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大空襲:修订间差异
第26行: | 第26行: | ||
==空襲始末== |
==空襲始末== |
||
[[File:b-24 from above.jpg|left|thumb|B-24轟炸機]] |
[[File:b-24 from above.jpg|left|thumb|B-24轟炸機]] |
||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採取[[跳島戰略]]以減少傷亡加速挺進日本,美軍採取攻佔[[菲律賓群島]]和[[沖繩島]]、跳過臺灣的方案,不登陸攻佔臺灣,而選擇轟炸空襲臺灣。 |
|||
美軍對台北實施最嚴重的一次轟炸是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第5航空隊派出4支航空大隊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此項任務。5月31日,駐菲美空軍以三架B-24為一編組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
美軍對台北實施最嚴重的一次轟炸是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第5航空隊派出4支航空大隊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此項任務。5月31日,駐菲美空軍以三架B-24為一編組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
2013年9月6日 (五) 05:28的版本
台北大空襲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 |||||||
美軍航空隊攝,總督府(下方冒煙者)已遭轟炸 | |||||||
| |||||||
参战方 | |||||||
大日本帝國 | 美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無 | |||||||
兵力 | |||||||
零星防空砲火 | 117架B-24轟炸機 | ||||||
伤亡与损失 | |||||||
3000餘人死亡,萬餘人受傷或無家可歸 |
台北大空襲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屬台灣台北州遭受到最大規模的盟軍空襲攻擊,發生於1945年5月31日。雖然美軍事先使用空照標明轟炸目標物,但仍造成三千餘名台北市民當場死亡,傷者及無家可歸者更達數萬人以上。
空襲背景
早在1943年11月25日,美國陸軍航空軍駐華的第14航空軍第11轟炸中隊出動8架、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第二中隊出動6架,共14架B-25轟炸機在14航空軍23戰鬥大隊的8架P-51、8架P-38掩護下,從中國遂川起飛,轟炸了日軍台灣新竹州飛行基地,毀損日本軍機共52架;這是美軍第一次對台灣空襲。在此之前,蘇聯航空志願隊和中華民國空軍第一大隊也曾於1938年2月23日轟炸過台北的松山飛行基地,這些空襲定位於小型且針對軍事機構的零星轟炸。
在二戰末期奪取菲律賓蘇比克灣後美軍開始對台灣的全面性空襲。1944年10月12日開始,美軍轟炸機隊從菲律賓起飛定期對台灣的軍需產業進行轟炸,轟毀了屏東、虎尾等地可製造酒精燃料的糖廠、高雄港及岡山飛機製造廠(光此廠就挨了650噸炸彈)。此後,位於美軍空襲範圍內的台北也頻繁地承受盟軍炸彈攻擊。
因為美軍空襲情況日益嚴重,日治官方亦依過大稠密之都市住民疏散要綱實行疏散,安排大都市的老人、小孩至郊區或臺灣中南部等地鄉間地區,躲避空襲[1][2]。
空襲始末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採取跳島戰略以減少傷亡加速挺進日本,美軍採取攻佔菲律賓群島和沖繩島、跳過臺灣的方案,不登陸攻佔臺灣,而選擇轟炸空襲臺灣。
美軍對台北實施最嚴重的一次轟炸是發生在1945年5月31日。當天駐菲律賓蘇比克灣的美國第5航空隊派出4支航空大隊共117架B-24轟炸機實施此項任務。5月31日,駐菲美空軍以三架B-24為一編組上午10點到下午1點專門對台北實施無間斷轟炸。
1944年10月10日起的台灣沖航空戰讓當時部署在台灣的230架戰鬥機折損到無力迎擊,台灣空防只剩下地面炮火獨力支撐。美軍對台北城的轟炸主要集中在台北城內(今台北市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圍成的四方形)、城外的台灣步兵第一聯隊、山砲兵第48聯隊(兩單位駐地均位於今中正紀念堂)等軍事單位以及包含台灣總督府在內,位於榮町、京町、文武町、書院町、明石町、旭町等地的主要總督府所轄官署建物等等合計共挨了高達3,800枚的各式炸彈。
空襲死傷與影響
此次空襲造成的最主要毀損應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正面遭直接命中:這棟建築物雖在空襲前使用迷彩百般偽裝,仍難逃一劫;該建物傾斜並引發大火,以致戰後不堪使用。另外比如總務長官官邸、台灣鐵道飯店、總督府圖書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軍司令部、台北帝大附屬醫院、台北車站、台灣銀行、台北公園、台北高等法院、度量衡所等等官署廳舍也都遭到程度輕重不一的毀損。
美軍此次轟炸雖以台北城內政府軍事、經濟活動頻繁地點為主要目標,但仍誤炸不少平民住宅。其中最嚴重的誤炸,就屬當時被雙連地區居民當成防空設施的大稻埕天主堂。除此之外成淵中學、艋舺龍山寺、臺北第一女高(今北一女)、臺北一中(今建中)等學校、廟宇與不少民宅也普遍遭受誤炸。其中,艋舺龍山寺的正殿、左廊均被炸燬,置於寺中的黃土水雕塑作品《釋迦出山》原作也焚燬於這次大空襲;唯一尚幸者為現藏臺北市立美術館的《釋迦出山》之石膏原模。
這場空襲中台北市民死傷慘重。當日死亡人數高達三千多人,幾乎是在這之前所有美軍對台空襲中死亡人數總和。另外還有數萬人受傷、多棟建築毀損。
空襲後續
因日軍衰敗疲態,這場空襲中台北幾乎無空防,在面對盟軍轟炸時毫無抵抗。為此,台灣總督府開始針對各級學校實施更徹底的校園疏散措施及防空演練。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由於親美,對美軍空襲隻字不提。甚至常因戰後歷史教育的空洞,導致新聞報導出現「二戰時日軍轟炸台灣」的錯誤訊息[3][4][5]。
2009年7月15日,兩顆疑為本次空襲遺留之美軍未爆彈,在台北捷運信義線杭州南路一帶工地(鄰近中正紀念堂)地下1公尺處被工程人員發現,後來由國軍未爆彈處理小組順利卸除,未釀成傷亡[6][7][8][9]。
參考文獻
- 脚注
- ^ 疏開到「虎山」山麓──躲避美軍B29飛機轟炸
- ^ 生命經驗傳承 人生經驗比賽─李俊松
- ^ 新加坡企业家高新平访问记
- ^ 台南第一家88年“林百貨”復修動工
- ^ 張通榮陪同省府主席林政則參拜基隆護國城隍廟
- ^ http://www.nownews.com/2009/07/16/138-2479047.htm NOWnews【社會新聞】驚人! 捷運信義線挖到未爆彈
- ^ http://www.udn.com/2009/7/15/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020878.shtml 中正紀念堂旁捷運工地 挖出未爆彈 | 即時新聞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 ^ http://www.udn.com/2009/7/16/NEWS/SOCIETY/SOC1/5021703.shtml 杭州南路 挖出未爆彈 | 重案追緝 | 社會新聞 | 聯合新聞網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lb80p7qLU4 YouTube - 自由廣場附近 發現2顆95公分未爆彈
- 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