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梅州市:修订间差异

坐标24°19′05″N 116°07′01″E / 24.31806°N 116.11694°E / 24.31806; 116.116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客家帝国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客家帝国留言 | 贡献
第301行: 第301行:
[[客家漢劇]]是客家文化产物,也称为“外江戏”、“兴梅汉戏”,一般使用客家官話(客家口音很重的官話)。在[[大埔县]]及周边地区较为流行,[[廣東漢劇院]]是現時中國最大的客家漢劇[[戏曲]]劇團,屬於中共的[[官方]]劇團。
[[客家漢劇]]是客家文化产物,也称为“外江戏”、“兴梅汉戏”,一般使用客家官話(客家口音很重的官話)。在[[大埔县]]及周边地区较为流行,[[廣東漢劇院]]是現時中國最大的客家漢劇[[戏曲]]劇團,屬於中共的[[官方]]劇團。


=== 赏丁(兴宁话音与“赏灯”相似) ===
=== 赏丁 ===
<big>误因为兴宁话音“赏丁”与“赏灯”相似,人们常常误写。</big><br />
赏丁是一种盛行于兴宁全境及五华部分地的习俗,因为兴宁话音“赏丁”与“赏灯”相似,赏丁误写为赏灯、响灯或响丁

赏丁只有兴宁全境及五华部分地区才盛行。通常情况下,在兴宁每个家族每年都要赏丁。赏丁从每年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六,最多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每个家族自定赏灯日期,一般每年都是固定的。部分家族从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左右,还会有一次“暖灯”。<ref>[http://big5.taiwan.cn/gate/big5/cse.special.taiwan.cn/2013/gth/gthwh/201308/t20130808_4566421.htm 梅州客家节日习俗]</ref>
通常情况下,在兴宁每个家族每年都要赏丁。赏丁从每年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六,最多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每个家族自定赏灯日期,一般每年都是固定的。部分家族从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左右,还会有一次“暖灯”。<ref>[http://big5.taiwan.cn/gate/big5/cse.special.taiwan.cn/2013/gth/gthwh/201308/t20130808_4566421.htm 梅州客家节日习俗]</ref>


赏丁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兴宁话“丁”同“灯”谐音)。
赏丁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兴宁话“丁”同“灯”谐音)。
如果有小孩在去年出生,今年的赏丁则会被称为“'''新丁'''”。以前由于受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一般只有生男孩才会赏新丁,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生女孩也开始有赏丁了。生了小孩的人家在赏灯时会举办筵席。
如果有小孩在去年出生,今年的赏丁则会被称为“'''新丁'''”。以前由于受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一般只有生男孩才会赏新丁,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生女孩也开始有赏丁了,但仍然十分罕见。生了小孩的人家在赏灯时会举办筵席。


赏丁的高潮是“升灯”仪式,小孩家长会选取吉时把花灯挂在祖公厅的主梁上,谓之“'''升灯'''”。升灯时鸣放鞭炮,当晚还会组织舞龙等表演,直到深夜。<ref>[http://news.sina.com.cn/s/2005-02-22/11095168606s.shtml 梅州破除重男轻女陈规陋习 生女孩也赏灯_新闻中心_新浪网<!-- Bot generated title -->]</ref>
赏丁的高潮是“升灯”仪式,小孩家长会选取吉时把花灯挂在祖公厅的主梁上,谓之“'''升灯'''”。升灯时鸣放鞭炮,当晚还会组织舞龙等表演,直到深夜。<ref>[http://news.sina.com.cn/s/2005-02-22/11095168606s.shtml 梅州破除重男轻女陈规陋习 生女孩也赏灯_新闻中心_新浪网<!-- Bot generated title -->]</ref>

2013年12月17日 (二) 06:04的版本

24°19′05″N 116°07′01″E / 24.31806°N 116.11694°E / 24.31806; 116.11694

梅州市
地级市
梅州市中心梅江区
梅州市中心梅江区
綽號:世界客都
梅州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梅州市在广东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24°16′37″N 116°06′58″E / 24.277°N 116.116°E / 24.277; 116.116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設立1983年6月
政府駐地梅江区
下级行政区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
政府
 • 市委書記谭君铁
 • 人大常委會主任朱泽君
面积
 • 总计15,899.62 平方公里(6,138.88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广东省地级行政区第3位(佔全广东省8.88%)
人口(2006)
 • 常住500.94萬人
 • 密度315人/平方公里(820人/平方英里)
語言
 • 官方語言中文
 • 方言客家话(全境)
学佬话(只限丰顺部分)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514000
電話區號753
車輛號牌粤M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441400
舊稱嘉应州
城市精神崇文重教、知礼向善、博采众长、自强不息
国内生产总值(2012)¥839.5亿(全省第17位 (2010),佔全广东省3.21%)
140.126亿美元汇率
179.46 亿国际元平价
網站梅州市人民政府
市象征
梅花

梅州市(官方外文名称为Meizhou,传统外文名称为嘉應或梅县的邮政式拼音KayingMeihsien)是中國广东省粤东地区一个地级市

梅州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祖籍地精神家园,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1]

梅州市位於三省交界處,东北部与福建省龙岩市漳州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总面积15899.62平方公里。

梅州名称由来有所争议。有说当地多梅,有“十里梅花”之称;有说此地为汉将梅绢之封邑。但这些说法均未有确切依据。而据《光绪嘉应州志》,梅州是因本地有“梅峰”山、“梅溪”水而得名。[2]

历史

清朝之前

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梅州就已有石斧、弹丸等生产工具,说明在该时期梅州已有人居住。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了。

先秦时期,梅州为百越人所居住,由于称之为“蛮夷之地”,因而诸侯争霸并未影响到南方。直到统一六国,梅州才隶属南海郡。秦末,在派来镇守南疆的赵佗趁秦的腐败脱离秦朝,建立南越国,梅州因而被南越王所管辖。到汉武帝时期,南越归顺西汉。此时南海郡分设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及揭阳六个县治,梅州归属龙川及揭阳。

东晋咸和16年,梅州才有兴宁成立县治,其范围包括了今兴宁、五华全境及龙川紫金的一部分,属东官郡。梅州其他各县则隶属义安郡的海阳县。此后,梅州市各县治的成立,大都是先从海阳县分出来的。最先从海阳县分出来的是大埔县,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建县。接着于南齐设置程乡县,县境包括今梅县、平远、蕉岭全境及丰顺部分地区,仍属义安郡。直到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才设置敬州,此为潮梅分治之始,但只领程乡一县,兴宁、大埔不在敬州的辖下。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因敬州的“敬”字犯了宋太祖的祖父赵敬之讳,改名恭州,随后又改称梅州,仍领程乡一县,始有梅州一称。此后,梅州之名几经变更,或废梅州,复置程乡县[3][4];或复梅州,辖程乡县[5][6]

至元十六年(1279年),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成立的直隶嘉应州(Kaying),才领属兴宁、长乐(今五华)、平远、镇平(今蕉岭)、程乡县五县,合称嘉应五属

县治史

梅州市所辖的市县,在北宋初年,只有程乡、兴宁、大埔成立了县治,其余四县,是宋以后才陆续成立的。

五华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析自兴宁置县,取名长乐,初属循州,明属惠州。平远县的建立,是由于地处粤闽赣三省的交界,远离府治,群盗常出没其间,于是嘉靖四十二年(l562年),从兴宁、武平、上杭、安远四县相连的地方,各割出块地成立县治。因此地介于武平和安远之间,故命名为平远,初属江西赣州府。嘉靖四十三年,归还福建、江西省之辖地,与程乡的义化、长田、石窟并兴宁的大信等地,合为一个县治,县名仍为平远,改属潮州。明崇祯七年(1634年)割平远的石窟、程乡的松源、龟浆建镇平县。民国3年(1914年),因河南有一镇平县,并建县在先,遂改名为蕉岭。梅州最后一个建县的是丰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83年),割潮州海阳县的丰政都,揭阳县的蓝田都,大埔县的白芒社和程乡县少数地区等地建丰顺县,隶属潮州。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建立后,废除了州府制,程乡改名梅县,连同原所属四县,统属广东省。民国三年(1914年),[7]广东设潮循道,梅州市即属潮循道管辖。民国22年(1933年),则归属广东省粤东区绥靖专员公署。民国25年(1936年),广东省划九个行政督察区,除丰顺县归第五行政督察区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平远、蕉岭六县均归属第六区,1949年丰顺县改归第八区,其余六县改为第九区。

另外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地势险要,日军战机难以飞越境内的莲花山脉而放弃对梅州的进攻,进而导致大量潮汕地区的难民翻越莲花山到梅州避难,至今仍有一定数量的潮汕人分散在各市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丰顺才划归兴梅专区,连同民国时第九区的六个县,即为现在的梅州市范围。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及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个专区,兴梅7县改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兴梅专区从汕头专区分出,成立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

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

地理

梅江夜景

地形

梅州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地处南岭以南,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多田少。主要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仅占13.7%左右。境内的兴宁盆地是粤东最大的盆地,面积达302平方公里。[8]

河流

梅州境内的河流大多为韩江水系支流,其中韩江在梅州境内长达343公里。

气候

梅州地处低纬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梅州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9.5
(85.1)
33.0
(91.4)
33.4
(92.1)
36.0
(96.8)
37.2
(99.0)
38.4
(101.1)
39.5
(103.1)
38.6
(101.5)
38.0
(100.4)
35.8
(96.4)
34.8
(94.6)
30.2
(86.4)
39.5
(103.1)
平均高温 °C(°F) 18.4
(65.1)
19.5
(67.1)
22.4
(72.3)
26.4
(79.5)
29.9
(85.8)
32.1
(89.8)
34.3
(93.7)
33.7
(92.7)
32.0
(89.6)
29.4
(84.9)
25.0
(77.0)
20.3
(68.5)
27.0
(80.5)
日均气温 °C(°F) 12.6
(54.7)
14.4
(57.9)
17.4
(63.3)
21.7
(71.1)
25.1
(77.2)
27.3
(81.1)
28.9
(84.0)
28.4
(83.1)
26.8
(80.2)
23.7
(74.7)
18.7
(65.7)
13.9
(57.0)
21.6
(70.8)
平均低温 °C(°F) 8.7
(47.7)
10.9
(51.6)
14.0
(57.2)
18.4
(65.1)
21.7
(71.1)
24.0
(75.2)
25.0
(77.0)
24.8
(76.6)
23.2
(73.8)
19.6
(67.3)
14.3
(57.7)
9.6
(49.3)
17.8
(64.1)
历史最低温 °C(°F) −2.0
(28.4)
0.1
(32.2)
0.3
(32.5)
8.3
(46.9)
13.8
(56.8)
17.6
(63.7)
20.5
(68.9)
21.8
(71.2)
15.1
(59.2)
8.5
(47.3)
2.6
(36.7)
−2.9
(26.8)
−2.9
(26.8)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5.2
(1.78)
102.7
(4.04)
149.5
(5.89)
202.8
(7.98)
183.5
(7.22)
225.3
(8.87)
160.3
(6.31)
203.7
(8.02)
122.0
(4.80)
31.1
(1.22)
38.8
(1.53)
35.9
(1.41)
1,500.8
(59.07)
平均降雨天数(≥ 0.1 mm) 8.2 12.1 16.0 16.5 18.7 18.0 14.5 16.6 12.9 6.2 5.2 5.6 150.5
平均相對濕度(%) 75 78 79 80 79 81 76 78 77 72 71 73 77
数据来源1:中国气象数据网
数据来源2:中国天气网(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9]

行政区划

梅州市现辖五县一市二区,市政府驻地在梅江区

梅州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0]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11]
(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12]
街道 居委会 村委会
441400 梅州市 Méizhōu Shì 15876.1 梅江区 514000 6 104 189 2040
441400 梅江区 Méijiāng Qū 298.0 金山街道 514000 3 4 42 71
441421 梅县区 Méixiàn Qū 2749.5 程江镇 514700 17 33 355
441422 大埔县 Dàbù Xiàn 2461.8 湖寮镇 514200 14 10 244
441423 丰顺县 Fēngshùn Xiàn 2706.3 汤坑镇 514300 16 18 261
441424 五华县 Wǔhuá Xiàn 3237.8 水寨镇 514400 16 34 411
441426 平远县 Píngyuǎn Xiàn 1374.0 大柘镇 514600 12 7 136
441427 蕉岭县 Jiāolǐng Xiàn 961.6 蕉城镇 514100 8 10 97
441481 兴宁市 Xīngníng Shì 2075.4 兴田街道 514500 3 17 35 455


人口

梅州市各区(县、市)人口数据
区划名称



面积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13]
(2010年11月)
户籍人口[14]
(2010年末)
常住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梅州市 15,876.1 4,240,139 5,147,468 267.08
梅江区 298.0 380,774 319,095 1277.89
梅 县 2,749.5 554,745 625,701 201.76
大埔县 2,461.8 374,731 540,969 152.22
丰顺县 2,706.3 479,025 692,243 177.00
五华县 3,237.8 1,052,256 1,311,191 324.99
平远县 1,374.0 229,863 260,337 167.30
蕉岭县 961.6 205,862 229,709 214.07
兴宁市 2,075.4 962,883 1,168,223 463.95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4。0-14 岁人口为 868,918人,占20.49% ;15-64 岁人口为2,937,294 人,占69.28%;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3,927人,占10.23% 。

梅州市户籍人口514萬,但是常住人口只有424萬,梅州由于经济欠发达,交通相对较为落后,因而有大量(90萬)的梅州人前往珠三角地区务工,而其中大部分前往深圳市广州市二個城市务工,而前往經濟特區深圳务工的梅州人相比省城广州务工的梅州人更多。

民族

梅州市以汉族客家人为主,在丰顺县有部分汉族潮汕人。除汉族外,还有少量的畲族,大多居住在丰顺。历史上畲族曾是梅州的原居民,与客家人相处和谐。然而到了元朝,朝廷为了平定起义,曾经在梅州进行镇压,导致畲族大量逃亡或混入客籍。

而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嫁娶,在梅州市的少数民族,人口达1,200人。[15]

经济

梅州虽地处广东省,却因区位原因和交通落后而导致长期相对封闭[16],经济并不发达,是典型的山区市。

2003年初,梅州政府提出“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即“开放梅州、工业梅州、文化梅州、生态梅州”。

2012年,梅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45.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7425元。[17]

工业

梅州工业长期较为简陋落后,长期以来一直以低加工度的自然资源依赖型的“偏重型化”结构为主体。建国初期,工业产值不足3000万元,“九五”时期,梅州工业发展速度居全省最末,工业化率仅为28%,比当时全省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 而兴宁八七矿难后,梅州的工业更加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烟草、建材、电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四大工业产业,梅州卷烟厂是梅州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工业的产业结构相比珠三角过于老化,难以竞争,甚至有工厂因生产能力有限而被迫辞掉千万元的订单。[18]

近年,广东省政府提出产业转移,将珠三角一些耗能相对较大、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至东西两翼经济欠发达地区,并设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工业开始发展。[19]

农业

梅州一茶田風景

梅州是农业大市,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39.82亿元。[20]。而今梅州的农业进入转型阶段,已建成水果茶叶南药优质稻油茶蔬菜烟草畜牧水产养殖八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沙田柚茶叶三高农业是梅州最有特色的农业产业,曾被誉为“中国金柚之乡”和“中国单丛茶之乡”,其中大埔“西竺牌”西岩单枞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平远则获得“广东脐橙之乡”称号。

在2008年12月,梅州市政府组团参展在香港的“2008广东梅州(香港)经贸农业旅游招商推介会”及香港第43届工展会引用错误:<ref>标签中未填内容的引用必须填写name属性这是梅州市第一次在香港举办大型招商推介活动。

信息产业

2006年梅州市信息化综合指数及分项指标[21]
项目 指数或指标
信息网络普及率(互联网用户/百人) 2.51
电话普及率(电话机/百人,含移动电话 59.07
广播人口覆盖率(%) 100
电视人口覆盖率(%) 98.66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台/百户) 38.5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交通、通信及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 21.3
信息化综合指数(%) 47.02

文化

在梅州市一個公園內,午後時間一個樂隊在步操中練習。
客家酿豆腐
梅县围龙屋的一角

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早在一千多年前,客家人的祖先因避战乱从中原一带南迁,先后五次大迁徙,经过江西、福建,其后在在粤东北定居,逐渐形成了客家民系的大本营。中原文化如建筑、饮食在此得以延续传承和弘扬光大,形成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梅州也因此成为客家民系的代表。

语言

梅州市几乎所有居民讲客家话,境内梅县梅江区梅县话或稱梅县客家话语言学上被称为客家话的「代表语言」或「语言代表」,如同中国大陆的普通话为中国代表语言。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是中國唯一国家级从事对外國广播的国家电台,其客家话广播是以梅县话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國国家电台,其客家话广播是以梅县话對全國國內广播;與此同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對臺灣广播的客家话亦以梅县话广播。另外,在丰顺县有4个镇(汤坑、汤南、留隍、东留)大约有11万居民说潮州话[15]虽然全境通行客家话,但各县市区彼此间的语言还是有所不同,例如梅縣話只有一套塞擦音[ʦ][ʦʰ][s]),而興寧話則有兩套塞擦音(加上[tʂ][tʂʰ][ʂ][ʐ])。

由于地处广东省,当地学生和年轻人对粤语广州话颇感兴趣,经常收看香港电视剧,梅州人也大部分会讲广州话,就连成年人都经常收看珠江频道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和粤语新闻。

饮食

在梅州,常见的客家美食可分为客家菜肴和客家小吃两大类。客家菜与潮州菜广州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其风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开的,就像客家话保留着中原古韵一样,梅州客家菜也同样保留着中原传统的生活习俗特色,即“咸、香、肥”的特色。[22] 梅州菜具有菜味鲜咸,吃口脆嫩的特点。传统的梅州菜主要为家禽和水产,喜用“三鸟”,即,口味略偏咸、油。梅州的特色菜或小吃有梅菜扣肉盐焗鸡、猪肉丸,牛肉干,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另外各县区也有各具风格的小吃,例如丰顺的菊花糕、兴宁的黄板,而其中大埔县则更加出名,鸭松羹、薄饼等风味小吃被评为“广东客家十大名菜”。经广东烹饪协会组成国家级专家认定,大埔县被冠名为“广东客家美食名县”。[23]

建筑

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并与窑洞四颗印四合院有中国四大民居之称。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梅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传达客家男女情爱、劳动之乐。歌詞形式多為七字仔,講求平仄、押韻,但並非全部的字都嚴格要求平仄。特色是即興、融合客家人生活題材且擅用隱喻與雙關。中國的客家山歌以廣東省梅州市的梅州山歌(嘉應山歌)最為著名,而梅州市的梅州山歌又以梅縣的梅縣山歌最為著名,然而梅縣的梅縣山歌又再以松口鎮的松口山歌最為著名,松口山歌可以說是客家人最為流行的山歌

汉剧

客家漢劇是客家文化产物,也称为“外江戏”、“兴梅汉戏”,一般使用客家官話(客家口音很重的官話)。在大埔县及周边地区较为流行,廣東漢劇院是現時中國最大的客家漢劇戏曲劇團,屬於中共的官方劇團。

赏丁

赏丁是一种盛行于兴宁全境及五华部分地区的习俗,因为兴宁话音“赏丁”与“赏灯”相似,赏丁常被误写为赏灯、响灯或响丁。

通常情况下,在兴宁每个家族每年都要赏丁。赏丁从每年正月初九开始到正月十六,最多集中在正月十二、十三,每个家族自定赏灯日期,一般每年都是固定的。部分家族从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左右,还会有一次“暖灯”。[24]

赏丁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观赏花灯,二是庆祝添丁(兴宁话“丁”同“灯”谐音)。 如果有小孩在去年出生,今年的赏丁则会被称为“新丁”。以前由于受传统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一般只有生男孩才会赏新丁,不过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生女孩也开始有赏丁了,但仍然十分罕见。生了小孩的人家在赏灯时会举办筵席。

赏丁的高潮是“升灯”仪式,小孩家长会选取吉时把花灯挂在祖公厅的主梁上,谓之“升灯”。升灯时鸣放鞭炮,当晚还会组织舞龙等表演,直到深夜。[25] 赏丁当天有些地方会请“花灯”,接花灯时必定有男童在前面领路,人们抬着用纸做的花灯,从后门走出围龙屋,绕一大圈后在从正门回到围龙屋,一路上会有2条龙灯跟着,一边放鞭爆,一直放到回到围龙屋把花灯挂起来为止。

另外,兴宁龙北等地还有抢珠龙,龍田合水一带有香火龙活动。

客家民谣

月光光童谣在客家地区有非常多版本,在梅州比较流行的有: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口一口塘,种(放)个鲤嫲八尺长,长个拿来交(换)酒食,短个拿来交姑娘,交个姑娘矮墩墩,朝朝匟起来打矢忽(屁股),打去矢忽绵噃噃,拿分(给)鸭嫲食欸啭(吮)田螺,田螺壳,镦(刺)到家官脚,家官呀呀叫,心舅哈哈笑,家娘看啊到,话佢无家教。

旅游

叶剑英纪念园

梅州作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风景优美,環境清新,深受省内及周边省区的旅客,特别是自驾车一族的欢迎。由廣東省旅遊局主辦的首屆「選美廣東」評選活動中,梅州以13万票当选为“我最喜爱城市”,“雁鸣湖度假村”则获“我最心动景区”殊荣。[26]不过梅州在其它地方则鲜为人知,旅游业尚未充分开发。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江区的千佛塔、人境庐、客家公园、中国客家博物馆、泮坑旅游度假村,梅县的雁南飞茶田省级旅游度假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雁鸣湖旅游度假中心,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兴宁市兴宁学宫、合水旅游区、神光山旅游区、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故居,大埔县张弼士故居三河中山纪念堂和客家土围楼-花萼楼等。

宗教

天主教

嘉应教区天主教在中国广东省东北部设立的一个教区1850年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将天主教传入广东嘉应(梅州)。到19世纪末,信徒发展到3000多人。1951年4月,外国传教士中共政府勒令全部回国,教务由中国籍神父张一之主持;1964年全部教堂被中共政府強制关闭,並沒收教会財產,直至1979年才恢复宗教生活。1949年教堂有29间,2005年增加到45座。1950年有教徒2万2千多人,2005年增加到4万多人。

教育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梅州市十大重點中學(明星高中)中,中國國家級重點中學有一所,廣東省省級重點中學有四所,梅州市市級重點中學有五所,其中東山中學為梅州市最著名的重點中學(明星高中)。地區分佈方面,除梅江區有三所重點中學(明星高中)以外,其它每個縣、市只有一所重點中學(明星高中)。

2011年梅州市十大重點中學(明星高中)排名表:

1:東山中學(國家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718分--梅江區

2:曾憲梓中學(省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716分--梅縣區

3:興寧市第一中學(省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708分--興寧市

4:梅縣高級中學(省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85分--梅江區

5:梅州中學(省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74分--梅江區

6:五華縣水寨中學(地市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67分--五華縣

7:蕉嶺中學(地市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52分--蕉嶺縣

8:平遠中學(地市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35分--平遠縣

9:大埔縣虎山中學(地市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23分--大埔縣

10:豐順中學(地市級重點中學)錄取最低分數--618分--豐順縣

交通

梅州的交通相对落后,近年开始逐渐有所改善。

著名人物

梅州古來崇文重教,近代以來梅州籍的大學校長有227名,將軍545名,中國兩院院士22名。

政治界

蓋亞那開國總統 新加坡開國國父 太平天國開國天王 泰國首位女總理 中共開國領導人 台灣副總統候選人
鍾亞瑟 李光耀 洪秀全 盈拉 葉劍英 蘇嘉全

文化界

晚清詩人,教育家 台灣音樂奇葩作曲家 香港國際著名數學家 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黃遵憲 鄧雨賢 丘成桐 鄒魯

演藝界

香港國際大明星 台灣華語流行樂教父 香港四大天王之一 1996年香港小姐冠軍 2002年香港小姐冠軍 第1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File:S2741814.jpg
張國榮 羅大佑 黎明 李珊珊 楊思琦 尤敏

軍事界

產業界

體育界

宗教界

友好城市

注释和参考资料

  1. ^ 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 揭客家文化神秘面纱——中新网
  2. ^ 《光绪嘉应州志》(卷四·山川)记载:“梅峰在城西门外(今梅城西郊),五峰错落,似梅花五片,故名,……梅峰、梅溪,此地山水,宋改敬州为梅州,本以山水得名。”
  3. ^ 熙宁六年(1073年)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
  4. ^ 绍兴六年(1136年)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
  5. ^ 元丰五年(1082年)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6. ^ 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
  7. ^ 梅州政府网站:历史·文化.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3-5). 
  8. ^ 梅州自然地理 [1]
  9. ^ 梅州 - 气象数据.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1-05]. 
  10. ^ 国家统计局统计用区划代码
  11. ^ 《梅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2. ^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
  13. ^ 《梅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
  15. ^ 15.0 15.1 梅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民族人口语言[2]
  16. ^ 梅州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网易. 2006年11月15日 [2009-8-3] (中文(简体)). 
  17. ^ 2012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8. ^ 产销两旺却拒千万元订单兴宁电机厂急寻合作伙伴. 中国招商引资网. 2007年1月13日 [2009-8-3] (中文(简体)). 
  19. ^ 广东已批准设立26个产业转移工业园. 中国在线. 2009-08-04 [2009-8-4] (中文(简体)). 
  20. ^ 梅州加速融入粤港澳经济合作. 新华网转载南方日报. 2008年8月2日 [2009-8-3] (中文(简体)). 
  21. ^ 资料来源:梅州市人民政府网站[3]
  22. ^ 梅州客家饮食文化小谈[4]
  23. ^ 梅州大埔小吃逐个数-商旅在线网
  24. ^ 梅州客家节日习俗
  25. ^ 梅州破除重男轻女陈规陋习 生女孩也赏灯_新闻中心_新浪网
  26. ^ 梅州:我最喜愛城市 雁鸣湖:我最心动景区. 梅州日报. 2008年9月28日 [2009-8-2]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