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修订间差异
小 Removing Link GA template (handled by wikidata) |
小 →形体特征: 补充标点 |
||
第26行: | 第26行: | ||
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鵰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
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鵰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
||
本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
本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
||
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
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
2015年2月28日 (六) 07:53的版本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1年1月15日) |
鸮形目 | ||||||||||
---|---|---|---|---|---|---|---|---|---|---|
灰林鸮(Strix aluco aluco)
| ||||||||||
科學分類 | ||||||||||
| ||||||||||
科 | ||||||||||
鴞、梟、貓頭鷹,是鸮形目(Strigiformes)的鳥類。鸮形目是鸟纲中的一个目,其下有超过130个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
形体特征
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鵰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本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本目鸟类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即视紫红质能辨明暗,不能辨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在强光刺激下方会被激活,有三种视觉色素,能辨细节和颜色),以至眼內成圓柱狀(而非球狀),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由于柱狀的眼球有坚硬的巩膜环支撑,所以眼睛並不能向不同方向轉動,要望不同方向時,需轉動整個頭部。也因此本目的鸟有着灵活的颈骨,颈部可旋转270度。另外,眼中有3張眼瞼,上眼瞼會於眨眼時放下,下眼瞼會於睡覺時蓋上,而中眼瞼是一線狀組織,會於眼面上下移動清潔眼面。不同於其他鳥類,雙目向前,視區重疊,可因此分辨距離。 本目鸟类翅形不一,一般短圆,初级飞羽11枚,次级飞羽缺第五枚,尾短圆,尾羽12枚,部分种类10枚。
本目鸟类腿强健有力,爪强锐内弯,部分种类如鵰鸮,整个足部均被羽,外观極其强悍。本目鸟类趾形均为转趾足,即第四趾可以前后转动。
本目鸟类全身羽毛柔软轻松,羽色大多为哑暗的棕褐灰色,柔软的羽毛有消音的作用,使本目鸟类飞行起来迅速而安静,加上哑暗的羽色,非常适合夜间活动。
习性
本目鸟类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于岩石间和草地上。
本目鸟类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但也有部分种类如斑头鸺鹠、纵纹腹小鸮和鵰鸮等白天亦不安寂寞,常外出活动;一贯夜行的种类,一旦在白天活动,常飞行颠簸不定有如醉酒,不過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雪鴞。
本目鸟类鸣声多变,嘶哑刺耳者有诸,悦耳如乐音者亦有诸。
本目鸟类均以动物为食,包括昆虫、蚯蚓、蛙、蜥蜴、小型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体形较大的鸮类如鵰鸮、雪鸮多以中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为食,体形较小的鸮类如红角鸮则以昆虫为食;亦有部分种类如渔鸮属的鸟类,以鱼类等水生动物为食。本目鸟类常将猎物整个吞下,待消化后将不能吸收的皮毛骨头几丁质等杂物混成团状吐出,称为唾餘,通常通过分析唾余中的残骸可以准确地了解一种鸮类的食性。中国古人很早就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但错误地认为唾餘是鸮类吞噬父母後吐出的骸骨,因而认为鸮是一种不孝之鸟。大的猫头鹰也会捕食其他小体型种属的猫头鹰。特别是对於雕鸮,灰林鸮和长耳鸮是它不可忽视的食物来源。
繁殖
本目鸟类通常一雄一雌配对,但个别种类如鬼鸮的配对是一雄多雌和一雌多雄。
本目鸟类的繁殖一般从3月至5~6月,有的种类较早,1月就已经开始繁殖。
除个别种类之外,本目鸟类在繁殖过程中不营巢,而是利用树洞、岩穴或其他鸟类合适的弃巢孵卵育雏。
本目鸟类一窝产卵数量不定,体形较大者产卵较少,而体形较小的种类产卵通常较多。孵化期约一月左右。孵卵一般仅由雌鸟完成,育雏则雄雌共同承担。
本目鸟类均为晚成雏,孵化后体被绒羽,耳目紧闭。鸮类产卵孵卵周期较长,在同一个巢内由于产卵时间和孵化时间的差异,雏鸟体形大小常有巨大的差异,个别种类如雪鸮在食物萧条的年景会出现较大雏鸟残食幼小雏鸟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普遍。
欧洲猫头鹰种
欧洲大陆上有十三种猫头鹰,但它们中的大多数还生存在亚洲和北美洲。因此它们有着不同的活动空间,并且与栖息环境相适应。
在北欧生存着雪鸮,跟其他猫头鹰种相比,和猛鸮,鬼鸮和乌林鸮一样,雪鸮是被迫往得最北迁移的猫头鹰种。雕鸮是欧洲最大的猫头鹰种,其数量在长达百年的人类猎杀后逐步回升。长耳鸮,短耳鸮和灰林鸮这些常见的猫头鹰都属于它的猎物。
最为人所熟知的可能要数仓鸮了,因为它十分喜欢在人类垦殖(或居住)的地方活动。欧洲最小的猫头鹰当属花头鸺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