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修订间差异
第186行: | 第186行: | ||
=== [[北亞]] === |
=== [[北亞]] === |
||
*{{RUS}} |
|||
北亞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 |
|||
[[File:Asia-zh.png|thumb|500px|亞洲政區示意圖<sup>6</sup>]] |
[[File:Asia-zh.png|thumb|500px|亞洲政區示意圖<sup>6</sup>]] |
2014年10月26日 (日) 04:53的版本
面积 | 44,579,000 km2(17,212,000 sq mi)[1] |
---|---|
人口 | 4,164,252,000(第1)[2] |
人口密度 | 87/km2(225/sq mi) |
区域居民称谓词 | 亚洲人 |
国家 | 48 |
属地或特区 | |
未被联合国承认地区 | |
语言 | 语言列表 |
时区 | UTC+2至UTC+12 |
顶级域名 | .asia |
最大城市 |
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曾譯作「亞細亞洲」和「亞西亞洲」,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裏海、土耳其海峡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3],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珠穆朗玛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4]。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歷史
亞洲的歷史和文化都较为悠久。人类文明的五大发源地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和黄河文明都位於亞洲,其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以及黄河文明之间都有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亞洲的經濟和文化水平曾經在世界上長期居於绝对領先地位,中國的四大發明、古印度人發現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數字等許多科學上的發明創造,都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代
在遠古時代,歐洲、北非的許多种族都發源於亚洲中部的草原地帶的黑海北岸平原—里海沿岸平原之间的地带和西部的阿拉伯半岛,在漫長的历史遷徙過程之中,一部分向西進入歐洲,一部分向東遷入西亚和印度,形成範圍廣大的印歐語系各种族;另一部分向南遷徙到北非、西亞,進入埃及,和當地人融合成閃-含語系各种族。
在上古時代,東方中國的商、周王朝和西方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亚述帝国(前934—前605年)、吠陀时代的古印度十六雄国和难陀王朝(前424—前322年)、大伊朗地区的米底王国(前678—前553年)和波斯(前553—前334年)都发展成为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君主制國家。波斯一直在干涉歐洲巴尔干半岛的希臘城邦的事务,后来被巴尔干半岛的由腓力二世在前356年开创的马其顿王国(前356—前312年)的腓力二世之子和继任者亞歷山大大帝的大军肢解,马其顿軍隊一直入侵到印度,建立亞歷山大帝國。亚历山大大帝撤走印度之后,当地人民揭竿而起,建立了孔雀王朝(前322—前187年);中國也在走向統一擴張的道路,历经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在任期内灭掉六国之后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也使得周圍君主制小国家或部落開始瞭解秦王朝。
當西方古羅馬崛起時,東方的中國漢朝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古羅馬在完成了对意大利半岛的诸部落的征服之后进而逐渐打败强劲对手高卢人、迦太基王国、马其顿王国、托勒密王朝、塞琉古王国、利西马科斯王国、本都王国等之后的二百年时间内把領土擴張到北非地中海沿岸和累范特,不列颠岛南部和西欧、伊比利亚半岛、和多瑙河以南的东南欧,一度包括在多瑙河下游平原的达西亚、小亚细亚半岛,甚至一度占据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马其顿帝国瓦解之后陆续兴起的安提柯一世王国、利西马科斯王国控制了小亚细亚、塞琉古帝国和游牧部落联盟大益的成员—帕尼人的酋长阿尔沙克一世在前238年占领帕提亚并接受帕提亚语之后创建的阿尔沙克王朝(前238—224年)在其君主米特里达梯一世(前177—前138年)时代完全控制了西道今叙利亚境内幼发拉底河的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和东道乌浒河的西亚和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東方和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逐渐畅顺和强化,絲綢之路由中國洛阳、長安經過河西走廊诸城市、中亚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的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山麓草原的绿洲地带和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适宜耕作的耕地地带和绿洲地带并经过大伊朗和中東,遠達印度次大陆、泰西封、巴比伦、塞琉西亚、安条克、羅馬、迦太基、亚历山大港。在两汉时期,漠北的匈奴汗国(前209—158年)在与漢朝的战争中最终战败,汉朝控制了中亚的塔里木盆地之后,一部分北匈奴人于158年遷徙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的锡尔河以北的图兰大草原并在这里聚合了诸部落之和并在372年越过乌拉尔河以西侵入欧洲,相继打败了阿兰人和德涅斯特河—顿河河道之间的君主制国家东哥特王国之后来到了多瑙河下游平原,這些在西羅馬帝國眼中被視為「野蠻人」的部族,在遷入歐洲後,加速西羅馬帝國滅亡。一部分在之后陆续南下中亚的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被称之为厌哒人的白匈奴(424—557年,也有说法这个白匈奴是大月氏王寄多罗的后裔),对当时的中古波斯地区的萨珊王朝(224—651年)东部边疆造成严重破坏,一部分在头罗曼和米西拉古拉的带领下南下消灭了当时贵霜帝国的残余,并对同样是发源于摩羯陀的印度的笈多王朝(280/320—550年)造成严重破坏,但是最终米西拉古拉的军队还是在534年被摩腊婆和笈多王朝联军打败而消弭,一小部分在46年内迁中国并州刺史部的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定襄郡、雁门郡、上党郡、西河郡、上郡、北地郡、安定郡、代郡等,在西晋八王之乱后灭亡了西晋并导致了五胡十六国出现和中国南北对立二百八十余年。
在拓跋鲜卑人占据北中国,建立北魏之后,柔然在5世纪初年兴起,并建立柔然汗国(400—546/552年),悦般人兴起建立白匈奴汗国,对当时亚洲的政局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柔然汗国灭亡之后,柔然的一支阿瓦尔人(也有疑问阿瓦尔人是是北高加索种族)还影响了东罗马帝国和西欧的法兰克王国。
620年代,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和麦地那興起了穆罕默德的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哈里发王国,逐渐征服并占领了波斯地区的萨珊王朝(224—651年)和占领了东罗马帝国在西亚的累范特和和北非的大片领土,伊斯兰倭马亚哈里发王国时代席卷了西亚、中亚、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兵锋直指法兰克王国丕平王朝的阿基坦高卢南部,甚至一度占领印度河平原。在东亚強大的隋唐王朝的疆域也一度擴張到了中亞和漠北,並深深影響朝鮮半島、日本和安南,兩者都在逐漸成為的新兴君主制国家。而在8世纪中叶至11世纪,南亚的发源于摩羯陀的印度波罗王朝是作为最后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印度王朝;而南印的朱罗王朝逐渐达到的鼎盛,并一度占有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
漠北的突厥汗国(546/552—583年)、东突厥汗国(583—630年)和西突厥汗国(583—658年)的興起在6世紀—7世纪時在亚洲政局造成不小的影響,后随着隋唐王朝的崛起和伊斯兰哈里发王国的崛起而消亡;唐朝因安史之乱而走下坡路之后,周边漠北的回鹘汗国(744—840年)和青藏高原的吐蕃(580—877年)日渐兴盛,对当时东亚政局造成很大影响;唐朝在875—884年的王仙芝+黄巢之乱后名存实亡,最终在907年完全灭亡,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大契丹国)对当时东亚政局造成很大影响。 在9世纪—12世纪,原先统治中西亚的伊斯兰阿拔斯哈里发在马蒙之后走向衰落;大伊朗地区的塔希尔王朝(821—873年)、萨法尔王朝(861—900/1003年)、阿拉菲德王朝、齐亚尔王朝、白益王朝(934—1055年)、萨曼王朝(819—999年)、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古尔王朝(1148—1215年)、塞尔柱帝国(1037—1194年)、花剌子模沙朝(1194—1220年)相继占据了中亚、西亚、南亚廣大的地域,强化了这些地方的进一步伊斯兰化,并使得经济文化科技更加兴盛,絲綢之路更為暢通。960年,军人出生的赵匡胤建立的北宋在前两代帝王治下结束了严重分裂一百年的中国,之后的发展使得古代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达到一个新的高峰。1114年,由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于金太宗时期(1123—1135年)相继灭亡了辽朝和北宋。宋金安定时期,经济文化得到恢复。不过在1206年,伴随着蒙古帝国的兴起与快速扩张,征服了中亚、东亚、西亚、东欧的广大地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亦有无数古代文明受到毁灭,整个亚洲的主流文明整体性走向衰落。同时在1206年,统治着印度的伊斯兰德里苏丹国建立,并在卡尔吉王朝和图格鲁克王朝兴盛时代逐步把疆域拓展到德干高原以南的印度次大陆,使得印度伊斯兰化。蒙古帝国在13世纪下半叶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14世纪明朝建立后,北元在1388年的捕鱼儿海之战中败给了明军导致北元君主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迭儿刺杀,北元裂解为鞑靼和瓦剌而争战不休。另外,在拔都西征(1235—1241年12月31日/1242年1月30日)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也使得欧洲的军队的火药时代到来。而在13世纪末年兴起于东南亚的满者伯夷则成为当时东南亚的海上强权。1369年,帖木儿建立的的帖木儿帝国在1360—1405年的帖木儿征战期间将疆域扩展到中亚、西亚,乃至南俄和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信德和德里。1526年,其后裔巴卑尔越过印度河南下印度次大陆打败了德里苏丹国而建立了莫卧儿帝国,这个莫卧儿帝国直到1707年奥朗则布去世后才走向衰落。
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在1308年使罗姆苏丹国灭亡;1354年派遣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进而占领了色雷斯并使拜占庭帝国成为其附庸,建都于布尔萨,在巴耶济德一世时代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控制了托罗斯山脉山脊以西的小亚细亚半岛全部和多瑙河下游平原以南的巴尔干半岛,并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战役打败了最后一次十字军而威名显赫、虽然在1402年7月20日的安卡拉战役败给帖木儿而导致一度陷入王位继承战争(1402—1412年),但是最终还是重新起死回生并于穆罕默德二世时代的1453年滅亡了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使之成为其首都,奥斯曼帝國之后逐渐占领了东南欧、中東的累范特、小亞細亞及北非地區,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皇帝)视自己为天下之主,继承了罗马帝国与伊斯兰文化,东西文明在其手中而得以统合。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1400—1922年)。在其存在其间,不止一次实行伊斯兰化及现代化改革,使得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
在东亚,自元朝先后四次短暂实施海禁之后,1370年,明太祖建立的明朝把这一海禁政策发扬光大,虽然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实行了开海,明朝国力以及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度有所恢复,但之后的清朝延续了海禁这一政策,并导致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萎缩与中国发展的停滞。
不過16至17世纪時因地理大發現,歐洲人紛紛來遠東發展貿易並傳教,直到日本鎖國、1723年雍正禁教之後,東亞才逐漸的封閉起來。在亚洲北方的北亚和东欧,隨著金帐汗国的瓦解,莫斯科大公国兴起,之后在伊凡三世时代于1478年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1480年打败了金帐汗国(1219—1502年)而摆脱了蒙古人的枷锁,并在1502年使金帐汗国灭亡。之后的留里克王朝在伊凡四世时代于1547年自称沙皇并灭掉了蒙古人的喀山和西伯利亚等汗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俄国逐漸循陸路扩大疆域,其探索队于1620年代到了叶尼塞河;1643年到黑龙江流域而与清朝冲突,之后在1689年签署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后沙皇俄国于1733年在阿拉斯加成立了俄属北美总督区,并不断占领中亚;这个帝国直到20世纪初期的二月革命才结束。
地理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边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相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亞洲總面積约为4,381萬589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洲。
地形
从总体上看,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5]:
- 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其中有1/3的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全洲平均海拔约950米,是除南极洲外世界上地势最高的大洲。
- 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亚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脉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洼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500米;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宽1,500千米,南北长2,300千米,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米以上;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水面又低于地中海海面400米。亚洲不仅陆上起伏极端,且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与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样表现出起伏极端,列岛上的山脉与极深的海沟伴生。亚洲最高峰与邻近海域最深海沟高低相差约20千米。
- 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全洲大至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脉向四方辐射伸延到大陆边缘。在山地、高原的外侧分布着面积广大的平原,且多分布在大陆周围,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等。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發生於第三紀的造山運動對亞洲地形影響深遠。其中歐亞板塊和太平洋板塊衝撞,將接觸帶上的地殼,推擠成歐亞大陸東側外海的東亞島弧,並使其成為全世界地震火山最多的地區。而歐亞大陸板塊受到印度板塊的推擠,形成整群的新褶曲山地極高聳的青藏高原。主要山脈成東西走向,山地高聳、地形崎嶇,而且連結成串,成為亞洲南北往來的障礙。而山地夾雜高原和盆地,這些地方也是大河的發源地。亞洲北部的西伯利亞為結晶性古老地塊,蘊有豐富金屬礦,地形也相對平坦。其中西亞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中間夾著由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所沖積的美索不達米亞。
氣候
亚洲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又复杂多样气候使得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东亚东南半部是湿润的温带和亚热带季风区,东南亚和南亚是湿润的热带季风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5]。
亚洲各地气温差别显著。赤道附近的马来群岛,长年如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而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一年中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更曾在其东北部小镇奥伊米亚康测到-71℃的低温记录,是北半球的寒极[4]。
气候的显著差异同时导致了亚洲各处降水量的巨大差异。中亞的沙漠地區年降雨不足100毫米,而在南亞,迎風坡降水量可達3000毫米,最高記錄甚至達到了22860毫米。太平洋中發生的颱風襲擊亞洲東部沿岸也会带来充沛降雨。
水文
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其河网分布主要有两大特点[5]:一是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着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流淌;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如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均流入咸海,其中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
多数發源自中部山地的河流都最终注入太平洋、印度洋或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勒拿河。
位于亚洲西部的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则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自然资源
亚洲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亚洲的矿物种类多、储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铁、锡、钨、锑、铜、铅、锌、锰、镍、钼、镁、铬、金、银、岩盐、硫磺、宝石等。石油、镁、铁、锡等的储量均居各洲首位,其中锡矿储量更占世界总储量60%以上[4]。
亚洲的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3%,俄罗斯亚洲部分、中国的东北、朝鲜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广阔的针叶林地区,蓄积量丰富,珍贵用材树种很多。中国的华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别丰富,除普通阔叶树种外,还有棕榈、蒲葵、杉属、水杉属等。东南亚的热带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恒定、丰富的植物群落著称。其主要树种是龙脑香科,还有树状蕨纲、银杏、苏铁等“活化石”[4]。
亚洲的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可开发的水力资源年发电量可达26,000亿度,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4]。
主要地理事物
亞洲各地理區的地形差異頗大,山地、高原和丘陵占75%左右,而平原約為25%。
- 主要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高加索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烏拉山脈、日本阿尔卑斯山脈、长白山脈、安南山脈
- 主要平原:恆河平原、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西伯利亞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图兰平原
- 主要盆地:四川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 主要丘陵:江南丘陵
-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安那托利亞高原、蒙古高原、帕米爾高原
政治
亞洲國家的政體非常複雜,幾乎包括了現在世界上所有形式的政府結構,也是目前世界熱點地區。
區域合作
區域合作在亞洲正在方興未艾,現在區域合作最有希望的地方是東南亞,東南亞國家聯盟有10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總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12億。還有一個觀察員國:巴布亞新幾內亞。東盟國家開動了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韓國三個東亞國家的對話機制,並已於2010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和泰國先期啟動水果蔬菜零關稅機制。
南亞國家也在加緊準備成立區域合作的組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關係出現緩和跡象。
海灣國家也有設立區域合作的組織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有6個成員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巴林、卡塔爾和阿曼。預定於2010年發行統一貨幣Khaleeji,此貨幣的中央銀行設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但阿曼和阿聯已宣佈不採用這個共同貨幣。
1996年成立的亞歐會議每兩年舉行一次首腦會議和外長會議,加強了亞洲國家和歐盟國家之間的對話機制,目前已經發展到39個成員國,占世界總人口的49%,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東亞共同體為模仿二戰後歐洲成立的歐共體(現為歐盟)所成立的東亞區聯盟。
熱點地區
目前絕大部分國際關注的熱點也在亞洲:
一线热点:
二线热点:
三线热点:
亞洲主要地理分區
亞洲在地理上習慣被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東亞,是亞洲東部的國家和地區的統稱。但從地理範圍上看,也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狹義上來說,東亞包括
東北亞: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以及在南中國海和太平洋裡的島嶼(統稱南洋群島)。它包含以下國家:
西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耳其、卡塔爾、巴林、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塞浦路斯和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等政治實體。西亞在地理上屬於亞洲,但政經和文化方面一般與北非一同被通稱為中東國家,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一個偏近中東地區的一個島國,地理上屬於亞洲,在政經和文化方面通常被視為歐洲國家。
中亞一般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四个個國家和哈萨克斯坦的东南部,從純地理因素上看,有時會包括周邊的阿富汗以及新疆地區。
亞洲國家與地區列表
國家和地區 | 簡稱 | 排名 | 人口密度 | 面積 | 人口 |
---|---|---|---|---|---|
(/平方公里) | (平方公里) | (2002-07-01統計) | |||
澳門 | 澳 | 1 | 18,000 | 28.2 | 461,833 |
香港 | 港 | 2 | 6,688 | 1,102 | 6,940,432 |
新加坡 | 新 | 3 | 6,430 | 693 | 4,492,150 |
馬爾地夫 | 4 | 1,070 | 300 | 359,008 | |
孟加拉国 | 孟 | 5 | 926 | 144,000 | 133,376,684 |
巴勒斯坦2 | 巴 | 7 | 545 | 6,220 | 3,389,578 |
大韓民國 | 韓 | 8 | 491 | 98,480 | 48,846,823 |
黎巴嫩 | 黎 | 9 | 354 | 10,400 | 3,677,780 |
中華民國 臺灣1 | 臺 | 6 | 633 | 36,188 | 22,994,262 |
日本 | 日 | 10 | 336 | 377,835 | 127,463,611 |
印度 | 印 | 11 | 318 | 3,287,590 | 1,095,351,995 |
斯里蘭卡 | 斯 | 12 | 298 | 65,610 | 20,222,240 |
以色列 | 以 | 13 | 290 | 20,770 | 6,029,529 |
菲律賓 | 菲 | 14 | 282 | 300,000 | 89,468,677 |
越南 | 越 | 15 | 246 | 329,560 | 84,402,966 |
朝鲜 | 朝 | 16 | 184 | 120,540 | 23,113,019 |
尼泊尔 | 尼 | 17 | 184 | 140,800 | 25,873,917 |
巴基斯坦 | 巴 | 18 | 184 | 803,940 | 147,663,4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 | 19 | 136 | 9,634,057 | 1,313,973,713 |
泰國 | 泰 | 20 | 121 | 514,000 | 64,631,595 |
印度尼西亞 | 印尼 | 21 | 121 | 1,919,440 | 231,328,092 |
科威特 | 科 | 22 | 118 | 17,820 | 2,111,561 |
亞美尼亞 | 23 | 112 | 29,800 | 3,330,099 | |
叙利亚 | 敘 | 24 | 93 | 185,180 | 17,155,814 |
阿塞拜疆 | 25 | 90 | 86,600 | 7,798,497 | |
土耳其3 | 土 | 26 | 86 | 780,580 | 67,308,928 |
格鲁吉亚 | 格 | 27 | 71 | 69,700 | 4,960,951 |
柬埔寨 | 柬 | 28 | 71 | 181,040 | 12,775,324 |
卡塔尔 | 卡 | 29 | 69 | 11,437 | 793,341 |
马来西亚 | 馬 | 30 | 69 | 329,750 | 24,385,858 |
东帝汶 | 帝 | 31 | 63 | 15,007 | 1,062,777 |
緬甸 | 緬 | 32 | 62 | 678,500 | 42,238,224 |
汶萊 | 汶 | 33 | 61 | 5,770 | 379,444 |
约旦 | 約 | 34 | 58 | 92,300 | 5,906,760 |
乌兹别克斯坦 | 烏 | 35 | 57 | 447,400 | 25,563,441 |
伊拉克 | 伊 | 36 | 55 | 437,072 | 26,783,383 |
塔吉克斯坦 | 塔 | 37 | 47 | 143,100 | 6,719,567 |
不丹 | 不 | 38 | 45 | 47,000 | 2,094,176 |
阿富汗 | 阿 | 39 | 43 | 647,500 | 31,056,997 |
伊朗 | 伊 | 40 | 40 | 1,648,000 | 68,688,433 |
葉門 | 葉 | 41 | 35 | 527,970 | 18,701,257 |
阿联酋 | 阿聯 | 42 | 30 | 82,880 | 2,602,713 |
老挝 | 老 | 43 | 24 | 236,800 | 5,777,180 |
吉尔吉斯斯坦 | 吉 | 44 | 24 | 198,500 | 4,822,166 |
阿曼 | 曼 | 45 | 13 | 212,460 | 3,102,229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 | 46 | 12 | 1,960,582 | 23,513,330 |
土库曼斯坦 | 47 | 9.6 | 488,100 | 4,688,963 | |
俄羅斯4 | 俄 | 48 | 8.5 | 17,075,200 | 142,893,540 |
哈萨克斯坦7 | 哈 | 49 | 6.2 | 2,717,300 | 16,741,519 |
蒙古国 | 蒙 | 50 | 1.7 | 1,565,000 | 2,832,224 |
總計 | 80.5 | 49,694,6985 | 4,000,601,258 |
備註:
1中華民國目前實際統治範圍包括臺灣、澎湖、金門、馬祖、東沙群島與南沙群島,請參看臺灣問題與臺海現狀。
2巴勒斯坦由於巴以衝突,至今為止沒有確定的邊界。
3土耳其傳統上認為是一個歐洲國家,其絕大部分地區屬於亞洲,只有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以西的3%國土,比如伊斯坦布爾,才是位於歐洲大陸的。
4俄羅斯的大部分國土位於亞洲,即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以東地區,但是傳統上認為屬於歐洲的。
5其中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歐洲部分不能被計入亞洲總面積內,所以這個數據大於實際亞洲總面積。
6克什米爾地區存在多個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問題。中印邊界東段也存在領土糾紛,上面地圖標示的是印度方面的要求,中國方面認為喜馬拉雅山南坡屬於中國固有領土。
7哈萨克斯坦地跨亚欧两洲,其乌拉尔河以西属于欧洲,因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加强一体化,也被认为是东欧国家。
亞洲人口
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稠密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0人。
亚洲现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5]。主要民族都屬於黃種人和白種人,民族繁多,大約包括大部份語系的語言。
目前,東亞的人口增長率已經下降到1%以下,但東南亞、南亞和西亞的人口增長率仍然很高,平均增長率為2.5-3.5%。
亞洲的主要民族包括:
- 漢藏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大中華地區、緬甸、不丹、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尼泊尔、錫金和印度的阿薩姆邦。
- 阿爾泰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土耳其、前蘇聯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部份地區、俄羅斯亞洲部份和中國西部、北部。部分學者認為日語與朝鮮語亦屬阿爾泰語系。
- 亚非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西亞各阿拉伯國家。
- 印歐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印度、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俄羅斯東部沿海。
- 壯侗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泰國、寮國、越南及其周邊。
- 南島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諸島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台灣山地。
- 南亞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柬埔寨、越南內部山區和印度中部。
- 達羅毗荼語系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印度南部沿海各邦和巴基斯坦北部。
亞洲經濟
在古代,亞洲一直是世界經濟的中心,当时世界主要大国,如中國、印度、阿拉伯、波斯都位於亞洲。亞洲的農牧業可以維繫世界大部分人口的生計。歐洲的最大帝國羅馬帝國的主要糧食產地也位於亞洲。
18世紀工業革命後,歐洲資本主義興起,帝國主義政策將世界其他地方都作為殖民擴張和掠奪的目標,亞洲、美洲、非洲和澳洲大部成為歐洲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除了澳洲和北美由於當地原住民幾乎全被消滅,成為歐洲人的天下。其他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逐漸獨立,經濟也處於十分落後的局面。但在20世紀後半葉,亞洲是這些原殖民地中最先崛起的地方。日本首先躋身於世界列強之中,隨後起飛的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也於二十世紀末葉成為已開發國家或地区,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其成為世界注目的地方。
亞洲資源豐富,主要產油國家都位於亞洲,包括海灣國家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伊拉克、科威特、也門和伊朗,此外印度尼西亞、中國大陆和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也是主要出產石油的地區。中國大陆和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是世界上煤的蘊藏量最高的地區。東南亞是世界硬質木材的主要供應地,也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地區。世界鑽石產區除了南非以外,就只有印度和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是重要的產區。亞洲還包括幾乎所有具有經濟價值的礦物資源。
亞洲文化
由於亞洲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文化的多樣性很強,差異很大,幾乎沒有統一的「亞洲文化」。
世界三大宗教都诞生在亚洲。在古希腊衰败后、18世紀工業革命開始之前,由於世界的經濟重心在亞洲,所以大部分人類的技術成就都產生於亞洲。
早在公元前3000年,亞洲人已經發明了燒製陶器和冶煉礦石,亞洲的蘇美爾人首先發明了文字和系統的灌溉工程,中亞的遊牧民族發明了馬鞍、挽具和車輪,中國人發明了瓷器、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雕版印刷,並最早種植稻穀。印度人和阿拉伯人發明了十進位計算技術。亞洲各種地方性的醫藥技術即使今天也非常有效,還在很多地區使用。
目前西方和東方的許多樂器是有同一起源的,所以非常相似,如小提琴和二胡,吉他和琵琶,雙簧管和嗩吶,幾乎相同的東西方笛子。其實這些樂器多數都是起源於中東地區。
亞洲旅游
旅游业发达的亚洲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每年外国游客到访人数(含同一名游客重复游览某个国家的次数)前十位的亚洲国家依次是:中国(含港澳台)、土耳其、马来西亚(重复游览的新加坡游客居多)、泰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含朝觐者)、日本、韩国、阿联酋、印度尼西亚。
资料来源
- ^ National Geographic Family Reference Atlas of the Worl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U.S.). 2006: 264.
- ^ Continents of the World. The List. Worldatlas.com. [25 July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2 July 2011).
- ^ ISKANDAR MALAYSIA FLAGSHIP C MAP. Iskandar Project.
- ^ 4.0 4.1 4.2 4.3 4.4 世界七大洲—亚洲. 全球黄页 (中文(中国大陆)).
- ^ 5.0 5.1 5.2 5.3 朱翔 陈民众. 地理. 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2版. ISBN 978-7-5355-3573-3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