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烏克蘭歷史: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近代乌克兰:​ 更改章節名稱 調整格式、排版 內容擴充
內容擴充 修飾語句
第41行: 第41行:
許多城市的貧民和不願成為農奴的烏克蘭農民遷徙到俄南,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人]]。17世紀中葉,不滿波蘭貴族在政治宗教上打壓的哥薩克人,於1648年[[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發動大起義]](1648-1657年),起義最後是以哥薩克人向俄羅斯請求保護作收,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許多城市的貧民和不願成為農奴的烏克蘭農民遷徙到俄南,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人]]。17世紀中葉,不滿波蘭貴族在政治宗教上打壓的哥薩克人,於1648年[[赫梅爾尼茨基起義|發動大起義]](1648-1657年),起義最後是以哥薩克人向俄羅斯請求保護作收,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8世紀初年[[大北方戰爭]]時期,東烏克蘭人一度出現與俄羅斯關係鬆動的現象,但是在[[彼得大帝]]打敗入侵的[[瑞典]]軍之後,東烏克蘭對[[俄羅斯帝國]]的向心力大為增強,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是[[俄羅斯人]]。1764年俄國女沙皇[[凱薩琳大帝]]解散衰落的哥薩克組織——[[哥薩克酋長國]],強化俄國中央([[聖彼得堡]])對東烏克蘭的集權管理(1775年俄軍摧毀哥薩克最後的要塞[[扎波羅熱]]);[[凱薩琳大帝]]同時在1783年打敗[[鄂圖曼土耳其]]、吞併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亞汗國]],大量的俄國人開始移民[[克里米亞半島]]。1772-1795年間,[[凱薩琳大帝]]在三次[[瓜分波蘭]]當中,獲得了[[西烏克蘭]]地區,現代[[烏克蘭]]的疆土開始出現;但是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雖然大多數農民是[[東正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促成21世紀的東西拉鋸與認同問題。
18世紀初年[[大北方戰爭]]時期,東烏克蘭人一度出現與俄羅斯關係鬆動的現象,但是在[[彼得大帝]]打敗入侵的[[瑞典]]軍之後,東烏克蘭對[[俄羅斯帝國]]的向心力大為增強,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是[[俄羅斯人]]。1764年俄國女沙皇[[凱薩琳大帝]]解散衰落的哥薩克組織——[[哥薩克酋長國]],強化俄國中央([[聖彼得堡]])對東烏克蘭的集權管理(1775年俄軍摧毀哥薩克最後的要塞[[扎波羅熱]]);[[凱薩琳大帝]]同時在1783年打敗[[鄂圖曼土耳其]]、吞併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亞汗國]],大量的俄國人開始移民[[克里米亞半島]]。1772-1795年間,[[凱薩琳大帝]]在三次[[瓜分波蘭]]當中,獲得了[[西烏克蘭]]地區,現代[[烏克蘭]]的疆土大致成形(除了[[加利西亚]]在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但是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雖然大多數農民是[[東正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促成21世紀的東西拉鋸與認同問題。
=== 近代 ===
=== 近代 ===
為了因應18世紀後期出現的[[東儀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的衝突與鬥爭(以西烏克蘭地區為中心),1795年後[[俄國沙皇]]開始在烏克蘭全境推行俄羅斯化政策,竭力推廣[[俄語]]的使用,並壓制出版界與公眾活動的[[烏克蘭語]]。反而促成19世紀上半[[浪漫主義]]在烏克蘭語族群中的蓬勃發展,農奴出身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效地推展了烏克蘭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些新興的烏克蘭知識分子,同時致力於民族復興與社會正義的實現。
為了因應18世紀後期出現的[[東儀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的衝突與鬥爭(以西烏克蘭地區為中心),1795年後[[俄國沙皇]]開始在烏克蘭全境推行俄羅斯化政策,竭力推廣[[俄語]]的使用,並壓制出版界與公眾活動的[[烏克蘭語]]。反而促成19世紀上半[[浪漫主義]]在烏克蘭語族群中的蓬勃發展,農奴出身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效地推展了烏克蘭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些新興的烏克蘭知識分子,同時致力於民族復興與社會正義的實現。


從19世紀開始,一直有烏克蘭人往東移民到[[俄羅斯帝國]]的偏遠地區,根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西伯利亞]]有223,000烏克蘭人,[[中亞]]則有102,000人。當19世紀後期烏克蘭[[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時候,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地區(有許多烏克蘭人),因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寬鬆統治,享有較高的政治自由,因此成為烏克蘭民族主義的運動中心。
從19世紀開始,一直有烏克蘭人往東移民到[[俄羅斯帝國]]的偏遠地區,根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西伯利亞]]有223,000烏克蘭人,[[中亞]]則有102,000人。當19世紀後期烏克蘭[[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時候,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地區(居民大烏克蘭人),因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寬鬆統治,享有較高的政治自由,因此成為烏克蘭民族主義的運動中心。


1917年[[二月革命]]後,烏克蘭成立議會中央拉達,選舉[[弗拉基米爾·維尼錢科]](Владимир Винниченко)為議會領導人。之後德軍進入基輔,維尼錢科政權被德國人扶植[[斯科羅帕茨基]](Скоропадский, 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推翻,建立[[烏克蘭國]]。1918年德國戰敗後,德軍撤出烏克蘭。烏克蘭出現數股勢力,包含斯科羅帕茨基政權、[[涅斯特爾·馬赫諾]]率領的黑軍、白軍將領[[弗朗格爾]]男爵率領的保皇軍,[[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率領的綠軍。
1917年[[二月革命]]後,烏克蘭成立議會中央拉達,選舉[[弗拉基米爾·維尼錢科]](Владимир Винниченко)為議會領導人。之後德軍進入基輔,維尼錢科政權被德國人扶植[[斯科羅帕茨基]](Скоропадский, 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推翻,建立[[烏克蘭國]]。1918年德國戰敗後,德軍撤出烏克蘭。烏克蘭出現數股勢力,包含斯科羅帕茨基政權、[[涅斯特爾·馬赫諾]]率領的黑軍、白軍將領[[弗朗格爾]]男爵率領的保皇軍,[[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率領的綠軍。
第54行: 第54行: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俄國內戰|紅白俄內戰]]時期,西烏克蘭中的一半領土(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佔領。[[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則率領綠軍於1917年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順利攻陷[[基輔]],推翻斯科羅帕茨基政權,並與[[波蘭第二共和國]]短暫結盟。西蒙·彼得留拉之後遭到俄羅斯紅軍擊敗,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覆滅。俄羅斯紅軍之後驅離白軍將領弗朗格爾佔領的[[克里米亞]]地區。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俄國內戰|紅白俄內戰]]時期,西烏克蘭中的一半領土(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佔領。[[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則率領綠軍於1917年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順利攻陷[[基輔]],推翻斯科羅帕茨基政權,並與[[波蘭第二共和國]]短暫結盟。西蒙·彼得留拉之後遭到俄羅斯紅軍擊敗,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覆滅。俄羅斯紅軍之後驅離白軍將領弗朗格爾佔領的[[克里米亞]]地區。
[[File:Narody2RP.png|thumb|250px|1921年後[[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民族分布:绿色为波兰人,黄色为白俄罗斯人,'''橙色为乌克兰人''',深蓝色为德意志人,紫红色为立陶宛人,橙色的'''西烏克蘭地區'''後來於1939年被[[蘇聯]]占領,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1932—1933期間,因為[[史達林]]進行集體農莊改革導致烏克蘭發生大饑荒,[[烏克蘭大饑荒]]造成3百萬人死亡。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被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烏克蘭反抗軍]](Украинская повстанческая арми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司令是莫德爾元帥,總長為曼施坦因元帥。烏克蘭反抗軍屠殺許多俄羅斯人、[[猶太人]]和其他民族,幫助[[納粹德國]]建立[[集中營]],搜捕和屠殺波蘭人、猶太人、俄羅斯人。
[[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1932—1933期間,因為[[史達林]]進行集體農莊改革導致烏克蘭發生大饑荒,[[烏克蘭大饑荒]]造成3百萬人死亡。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兰第二共和国|波蘭]]德國、蘇聯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烏克蘭反抗軍]](Украинская повстанческая арми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司令是莫德爾元帥,總長為曼施坦因元帥。烏克蘭反抗軍屠殺許多俄羅斯人、[[猶太人]]和其他民族,幫助[[納粹德國]]建立[[集中營]],搜捕和屠殺波蘭人、猶太人、俄羅斯人。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2014年3月17日 (一) 14:58的版本


乌克兰是一个位于东欧平原的国家,又稱為小俄羅斯、卢森尼亞。是中世纪东斯拉夫人文化的中心,现代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就是以基辅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公元前六百年左右,斯泰基人已經在今天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活動。以後,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及白俄罗斯的历史联系非常紧密。约公元14世纪,乌克兰逐渐形成了现代乌克兰民族。其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几度合并,直到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1917年-1921年,乌克兰经历了短暂的独立后,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外高加索组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为苏联的创始加盟共和国。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乌克兰全境被德国占领,1944年,苏军解放了乌克兰全境,并将原属波兰领土的西乌克兰划归乌克兰。1954年俄罗斯克里米亚割让给乌克兰,组成了现代乌克兰的疆域。1991年,乌克兰从苏联独立,成为主权国家。

古代乌克兰

史前

人類在烏克蘭地區的活動已經被追溯到相當久以前。約在西元前4500年到西元前3000年,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Trypillian在此地蓬勃發展,且之後在俄羅斯草原上的青銅器早期文化和西元前3000年的地下墓穴文化(見烏克蘭石碑),也是由承自此文化的紅銅時代人,以及較東邊的斯萊德涅斯多格文化(Sredny Stog)發展而來。

在鐵器時代,這塊土地陸續居住了游牧民族中的達契亞人(Dacians)、辛梅裡安人(Cimmerians)、斯基泰人(Scythians)、薩爾馬提亞人(Sarmatians),而其中斯基泰王國在西元前750年至西元前250年存在於此地。同一時期,古希臘也在西元前6世紀於黑海的東北海岸建立了殖民地,而當中的提拉斯(Tyras)、奧里維亞(Olbia)、Hermonassa,隨著政權轉變繼續作為羅馬和拜占庭的城市,直到西元6世紀。

約在西元250年至西元375年間,哥德人抵達了烏克蘭的土地,這塊他們稱之為Oium的地方,而Oium所指的地帶也與考古學中切爾尼亞霍夫文化(Chernyakhov)存在的地區相當。東哥德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但他們的生存從西元370年左右便開始受到了匈人的威脅。基輔文化位在東哥德王國的北部,興盛於匈人擴張的西元2世紀至西元5世紀。但當他們於454年的尼達歐(Nedao)之戰擊敗匈人後,東哥德人才能定居在潘諾尼亞(Pannonia)。

隨著匈人與哥德人的影響衰落,一個可能是源於基輔文化的斯拉夫人部落填補了權力的真空,並在西元5世紀時,擴張至超出今日烏克蘭的領土,到西元6世紀,其影響力更伸到了巴爾幹地區。

在西元7世紀時,現代烏克蘭領土包含了保加利亞人國家的核心地區及首都Phanagoria。在西元7世紀末,保加利亞人遷徙往其他地方,而原有土地則大多都被來自中亞地區屬於半游牧民族的可薩人(Khazars)併吞了。

可薩人於歐洲的東南部,接近高加索地區及裏海的位置建立了可薩汗國,其領土包括今日哈薩克西部、烏克蘭東部、亞塞拜然、俄羅斯南部以及克里米亞。大約在西元800年,可薩汗國的主要信仰轉變為猶太教。

基辅罗斯

留里克王朝创建者伊戈尔·留里科维奇

維京人在公元九世紀建立的基輔羅斯公國(Київська Русь),是一個由880年至12世紀中葉,以基輔為首都,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早期國家。

12世纪中叶,基辅受草原民族攻击和罗斯王公内讧而衰弱。基辅地区居民向西方的加利奇和北方的弗拉基米尔转移,从而使乌克兰民族(小俄罗斯民族)与俄罗斯民族(大俄罗斯民族)产生分化。

根據史學史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和他的兒子雅羅斯拉夫統治的時期,被認為是基輔的黃金時期。當時他們接納了東正教,也創立了罗斯法典(Руська правда)。

基輔羅斯在公元十三世紀被蒙古人的金帳汗國佔領。

金帐汗国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俄语:Баты)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波洛茨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軍与1237年击破弗尔基米尔公国首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金帐汗国末期,1480年阿合马再次征讨罗斯公国,再次失败,并死于内乱。至此罗斯公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此距朮赤建立汗國已有二百六十年的時間。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正式改称俄罗斯沙皇国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沙皇。1550年代,沙皇俄国先後攻打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克里米亞汗國三个汗国。其中,克里米亞汗國壽命最長,因為它是當代強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臣。1783年,克里米亞在法國大革命前,中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與奥地利有戰端,無暇東顧,汗國遂被歸併於沙俄領內。

波兰-立陶宛联邦

公元1569年,盧布林聯合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誕生,烏克蘭被納入波蘭的統治之下。由於聯邦的創立及其對此地殖民的努力,這時期的發展相當迅速,有眾多波蘭的農民來到這裡,連帶使得許多新的城市及村莊在烏克蘭地區形成,文藝復興的觀念也藉由新建立的學校逐漸傳播開來。這時期有許多烏克蘭貴族改信天主教,與依然信仰東正教的農民大眾的矛盾日益增加。具體地說,現代烏克蘭民族形成於17至19世紀,在聶伯河中游一帶,以基輔波爾塔瓦切爾尼戈夫為中心。

從近古到近代的乌克兰

近古

許多城市的貧民和不願成為農奴的烏克蘭農民遷徙到俄南,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人。17世紀中葉,不滿波蘭貴族在政治宗教上打壓的哥薩克人,於1648年發動大起義(1648-1657年),起義最後是以哥薩克人向俄羅斯請求保護作收,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併,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

18世紀初年大北方戰爭時期,東烏克蘭人一度出現與俄羅斯關係鬆動的現象,但是在彼得大帝打敗入侵的瑞典軍之後,東烏克蘭對俄羅斯帝國的向心力大為增強,越來越多人認同自己是俄羅斯人。1764年俄國女沙皇凱薩琳大帝解散衰落的哥薩克組織——哥薩克酋長國,強化俄國中央(聖彼得堡)對東烏克蘭的集權管理(1775年俄軍摧毀哥薩克最後的要塞扎波羅熱);凱薩琳大帝同時在1783年打敗鄂圖曼土耳其、吞併土耳其的附庸克里米亞汗國,大量的俄國人開始移民克里米亞半島。1772-1795年間,凱薩琳大帝在三次瓜分波蘭當中,獲得了西烏克蘭地區,現代烏克蘭的疆土大致成形(除了加利西亚在1772-1918年属于奥地利);但是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雖然大多數農民是東正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促成21世紀的東西拉鋸與認同問題。

近代

為了因應18世紀後期出現的東儀天主教徒與東正教徒的衝突與鬥爭(以西烏克蘭地區為中心),1795年後俄國沙皇開始在烏克蘭全境推行俄羅斯化政策,竭力推廣俄語的使用,並壓制出版界與公眾活動的烏克蘭語。反而促成19世紀上半浪漫主義在烏克蘭語族群中的蓬勃發展,農奴出身的民族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是其中的佼佼者,有效地推展了烏克蘭的民族主義運動。這些新興的烏克蘭知識分子,同時致力於民族復興與社會正義的實現。

從19世紀開始,一直有烏克蘭人往東移民到俄羅斯帝國的偏遠地區,根據1897年的人口普查,西伯利亞有223,000烏克蘭人,中亞則有102,000人。當19世紀後期烏克蘭民族主義社會主義持續發展的時候,奧地利統治下的加利西亞地區(居民大多是烏克蘭人),因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寬鬆統治,享有較高的政治自由,因此成為烏克蘭民族主義的運動中心。

1917年二月革命後,烏克蘭成立議會中央拉達,選舉弗拉基米爾·維尼錢科(Владимир Винниченко)為議會領導人。之後德軍進入基輔,維尼錢科政權被德國人扶植斯科羅帕茨基(Скоропадский, Павел Петрович)推翻,建立烏克蘭國。1918年德國戰敗後,德軍撤出烏克蘭。烏克蘭出現數股勢力,包含斯科羅帕茨基政權、涅斯特爾·馬赫諾率領的黑軍、白軍將領弗朗格爾男爵率領的保皇軍,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率領的綠軍。

现代乌克兰

苏联时期的乌克兰

File:Симон Петлюра.jpg
彼得留拉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紅白俄內戰時期,西烏克蘭中的一半領土(東加利西亞西沃倫)被波蘭佔領。西蒙·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則率領綠軍於1917年成立烏克蘭人民共和國,順利攻陷基輔,推翻斯科羅帕茨基政權,並與波蘭第二共和國短暫結盟。西蒙·彼得留拉之後遭到俄羅斯紅軍擊敗,烏克蘭人民共和國覆滅。俄羅斯紅軍之後驅離白軍將領弗朗格爾佔領的克里米亞地區。

1921年後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民族分布:绿色为波兰人,黄色为白俄罗斯人,橙色为乌克兰人,深蓝色为德意志人,紫红色为立陶宛人,橙色的西烏克蘭地區後來於1939年被蘇聯占領,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蘇聯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1932—1933期間,因為史達林進行集體農莊改革導致烏克蘭發生大饑荒,烏克蘭大饑荒造成3百萬人死亡。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里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波蘭被德國、蘇聯分割佔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烏克蘭反抗軍(Украинская повстанческая арми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司令是莫德爾元帥,總長為曼施坦因元帥。烏克蘭反抗軍屠殺許多俄羅斯人、猶太人和其他民族,幫助納粹德國建立集中營,搜捕和屠殺波蘭人、猶太人、俄羅斯人。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佔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烏克蘭迅速恢復生產,建立發達的重工業和農業,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可是,蘇聯高度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具有嚴重的弱點,到了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蘇聯實行的中央高度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日漸失去活力,官員士氣日益低落,經濟失去發展勢頭,經濟水平與西方的差距日益拉大。在政治上,由於蘇聯共產黨在成立幾十年來,犯有肅反擴大化等嚴重錯誤,民主與法治建設薄弱,人民自由受到壓制,民族矛盾隱憂嚴重。

1986年,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爾核電站發生嚴重的爐心融毀幅射外洩事件,造成嚴重後果。但當時蘇聯官方開始時向世界和本國人民隱瞞事件真相,被國外媒體和核輻射檢測部門揭露後,蘇聯的官僚意識受到廣泛批評。

1985年戈巴契夫在蘇聯上台後,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面化,民族主義和民族獨立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蕩,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獨立步伐。

1989年9月,烏克蘭人民爭取改革運動(簡稱「魯赫」)成立,成員迅速擴大到百萬人。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政府發表的國家獨立宣言,正式宣布脫離蘇聯獨立,改國名為烏克蘭。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領導人在明斯克簽署別洛韋日協定,宣布蘇聯不再存在,成立獨立國家國協,烏克蘭的獨立最終完成了。

当代乌克兰

独立后的乌克兰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結束了337年和俄羅斯的結盟歷史,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克拉夫丘克為首任總統。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半島宣布獨立,成為烏克蘭自治共和國。1996年烏克蘭通過新憲法,確定烏克蘭為主權、獨立、民主的法制國家,實行共和制。

2004年總統選舉,在职总统库奇马宣布不参选,在职总理亚努科维奇維克托·尤先科在最后一轮投票中,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获胜。維克托·尤先科及其支持者称选举舞弊,不承认选举结果,发动了橙色革命,最后再次大选投票,維克托·尤先科贏得選舉。

2006年3月26日,烏克蘭舉行最高蘇維埃選舉。3月30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選舉結果,5個黨派進入新一屆最高蘇維埃,其中亚努科维奇的地區黨獲得450個議席中的186席,在职总理季莫申科的競選聯盟129席,維克托·尤先科我們的烏克蘭81席,社會黨33席,烏克蘭共產黨21席。亚努科维奇与尤先科携手,由地區黨、社會黨、共產黨和我們的烏克蘭4黨聯合组成执政联盟,把季莫申科赶下台,8月4日,亞努科維奇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10月17日,我們的烏克蘭負責人宣布退出聯合政府。

2007年4月2日,总统尤先科解散了国会,因为他的政党我們的烏克蘭的议员加入了反对派。对手称尤先科此举违宪,但季莫申科对此表示支持。此案诉至乌克兰宪法法院后,总统尤先科以腐败罪名解除了宪法法院18名法官中的3人的职务。季莫申科接任亚努科维奇担任总理。

2010年总统大选,尤先科与季莫申科成了政敌。尤先科在支持率极低情况下,仍然拒绝退选,分化了反亚努科维奇的选票。结果亚努科维奇以48%得票率战胜了季莫申科(45%得票率)与尤先科(6%得票率),当选总统。

2011年8月,亚努科维奇逮捕季莫申科,2011年9月11日,法庭判处季莫申科7年有期徒刑,罪名是滥用职权。2013年11月,亚努科维奇拒绝签署乌克兰-欧盟一体化协议,引发烏克蘭親歐盟示威。2月22日,亞努科維奇逃離首都基輔,前往東烏克蘭地區[1][2]。歐洲新聞報導,烏克蘭政府表示權力順利交接到新政府手中[3]。議會之後彈劾亞努科維奇,計劃於5月25日舉行總統選舉[4]

参考资料

  1. ^ Ukraine protests: Vitali Klitschko is seeking immediate resignation of President Yanukocych – watch live. The Daily Telegraph. 22 February 2014 [22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4). 
  2. ^ Yuras Karmanau; Angela Charlton. Ukrainian protesters claim control over capital. Boston. Associated Press. 22 February 2014 [22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4). 
  3. ^ Jailed Ukrainian opposition leader Tymoshenko release 'imminent'. Euronews. 22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4). 
  4. ^ James Marson; Alan Cullison; Alexander Kolyandr. Parliament Ousts Ukraine Presiden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2 February 2014 [22 Februar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February 2014).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