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修订间差异
→治療: 新条目 |
|||
第18行: | 第18行: | ||
== 成因 == |
== 成因 == |
||
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見原因之一是身體對某些外來物質或刺激產生[[過敏反應]],例如:[[昆虫]]叮咬,或因冷、热、因[[风]]、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荨麻]]等植物性刺激,進食[[鱼]]、[[虾]]、[[蟹]]等“发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物,[[病灶]]感染或肠[[寄生虫]]感染产生的毒性物质刺激等。 |
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見原因之一是身體對某些外來物質或刺激產生[[過敏反應]],例如:[[昆虫]]叮咬,或因冷、热、因[[风]]、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荨麻]]等植物性刺激,進食[[鱼]]、[[虾]]、[[蟹]]等“发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物,[[病灶]]感染或肠[[寄生虫]]感染产生的毒性物质刺激等。也有因营养不良或脑力消耗过度影响身体对某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而导致抵抗力降低有关。 |
||
== 症狀 == |
== 症狀 == |
2013年12月29日 (日) 07:40的版本
Urticaria | |
---|---|
蕁麻疹出現红色斑点 | |
类型 | 皮膚病、皮肤与外皮组织症状[*]、疾病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皮肤病学、allergology |
ICD-11 | EB05 |
ICD-10 | L50 |
ICD-9-CM | 708 |
DiseasesDB | 13606 |
MedlinePlus | 000845 |
eMedicine | topic list |
MeSH | D014581 |
荨麻疹,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醫稱㾦㿔(拼音:pēilěi)[1],是一種皮膚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几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常常复发。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食物、接触刺激性物质等都能引起这种病。
成因
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見原因之一是身體對某些外來物質或刺激產生過敏反應,例如:昆虫叮咬,或因冷、热、因风、日光等的物理性刺激,花粉、荨麻等植物性刺激,進食鱼、虾、蟹等“发物”,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物,病灶感染或肠寄生虫感染产生的毒性物质刺激等。也有因营养不良或脑力消耗过度影响身体对某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的吸收与代谢而导致抵抗力降低有关。
症狀
开始时全身各处皮膚出現红色斑点,多集中在腿部与手臂。然后红点形成凸起的疹塊,面积逐渐加大,或者连成一片,一般都伴有剧烈的痒感。若用指甲抓挠会在指甲经过的地方形成条状突起红斑,与周围疹塊相连。瘙痒一般持续一个小时左右,一般数个小时后红肿才基本消退,有些甚至長達24小时,然後会自行消退。此后会在身体的另一部位或面部上再次出现类似的风团。
注意事項
- 清除環境中常見的過敏原,例如塵螨、蟑螂、黴菌、絨毛玩具等,在花粉高峰期,避開與花粉接觸機會。
- 室內不養貓、狗、鳥等寵物,減少來自動物的皮屑、毛髮、排泄物之過敏原。[2]
- 避免皮膚刺激物,剪短指甲,減少穿粗糙、過緊、刺激性衣物,最好穿棉質衣服,避免羊毛、尼龍等衣料。
治療
慢性荨麻疹可采用中药预防:西藏紫草露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功能,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 荨麻疹的危害 荨麻疹初起皮肤局部发生瘙痒,抓后皮肤潮红,迅即发生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鲜红或白色风团,剧烈瘙痒,此起彼伏,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次。一般皮疹泛发全身,粘膜部位亦可受累,发生于胃肠道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生于喉头粘膜,则可引起喉头水肿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憋气,严重者可窒息死亡。反复发作者,可迁延数月或数年。慢性荨麻疹患者应注意药物因素引起的过敏。 在临床中,有些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如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物、多粘霉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剂等等。 外抹中药加外洗中药是最根本的一种治疗方式 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药水(熬时一包中药别忘记放入一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过后,有病的地方,就会显现出来,然后在用药物擦洗就可以。外抹的藏 药紫草露,每日3-4次为好。治疗时间一般要患者坚持使用1-2周时间。
参见
- ^ 《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商務印書館,2012
- ^ 《Sandy&Mandy的過敏筆記》 許清祥 著。
- ^ 過敏氣喘的生技救星-益生菌
外部連結
这是一篇與医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