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2014年台灣劣質油品事件:修订间差异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Qwe112留言 | 贡献
(没有差异)

2014年10月11日 (六) 07:43的版本

關於段落的內容修改為以散文形式撰寫問題

參考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優良條目並根據根據维基百科:版面指南#段落內容將本條目的做修改,一再遭到退回。認為該段落要以"「實錄、編年體」體裁為主,其他,請另闢章節(本條目)或另立條目。" --Jym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9:45 (UTC)[回复]

Jym意見

歡迎来到維基百科。我們歡迎每一位用戶對維基百科作出建設性編輯,惟閣下最近編輯中至少有一項並不具建設性且已被回退或移除。請使用沙盒進行編輯測試,並參閱歡迎頁面以了解更多關於貢獻維基百科的事宜。敬請合作。 有問題,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反應。感謝萬分! --220.136.16.70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4:10 (UTC)[回复]

Re:Wikipedia:可供查證Wikipedia:列明來源,有依有據,也能自行刪除乎? 所以,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反應。感謝萬分! --220.136.16.70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4:25 (UTC)[回复]
方針,關於破壞,內容不經過討論直接刪除或者改動。但是,對正常的文字修改不是破壞。不是嗎?! --220.136.16.70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4:35 (UTC)[回复]
  • 請停止一切無建設性編輯。閣下編輯已對維基百科構成破壞,亦已遭回退。如果您仍需要進行測試,請使用沙盒。祝编安!
有問題,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反應。感謝萬分! --220.136.16.70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9:20 (UTC)[回复]
维基百科:版面指南#段落內容,也有「不過在某些時候(如段落中僅出現大量資料性質的內容)時,則可以藉由項目符號的使用來讓讀者更為條理地獲得所需資訊,而條目的附錄部分也往往允許使用項目符號條列式整理。」此一敘述,假的嗎?! --220.136.16.70留言2014年9月15日 (一) 09:22 (UTC)[回复]

temp

請問香港那一個名詞使用較常見? 總見一群人改來改去 …… --114.45.46.75留言2014年9月11日 (四) 03:06 (UTC)[回复]

問:關於條目「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的命名客觀性問題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75.181.160.80對話)於2014年9月11日 (四) 09:29加入。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4年9月12日 (五) 16:02 (UTC)之前加入的。[回复]

log:Special:diff/32800801

請問香港那一個名詞使用較常見? 總見一群人改來改去

臺灣較常見「餿水油」一詞,地沟油因近年兩岸往來,親中報章有在使用。管理員Chiefwei自行決定不需轉換,敢問中文維基百科 = 百度百科乎?!地沟油已尊其意,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也比照辦理嗎? --114.45.47.192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0:32 (UTC)[回复]
(+)支持转换

--地底深山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0:43 (UTC)[回复]

(&)建議应用{{各地中文名}}做个列举。-- 2014年9月12日 (五) 16:42 (UTC)[回复]
中国大陆的报纸事实上有用馊水油,比如南方都市报--地底深山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5:36 (UTC)[回复]
仅仅是个别现象 171.211.10.221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5:39 (UTC)[回复]
中国大陆明明也有用“馊水油”的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同样,台湾、香港也不只使用一个词,别说自由时报香港苹果日报也是“親中報章”。那么为什么要强制用转换同一化?明明是都能理解的生活用语,用字词转换把各地用语刻意驱离开,对各地交流有什么好处?
另外不必拿本人的管理员身份说事,在下仅是以一名维基人的身份对条目进行编辑,没有用到任何管理员权限。—Chiefwei - - 2014年9月13日 (六) 06:23 (UTC)[回复]

「地溝」為北方中文,香港的對應詞語是「坑渠」,故不少香港傳媒會使用「坑渠油」,當然亦同樣有不少香港傳媒跟從大陸用語使用「地溝油」。--Fevawo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6:35 (UTC)[回复]

  • 如果像软体在大陆叫做软件一样,馊水油真的在大陆就叫地沟油的话,那么媒体引用的时候就会统统把“馊水油”改成“地沟油”,但是事实显然并非如此。只要这个词在大陆有足够的使用量,就不必启用转换。
  • 而且,台湾发生的事件大陆媒体也会跟从台湾叫法,比如“塑化剂”在大陆其实叫“增塑剂”,但是发生2011年台湾塑化剂事件后,媒体也都使用“塑化剂”一词,使得“塑化剂”在大陆也变得广为使用。类似这种情况下,根本就不应当转换。—Chiefwei - - 2014年9月16日 (二) 11:39 (UTC) -- from User talk:Shwangtianyuan#回覆: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回复]
  • 正式的媒体会叫馊水油,俗称地沟油,反对词语转换,这两个词语都有用。我看电视新闻基本很少说地沟油,因为是俗称,一般都会正式命名。--脳補。◕‿◕。讨论 2014年9月16日 (二) 10:43 (UTC)[回复]
重庆多家火锅店呼吁禁用潲水油康师傅承认用馊水油作原料。大陆的百度百科有潲水油条目(潲水=馊水)--脳補。◕‿◕。讨论 2014年9月17日 (三) 11:37 (UTC)[回复]

「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條目內容要以實錄、編年體為主?

log:Special:diff/32800801

參考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優良條目並根據根據维基百科:版面指南#段落內容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修改為2014年9月15日 (一) 09:11 的修訂,遭到IP用戶退回,認為我在進行破壞,該IP用戶認為段落內容要以"「實錄、編年體」體裁為主,其他,請另闢章節(本條目)或另立條目",與該IP用戶進行溝通沒有結果、沒有禮儀相待,因此在這裡提出。 --Jym留言2014年9月16日 (二) 06:06 (UTC)[回复]

當然是以段落為主,文章就該有文章的樣子,說白了點列是最方便快速但最不負責的條目寫法。我支持你的那次修訂,段落和時間清楚明瞭。(~)補充 若要加入編年元素應放在條目末簡短列出,而不是每一點都寫一小段--. 2014年9月17日 (三) 13:08 (UTC)[回复]

問:關於條目「2014年臺灣餿水油事件」的命名客觀性問題

log:Special:diff/32902374

是否該改稱官方宣稱的劣質豬油(或其他)

  1. 很明顯,此次並非定義上的餿水油(油餿水提煉者),也非地溝油,然媒體與網路卻沒有將其作區分,而導致混淆。或者可考慮使用官方宣稱的「劣質豬油」
  2. 順便提出一個質疑,關於條目內容的編輯若沒有「緩衝區」,可做暫存、審核、討論、移動,放任大量的垃圾、變動、隨機資訊充斥,這明顯違反了典型的百科編輯屬性。
  3. 所謂垃圾資訊,所指者就是指此條目內的產品清單,這個條目是不具有存在意義的,不存在提供未來查詢的屬性,也沒有知識屬性,畢竟紀錄「事件」,究竟不是轉述、彙整一條條的「新聞」。
  4. 台灣媒體從來沒有稱中國的地溝油為餿水油,為何同一條目內容,卻使用不同的名稱作為代稱?這實屬錯誤混淆。
  5. 台灣在1985年爆發的餿水油事件,應開闢一個獨立條目敘述。實則與中國方面的新聞敘述,出入甚大,與此事件不同,也中國的地溝油不同,也與日本完全無關。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75.181.160.80對話)於2014年9月11日 (四) 09:29加入。 —以上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4年9月12日 (五) 16:02 (UTC)之前加入的。[回复]

劣質豬油、廢棄食用油、飼料油

  • 「劣質豬油」、「廢棄食用油」,臺灣餐廳一般由專門回收廢油業者進行處理,屬性偏「回鍋油」。廚餘(餿水),另外專門回收廚餘業者進行處理。(公家環保單位也有兩者皆處理,各縣市狀況並不相同)兩者利潤相差很大,收錯對方的東西會打鬥,餿水想提煉出油脂,實際成本非常大,記者先生、女士們,沒去過,並不知道「箇中奧妙」。(資源回收,嚴謹度不如日本、歐美) --114.45.47.192留言2014年9月12日 (五) 16:14 (UTC)[回复]

香港2014年廢食用油回收變賣給台灣而台灣官方宣稱其為劣質豬油但是人民認為這類似是中國的地溝油然而實際上是餿水油的2014年食品安全事件

有意思 香港油來臺灣油去,大陸一同歡樂,全球華人驚訝萬分!!

看到「油品」這個詞我立即想了是車用的感覺,而不是吃的。--113.52.126.155留言2014年9月26日 (五) 06:29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