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能力: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6行: | 第6行: | ||
在人口學中,生育能力是實際生育的後代,生物可以繁衍後代的潛力稱為[[潛在生育能力]]<ref>http://www.gfmer.ch/Books/Reproductive_health/The_demography_of_fertility_and_infertility.html</ref><ref>http://www.enotes.com/public-health-encyclopedia/fecundity-fertility</ref>。生育能力可以量測,但潛在生育能力無法量測。人口學會用許多方式量測[[生育率]],多半可以分為週期性的量測及{{link-en|同组群|cohort (statistics)}}的量測,前者是指在某一年的人口數計算生育率,後者則是以特定的某一群人,以數十年為區間來計算生育率,兩種方式都廣為使用<ref>For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each measure see Paul George Demeny and Geoffrey McNicoll, ''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 (2003)</ref>。 |
在人口學中,生育能力是實際生育的後代,生物可以繁衍後代的潛力稱為[[潛在生育能力]]<ref>http://www.gfmer.ch/Books/Reproductive_health/The_demography_of_fertility_and_infertility.html</ref><ref>http://www.enotes.com/public-health-encyclopedia/fecundity-fertility</ref>。生育能力可以量測,但潛在生育能力無法量測。人口學會用許多方式量測[[生育率]],多半可以分為週期性的量測及{{link-en|同组群|cohort (statistics)}}的量測,前者是指在某一年的人口數計算生育率,後者則是以特定的某一群人,以數十年為區間來計算生育率,兩種方式都廣為使用<ref>For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each measure see Paul George Demeny and Geoffrey McNicoll, ''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 (2003)</ref>。 |
||
===週期性的量測=== |
===週期性的量測=== |
||
*[[出生率]](CBR):特定一年,每一千位在該年中間還存活的人中,{{link-en|婴儿安全出生|Live birth (human)}}的個數,其缺點是會受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 |
|||
*[[出生率]](CBR) |
|||
*育龄妇女生育率(GFR):一年內新生兒個數,除以15到44歲女性的人數,再乘以一千,主要只考量可能成為母親的女性,而且有考慮年齡的分佈。 |
|||
*育龄妇女生育率(GFR) |
|||
*儿童妇女比(CWR):5歲以下兒童個數除以15到49歲女性的人數,再乘以一千。因為不需要計算新生兒個數,用在研究歷史資料時格外方便。這個量測是複合性的,因為除了出生外,此數據也會受死亡的影響(因為{{link-en|嬰兒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沒有計算到,因為成人死亡率,有些五年前生過小孩但已過世的女性也不會列入) |
|||
*儿童妇女比(CWR) |
|||
*科爾生育指數 |
*科爾生育指數:一種特別用在歷史資料研究的方式。 |
||
===组群性的量測=== |
===组群性的量測=== |
2014年8月19日 (二) 16:25的版本
生育能力(fertility)是指生物可以繁衍後代的能力,在統計上,生育率是指一對配偶生育後代的個數。生育能力和潛在生育能力(fecundity)不同,後者是指繁衍後代的潛力,受到配子的產生、受精等因素的影響。沒有生育能力稱為不孕。
人類的生育能力會受到營養、性活動、文化、本能、內分泌、經濟、生活形態及情緒的影響。
人口學
在人口學中,生育能力是實際生育的後代,生物可以繁衍後代的潛力稱為潛在生育能力[1][2]。生育能力可以量測,但潛在生育能力無法量測。人口學會用許多方式量測生育率,多半可以分為週期性的量測及同组群的量測,前者是指在某一年的人口數計算生育率,後者則是以特定的某一群人,以數十年為區間來計算生育率,兩種方式都廣為使用[3]。
週期性的量測
- 出生率(CBR):特定一年,每一千位在該年中間還存活的人中,婴儿安全出生的個數,其缺點是會受人口年齡結構的影響。
- 育龄妇女生育率(GFR):一年內新生兒個數,除以15到44歲女性的人數,再乘以一千,主要只考量可能成為母親的女性,而且有考慮年齡的分佈。
- 儿童妇女比(CWR):5歲以下兒童個數除以15到49歲女性的人數,再乘以一千。因為不需要計算新生兒個數,用在研究歷史資料時格外方便。這個量測是複合性的,因為除了出生外,此數據也會受死亡的影響(因為嬰兒死亡率,沒有計算到,因為成人死亡率,有些五年前生過小孩但已過世的女性也不會列入)
- 科爾生育指數:一種特別用在歷史資料研究的方式。
组群性的量測
不孕
不孕主要是指在生理上無法受精,也可以指女性在生理上出現懷孕困難的情形。不孕有許多生理的因素,其中有些可以用藥物來改善[4]。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http://www.gfmer.ch/Books/Reproductive_health/The_demography_of_fertility_and_infertility.html
- ^ http://www.enotes.com/public-health-encyclopedia/fecundity-fertility
- ^ For detailed discussions of each measure see Paul George Demeny and Geoffrey McNicoll, Encyclopedia of Population (2003)
- ^ Makar RS, Toth TL. The evaluation of infertility. Am J Clin Pathol. 2002,. 117 Suppl: S95–103. PMID 14569805.
![]() | 这是一篇與社会学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