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高越嶺道: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
第14行: | 第14行: | ||
==路線== |
==路線== |
||
[[屯原]](屯巴拉,西段登山口)-尾上(富士見駐在所)-雲海保線所-松原駐在所-天池山莊-[[能高鞍部]](光被八表碑)-檜林保線所-五甲崩山-奇萊壩(東段登山口)-奇萊山莊-天長橋-天長隧道-磐石-吹上隧道-龍澗 |
[[屯原]](屯巴拉社,西段登山口)-尾上(富士見駐在所)-雲海保線所-松原駐在所-天池山莊-[[能高鞍部]](光被八表碑,2802公尺)-檜林保線所-五甲崩山-奇萊壩(東段登山口,以下至仁壽可行車)-奇萊山莊-天長橋-天長隧道-磐石-吹上隧道-龍澗(以上至奇萊雖可行車,但路況不佳)-見返隧道([[萬代峽]])-清水溪(揚清橋)-[[銅門]]-仁壽(接[[台九丙線]]) |
||
[[category:南投縣歷史]] |
[[category:南投縣歷史]] |
2013年12月16日 (一) 08:18的版本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8月27日) |
能高越嶺古道是台灣東部的一條歷史古道,起點為南投霧社,穿越中央山脈,終點為花蓮銅門村。台灣電力公司於1950年代在這條路線上建立了高壓電塔,將東部花蓮多餘的電力輸送到西部,因此又被稱為能高保線路。
歷史
能高越嶺古道原是泰雅族古道,西自霧社(今南投縣仁愛鄉),東至初音(今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初英)。日治時期,日本台灣總督府曾經利用此古道,修築能高越警備道路。後來計劃在此道沿線興建電塔,以將東部多餘電力輸送到台灣西部,但因太平洋戰爭而沒有實施。
1950年,美國撥給台灣電力公司130萬美元的外交援助,其中40萬美元指定興建這條東西輸送線路。台電總工程師孫運璿率領工程人員,在此興建了電力輸送線。
戰後中橫公路興建時選線,分為北、中、南三線方案,能高越嶺道為中線方案,但因要通過地質條件極為脆弱的天長斷崖,工程過於浩大而作罷,於是中橫公路選擇以大禹嶺、天祥、太魯閣的北線方案施作。該路線西段霧社至廬山、屯原改建為汽車通行道路,之後納編為鄉道。東段初音、銅門至龍澗、天長斷崖(施作天長隧道通過)、奇萊則成為台電保線道路,西段的屯原至奇萊仍保留日治時期登山步道原貌。
1970至80年代,台灣省公路局計畫在北部、中部、南部皆新闢東西橫貫公路,其中在中部有霧社銅門線、水里鳳林線、嘉義玉里線三條候選,霧社銅門線即今台14線主線。台14線原主線是走中橫公路霧社支線至合歡山、大禹嶺,因為新計畫原霧社支線部分改編為台14甲線,其主線部分改走霧社至廬山、屯原,東段奇萊至銅門的台電保線道路亦納編為「台14線」,並設置里程碑,至今該地尚見台14線179K之水泥里程碑,原古道部分計畫準備開闢為汽車通行道路。
1970年代末期,因民間與學界的保育意識抬頭,反對興建東西橫貫公路的呼聲漸高,並對沿線鄉鎮的經濟與運輸效益能否發揮感到存疑,加上興建的經費龐大,還有路線地質不佳、養護難度增高等因素,台14線與其它的東西橫貫公路興建因此中斷,至今沒有復工開闢。後來屯原至奇萊的能高越嶺道被林務局納編為國家步道系統,行政院也宣布台14線未闢建路段(屯原-仁壽)給予解編,台電保線道路、能高越嶺古道得以保留其原始風貌。
路線
屯原(屯巴拉社,西段登山口)-尾上(富士見駐在所)-雲海保線所-松原駐在所-天池山莊-能高鞍部(光被八表碑,2802公尺)-檜林保線所-五甲崩山-奇萊壩(東段登山口,以下至仁壽可行車)-奇萊山莊-天長橋-天長隧道-磐石-吹上隧道-龍澗(以上至奇萊雖可行車,但路況不佳)-見返隧道(萬代峽)-清水溪(揚清橋)-銅門-仁壽(接台九丙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