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慈 (佛教):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慈'''({{lang-pi|मेत्ता}},{{IAST|Mettā}},{{lang-sa|मैत्री}},{{IAST|maitrī}}),[[佛教]]術語,佛教認為,慈(Mettā)是[[瞋 (佛教)|瞋]]的反面,一種不帶[[取 (佛教)|取]]與[[貪 (佛教)|貪]]等染污成份的[[愛 (佛教)|愛]],是[[四無量心]]之一。以慈為禪修對象,稱為'''慈心觀''',又稱作'''慈愍觀'''、'''慈悲觀'''、'''慈觀'''、'''修慈觀''',對於[[四梵行]]的[[禪修]],為一種調心的修行方法,藉此對治[[瞋]]煩惱特重的一種方式,[[四護衛禪]]、[[五停心觀]]之一。
'''慈'''({{lang-pi|मेत्ता}},{{IAST|Mettā}},{{lang-sa|मैत्री}},{{IAST|maitrī}}),[[佛教]]術語,經常與悲併稱為[[慈悲]]。佛教認為,慈(Mettā)是一種不帶[[取 (佛教)|取]]與[[貪 (佛教)|貪]]等染污成份的[[愛 (佛教)|愛]],是[[四無量心]]之一。以慈為禪修對象,稱為'''慈心觀''',又稱作'''慈愍觀'''、'''慈悲觀'''、'''慈觀'''、'''修慈觀''',對於[[四梵行]]的[[禪修]],為一種調心的修行方法,藉此對治[[瞋 (佛教)|瞋]]的一種方式,[[四護衛禪]]、[[五停心觀]]之一。


==概論==
==概論==

2014年2月14日 (五) 09:35的版本

巴利語मेत्ताMettā梵語मैत्रीmaitrī),佛教術語,經常與悲併稱為慈悲。佛教認為,慈(Mettā)是一種不帶等染污成份的,是四無量心之一。以慈為禪修對象,稱為慈心觀,又稱作慈愍觀慈悲觀慈觀修慈觀,對於四梵行禪修,為一種調心的修行方法,藉此對治的一種方式,四護衛禪五停心觀之一。

概論

慈悲觀通於印度宗教,若修行離欲的清淨梵行法,可以投生色界大梵天,若繼續增上修慈心,可生二禪天中的光音天。釋迦牟尼佛對弟子舉其過去生當中出生於外道修行者所經歷,來教育弟子。[1][2]。但目的非教授佛弟子生天之法,乃是這樣生天的修行雖然有生天之樂的大果報,但這種法並不究竟,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清淨梵行,並不能離生死之苦。[3]所以佛更對比的來說,由於過去多劫以來菩薩道的修行,至今世圓滿成佛,佛法的教授才是真正能究竟饒益自他,令眾生離一切生死的苦。[4]

觀察一切有情,發起慈悲心。[5][6][7][8]而興起給與眾生種種樂、拔除眾生所受種種苦的想法[9]。由數息觀、不淨觀修行入門,之後繼之以修行慈悲觀[10][11]

修行方式

依不同傳統,有不同修行方式。

上座部佛教

《清淨道論》傳承,以思維忍辱為入門[12]。先對自己修行慈心[13],之後依序,對自己親愛的人修慈,對自己不憎不愛的一切人修慈,對自己的仇敵修慈。當進步到對自己仇敵也保持慈心時,就能夠以平等心破除界線,證入初禪,接著擴展慈心至四方上下,逐步進入四禪,將慈心遍滿一切有情[14]。完成慈心觀之後,依序再修行悲心觀、喜心觀與捨心觀。

唸誦《慈經》也是常見修行慈心觀的方式。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中,以阿底峽大師傳授的慈悲觀為主,包括了七因果自他交換法兩大傳承,合稱兩大升起菩提心教授。

参考文献

  1. ^ 《雜阿含經》卷10〈264經〉:「我自憶宿命,長夜修福,得諸勝妙可愛果報之事。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
  2. ^ 《中阿含經》卷2〈中阿含七法品七日經第八〉:「所以者何?比丘!昔有大師名曰善眼,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善眼大師有無量百千弟子,善眼大師為諸弟子說梵世法,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有不具足奉行法者,彼命終已,或生四王天,或生三十三天,或生[火*僉]摩天,或生兜率哆天,或生化樂天,或生他化樂天。若善眼大師為說梵世法時,諸弟子等設有具足奉行法者,彼修四梵室,捨離於欲,彼命終已,得生梵天。彼時善眼大師而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等同俱至後世共生一處,我今寧可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彼時善眼大師則於後時更修增上慈,修增上慈已,命終得生晃昱天中。善眼大師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諸比丘!於意云何?昔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捨離欲愛,得如意足者,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我於爾時名善眼大師,為外道仙人之所師宗。」
  3. ^ 《中阿含經》卷2〈1 七法品〉:「我於爾時及諸弟子學道不虛,得大果報。我於爾時親行斯道,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
  4. ^ 《中阿含經》卷2〈1 七法品〉:「比丘!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已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CBETA, T01, no. 26, p. 429, c13-25)
  5. ^ 《中阿含經》卷14〈大善見王經〉:「坐已,作是觀:『我是最後邊,念欲、念恚、念害、鬥諍、相憎、諛諂、虛偽、欺誑、妄言,無量諸惡不善之法是最後邊。』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6. ^ 《四教義》卷四:「嗔恚多者,對治修慈。」
  7.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201-400卷》卷394〈73 淨土方便品〉:「「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十方界,若見有情多貪欲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修不淨觀;若見有情多瞋恚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修慈悲觀;若見有情愚癡多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修緣起觀;若見有情我慢多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修界分別觀;若見有情尋伺多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修持息念觀;若見有情行邪道者,深生憐愍方便教導,令入正道,謂聲聞道、或獨覺道、或如來道,方便為彼說如是法:『汝等所執自性皆空,非空法中可有所執,以無所執為空相故。』」 (CBETA, T06, no. 220, p. 1041, b1-12)
  8. ^ 《瑜伽師地論》卷32 :「如是瞋行是慈愍觀之所調伏。」(CBETA, T30, no. 1579, p. 462, c20-21)
  9. ^ 《大乘義章》卷12:「普緣眾生作其與樂拔苦之想名慈悲觀」《大乘義章》卷12 (CBETA, T44, no. 1851, p. 698, a18-19)
  10. ^ 《增壹阿含經》卷7〈安般品〉:「汝當修行安般之法,修行此法,所有愁憂之想皆當除盡。汝今復當修行惡露不淨想,所有貪欲盡當除滅。汝今,羅雲!當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瞋恚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心皆當除盡。汝今,羅雲!當行護心,已行護心,所有憍慢悉當除盡。」
  11. ^ 《雜阿含經》卷29:「有比丘修不淨觀斷貪欲,修慈心斷瞋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云何?比丘!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是比丘依止聚落,乃至觀滅出息如觀滅出息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斷覺想。」」 (CBETA, T02, no. 99, p. 209, c15-p. 210, a4)
  12. ^ 《清淨道論》卷9〈說梵住品〉:「在隨念業處之後所提示的慈悲喜捨四梵住中,先說欲修慈的初學瑜伽行者,斷了(十種的)障礙,受持了業處,食事既畢,除去食後的懶睡,在遠離的地方的善敷座位,安坐下來,最先當觀察瞋恚的過患及忍辱的功德。 」
  13. ^ 《清淨道論》卷9〈說梵住品〉:「最初須對己「我欲樂、不苦」或「保持我自己無怨、無害、無惱、有樂」這樣的屢屢修習。」
  14. ^ 《清淨道論》卷9〈說梵住品〉:「他這樣數數行慈,對於自己,愛的人,非憎非愛的中立者,敵人這四種人中,當以平等之心破除界限。」「如果破除界限的同時,而此比丘亦得(破除界限的)相與近行(定)。破除界限時,而於彼相修習多作者,依地遍所說的同樣方法,即不難證得安止(定)。以同樣的方法證得捨五支具五支具足三善十相與慈俱的初禪。證得(初禪)時,同樣而於彼相修習多者,則得次第證於四種禪的第二第三禪及五種禪的第二第三第四禪。彼以初禪等的任何一種「與慈俱心,對一方遍滿而住,同樣的第二、第三、第四。如是上、下、橫、一切處,一切看作自己,具一切(有情),世間,廣大,無量,無怨,無憎,與慈俱心遍滿而住」。依初禪等而證安止(定)的人而得完成此等心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