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ddbot留言 | 贡献
机器人:移除30个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d:q4670提供。
无编辑摘要
第2行: 第2行: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是於[[2002年]]發生於的[[挾持]]事件,該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共和国|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House of Culture (DK) of State Ball-Bearing Plant),脅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车臣。同年[[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祕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再強攻,將車臣綁匪殲滅,事件中俄羅斯軍警场击毙了39名[[恐怖分子]],其余逃离或被擒获。多數人质获救,但是至少129名人质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而死亡。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是於[[2002年]]發生於的[[挾持]]事件,該年[[10月23日]],40多名[[车臣共和国|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House of Culture (DK) of State Ball-Bearing Plant),脅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车臣。同年[[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祕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再強攻,將車臣綁匪殲滅,事件中俄羅斯軍警场击毙了39名[[恐怖分子]],其余逃离或被擒获。多數人质获救,但是至少129名人质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而死亡。

== 事件过程 ==
10月23日,星期三
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一家剧院,将在那里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
非法武装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他将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
他们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
大约30人被释放,包括儿童和外国人。
10月24日,星期四
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了出访计划。
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同绑匪取得联系并开始谈判。
包括一名英国人的九名人质被释放。
下午2时,普京首次声明说,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恐怖组织中心策划的”。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
全国电视台公布了人质向普京的吁求,他们呼吁总统结束车臣战争:“我们要求您作出明智决定,结束战争。我们厌倦了战争,希望和平。”
下午6时30分,两名女人质设法从一个窗户逃出。绑匪向她们开枪和投掷手榴弹,其中一人受伤。
晚上,26岁的售货员罗曼诺娃在试图进入剧院时,被绑匪射杀。绑匪说,他们认为罗曼诺娃是特工。
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录象,一名妇女自称是绑匪成员,她发誓要“杀死数百名异教徒”。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劫持人质的恐怖行为,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10月25日,星期五
早晨6时30分,七名男女人质被释放。
中午12时30分,包括一名瑞士女孩的八名8到12岁的儿童被释放。但绑匪从原先答应释放75名所有外国人质的立场退却。
莫斯科发生几起反对战争的小型示威活动。
下午4时45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长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绑匪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
晚上7时,普京总统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
晚上8时,普京在电视上再次讲话,说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
晚上10时35分,俄罗斯官员说,又有三名妇女和一名男性人质被释放,他们都是阿塞拜疆人。
午夜,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了绑匪和当局的调停人,并与绑匪会谈。她说,如果当局不给出计划从车臣撤军的证据,叛军将采取“最极端的措施”。她说,普京必须表态结束车臣战争,从车臣撤出一切军队。
10月26日,星期六
2时30分,救护人员从救出剧院救出一男一女,他们都有枪伤。
3时30分,剧院内传出枪声和爆炸声。据俄罗斯官员说,绑匪打死两名人质。一些人质然后试图逃跑,绑匪向他们开枪。八名人质逃脱。
凌晨5时30分,特种部队开始发动袭击。他们向剧院发射了迷魂气,并在大楼墙壁上炸开一个洞。双方爆发激烈枪战。
6时30分,特种部队冲进剧院,可以听到一系列爆炸声和枪声。五名女人质逃出。
30多名绑匪在战斗中被击毙,其中包括绑匪头目巴拉耶夫。所有女性绑匪都系着爆炸腰带。至少有八名人质被打死。特种部队士兵无严重伤亡。
7时,爆炸声和枪声沉静下来。
7时10分,特种部队士兵将活着的绑匪押出剧院,许多被救人质也陆续离开。还有一些尸体被抬出。
7时15分,一名官员宣布绑匪头目巴拉耶夫被击毙。
7时25分,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安全部队已经彻底控制该剧院,所有人质已经被解救。官方后来宣布:750名人质被救,67名人质死亡。有34名绑匪被击毙。
7时45分,联邦安全局官员说,在绑匪开始屠杀人质时,特种部队才发起攻击行动。
8时15分,内政部副部长瓦西里耶夫说,大多数绑匪被击毙,“一小撮绑匪”可能混在人质逃跑了,已经发布通缉他们的命令。


== 善后 ==
== 善后 ==

2014年1月2日 (四) 15:25的版本

莫斯科歌劇院脅持事件是於2002年發生於的挾持事件,該年10月23日,40多名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House of Culture (DK) of State Ball-Bearing Plant),脅持文化宫内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车臣。同年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祕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再強攻,將車臣綁匪殲滅,事件中俄羅斯軍警场击毙了39名恐怖分子,其余逃离或被擒获。多數人质获救,但是至少129名人质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而死亡。

事件过程

10月23日,星期三 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绑匪闯入莫斯科东南区一家剧院,将在那里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文化宫的工作人员扣为人质。 非法武装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他将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 他们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 大约30人被释放,包括儿童和外国人。 10月24日,星期四 俄罗斯总统普京取消了出访计划。 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同绑匪取得联系并开始谈判。 包括一名英国人的九名人质被释放。 下午2时,普京首次声明说,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恐怖组织中心策划的”。他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 全国电视台公布了人质向普京的吁求,他们呼吁总统结束车臣战争:“我们要求您作出明智决定,结束战争。我们厌倦了战争,希望和平。” 下午6时30分,两名女人质设法从一个窗户逃出。绑匪向她们开枪和投掷手榴弹,其中一人受伤。 晚上,26岁的售货员罗曼诺娃在试图进入剧院时,被绑匪射杀。绑匪说,他们认为罗曼诺娃是特工。 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个录象,一名妇女自称是绑匪成员,她发誓要“杀死数百名异教徒”。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谴责劫持人质的恐怖行为,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10月25日,星期五 早晨6时30分,七名男女人质被释放。 中午12时30分,包括一名瑞士女孩的八名8到12岁的儿童被释放。但绑匪从原先答应释放75名所有外国人质的立场退却。 莫斯科发生几起反对战争的小型示威活动。 下午4时45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长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绑匪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 晚上7时,普京总统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 晚上8时,普京在电视上再次讲话,说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 晚上10时35分,俄罗斯官员说,又有三名妇女和一名男性人质被释放,他们都是阿塞拜疆人。 午夜,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了绑匪和当局的调停人,并与绑匪会谈。她说,如果当局不给出计划从车臣撤军的证据,叛军将采取“最极端的措施”。她说,普京必须表态结束车臣战争,从车臣撤出一切军队。 10月26日,星期六 2时30分,救护人员从救出剧院救出一男一女,他们都有枪伤。 3时30分,剧院内传出枪声和爆炸声。据俄罗斯官员说,绑匪打死两名人质。一些人质然后试图逃跑,绑匪向他们开枪。八名人质逃脱。 凌晨5时30分,特种部队开始发动袭击。他们向剧院发射了迷魂气,并在大楼墙壁上炸开一个洞。双方爆发激烈枪战。 6时30分,特种部队冲进剧院,可以听到一系列爆炸声和枪声。五名女人质逃出。 30多名绑匪在战斗中被击毙,其中包括绑匪头目巴拉耶夫。所有女性绑匪都系着爆炸腰带。至少有八名人质被打死。特种部队士兵无严重伤亡。 7时,爆炸声和枪声沉静下来。 7时10分,特种部队士兵将活着的绑匪押出剧院,许多被救人质也陆续离开。还有一些尸体被抬出。 7时15分,一名官员宣布绑匪头目巴拉耶夫被击毙。 7时25分,国际文传通讯社报道,安全部队已经彻底控制该剧院,所有人质已经被解救。官方后来宣布:750名人质被救,67名人质死亡。有34名绑匪被击毙。 7时45分,联邦安全局官员说,在绑匪开始屠杀人质时,特种部队才发起攻击行动。 8时15分,内政部副部长瓦西里耶夫说,大多数绑匪被击毙,“一小撮绑匪”可能混在人质逃跑了,已经发布通缉他们的命令。

善后

俄罗斯政府向每个遇难者的家属支付了10万卢布(约3,150美元),幸存者则获得5万卢布。有38位幸存者向莫斯科市政府提供诉讼,索赔额约合3,920万美元[1]

注释

  1. ^ 莫斯科人质案幸存者向政府索赔4000万美元. 新华网 新华社供《新闻晚报》特稿. 2002-12-25 [2010-11-20] (简体中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