝文漢化,其舉措大略如下:

自此胡漢界線开始逐漸消弭,對当时和后世發展意義非凡。

北魏分裂

第八任皇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没有按旧制处死太子的母亲胡贵嫔。元诩即位后,胡贵嫔为皇太后,後六鎮之亂爆發。大将尔朱荣趁势崛起,在河阴之变之后掌握政权。

孝莊帝元子攸不能容忍,铲除了尔朱荣,但不久后就被尔朱家族所杀害。

高欢讨伐尔朱家族,并取得胜利。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但元修不能容忍高欢掌握政权,在534年投奔长安宇文泰,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高欢立元善见为帝,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北魏就此分裂[2]

政治制度

子貴母死制度

北魏的宮廷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實施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即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
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以太子的保母在太子繼位後成為皇太后。北魏有三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如北魏孝文帝乃由漢人女子李夫人所生,然李夫人在生下孝文帝以後即被賜死,由身為太后的馮氏所養大。孝文帝曾求當時當權的馮太后廢除舊法,但被拒絕。

後來直到篤信佛教的北魏宣武帝,才終於取消子貴母死[3]

经济发展

赋役制度

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4],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5]。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常因为战争而加开新税,官吏因为没有官俸,也常常以各种借口征税,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

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鲜卑人担任,因而兵役较轻。而力役的情况因为缺少史料,无法得知。只知道,为政府工作的工、杂役非常多。他们被编为隶户、军户、营户、府户、绫罗户、乐户等等。

孝文帝改革后,为了给官僚机构提供俸禄,以减少官吏欺压百姓。提高了税率,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6]。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办法大致有四项:

  1. 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和妇人均可授田,男丁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如果有牛一头则授田三十亩,最多四头牛,多出的不授田。老少病残或者缺乏男丁的家庭十一岁以上和有病者均授予半夫之田。奴婢一样按照男丁和妇人的标准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但七十以上授田者不必归还。
  2. 男丁授桑田20亩。桑田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也可以可卖出多于20亩的部分,也可买桑田补足20亩。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3. 多余土地可以借给农民耕种,政府严格控制农民迁徙,只允许迁往空荒地区。
  4. 规定驻地长官在所在地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八顷,县令郡丞六顷,不许买卖。

政府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税收制度,一夫一妻应缴纳的租调为:“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7]

军事

北魏兵民分开的[8],兵用于打仗,民从事耕桑[9]。而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农业主要由汉人从事。兵民之分也就是胡汉之分,也是胡汉分治的体现。

而士兵里面也分两种,一种是鲜卑兵,另外一种是非鲜卑兵。

鲜卑兵由代北部落的鲜卑人组成,主要担任北魏的禁旅和边防六镇的士兵。这种兵带贵族性质,地位颇高[10],但在魏文帝汉化之后有所改变。

非鲜卑兵中,以高车兵最为重要,禁军和六镇边兵都有高车人。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和汉人军队。

文化、艺术和宗教

北魏时期的弥勒像,铸于443年

北魏经历了游牧部落联盟而迅速转移到国家的历史,拓跋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北魏时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琐罗亚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数曾发展到二百多万。北魏道教,主要是经过寇谦之改良的天师道。当时佛道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燾曾经大舉灭佛。琐罗亚斯德教教在中国称为祆教拜火教,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在入华的粟特人当中传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

北魏大部分時期,由於國家及私人贊助,佛教藝術十分興盛。雲崗佛教石窟約興建於西元四六〇年,由上千位工匠歷時約三十五年後完工,洞窟內有雕塑及與繪畫。之後,北魏孝文帝亦於龍門興建石窟。雲崗石窟的佛像屬較靜態的罽賓風格,龍門的造像形式則較流線飄逸,開始展現中國風格的影響。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響,強調「正面性」(frontality) 及對稱。[11]

北魏统治者列表

南北朝·北朝·北魏君主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 年号及使用时间 陵寝
献明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拓跋寔 ?-371年
烈祖
(明元帝拓跋嗣尊)
宣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谥)
拓跋珪 371年409年 386年398年(代王、魏王) 登国 386年396年 盛樂金陵[12]
道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改谥)
皇始 396年398年
太祖
(孝文帝元宏追改庙号)
398年409年(北魏皇帝) 天兴 398年404年
天赐 404年409年
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392年423年 409年423年 永兴 409年413年 雲中金陵
神瑞 414年416年
泰常 416年423年
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焘 408年452年 424年452年 始光 424年428年 云中金陵
神䴥 428年431年
延和 432年434年
太延 435年440年
太平真君 440年451年
正平 451年452年
南安隱王 拓跋余 ?-452年 452年 承平 452年
景穆太子
(太武帝拓跋焘谥)
拓跋晃 428年451年
恭宗
(文成帝拓跋濬追尊)
景穆皇帝
(文成帝拓跋濬追谥)
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濬 440年465年 452年465年 兴安 452年454年 云中金陵
兴光 454年455年
太安 455年459年
和平 460年465年
显祖 献文皇帝 拓跋弘 454年476年 466年471年 天安 466年467年 云中金陵
皇兴 467年471年
高祖 孝文皇帝 元宏
(改拓跋氏为元氏)
467年499年 471年499年 延兴 471年476年 长陵 [13]
承明 476年
太和 477年499年
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483年515年 500年515年 景明 500年503年 景陵
正始 504年508年
永平 508年512年
延昌 512年515年
肃宗 孝明皇帝 元诩 510年528年 515年528年 熙平 516年518年 定陵
神龟 518年520年
正光 520年525年
孝昌 525年527年
武泰 528年
元氏名不详
(为孝明帝女,即位1天后废黜)
528年-? 528年
(仅1天)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元钊 526年528年 528年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彭城武宣王
(宣武帝元恪谥)
元勰 473年508年
肃祖
(孝庄帝元子攸追尊)
文穆皇帝
(孝庄帝元子攸追谥)

(节闵帝元恭追废帝号)
彭城武宣王
(节闵帝元恭追废帝号,复谥)
孝宣皇帝
(孝庄帝元子攸追谥)
元劭 528年
武懷皇帝
(废帝元朗谥)
元子攸 507年530年 528年530年 武泰
(未改元)
528年 靜陵
建义 528年
敬宗
(孝武帝元修尊上庙号)
孝莊皇帝
(孝武帝元修改谥)
永安 528年530年
元晔
(废为东海王)
532年 530年531年 建明 530年531年
广陵惠王 元羽
(节闵帝元恭追尊皇帝,称“先帝”)
471年501年
节闵皇帝
西魏追谥)
元恭 498年532年 531年532年 普泰 531年532年
元朗
(废为安定王)
513年532年 531年532年 中兴 531年532年
广平武穆王
(孝明帝元诩谥)
元怀 488年517年
武穆皇帝
(孝武帝元修追谥)
孝武皇帝
西魏谥)
元修
(一说元脩)
510年534年 532年534年 太昌 532年 云陵
永兴 532年
永熙 532年534年

藩王

参考文献

  1.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152–155. ISBN 7-5622-2277-0. 
  2. ^ 东魏、西魏及北齐、北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
  3. ^ 北魏:母不能憑子貴 兒當太子母須死
  4. ^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82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
  5. ^ 《魏书》食货志
  6. ^ 《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六卷
  7. ^ 《魏书》食货志
  8. ^ 万绳楠(2006)《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贵州人民出版社,232页
  9. ^ 《魏书》二八《刘洁传》:“郡国之民虽不征讨,服勤农桑,以供军国,实经世之大本,府库之所资。”
  10. ^ 万绳楠(2006)《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贵州人民出版社,230页
  11.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北魏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12. ^ 魏收. 《魏書‧卷二‧太祖紀第二下》. 永興二年九月甲寅,上諡宣武皇帝,葬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泰常五年,改諡曰道武。 
  13. ^ 魏收.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上諡曰孝文皇帝,廟曰高祖。五月丙申,葬長陵。 

研究書目

  •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 前田正名著,孫耀等譯:《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前朝
五胡十六國
中国朝代 后朝
南北朝東魏/西魏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