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Deprave413留言 | 贡献
Deprave413留言 | 贡献
第87行: 第87行:
== 其他熱帶氣旋 ==
== 其他熱帶氣旋 ==
<!--
<!--
===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01W===
{{Infobox hurricane small new
{{Infobox hurricane small new
|Basin=WPac
|Basin=WPac
第98行: 第98行:
|Pressure=
|Pressure=
}}
}}
2015年1月2日,原先為[[熱帶風暴薔薇 (2014年)|熱帶風暴薔薇]]的殘餘雲系於[[沙巴]]以西海面上再度發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重新給予擾動編號90W。上午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直接給予「MEDIUM」的評級。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並對其評級提升為「HIGH」。
2015年


{{clear}}
{{clear}}

2015年1月2日 (五) 07:24的版本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風季未開始
氣旋季統計
死亡人數不明
財產損失不明
太平洋颱風季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東京颱風中心
熱帶氣旋等級
等級 風速
猛烈颱風 ≥105
≥194公里每小時
强烈颱風 85–104節
157–193公里每小時
颱風 64–84節
118–156公里每小時
強烈熱帶風暴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熱帶風暴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熱帶低氣壓 22–33節
41–62公里每小時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5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通常皆會於五月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5年太平洋颶風季。於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即國際名稱),國際編號為15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英語:JTWC)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英語:PAGASA)皆將給予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二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由於中港澳採用同一中文譯名,而台灣當地之中文譯名可能有所不同,故同一個風暴會有二個不同的中文名稱(官方以中港澳名稱為準)。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旋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颱風季預測

2015年太平洋颱風季風暴數量預測
來源 日期 預報區 熱帶氣旋 颱風
各地氣象部門
中央氣象局 x月x日 臺灣  – x-x
香港天文台 x月x日 香港 x-x[1]  –
澳门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x月x日 澳門 x-x  –

熱帶氣旋

其他熱帶氣旋

風暴時間表

以下時間線列出本年度的颱風生成及消散時間,而各風暴的詳情可參見上面的章節。

以下上圖為使用日本氣象廳之分級,下圖使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之分級。

2015年風暴名單

國際命名

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即國際命名)。當該熱帶氣旋被日本氣象廳升格了為熱帶風暴後,就會使用下列名單中的名稱。名稱是根據以下名單而定,不按年度劃分。風暴名稱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小組的成員提供,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自提交10個名稱,並以該國英文名稱按字母順序排列。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藍色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點過會變紫色),藍色加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點過會變紫色加粗體),橙色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2015年的風暴名稱可能會與2002至2003年及2008至2009年的部分風暴名稱相同。

提供國家/地區 名稱
柬埔寨 達維 康妮 娜基莉 科羅旺 莎莉嘉
中國 海葵 玉兔 風神 杜鵑 海馬
北韓 鴻雁 桃芝 海鷗 彩虹 米雷
香港 啟德 萬宜 鳳凰 彩雲 馬鞍
日本 天秤 天兔 北冕 巨爵 蠍虎
老撾 布拉萬 帕布 巴蓬 薔琵 洛坦
澳門 三巴 蝴蝶 黃蜂 煙花 梅花
馬來西亞 杰拉華 聖帕 鸚鵡 茉莉 苗柏
密克羅尼西亞 艾雲尼 未定[2] 森拉克 尼伯特 南瑪都
菲律賓 馬力斯 丹娜絲 黑格比 盧碧 塔拉斯
南韓 格美 百合 薔薇 銀河 奧鹿
泰國 派比安 韋帕 米克拉 妮妲 玫瑰
美國 瑪莉亞 范斯高 海高斯 奧麥斯 洛克
越南 山神 利奇馬 巴威 康森 桑卡
柬埔寨 安比 羅莎 美莎克 燦都 納沙
中國 悟空 未定[3] 海神 電母 海棠
北韓 未定[4] 楊柳 紅霞 蒲公英 尼格
香港 珊珊 玲玲 白海豚 獅子山 榕樹
日本 摩羯 劍魚 鯨魚 圓規 天鴿
老撾 麗琵 法茜 燦鴻 南川 帕卡
澳門 貝碧嘉 琵琶 蓮花 瑪瑙 珊瑚
馬來西亞 溫比亞 塔巴 浪卡 莫蘭蒂 瑪娃
密克羅尼西亞 蘇力 米娜 蘇迪羅 雷伊 谷超
菲律賓 西馬侖 海貝思 莫拉菲 馬勒卡 泰利
南韓 飛燕 浣熊 天鵝 鮎魚 杜蘇芮
泰國 山竹 威馬遜 艾莎尼 暹芭 卡努
美國 未定[5] 麥德姆 艾濤 艾利 韋森特
越南 潭美 夏浪 環高 桑達 蘇拉

菲律賓熱帶氣旋命名法

當熱帶氣旋在藍色框內,便會給予名稱。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語: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於該國風暴責任範圍內的熱帶氣旋命名之用。與日本氣象廳不同,只要該熱帶氣旋會很間接地吹襲菲律賓或會影響周邊國家的話(不論強度高低),就會使用以下之熱帶氣旋名稱。名單每四年循環再用,因此本年名單與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的名單相同,但熱帶氣旋名稱 Bebeng 則被 Betty 所取代。 [6]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字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橙色表示下一個將會使用的名稱。


  • Amang
  • Betty(未用)
  • Chedeng(未用)
  • Dodong(未用)
  • Egay(未用)
  • Falcon(未用)
  • Goring(未用)
  • Hanna(未用)
  • Ineng(未用)
  • Juaning(未用)
  • Kabayan(未用)
  • Lando(未用)
  • Mina(未用)
  • Nonoy(未用)
  • Onyok(未用)
  • Pedring(未用)
  • Quiel(未用)
  • Ramon(未用)
  • Sendong(未用)
  • Tisoy(未用)
  • Ursula(未用)
  • Viring(未用)
  • Weng(未用)
  • Yoyoy(未用)
  • Zigzag(未用)
  • Abe(未用)
  • Berto(未用)
  • Charo(未用)
  • Dado(未用)
  • Estoy(未用)
  • Felion(未用)
  • Gening(未用)
  • Herman(未用)
  • Irma(未用)
  • Jaime(未用)

颱風季影響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5年西北太平洋曾經活躍的颱風。包括該颱風的強度、持續時間、名稱、登陸地點、死亡人數以及損失總計。所有損失皆以美元作為單位。括號內的風暴名稱為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所使用之當地命名;未命名之熱帶性低氣壓,則採用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之風暴編號。

ACE的計算公式:,單位為[7]

2015年年太平洋颱風季统计
风暴名称 持续日期 风暴最高强度 最大持续风速 最低气压
百帕
ACE 登陆 损失
(百万美元
死亡人数
地点 时间 风速
季节总结
0個
熱帶氣旋
1月1日-活躍中   N/A km/h N/A 0 0次登陆 0 0

参考资料

  1. ^ 其後修正為x-x
  2. ^ 菲特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替代名稱將在2015年的47屆會議上公佈
  3. ^ 海燕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替代名稱將在2015年的47屆會議上公佈
  4. ^ 清松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替代名稱將在2015年的47屆會議上公佈
  5. ^ 尤特已被除名,暫未定名稱。替代名稱將在2015年的47屆會議上公佈
  6. ^ 2001年至2016年颱風命名. Typhoon2000.ph. 
  7. ^ 本ACE計算資料由NRL提供:[1],採1分鐘平均風速,每6小時一筆資料。

內部連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