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科幻小说: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恢复到Shizhao的最后一次编辑
Windywings留言 | 贡献
第270行: 第270行:


不過因為受眾群體年齡層次較低,所以一般都簡化了複雜的概念,和奇幻、童話元素相結合,既感覺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愛天真。不過,還有大量像《[[攻殼機動隊]]》([[押井守]]制作、[[士郎正宗]]原著)、《[[Animatrix]]》(《黑客帝國》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等,面向較高年齡層次的主題深刻的科幻動畫作品。
不過因為受眾群體年齡層次較低,所以一般都簡化了複雜的概念,和奇幻、童話元素相結合,既感覺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愛天真。不過,還有大量像《[[攻殼機動隊]]》([[押井守]]制作、[[士郎正宗]]原著)、《[[Animatrix]]》(《黑客帝國》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等,面向較高年齡層次的主題深刻的科幻動畫作品。


== 科幻 ==
以下為清華大學94學年度下【科幻概論】之部份課程資料,內容翻譯至2006年5月Wikipedia英文條目Science fiction
----

[[科幻]]小說這類型的小說,故事至少有一部份是取決於真正或者是被想像出來的科學,所構建出的背景或是事件是在真實世界中還未發生的(或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羅伯特•安森•海因倫恩,一個[[科幻]]小說的主要作家,寫「幾乎所有科學幻想小說的一個方便簡短的定義可能為:堅固的基於對現實世界,過去和當下足夠的知識和徹底的對自然以及重要的科學方法的理解,來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的做實際推測。」他更立刻增加假使你能「打破想出『未來』一詞,那麼這將適用於所有而不只是針對大部分的科幻。」

科幻作家希歐多史特尊寫道「一個好的科幻故事是一個關於人類的故事,關於人類問題和一個人類的解決辦法,而此解決之道在沒有科學要旨下絕不會發生成立。」

當然,這兩個作家都對自己認為如何才是好的科學幻想作定義。不是全部的作家或是愛好者都同意現實主義與[[科幻]]的特色描述是多麼重要。任何的故事,電影,遊戲,或者是玩具,包含了外星人,太空船,時空旅行或是未來,都可稱為[[科幻]]。

=== 定義與見識 ===

類別的疆界很難界定,並且界線在與次分類之間常具有流動性。在《強大的輿論》一書中,Vladimir Nabokov半嚴肅的表明如果我們要非常嚴苛的定義了話,那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一劇也必須被稱為科幻小說了。

廣泛的來說,科幻小說的風格類型是為涉及科學或者是技術對社會或是個人的影響。這些影響或許是英雄般壯麗的範圍或者是個人的。科幻的元素或許是想像出來的或是根源於實際上,原物或是些陳腔濫調。看看科幻類別對於一些類型的目錄來說。

==== 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

一個科幻故事也許牢固的根源於在寫作時所瞭解的真正的科學可能性(參見硬科幻),像是亞瑟查爾斯克拉克的小說「遺落的月塵」,或者是有高度想像力的,設置在地球外的文明或是一個平行的宇宙,像是Isaac Asimov的小說「眾神」。

一些科幻刻畫事件是在現今所瞭解的科學的範疇之外,像是雷布萊得伯里的火星編年史。但另一個看這樣的故事的觀點是要從寫故事的年代所知的科學背景去看而不是從現今已知的科學範疇去看。另一個這樣的例子是海因倫恩的「賣月亮的人」,假設發生在1969真實事件的前十年一個私人的探險月球公司,因此一個當代的讀者可能會把此歸類為交替的歷史這個次類別而不把他歸類為在那個時代所出版的硬科幻。

同樣地,不同的讀者對於什麼是科學的實際有不同的看法。與一個專業物理學家相比,一個沒受教育的人可能對科學可以做的有不同的期待。如同克拉克他自己說道,「任一充足地先進科技在魔術中都是難分辨的」(克拉克的三條法則之三)。因此,任何描繪一種革新於當代科學的法則的小說,例如快於光速的旅行這樣的故事,仍然可能被歸類為科幻,就如同他們在受歡迎的Honorverse小說和大衛偉伯的故事一樣。

因此,幻想與科幻的界線便變得很模糊,許多的書店也將科幻與幻想的作品放在一起。許多科幻與幻想文學的讀者群也有大量的重複,而許多的科幻作家也同樣有許多幻想文學的寫作。愛好者通常也在科幻獎項像是雨果獎和星雲獎的提名中推薦幻想作品,都清楚的指出在讀者群中有大量的重複。

事實上,也可以說科幻只不過就是比較現代化的幻想。根據這樣的觀點來看,要素都會先被表現成幻想(像是巫術,變形,占卜,讀心術,美獸等等)來合理化或是透過科學或類似科學的解釋像是奇特的設備,突變,超能力,外星人等來支持其論點。

這樣的定義被某些學者和試著將科幻類別層面定義的更明確並且主張志向提出世界沒有任何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的作家反對。舉例來說,在變形科幻小說作品裡,達可蘇文強調一個在科幻的認知要素。根據蘇文所說,科幻的目的是要去介紹科學或是科技新奇藉由此去創造故事使我們能察覺在一個反射距離下的每一天的真實。他使用 認知疏遠 這樣的標籤去標記影響。

某些科幻作品清楚地展露出這樣的志向,但並不是全部。因此,一些理論家能強調科幻和幻想之間的差別,而其他人強調連續性。也很普遍能夠看到利用幻想要素去描述本質是科幻的故事。近年來,科學幻想也越來越被用來描述這樣的題材。

==== 科幻小說與主流文學 ====

科幻小說與更多的主流小說重疊。

如果社會,個人,科技和在故事的科學知識全部得出從被觀察的現實,沒有很多關於科學方面的細節,則故事可能被歸類為主流、當代的小說而不是科幻小說。像是馬丁凱登的放逐,或是實際上湯姆克蘭西的全部小說。假使人物對於宇宙的定律的想法跟感覺,時間,現實,以及創作人類是奇特的,並傾向再解釋關於存在於科技生活與生活的意義,那麼這或許會被歸類為與科幻主題重疊的現代文學工作。例子包括托馬斯皮瓊的重力彩虹,威廉伯勒斯的新星快車,石黑一雄的絕不讓我走,和庫爾特馮內古特,菲力普K狄克以及Stanisław Lem的大部分作品。

==== 滑流小說 ====

滑流是為科幻所鑄造的一種形式,他無法合適的被歸類在科幻的範疇內或外。一個好的例子為被雨果獎所提名的小說,尼爾史戴芬森的Cryptonomicon。

==== 科幻小說的先驅 ====

當代風格的先驅,像是瑪莉雪萊的哥特式小說科學怪人(現代普羅米修斯)(1818),同樣的作者在得到啟發之後所著的最後人(1826),以及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的傑基爾醫生和海德先生的奇怪情況毫無疑問的為科幻小說。而布拉姆斯托克基於超自然所著的德拉庫拉(1897)則不為科幻小說。一個比較模糊的例子則為馬克吐溫的一個在亞瑟王的法庭的康涅狄格新英格蘭人,時間旅行的部分是未經說明的,但其後所發生的事件則是實際利用科學的。雪萊的小說和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說是一個早期標準科幻題材的例子:一個著魔的科學家的發明使得一個壞的情況變得更糟。


=== 科幻小說的目的 ===

科幻通常與對科學有著偉大盼望的人有關但也與他們恐懼於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關;後者更以被自己的發明所破壞的傲慢科學家此一經典題材所表達出。

科幻試圖從佈景,情境或是想法的表達來產生出驚異或是敬畏感。型態的轉換或許會被用來引導出一種震撼感,或者是讀者在參照架構的一種變化。

一個普遍的誤解為科幻試圖預測未來。一些評論家甚至扯遠到以科幻工作的預測準確性來評斷科幻工作的成功與否。然而,當有些科幻小說的背景被設置在未來,大部分的作家只是利用未來來為他們的主題作一個開放的架構而不是要試圖正確地預測它。如同雷布萊得伯里所說,「當我所要做的只不過是要防止變成預測,人們則叫我預測未來。」一個科幻作家一般來說不會試著去寫他們相信所會發生的未來的歷史,大部分西方的作家都試著去創造一個古西方一個歷史上精確的描述。作家通常都會寫他們希望未來不會發生的事情,但是當他們寫作的時候都會寫未來他們認為會發生的事情。未來的社會或是非凡的科技革新都被以為了認知的探險所授權的設備來呈現,或是緊緊只是為了娛樂所表現出,並且故事都不是可以被任何簡單的方法所預測得出的。當然,還是有些例外,尤其是在早期的科幻時期。

根據埃里克S羅伯金所說:
「科幻的標準,也就是指,他可以用自然科學描述出一種想像的發明或發現。小說最嚴謹的部分是建構從猜想若科學達到了一項驚人的發現則什麼事可能會發生。這樣的傳奇故事是試著預測社會上的發現以及它的影響衝擊,並且預見人類可能如何適應這新的狀態。」(空間與時間的旅行者【紐約,1947】)


=== 主要內容 ===

科幻包括許多分明的主題。其中許多的主題由早期的先驅如H.G.威爾斯以及朱爾斯韋恩所先獨創地拿來探討論述。

以下主題是從韋恩比較後期的科幻作品中所找到的:

*太空旅行(從地球到月亮),1865
*未來(20世紀的巴黎),1863
*還未發明的科技(潛水艇 20,000個水下的聯盟),1870
*人類心智的變化(綠光),1882
*地球的形成(海洋入侵),1904

H.G.威爾斯開拓以下主題:

*在人或動物上生物的改變(攔截人魔島),1896
*時間旅行(時光機器),1895
*有著特異功能的人(隱形人),1897
*與外星人的接觸(世界大戰),1898
*太空旅行(登上月球的第一批人),1901
*未來(當沉睡者甦醒),1899
*人類的演化(神人),1923
*原子戰(解放的世界),1914


=== 媒介 ===

早期的科幻小說都刊載在書籍或是一般流通的雜誌上。

==== 雜誌 ====

科幻雜誌由雨果根斯巴克所編輯的不可思議故事集創刊於1926年。在科幻雜誌中大多數的科幻小說創作於1926到1950年代早期之間。從那之後,便出現大量的科幻小說創作。在今日,即使還是有科幻小說出版,但還是有大量的文章是發行於雜誌與網路。

==== 電影 ====

在默劇的歷史初期,科幻電影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風格,一般來說,跟科幻小說來比較科幻電影會更聳動而且較沒那麼科學,如一些在早期默劇的例子Georges Méliès的 月球之旅(1902)和 Fritz Lang的大都會(1927)。在1940與1950年代間有相當多的科幻影集,也因此促成了早期科幻電視劇的進步。

大體來說,科幻電影比科幻小說大概遲了50年才問世,舉例來說,喬治盧卡斯的代表作行星故事在1939年出版,而在1977年名為星際大戰的電影才上映,在星際大戰如此的成功之後,科幻電影有了爆炸性般的突破。這種類型的電影現在常可在百事達租到,如異形, E.T.,駭客任務,和更多類似的電影。

科幻電影也探索更多嚴肅的主題和追求更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斯坦力庫布里克在1968年推出的相當具有影響力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當時的電影商發現科幻電影對於探索政治性與道德問題是非常好的類型,如1997年的千鈞一髮 (關於遺傳工程)、2002年的關鍵報告 (關於公民自由與自由意識的)和2005年的衝出寧靜號 (關於政府機密的)

==== 電視劇 ====

科幻電視節目至少在1938年就已經出現了,當時BBC製作了名為R.U.R的科幻現場表演。第一個受到大眾歡迎的科幻連續劇是”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1959年到1964年在美國的DuMont Network播出。於1959年到1964年在美國播出的”The Twilight Zone”是第一個成功吸引成年人的科幻連續劇,雖然他的劇情讓人難以分辨是屬於科幻,科學幻想,還是屬於幻想的範疇。Doctor Who這個連續劇在1963年第一次於BBC頻道播出,並且持續到1989年,為英國觀眾引進科幻作品。Star Trek在1966到1969年間於NBC播出,為更廣大的美國觀眾帶來真正的科幻作品。

當這一類的題材越來越收到歡迎時,ㄧ些曾ㄧ度流行的SF秀,最近又紛紛被重製。例如,The Twilight Zone就曾經重拍過兩次(時間為1985-1989,2002-2003)。在20世紀後期最成功的重製首推Star Trek,它在1987到2005年推出了四部續集。Doctor Who最近也在BBC頻道重拍中,現在它是英國電視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ㄧ。最近重拍的Battlestar Galactica不只贏得評論的讚揚,而且還為Sci Fi頻道增加了收視率。

==== 漫畫 ====

科幻作品於1929年由Buck Rogers以連環漫畫為傳媒,Flash Gordon於1934年跟進。大多數的美國人在1950年之前,除了funny papers之外,沒有在其他管道接觸過科幻小說,他們認為所有的SF都是以連環漫畫為題材的作品。“that crazy Buck Rogers stuff”這個說法常用來描述SF,一開始是一種辱罵,但後來被一些科幻迷當作一種暱稱。

出版的漫畫書一開始是把一些連環漫畫集結成冊再出版, Buck 和Flash兩人都有自己的再版漫畫書.。當漫畫書開始出現在市面上時,科幻就已經是漫畫書主要的題材了。Planet Stories創立了一家漫畫出版社。 Hugo Gernsback以插畫家(這裡指在廉價紙張上作畫的插畫家)Frank R. Paul為美工出版了Wonderworld。後來,EC Comics出版了令大家愛不釋手的Weird Science以及Weird Fantasy,一開始是以侵占他人著作的方式刊載內容,之後Ray Bradbury則有付版稅給原作者。DC Comics出版了兩部Julius Schwartz編輯的Strange Adventures 和Mystery in Space。

不論超級英雄系列(例如蝙蝠俠或是超人)是屬於科幻小說或是幻想小說,都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它們都是一貫地打破物理定律—不過超級英雄類的漫畫通常使用了科幻小說會用的題材,例如外星人入侵、時空旅行、巨大的機器人。很多作者會同時撰寫散文式的科幻小說及漫畫,例如Alfred Bester、Gardner Fox、Edmond Hamilton,以及J. Michael Straczynski。

==== 廣播 ====

早期的科幻廣播節目始於改編Buck Rogers和Flash Gordon的作品。但是之後,Dimension X 、X Minus One等廣播系列改編了Asimov,、Heinlein、和Leiber等人的作品,將一些很好的科幻雜誌作品帶給許多聽眾。

最著名的科幻廣播作品是1938年Orson Welles所改編的The War of the Worlds,於CBS Radio播出。節目的形式像是一連串的新聞快報,曾經使得許多美國聽眾誤以為是真實事件而陷入恐慌。

同時期的其他科幻廣播延續傳統的方式,改編其它媒體上的的原創故事題材,例如BBC曾經播出許多廣播劇,都是改編自電視劇”Doctor Who”。近年來已經很少有以廣播為開端的科幻作品得以擴展到其他媒體型態(例如電視電影等等)。”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或許是這種形式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它起源於1978年BBC的無線廣播,最後延伸成一系列暢銷小說、電腦遊戲、漫畫、節目錄音帶和其他商品。

==== 其他媒介 ====

有一些科幻作品是以舞臺演出的方式呈現的,最有名的是洛杉磯劇院演出的Bradbury的改編故事。也有一些科幻小說被做成3D圖象,最有名的作品是” Sam Sawyer’s Trip to the Moon"。還有科幻作品的畫集,像是”Jeff Wayne’s Musical Version of The War of the Worlds”以及The Firesign Theatre的”Don't Crush that Dwarf, Hand me the Pliers.”最後還有少數的科幻歌劇,而它們的數量在日漸成長中。


=== 術語的由來 ===

“科幻”這個名詞開始被普遍使用是從1930年代Hugo Gernsback所發行的Science Wonder Stories雜誌開始。Gernsback在之前曾經創造"scientifiction"這個複合字來當作科幻的代名詞,不過並沒有被世人接受。在此之前,這一類的科幻故事經常被稱為”scientific romances”。

科幻(science fiction)有兩種常用的縮寫,而SF(或S.F)這種縮寫法最常被科幻作家和嚴謹的科幻迷所使用。另外,英國人尤其喜愛使用這種縮寫字。

sci-fi(科幻的縮寫)這種念法在1954年被Forrest J Ackerman所推行,不過在這之前,Robert A. Heinlein已經讓這個字普及起來,而且,很顯然的,這種念法在大眾傳播界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念法,即使許多科幻作品的主要書迷及作者對於這種發音法感到反感。為SF這個縮寫所辯解的Brian Aldiss認為,SF可以很彈性的當作science fantasy,speculative fiction,以及science fiction的代稱。不過一些反對sci-fi的人認為它的念法聽起來像skiffy,使得科幻作品淪為次級的作品,貶低他的價值。 Harlan Ellison曾經嘲弄sci-fi為“令人驚駭的新字”,聽起來像是蟋蟀交配的聲音 ”。Ackerman則以佩帶標有”我就是愛蟋蟀作愛的聲音”此等標語的小徽章回應之。

ㄧ段起而興起的思潮 (出現在各家雜誌的社論 )認為,SF是一種幻想故事,並且科學在這種故事裡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然而sci-fi卻是以太空、船艦、未來科技、蟲眼怪物(BEMs)、驚悚畫面為特色的娛樂性作品。換言之,對於sci-fi而言,其中的科學元素是純空想的,目的是使讀者和觀眾感到驚奇並吸引他們;然而,對於SF來說,其中的科學元素本身就是構成故事的主要成份,若是缺少了此種科學元素,則故事將會完全走樣。

另外ㄧ種反對sci-fi這個字眼的原因則是因為在主流上這個字眼不只是被當成純科幻作品,而是一種綜合性字彙,泛指純幻想的、驚悚的、漫畫、異教徒、特效動作片、動畫、幽浮等等相關或者完全不相關的題材。(science fiction這個字眼本身也常被當做是上述題材的行銷用字彙)

儘管有這些爭議,在美國及英國仍有兩家備受矚目、以科幻作品為根基的有線電視廣播網,從這個字彙中取它們的頻道名稱。雖然這個名字不一定符合每個人心目中的科幻名稱,不過對於那些不喜歡sci-fi這個字眼的人來說,這個頻道名稱卻是再適合不過了。正如同Dave Langford所說:喜好SF(念做sci-fi)這個字眼的人用極諷刺的語調描述不好的電視節目及電影為sf。

A variation of the term is "sci-fantasy."

這個字彙另有一稱為sci-fantasy。


=== 愛好者 ===

科幻作品擁有為數眾多的影迷及書迷社群,很多作家也是社群的一份子。很多喜愛科幻的人希望可以和其他同好者互動,分享心得。逐漸地,ㄧ個全球性的科幻愛好者文化逐漸形成。幾乎全部的英語系國家都出現了地區性的愛好者團體,不但如此,這股風潮也出現在日本、歐洲,以及其他地方。這些團體通常會出版他們自己的作品。這些愛好者也成立了科幻會議,在會議中討論彼此共通的興趣。雖然有一些會議辦得比較盛大,然而最悠久的ㄧ場會議卻是Worldcon。

許多業餘及專業的科幻愛好者雜誌紛紛出現,目的只是為了提供科幻愛好者所有與科幻作品有關的各方面的消息。第一個科幻小說文學獎-- Hugo Awards,是由每ㄧ年參加Worldcon會議的成員負責授予,頒獎的事宜幾乎都交給身為志願者的愛好者來處理。另外ㄧ個重要的科幻小說獎項是 Nebula。科幻愛好者經常也是其他領域的愛好者,例如奇幻文學,角色扮演遊戲,以及架空社會時代等等。最大的”複合領域科幻會議”是Dragon Con,每年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舉行。

當然,科幻愛好者也全心投入網際網路,他們成立網站,網站內容包括科幻迷從電視節目,電影,書籍所創造改編的人物故事。雖然可能是不合法的,違反了著作權,不過在這些作品沒有賺取商業利益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是被允許的;並且著作權法清楚地保障了原創作者對於其作品的所有權。科幻愛好者的網站有些是關於 Frank Herbert所著的Dune、Michael Moorcock所著的Multiverse、Joss Whedon所著的Firefly和Serenity等等,至於電視節目則有Doctor Who、Star Trek以及其系列。

科幻愛好者對於與其本身相關的特殊興趣團體經常扮演著培育者的角色,培養他們使之壯大以成立組織,或是形成自己的次文化。比如說架空社會時代、L-5 Society、LARP gaming、Furry fandom、動漫畫社群。另外,科幻愛好者與駭客文化有緊密的歷史相關性,他們其中的許多成員就是駭客文化的一份子;在新思想及自由意志論的傳播上,他們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 参考文献 ==
== 参考文献 ==

2006年11月3日 (五) 03:30的版本

宇航员在太空中行走。“昨日的幻想,明天的现实”科幻小说满足着人类无尽的想象力与好奇心

科学幻想小说英语Science Fiction,又称Scienti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英语:Sci-FiSF),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中文最早也有译作科学小说。虽然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一些可供参考的例子有:“科幻小说是描述科学或想象中的科学对人类影响的小说”;“科幻小说是描绘对象处于未知范畴中的小说”。以上定义虽然角度不同,但科幻小说的定义中总是反复出现一些词语,例如:幻想未来科技人类变化等。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到,科幻小说所涉及的范畴总是与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紧密相连。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历史

渊源

哲学主题上來說,科幻小说和人类上古的神话传说有着相似的精神基础,即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注与猜测。

文学谱系上,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应该是科幻小说最早的文学母体。早期的科幻小说往往带有恐怖小说冒险小说奇幻小说的痕迹。又以推理小说哥特小说与科幻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作品兼有以上要素,难以严格区别。(参见科幻小说的分类

时代背景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而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就具有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法文中,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就被称为“anticipation”,即“预测”。这样的文学作品基于科学的可信性是必要条件,应当说这种“科学至上”的精神是科幻小说有别于其它幻想类型作品的根本所在。

19世纪末:诞生与初创

一般认为,玛丽·雪莱最早将科学幻想元素引进小说创作中来。她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许多评论家和爱好者“追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关于这一点历来存在争论,也有人认为这部小说还不具备科幻小说基本的科学精神,只是把科学当成了另一种魔法)

其后,美国诗人爱伦·坡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两位重要的小说家,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后者称自己的小说是“Scientific Romance”(科学的浪漫幻想)。从作品来看,他们无疑是今天科幻小说类型的奠基人。一般科幻史认为,科幻小说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广为人知、得到确立,要归功于这两位:

儒勒·凡尔纳的贡献

参见:儒勒·凡尔纳

File: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bantam.jpg
《海底两万里》“Bantam经典”英文版封面。

出生于航海世家的这位法国人,最初是迫于生计才投入小说创作的。凡尔纳的作品在文学风格上继承了冒险小说的一切特点:不可思议的个人冒险、异域风情(如《80天环游地球》)、神秘的人物(如尼莫船长)等。这种幻想的传统源远流长,比如他最著名的作品《海底两万里》中,尼莫(Nemo)船长發现了沉入大西洋的岛屿亚特兰蒂斯,这个传说最早见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

凡尔纳的独特在于,他的小说都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科学乐观主义”,即认为“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有了科学,未来的世界将更加精彩”。这在凡尔纳所处的19世纪及以前的时代都是没有的。比如《弗兰肯斯坦》,在风格和主题上更像是一部恐怖、惊悚的“哥特小说”,其中对科学的描写未曾脱胎于对魔法等超自然力的迷信。史实上,“电魔”的说法就起源于19世纪末。而凡尔纳的小说中,随处可见翔实的数字、专业的技术名词,甚至对尚未实现的科学原理进行直接阐述——这种有知识炫耀嫌疑的段落甚至成了他书中唯一不太吸引人的部分。

凡尔纳在图书馆中习得的百科知识本已惊人,而他的文学技巧也相当纯熟。1885年,为了纪念好友、法国大文豪大仲马的去世,他摹仿《基督山伯爵》的复仇故事结构,结合19世纪60年代匈牙利人摆脱奥地利统治的自治运动背景,迅速创作了《桑道夫伯爵》(Mathias Sandorf)。小仲马在致凡尔纳的信中称,从文学风格上说,凡尔纳比自己更接近大仲马。可见凡尔纳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驾驭能力。

凡尔纳是位勤奋的作家,大量的畅销书也使他成了一位富翁。他的一系列科幻小说统称为《奇异的漫游》丛书,向19世纪的读者展示了一个“科学奇迹”成为现实的理想世界——而20世纪,他的一些科学幻想真的成了现实。如“80天环游地球”、人类登月,大型潜水艇等。

科幻史上将“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赠给他,就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精神启蒙而言,凡尔纳实至名归。

H.G.威尔斯的贡献

参见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如果说凡尔纳开启了科幻小说的大门,那么英国人威尔斯则长驱直入、开疆拓土,指出了后世科幻作家可以继续探索的所有道路。20世纪科幻小说中几大主流话题,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反乌托邦”等等,都是威尔斯所开创的。

File:The Time Machine.jpg
Bantam经典版《时间机器》封面

1894年1895年间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这不仅要求在科学上论证“第四维”——时间的存在,威尔斯更在小说中描写了地球毁灭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时代”。威尔斯在这部开创性的小说开头,竟进行了大篇幅的科学哲理讨论,为的是帮助读者克服不可能心理”。这种“如果某种科学技术得以实现,那么未来将……”的开篇方式本身,也成了科幻小说的一种经典范例。

1898年的《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对外星人(小说中是丑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直接描写,这也成了后来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一大特征。威尔斯在作品中首次意识到了外星人和地球人之间可能的文明冲突:星际之间的战争。这是一个何其广阔的“空间”,从此在科幻小说史上,人类和外星人之间一直烽火不断。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译:月球上最早的人类),大胆幻想人类靠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登上了月球。威尔斯的月球不是荒凉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个地球。月球人的社会接近蚂蚁的制度,拥有最高智慧的“月球大王”四肢萎缩,脑袋却膨胀巨大——这种形象虽然有所改变,但“大脑袋”成了科幻小说中历来对外星人的“标准形象”。

《当睡者醒来时》首次发表于1899年,威尔斯在修改后于1910年再版。异星球上的主人公在冬眠了200年后醒来,发现未来世界的大都市比过去的时代更为糟糕。他在小说前言中写道:“这篇故事所描述的大都市正是资本主义胜利的恶梦。”造成人类社会的未来变得更加邪恶、堕落的制度原因替代了技术因素,“人祸”成了科幻小说的主题。威尔斯开创了科幻小说中重要的一支血脉:“反乌托邦”小说。后来俄罗斯(苏联)作家亚米扎京的《我们》、英国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还有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威尔斯本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正如《睡者》一书前言中所写,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始终持有“资本主义必将导致灾难”的政见。一百多部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上半叶西方重要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对社会制度、道德和宗教改革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从这种意义上说,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也是一种“哲理小说”,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幻想中的社会,来影射当时的社会和政治。作品整体上充满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照。这切中了科幻小说的核心精神:“科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要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这种严肃的思想主题使得科幻小说真正成为一种可以“登堂入室”的文学形式,而非止于追求冒险猎奇的低俗读物——尽管在形式上难以区别。

因此,也有评论家将1895年(《时间机器》的出版)认定为“科幻小说诞生元年”。但没有争论的是,这位跨世纪的作家是对20世纪科幻小说影响最大的人物。

在小说技巧上,威尔斯也成功地在“通俗小说”和“哲学思辨”之间建立了联系。引人入胜的情节激起了普通大众强烈的阅读欲望,但这又无损于威尔斯在小说整体上闪烁的智慧之光。

20世纪初叶:空间剧与杂志兴起

进入20世纪,科幻小说的发展可大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

二战之前,发轫于欧洲的科幻小说,又在美国落地生根。美国科幻小说的先锋人物是埃德加·莱斯·巴勒斯,他是著名的系列冒险小说《人猿泰山》(Tarzan)的作者。美国科幻小说继承了威尔斯那种风格传统,和奇幻、冒险故事一起成了主流通俗文学。

20世纪30年代,科幻文学商业化大潮在美国兴起的标志就是涌现了一大批风格鲜明的科幻杂志。这些杂志也成了推动美国科幻小说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的佼佼者有:

美国著名科幻小说杂志(截止2001年)
刊物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著名主编
奇异传说 Weird Tales 1923年2001年 霍華·菲力普·洛夫克萊夫特
惊奇故事 Amazing Stories 1926年2000年 雨果·根斯巴克
新奇故事 Astounding Stories/新奇科幻 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 1930年1960年 约翰·坎贝尔
奇幻与科幻小说杂志 The Magazine of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 1949年2001年
银河科幻 Galaxy Science Fiction 1950年1995年

说明:(1)此表中收录的都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幻杂志,连续办刊时间都在30年以上,都曾发表过重要作家、作品。(2)1890-2001年间出版过的美国科幻杂志目录:Science Fiction, Fantasy & Weird Fiction Magazine Index

1927年,《惊奇故事》主编雨果·根斯巴克首次将“Scienti-fiction”改写为“Science-fiction”。自此,“科学幻想小说”这个名称才正式被用来指称这种日益成熟的题材。他对科幻小说的傑出贡献得到了后世的尊敬,美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现代科学技术与理论的相继问世,刺激1920-30年代出现了一波创作高潮。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有:雨果·根斯巴克的《2660年的纽约》、约翰·坎贝尔的《火星上的智贼》、埃德蒙·汉米尔敦的《太空巡逻》系列、史密斯的《宇宙云雀》等。这些作品中大致分为两类:要么是行星间、星系间的奇遇故事;要么是虚构的探险活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创作在科幻史上常被称为“巨眼怪兽”或“空间剧”时代

20世纪中叶:黄金时代

File:Astounding SF 1941.7.jpg
美国著名科幻杂志《新奇科幻》1941年7月号

虽然经历了193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二战期间的硝烟,但习惯购买“通俗”科幻小说杂志的美国年轻人已经成了数目可观的忠实读者。科幻小说藉此保持了旺盛的文学生命力和商业上的活力。战争期间大量研发或想象中的新科技甚至是科幻最新鲜的灵感源泉。二战后,美国迎来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科幻史一般公认,约翰·坎贝尔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领导者。一切源于一本杂志的变革。坎贝尔在1937年将他主编的《新奇故事》Astounding Stories更名为《新奇科幻》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不过,变革的不只是名字。坎贝尔对作者要求极高,他们必须首先是素质良好的作家。而坎贝尔麾下也真的聚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美国科幻大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斯普雷格·杜冈羅伯特·海因萊茵布拉德伯雷范·沃格特……等等。

阿西莫夫后来在《危险的幻想》(1967年出版)一书前言中强调了坎贝尔的重要贡献:“他(指坎贝尔)给科幻小说领域带来了一次真正的革命……”Astounding SF致力于让科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严肃”地出现在读者面前:“首先必须来自真正的科学,同时,也必须是真正的历史,”且不能两者居其一。这样,科幻小说中人文和科学的真实性都得到了加强。

阿西莫夫总结道:“科幻作家们努力在现实主义上下功夫的同时,描绘着计算机火箭核武器,它们与10年内出现的计算机、火箭与核武器如出一辙。结果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现实生活,与40年代坎贝尔式的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情景惊人地吻合。”

1944年底美国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功能。小说当即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强烈震动,为此展开了一场调查。调查结论是,(“曼哈顿计划”)不存在任何洩密行为,小说中的描写只是作者幸运地“推测”出来的。几个月后,世界上第一颗真正的原子弹爆炸了。杂志主编们将此事作为树立科幻严肃性的实例反复使用。科幻史家认为,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清晰地揭示了科学幻想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科幻的“前瞻性”甚至成了一种习惯性思维模式。当今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诸如“可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之类的字句并不罕见。

历史事件对质量严格要求不断成长的大量读者群这些因素的积累,促成了科幻小说在20世纪50年代的巨大飞跃。而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科幻小说的全面繁荣。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科技发达的西方工业国,都相继出现了著名的科幻作家、作品。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贡献

参见:艾萨克·阿西莫夫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机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机器人》和《其余的机器人》等作品集当中。此外阿西莫夫有关机器人的科幻还有长篇《钢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为机器人建立了一套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演绎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逻辑性极强的漂亮故事。

  “基地”系列(此系列为三部曲,分别是《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另有前传和后传)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亿,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一位“心理历史学家”却根据计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哈里.谢顿(心理历史学的创始人)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自然科学基地”(即“第一基地”)和 “心理历史学基地”(即“第二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除上述两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写某文明星球数千年才出现一次星空的《夜幕低垂》(中国一般译为《日暮》),描写“平行宇宙”中外星人的《諸神自身》(又译为《眾神自己》、《神们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时间旅行的《永恒的末日》等作品。

  阿西莫夫不仅创作科幻小说,同时也写作科普作品,同样让人百读不厌。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他对20世纪科幻小说的发展贡献巨大。

20世纪80年代:新浪潮与双刃剑

科幻在中国

科幻小说作为西欧“工业革命”后才有的文化现象,和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打开国门,学习西方的历史大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为中国科幻敲响第一声锣鼓的是思想家、著名学者梁启超。本世纪初叶,他用文言文翻译了凡尔纳的《十五小豪杰》。从那时算起中国科幻可以说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史。

五四时期宣扬“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的文化思潮,客观上为科幻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普及作出了贡献。新文化运动为科幻在中国的萌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著名的文学名匠都曾翻译或写作科幻小说。

1903年,在日本弘文书院留学的青年鲁迅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大炮俱乐部》和《地底旅行》由日文,用文言文的体例翻译成中文。鲁迅将这两部小说改编成章回本,并配了诗词,使其完全中国化。鲁迅翻译了很多威爾斯凡爾納的经典小说,并在他的杂文中提倡发展科幻小说。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是1904年发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说》,作者笔名“荒江钓叟”。中国最早的纯文学刊物《小说林》的创办人徐念慈不仅翻译国外科幻小说,本人还创作有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著名作家老舍也创作过一本名为《猫城记》的具有科幻色彩的小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科幻文学仍然以欣欣向荣的姿态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体裁更接近科普小说,大多是向低年龄段读者普及科学知识和预构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未来。在主题上比较接近于同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國大陸的科幻文学的发展陷入停滞。

File:SFW magazine china 2004.08.jpg
中文科幻杂志《科幻世界》2004年8月号封面

文革后,叶永烈的儿童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复兴。郑文光在大陆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之父”,他50年代就致力于科幻创作。70年代他重新投入创作,发表了多部重要科幻作品,1980年成为世界科幻小说协会(WSF)成员。代表作有《飞向人马座》。童恩正的作品《珊瑚岛上的死光》曾被改编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电影。中国其他重要的科幻作家还有:刘兴诗王晓达等人。

倪匡,出生於中國大陸的香港作家,自70年代起創作大量科幻小說,多以卫斯理原振俠為主人公,形成了数量可观的系列作品。他本人也以勤于笔耕著称,曾自称“中国写汉字最多的人”。代表作有《藍血人》等。倪匡作品被翻拍成多部香港電影及電視剧集。但是,也有反对倪匡的人认为倪匡的作品不是科幻,只能成为奇幻或是“伪科幻”。

83—84年间,中国科幻文学被贴上“精神污染”的标签,受到严厉惩处的事件,这次“抵制精神污染”的“政治运动”几乎使整个中国科幻事业夭折。运动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后果则无法估量。再如,主流科幻作家中,郑文光因此一病不起,叶永烈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亨等受到不实污蔑和指控。

1978年在大陆创办的《科学文艺》杂志成为科幻文学最主要的期刊,编辑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该杂志后改名为《科幻世界》(SFW),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长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在《科幻世界》杂志的推动下,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如星河刘慈欣王晋康、钱丽芳、何夕等人。杂志在引介国外优秀科幻作品、出版名家名作、普及科幻和科学知识方面多年来做出了大量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别于1991年2000年成都北京承办了世界科幻年会

2000年之后,由于《科幻世界》杂志的营销策略转向低龄读者,及受到奇幻小说的侵占,中国科幻的创作水平和影响都有所下降。

主题与范围

科幻小说题材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大,以至于难以列出单独的清单——除非另开一本百科全书。以下将粗疏地对目前主流的科幻小说主题做一个简单罗列。所提供的例子並非全部曾有單獨成篇的作品,更常見的情況是在同一個作品中便牽涉兩到三個主題,比方說在時間機器中對主角所旅行到的未來世界的描述,就有文明崩壞的味道。

如果你有一個科幻類的自認為嶄新的點子,不建議你在下表當中尋找有無類似的,這很可能讓你喪失創作熱情;不過當你想要尋找靈感時,倒可以瀏覽下表追循前人的足跡。

人类社会

  • 社会形态
    1. 因為某種理由,故事背景所在的未來、或者一個曾有先進遠古文明的架空世界,明顯曾發生文明崩壞或倒退。常見的理由例如過度污染使自然環境惡化產生巨大天災、大規模毀滅兵器、星際戰爭、人口過度膨脹資源供應體系崩潰造成的大規模滅絕、瘟疫、超科技失控(例如奈米機械)。
    2. 科幻烏托邦。作者基於自己的一種創見,描述未來或似未來架空世界的人類,怎麼利用更高的科技或其他層面的應用技術消弭高科技的副作用,達成和諧的生活。比方說針對燃油車的污染問題,科幻小說家曾提出反重力運輸設施之類的構想。
    3. 反乌托邦,尤其是其中抓緊近代技術濫權疑慮的赛博朋克。所謂的技術濫權疑慮,是指近代新生的專利權概念,卻可能支持一些掌握尖端科技的人可不受監督的運用這些科技、從而以曲折手法達成極權目的。在這類小說中最常見的邪惡勢力角色由托辣斯扮演。其他的反烏托邦,則是更廣泛地針對某種被作者認為有害的高科技、或者太天真的理想主義,進行渲染並反諷。
    4. 自然被過度壓縮,人類傲慢征服一切的未來社會或似未來架空世界。可能對這種社會的病態現象也備有一些陳述,但活在那個世界的人似乎都已經習慣了。
    5. 人工智慧或其他高科技過度依賴的病態未來社會、或似未來架空世界。有時這些高科技也會產生人類似的野心,而開始或試圖進行它們的極權統治。
    6. 科幻劇SF opera:創作者大可以拼湊一些常見未來社會架空要素組成舞台,然後隨自己高興地在這裡上演一場愛情悲喜劇、或恐怖劇、或民主vs極權戰爭,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一個類似的詞語是星際奇幻Space fantasy。
  • 科学和技术
    1. 複製人。前些日子喧騰一時的桃麗羊就是複製技術的產物,理論上也可在人身上運用。
      • 複製人被製造是為了將健康器官移植給可能生病的本尊。衍伸出複製人的人權問題相關討論。
      • 不能見光的複製人,遭生產他們的龐大勢力追殺的動作劇。
      • 以雙胞胎形式運用的替身複製人。跟真的雙胞胎一樣漸與本尊出現性格差異產生的趣味性。
      • 以複製人技術在被敘述的未來/星際戰爭中增兵
      • 被偷走的人/城市。身邊的人或人群在某種陰謀中,悄悄被調換成性格迥異的複製人,恐怖風格路線。
    2. 机器电脑机器人
      • 沒有機械構造或金屬元件的人造擬人。可能經由醫學或基因改造工程誕生,例如科學怪人
      • 電子生化人Android。又譯仿製人、生化人,意思是指特別像人的人造擬人,如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的T-1000。廣泛使用的定義中似乎沒有規定它必須是用電子或機械元件組成,生物技術或基因改造也可以,甚至不一定沒有採用人類的器官或其他元件,總之以「(外表)非常近似人」為特徵。例如七龍珠中的16、17號。因為它很像人但卻不是人,經常被拿來和複製人混用製造驚奇的戲劇性。我們也時常預設高自動化的基地會有一具似人的服務終端。
      • 改造人Cyborg,也常被譯為生化人。身體的一部份被電子或機械裝置取代的人。它可以很像人、當然也可以比較不像,當它很像人時、尤其是當Android的製造過程中也使用人類組織時,兩者變得非常難以區分。有名的改造人如機器戰警Robocop、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的T-800。提到改造人的故事中,無可避免會論及兩個主題:被改造的人擁有更大的威力去執行非人任務;人被改造是否牽涉到人權侵害,是否得遵守三定律
      • 電腦博奕者。而且它已經有了現實版本:電腦棋士深藍。
      • 人工智能的夥伴、寵物,個性的描述有時比機能更吃重,如霹靂車
      • 人工智能失控暴動。大至開始恐怖極權統治,小到「抱死」主人,都可以是小說題材;或是更廣泛的描述作者所預計的人机矛盾
    3. 奈米
      • 和細菌、病毒或白細胞一樣活動的奈米機械,修補大自然或人體組織,可能也作為兵器用途,失控暴動時造成的災難。
      • 為了某些目的把人類縮小成細胞尺度
      • 可以分化的奈米機械,亦即它們數量增加時會產生不可預期的本質變化,如人工智慧
  • 异化的人:人類在未來會不會自然、不自然演化,或大規模地被改造或自行改造,成為和現今大有差異的生物?

外星球和外星人

  • 外星球
    1. 隱喻國際社會的星際社會
    2. 隱喻某些現實種族的外星種族
  • 星际旅行
  • 奇怪的外星生命體
    1. 行星生命體。可以是沒有高智慧,類似補蠅草葉那樣的陷阱行星;當然也可以有高智慧。最有名的行星生命體之一就是《索拉羅斯(solaris)》。
    2. 宇宙浮游生命。可以是一隻有章魚觸手的豹,一隻八腳的棍狀生物,或者也可以是氣體生命,甚至是比整個太陽系範圍還大的氣體生命。
    3. 細菌、病毒大小的外星生物,奈米生命,或者稍微大一些的寄生蟲。
    4. 相對論中容許「有可能存在」的超光速基本粒子,構成的超光速外星人。
    5. 生物學上的演化過程不清楚的,機械生命文明。
    6. 其實不是生物的似生物。例如因為太空船失事在未知星球長居的博士,因為意識侵入了星球上已毀滅的外星文明留下的半永動機,產生了一隻沒有實體的怪物。
    7. 對人類社會產生衝擊。例如一個隨意偷盜最高機密並公開、使各國政府陷入恐慌的小綠人,或者外型酷似蝙蝠或惡魔、卻幫助人類建立和諧社會的外星人。
  • 未来
  • 架空历史
  • 控制时间与时间悖论
    1. 時間悖論三種解決方式的各自主張
      • 互套的邏輯,雞回到過去,所生的蛋剛好孵出了自己。例如罗伯特·海因莱因的《你们这些回魂尸》。
      • 無論歷史怎樣變,但受限於因果律,只有「本來想要改變」的事終究沒有改變。例如黄易的《寻秦记》。
      • 改變過去產生了多次元歷史線,無法或難以回到原本的「現在」。例如杰弗里·兰迪斯的《Interlude at the Circus》。
    2. 挾著現今科技的火力優勢到了過去肆虐一下、逞逞威風,或只是懷念往事、感傷之旅。例如張系國《傾城之戀》。
    3. 和過去或未來通訊,以聲音、影像或電碼交流,互相影響,間接地造成改變。例如柳文扬的《T-mail》。
    4. 颠覆时间旅行的过程或概念,构成荒诞效果的。例如水泡的《蛀洞》。

分类

要严格地区分科幻小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有时候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恐怖小说都界限模糊,对某一部作品来说,更可能兼有这几种风格。

如果下面的说法让你感到无所适从,那么阅读原著总是最好的办法。

硬科幻与软科幻

这是一种十分流行而且有效但是已经被学术界无视的分类法:“硬科幻”和“软科幻”。

硬科幻小说

参看硬科幻小说

硬科幻小说(英语Hard Science Fiction,简称Hard SF)是一种科幻小说的分支类型。作品的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学(可能的)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处理手法:一些作者小心翼翼地避开难以置信的技术,如超光速旅行;而另一些人则允许这些在故事中作为重要道具出现,并对其构筑的世界进行细致的阐述来显示这项技术可能实现。在后一类小说中,天文探索或物理现象常常比人物刻画重要的多,但作者有时也会在故事中围绕人物表现环境。

总之,硬科幻的共同特点是故事情节依靠技术来推动和解决。作者也会尽量让故事中的科技与出版时已知的科学保持一致。这是科幻界尤其是读者对硬科幻的主要看法。

软科幻小说

参看软科幻小说

软科幻小说(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相对于“硬科幻”,作品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往往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例如,系列科幻小说《沙丘》中,弗兰克·赫伯特通过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抛弃了智能机器,而回到了封建社会。赫伯特借对当前社会政治现实的逼真模拟,以“沙丘”的传奇对人类的现状进行批判。软科幻小说也探索社会对事件的反应,和纯粹由自然现象或技术进步引发的问题(往往是灾难),主题往往是说明科学像一把“双刃剑”,需要人文关怀的引导(最常见的就是指责机器不能代替人伦情感)。

有趣的是,关于软科幻定义的争议很少,或许这正是因为其界限似乎比硬科幻更为模糊。

分类争议

虽然“硬科幻”、“软科幻”的分法常见诸许多杂志、网站和爱好者之口,但赞成者内部对“软硬”的定义也存在争议;同样,有许多人拒绝承认这种说法,认为没有必要去细分科幻小说。

一个典型的混乱案例是《星球大战》(Star Wars)。许多保守的爱好者因为其中“原力”(Force,某种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设定而认为它不属于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说,或好莱坞太空电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说拥护者认为好莱坞太空电影都是奇幻;而公众一般直截了当地把它们统统归为“科幻电影”。

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凡尔纳是“硬科幻”的鼻祖;威尔斯则是“软科幻”的宗师。实际上,威尔斯的作品中对科技的幻想和直接描写一点也不比凡尔纳保守;《海底两万里》也花费了几个章节来描写世界各地对神秘的“鹦鹉螺号”的猜疑与震动。因此将他们并列对立起来难免有失偏颇。

其它分类法

为了解决上述混乱,曾经出现一种新的说法,SF不再是“Science Fiction”或者“Sci-Fi”、“ScientiFiction”、“Science Fantasy”之类的缩写,而变为代表“Speculative Fiction”,即推测性小说。这个“SF”的定义比较宽容,试图涵盖之前纠缠不清的科幻定义。

这一定义不同于一般中文里的“推理小说”,参见中文维基百科的推理小说条目。

此外,刘慈欣认为不存在硬科幻和软科幻,只有真科幻和伪科幻[1].

新类型:伪幻

科幻文艺

File:Animatrix DVD cover.jpg
根据科幻电影Matrix(黑客帝国/駭客任務/22世纪杀人网络)的相同世界观拍摄的系列动画短片集Animatrix。九部互相独立的故事用不同的风格和故事展示了人类可能的未来

科幻小说创立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学类别,近百年的发展史,科幻已经成了一种“风格”,一种“元素”,可以被其它各种文艺、娱乐形式借鉴表现。20世纪的大众传媒和娱乐业没有忽略文学的各个门类,当然也包括科幻小说。

科幻文艺已经成为全球热爱幻想的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更深刻影响了20世纪人类社会的思维方式和娱乐生活。

科幻电影

从电影诞生之初,惊悚风格的科幻故事就常被搬上银幕。作为“科技进步结出的艺术硕果”,电影似乎和科幻小说有着天然的姻缘。电影发明的百年来,“科幻片”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类型。

以下几种是常见的科幻电影:

  • 怪兽电影将外星、史前生物表现为狰狞恐怖的怪兽,威胁人类生存。代表作有:《哥斯拉》、《侏罗纪公园》、《异形》等;
  • 灾难片地球资源耗尽、外星人入侵或未来重大自然灾害,使人类面临生存危机。代表作:《未来水世界》、《第五元素》、《天煞》等;
  • 星际旅行表现人类探索宇宙、在异星冒险、开拓的故事。代表作:《星际旅行》(Star Trek)等;
  • 太空史诗将宇宙放到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中,描写其中各大势力、力量之间的争夺、兴衰。代表作:《星球大战》(Star Wars)、《沙丘》(Dune)、《2001太空漫游》等;
  • 时间旅行表现人类拥有了控制时间的能力之后的冒险和奇遇。代表作:《回到未來》、《終結者》 、《时间机器》、《異世奇人》 等;
  • 机器人表现机器人和人类的关系,往往是机器人产生人类情感等机械伦理问题。代表作:《終結者》 (The Terminator)、《人工智能》、《我,机器人》等。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粗疏的列举,诸如《黑客帝国》之类的电影所要反映的机器人制造的虚拟的世界中人类的生活和自由与觉醒意识不属于上面的归类。许多科幻元素往往化身为主人公使用的高科技装备,在现代电影中可谓无处不在。

科幻與動漫

日本的少年動漫裡,無論是大師手塚治虫的《鐵臂阿童木》,還是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美國漫畫大俠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無一不借科技之力降妖除魔;科幻一直是動畫、漫畫領域最流行的主流設定之一。

不過因為受眾群體年齡層次較低,所以一般都簡化了複雜的概念,和奇幻、童話元素相結合,既感覺有科技要素,又不乏可愛天真。不過,還有大量像《攻殼機動隊》(押井守制作、士郎正宗原著)、《Animatrix》(《黑客帝國》動畫版)、《銀河英雄傳說》等,面向較高年齡層次的主題深刻的科幻動畫作品。


科幻

以下為清華大學94學年度下【科幻概論】之部份課程資料,內容翻譯至2006年5月Wikipedia英文條目Science fiction


科幻小說這類型的小說,故事至少有一部份是取決於真正或者是被想像出來的科學,所構建出的背景或是事件是在真實世界中還未發生的(或是永遠不可能發生的)。羅伯特•安森•海因倫恩,一個科幻小說的主要作家,寫「幾乎所有科學幻想小說的一個方便簡短的定義可能為:堅固的基於對現實世界,過去和當下足夠的知識和徹底的對自然以及重要的科學方法的理解,來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的做實際推測。」他更立刻增加假使你能「打破想出『未來』一詞,那麼這將適用於所有而不只是針對大部分的科幻。」

科幻作家希歐多史特尊寫道「一個好的科幻故事是一個關於人類的故事,關於人類問題和一個人類的解決辦法,而此解決之道在沒有科學要旨下絕不會發生成立。」

當然,這兩個作家都對自己認為如何才是好的科學幻想作定義。不是全部的作家或是愛好者都同意現實主義與科幻的特色描述是多麼重要。任何的故事,電影,遊戲,或者是玩具,包含了外星人,太空船,時空旅行或是未來,都可稱為科幻

定義與見識

類別的疆界很難界定,並且界線在與次分類之間常具有流動性。在《強大的輿論》一書中,Vladimir Nabokov半嚴肅的表明如果我們要非常嚴苛的定義了話,那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一劇也必須被稱為科幻小說了。

廣泛的來說,科幻小說的風格類型是為涉及科學或者是技術對社會或是個人的影響。這些影響或許是英雄般壯麗的範圍或者是個人的。科幻的元素或許是想像出來的或是根源於實際上,原物或是些陳腔濫調。看看科幻類別對於一些類型的目錄來說。

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一個科幻故事也許牢固的根源於在寫作時所瞭解的真正的科學可能性(參見硬科幻),像是亞瑟查爾斯克拉克的小說「遺落的月塵」,或者是有高度想像力的,設置在地球外的文明或是一個平行的宇宙,像是Isaac Asimov的小說「眾神」。

一些科幻刻畫事件是在現今所瞭解的科學的範疇之外,像是雷布萊得伯里的火星編年史。但另一個看這樣的故事的觀點是要從寫故事的年代所知的科學背景去看而不是從現今已知的科學範疇去看。另一個這樣的例子是海因倫恩的「賣月亮的人」,假設發生在1969真實事件的前十年一個私人的探險月球公司,因此一個當代的讀者可能會把此歸類為交替的歷史這個次類別而不把他歸類為在那個時代所出版的硬科幻。

同樣地,不同的讀者對於什麼是科學的實際有不同的看法。與一個專業物理學家相比,一個沒受教育的人可能對科學可以做的有不同的期待。如同克拉克他自己說道,「任一充足地先進科技在魔術中都是難分辨的」(克拉克的三條法則之三)。因此,任何描繪一種革新於當代科學的法則的小說,例如快於光速的旅行這樣的故事,仍然可能被歸類為科幻,就如同他們在受歡迎的Honorverse小說和大衛偉伯的故事一樣。

因此,幻想與科幻的界線便變得很模糊,許多的書店也將科幻與幻想的作品放在一起。許多科幻與幻想文學的讀者群也有大量的重複,而許多的科幻作家也同樣有許多幻想文學的寫作。愛好者通常也在科幻獎項像是雨果獎和星雲獎的提名中推薦幻想作品,都清楚的指出在讀者群中有大量的重複。

事實上,也可以說科幻只不過就是比較現代化的幻想。根據這樣的觀點來看,要素都會先被表現成幻想(像是巫術,變形,占卜,讀心術,美獸等等)來合理化或是透過科學或類似科學的解釋像是奇特的設備,突變,超能力,外星人等來支持其論點。

這樣的定義被某些學者和試著將科幻類別層面定義的更明確並且主張志向提出世界沒有任何神秘的或超自然的力量的作家反對。舉例來說,在變形科幻小說作品裡,達可蘇文強調一個在科幻的認知要素。根據蘇文所說,科幻的目的是要去介紹科學或是科技新奇藉由此去創造故事使我們能察覺在一個反射距離下的每一天的真實。他使用 認知疏遠 這樣的標籤去標記影響。

某些科幻作品清楚地展露出這樣的志向,但並不是全部。因此,一些理論家能強調科幻和幻想之間的差別,而其他人強調連續性。也很普遍能夠看到利用幻想要素去描述本質是科幻的故事。近年來,科學幻想也越來越被用來描述這樣的題材。

科幻小說與主流文學

科幻小說與更多的主流小說重疊。

如果社會,個人,科技和在故事的科學知識全部得出從被觀察的現實,沒有很多關於科學方面的細節,則故事可能被歸類為主流、當代的小說而不是科幻小說。像是馬丁凱登的放逐,或是實際上湯姆克蘭西的全部小說。假使人物對於宇宙的定律的想法跟感覺,時間,現實,以及創作人類是奇特的,並傾向再解釋關於存在於科技生活與生活的意義,那麼這或許會被歸類為與科幻主題重疊的現代文學工作。例子包括托馬斯皮瓊的重力彩虹,威廉伯勒斯的新星快車,石黑一雄的絕不讓我走,和庫爾特馮內古特,菲力普K狄克以及Stanisław Lem的大部分作品。

滑流小說

滑流是為科幻所鑄造的一種形式,他無法合適的被歸類在科幻的範疇內或外。一個好的例子為被雨果獎所提名的小說,尼爾史戴芬森的Cryptonomicon。

科幻小說的先驅

當代風格的先驅,像是瑪莉雪萊的哥特式小說科學怪人(現代普羅米修斯)(1818),同樣的作者在得到啟發之後所著的最後人(1826),以及羅伯特路易士史蒂文森的傑基爾醫生和海德先生的奇怪情況毫無疑問的為科幻小說。而布拉姆斯托克基於超自然所著的德拉庫拉(1897)則不為科幻小說。一個比較模糊的例子則為馬克吐溫的一個在亞瑟王的法庭的康涅狄格新英格蘭人,時間旅行的部分是未經說明的,但其後所發生的事件則是實際利用科學的。雪萊的小說和史蒂文森的中篇小說是一個早期標準科幻題材的例子:一個著魔的科學家的發明使得一個壞的情況變得更糟。


科幻小說的目的

科幻通常與對科學有著偉大盼望的人有關但也與他們恐懼於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關;後者更以被自己的發明所破壞的傲慢科學家此一經典題材所表達出。

科幻試圖從佈景,情境或是想法的表達來產生出驚異或是敬畏感。型態的轉換或許會被用來引導出一種震撼感,或者是讀者在參照架構的一種變化。

一個普遍的誤解為科幻試圖預測未來。一些評論家甚至扯遠到以科幻工作的預測準確性來評斷科幻工作的成功與否。然而,當有些科幻小說的背景被設置在未來,大部分的作家只是利用未來來為他們的主題作一個開放的架構而不是要試圖正確地預測它。如同雷布萊得伯里所說,「當我所要做的只不過是要防止變成預測,人們則叫我預測未來。」一個科幻作家一般來說不會試著去寫他們相信所會發生的未來的歷史,大部分西方的作家都試著去創造一個古西方一個歷史上精確的描述。作家通常都會寫他們希望未來不會發生的事情,但是當他們寫作的時候都會寫未來他們認為會發生的事情。未來的社會或是非凡的科技革新都被以為了認知的探險所授權的設備來呈現,或是緊緊只是為了娛樂所表現出,並且故事都不是可以被任何簡單的方法所預測得出的。當然,還是有些例外,尤其是在早期的科幻時期。

根據埃里克S羅伯金所說: 「科幻的標準,也就是指,他可以用自然科學描述出一種想像的發明或發現。小說最嚴謹的部分是建構從猜想若科學達到了一項驚人的發現則什麼事可能會發生。這樣的傳奇故事是試著預測社會上的發現以及它的影響衝擊,並且預見人類可能如何適應這新的狀態。」(空間與時間的旅行者【紐約,1947】)


主要內容

科幻包括許多分明的主題。其中許多的主題由早期的先驅如H.G.威爾斯以及朱爾斯韋恩所先獨創地拿來探討論述。

以下主題是從韋恩比較後期的科幻作品中所找到的:

  • 太空旅行(從地球到月亮),1865
  • 未來(20世紀的巴黎),1863
  • 還未發明的科技(潛水艇 20,000個水下的聯盟),1870
  • 人類心智的變化(綠光),1882
  • 地球的形成(海洋入侵),1904

H.G.威爾斯開拓以下主題:

  • 在人或動物上生物的改變(攔截人魔島),1896
  • 時間旅行(時光機器),1895
  • 有著特異功能的人(隱形人),1897
  • 與外星人的接觸(世界大戰),1898
  • 太空旅行(登上月球的第一批人),1901
  • 未來(當沉睡者甦醒),1899
  • 人類的演化(神人),1923
  • 原子戰(解放的世界),1914


媒介

早期的科幻小說都刊載在書籍或是一般流通的雜誌上。

雜誌

科幻雜誌由雨果根斯巴克所編輯的不可思議故事集創刊於1926年。在科幻雜誌中大多數的科幻小說創作於1926到1950年代早期之間。從那之後,便出現大量的科幻小說創作。在今日,即使還是有科幻小說出版,但還是有大量的文章是發行於雜誌與網路。

電影

在默劇的歷史初期,科幻電影創造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風格,一般來說,跟科幻小說來比較科幻電影會更聳動而且較沒那麼科學,如一些在早期默劇的例子Georges Méliès的 月球之旅(1902)和 Fritz Lang的大都會(1927)。在1940與1950年代間有相當多的科幻影集,也因此促成了早期科幻電視劇的進步。

大體來說,科幻電影比科幻小說大概遲了50年才問世,舉例來說,喬治盧卡斯的代表作行星故事在1939年出版,而在1977年名為星際大戰的電影才上映,在星際大戰如此的成功之後,科幻電影有了爆炸性般的突破。這種類型的電影現在常可在百事達租到,如異形, E.T.,駭客任務,和更多類似的電影。

科幻電影也探索更多嚴肅的主題和追求更高的藝術水準,尤其是斯坦力庫布里克在1968年推出的相當具有影響力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當時的電影商發現科幻電影對於探索政治性與道德問題是非常好的類型,如1997年的千鈞一髮 (關於遺傳工程)、2002年的關鍵報告 (關於公民自由與自由意識的)和2005年的衝出寧靜號 (關於政府機密的)

電視劇

科幻電視節目至少在1938年就已經出現了,當時BBC製作了名為R.U.R的科幻現場表演。第一個受到大眾歡迎的科幻連續劇是”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1959年到1964年在美國的DuMont Network播出。於1959年到1964年在美國播出的”The Twilight Zone”是第一個成功吸引成年人的科幻連續劇,雖然他的劇情讓人難以分辨是屬於科幻,科學幻想,還是屬於幻想的範疇。Doctor Who這個連續劇在1963年第一次於BBC頻道播出,並且持續到1989年,為英國觀眾引進科幻作品。Star Trek在1966到1969年間於NBC播出,為更廣大的美國觀眾帶來真正的科幻作品。

當這一類的題材越來越收到歡迎時,ㄧ些曾ㄧ度流行的SF秀,最近又紛紛被重製。例如,The Twilight Zone就曾經重拍過兩次(時間為1985-1989,2002-2003)。在20世紀後期最成功的重製首推Star Trek,它在1987到2005年推出了四部續集。Doctor Who最近也在BBC頻道重拍中,現在它是英國電視節目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ㄧ。最近重拍的Battlestar Galactica不只贏得評論的讚揚,而且還為Sci Fi頻道增加了收視率。

漫畫

科幻作品於1929年由Buck Rogers以連環漫畫為傳媒,Flash Gordon於1934年跟進。大多數的美國人在1950年之前,除了funny papers之外,沒有在其他管道接觸過科幻小說,他們認為所有的SF都是以連環漫畫為題材的作品。“that crazy Buck Rogers stuff”這個說法常用來描述SF,一開始是一種辱罵,但後來被一些科幻迷當作一種暱稱。

出版的漫畫書一開始是把一些連環漫畫集結成冊再出版, Buck 和Flash兩人都有自己的再版漫畫書.。當漫畫書開始出現在市面上時,科幻就已經是漫畫書主要的題材了。Planet Stories創立了一家漫畫出版社。 Hugo Gernsback以插畫家(這裡指在廉價紙張上作畫的插畫家)Frank R. Paul為美工出版了Wonderworld。後來,EC Comics出版了令大家愛不釋手的Weird Science以及Weird Fantasy,一開始是以侵占他人著作的方式刊載內容,之後Ray Bradbury則有付版稅給原作者。DC Comics出版了兩部Julius Schwartz編輯的Strange Adventures 和Mystery in Space。

不論超級英雄系列(例如蝙蝠俠或是超人)是屬於科幻小說或是幻想小說,都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它們都是一貫地打破物理定律—不過超級英雄類的漫畫通常使用了科幻小說會用的題材,例如外星人入侵、時空旅行、巨大的機器人。很多作者會同時撰寫散文式的科幻小說及漫畫,例如Alfred Bester、Gardner Fox、Edmond Hamilton,以及J. Michael Straczynski。

廣播

早期的科幻廣播節目始於改編Buck Rogers和Flash Gordon的作品。但是之後,Dimension X 、X Minus One等廣播系列改編了Asimov,、Heinlein、和Leiber等人的作品,將一些很好的科幻雜誌作品帶給許多聽眾。

最著名的科幻廣播作品是1938年Orson Welles所改編的The War of the Worlds,於CBS Radio播出。節目的形式像是一連串的新聞快報,曾經使得許多美國聽眾誤以為是真實事件而陷入恐慌。

同時期的其他科幻廣播延續傳統的方式,改編其它媒體上的的原創故事題材,例如BBC曾經播出許多廣播劇,都是改編自電視劇”Doctor Who”。近年來已經很少有以廣播為開端的科幻作品得以擴展到其他媒體型態(例如電視電影等等)。”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或許是這種形式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它起源於1978年BBC的無線廣播,最後延伸成一系列暢銷小說、電腦遊戲、漫畫、節目錄音帶和其他商品。

其他媒介

有一些科幻作品是以舞臺演出的方式呈現的,最有名的是洛杉磯劇院演出的Bradbury的改編故事。也有一些科幻小說被做成3D圖象,最有名的作品是” Sam Sawyer’s Trip to the Moon"。還有科幻作品的畫集,像是”Jeff Wayne’s Musical Version of The War of the Worlds”以及The Firesign Theatre的”Don't Crush that Dwarf, Hand me the Pliers.”最後還有少數的科幻歌劇,而它們的數量在日漸成長中。


術語的由來

“科幻”這個名詞開始被普遍使用是從1930年代Hugo Gernsback所發行的Science Wonder Stories雜誌開始。Gernsback在之前曾經創造"scientifiction"這個複合字來當作科幻的代名詞,不過並沒有被世人接受。在此之前,這一類的科幻故事經常被稱為”scientific romances”。

科幻(science fiction)有兩種常用的縮寫,而SF(或S.F)這種縮寫法最常被科幻作家和嚴謹的科幻迷所使用。另外,英國人尤其喜愛使用這種縮寫字。

sci-fi(科幻的縮寫)這種念法在1954年被Forrest J Ackerman所推行,不過在這之前,Robert A. Heinlein已經讓這個字普及起來,而且,很顯然的,這種念法在大眾傳播界也是最普遍的一種念法,即使許多科幻作品的主要書迷及作者對於這種發音法感到反感。為SF這個縮寫所辯解的Brian Aldiss認為,SF可以很彈性的當作science fantasy,speculative fiction,以及science fiction的代稱。不過一些反對sci-fi的人認為它的念法聽起來像skiffy,使得科幻作品淪為次級的作品,貶低他的價值。 Harlan Ellison曾經嘲弄sci-fi為“令人驚駭的新字”,聽起來像是蟋蟀交配的聲音 ”。Ackerman則以佩帶標有”我就是愛蟋蟀作愛的聲音”此等標語的小徽章回應之。

ㄧ段起而興起的思潮 (出現在各家雜誌的社論 )認為,SF是一種幻想故事,並且科學在這種故事裡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然而sci-fi卻是以太空、船艦、未來科技、蟲眼怪物(BEMs)、驚悚畫面為特色的娛樂性作品。換言之,對於sci-fi而言,其中的科學元素是純空想的,目的是使讀者和觀眾感到驚奇並吸引他們;然而,對於SF來說,其中的科學元素本身就是構成故事的主要成份,若是缺少了此種科學元素,則故事將會完全走樣。

另外ㄧ種反對sci-fi這個字眼的原因則是因為在主流上這個字眼不只是被當成純科幻作品,而是一種綜合性字彙,泛指純幻想的、驚悚的、漫畫、異教徒、特效動作片、動畫、幽浮等等相關或者完全不相關的題材。(science fiction這個字眼本身也常被當做是上述題材的行銷用字彙)

儘管有這些爭議,在美國及英國仍有兩家備受矚目、以科幻作品為根基的有線電視廣播網,從這個字彙中取它們的頻道名稱。雖然這個名字不一定符合每個人心目中的科幻名稱,不過對於那些不喜歡sci-fi這個字眼的人來說,這個頻道名稱卻是再適合不過了。正如同Dave Langford所說:喜好SF(念做sci-fi)這個字眼的人用極諷刺的語調描述不好的電視節目及電影為sf。

A variation of the term is "sci-fantasy."

這個字彙另有一稱為sci-fantasy。


愛好者

科幻作品擁有為數眾多的影迷及書迷社群,很多作家也是社群的一份子。很多喜愛科幻的人希望可以和其他同好者互動,分享心得。逐漸地,ㄧ個全球性的科幻愛好者文化逐漸形成。幾乎全部的英語系國家都出現了地區性的愛好者團體,不但如此,這股風潮也出現在日本、歐洲,以及其他地方。這些團體通常會出版他們自己的作品。這些愛好者也成立了科幻會議,在會議中討論彼此共通的興趣。雖然有一些會議辦得比較盛大,然而最悠久的ㄧ場會議卻是Worldcon。

許多業餘及專業的科幻愛好者雜誌紛紛出現,目的只是為了提供科幻愛好者所有與科幻作品有關的各方面的消息。第一個科幻小說文學獎-- Hugo Awards,是由每ㄧ年參加Worldcon會議的成員負責授予,頒獎的事宜幾乎都交給身為志願者的愛好者來處理。另外ㄧ個重要的科幻小說獎項是 Nebula。科幻愛好者經常也是其他領域的愛好者,例如奇幻文學,角色扮演遊戲,以及架空社會時代等等。最大的”複合領域科幻會議”是Dragon Con,每年在美國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舉行。

當然,科幻愛好者也全心投入網際網路,他們成立網站,網站內容包括科幻迷從電視節目,電影,書籍所創造改編的人物故事。雖然可能是不合法的,違反了著作權,不過在這些作品沒有賺取商業利益的情況下,他們通常是被允許的;並且著作權法清楚地保障了原創作者對於其作品的所有權。科幻愛好者的網站有些是關於 Frank Herbert所著的Dune、Michael Moorcock所著的Multiverse、Joss Whedon所著的Firefly和Serenity等等,至於電視節目則有Doctor Who、Star Trek以及其系列。

科幻愛好者對於與其本身相關的特殊興趣團體經常扮演著培育者的角色,培養他們使之壯大以成立組織,或是形成自己的次文化。比如說架空社會時代、L-5 Society、LARP gaming、Furry fandom、動漫畫社群。另外,科幻愛好者與駭客文化有緊密的歷史相關性,他們其中的許多成員就是駭客文化的一份子;在新思想及自由意志論的傳播上,他們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Brian W. Aldiss 与 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Atheneum, 1986) ISBN 0-689-11839-2
  2. 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Touchstone, 1998) ISBN 0-864-82405-1
  3. Jutta Weldes, ed., To Seek Out New Worlds: Science Fiction and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ISBN 0-312-29557-X

参看

外部连接

中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