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 (纪录片):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影片发布 |
|||
第42行: | 第42行: | ||
==影片发布== |
==影片发布== |
||
*该影片没有进行传统渠道的发布,而是选择在优酷网与人民网 |
*该影片没有进行传统渠道的发布,而是选择在优酷网与人民网发布。 |
||
*该影片发布日为2015年2月28日,该日北京地区恰为雾霾天气(当时有小雪)。 |
*该影片发布日为2015年2月28日,该日北京地区恰为雾霾天气(当时有小雪)。 |
||
*影片发布于中国大陆[[两会]]前夕,且联合发布方中有作为[[官媒]]存在的[[人民网]],是否代表了一种要对石化行业“开刀”官方动向,尚不得而知。而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在观看该片后也在3月1日当天向柴静致谢。<ref>{{cite news|url=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5_03_01_310640.shtml|title=环保部长陈吉宁: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 已向她表示感谢|publisher=[[观察者网]]|date=2015-03-01|accessdate=2015-03-0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5/0301/353657.shtml|title=陈吉宁:给柴静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publisher=[[新华社]]|date=2015-03-01|accessdate=2015-03-01}}</ref> |
*影片发布于中国大陆[[两会]]前夕,且联合发布方中有作为[[官媒]]存在的[[人民网]],是否代表了一种要对石化行业“开刀”官方动向,尚不得而知。而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在观看该片后也在3月1日当天向柴静致谢。<ref>{{cite news|url=http://www.guancha.cn/Industry/2015_03_01_310640.shtml|title=环保部长陈吉宁: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 已向她表示感谢|publisher=[[观察者网]]|date=2015-03-01|accessdate=2015-03-01}}</ref><ref>{{cite news|url=http://www.morningpost.com.cn/2015/0301/353657.shtml|title=陈吉宁:给柴静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publisher=[[新华社]]|date=2015-03-01|accessdate=2015-03-01}}</ref> |
2015年3月2日 (一) 05:16的版本
本文記述一項中國大陸新聞動態。随着事態變化,內容或許會迅速更新。 |
《穹顶之下》是由媒体人柴静于2015年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大陆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类似于《难以忽视的真相》的呈现方式[1],由柴静作为主讲人,对现状进行介绍,并插入拍摄的片段。
影片于2015年2月28日由柴静、优酷网、人民网联合首发[2],人民网同日发布对柴静的专访《“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3]。
影片情节
主讲人柴静从2013年冬季,中国大陆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大面积雾霾说起,讨论中国大陆的污染、相关治理以及存在的行政不作为情况。亦提及了洛杉矶(曾经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伦敦(曾发生伦敦烟雾事件)及两地现状。
人民网版本将影片分作8节:
引子·动机
雾霾是什么·危害
介绍了雾霾的定义,以及对人体的危害。
复合污染·燃煤+燃油
煤怎么了?
褐煤的大量使用,以及并不合理充分的洗煤与燃煤作业。
油怎么了?
北京地区的夜间,会出现一个有机碳排放的高峰。
环保部去哪了?
我们怎么办?
城镇化超速
全国范围内高速甚至过度的城镇化发展,产生了以政府投资拉动重工业(钢铁、石油、水泥和汽车工业)生产的发展方式。从而拉动资源以及城镇生存空间的大量消耗。
普通公民能做什么?
提出了公民能做的7点环保措施。
- 短距离出行,尽量选用公交、地铁、自行车、拼车
- 开车时发动机空转不要超过30秒,尽量选用高标准汽油
- 看到餐馆直排油烟,劝导他们装油烟过滤装置,或在点评类网站差评
- 家用厨房选用清洁能源、清洁炉灶
- 遇到以下情况及时记录投诉,环保局投诉电话12369:
- 冒黑烟的柴油车
- 工地土堆裸露(应该遮盖)
- 加油站有油气泄露(能闻到较强的汽油味)
- 随手拍工业污染,并在微博等处 @当地环保部门
- 拒绝购买污染企业生产的产品
拍摄背景
- 此片为柴静自费拍摄,来源于之前写作所获稿费[4]。
- 《穹顶之下》本是史蒂芬·金于2009年所著的科幻小说,其后该小说被改编拍摄成电视剧。小说与剧集中设定出现了一个透明力场,包围着小镇。柴静取该小说设定,双关比喻大气污染覆盖中国大陆,而污染问题也束缚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将本片名定为《穹顶之下》。
影片发布
- 该影片没有进行传统渠道的发布,而是选择在优酷网与人民网发布。
- 该影片发布日为2015年2月28日,该日北京地区恰为雾霾天气(当时有小雪)。
- 影片发布于中国大陆两会前夕,且联合发布方中有作为官媒存在的人民网,是否代表了一种要对石化行业“开刀”官方动向,尚不得而知。而环保部新任部长陈吉宁在观看该片后也在3月1日当天向柴静致谢。[5][6]
社会反响
- 《穹》片发布后即在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也在两会前夕引发了参加政协、人大会议的委员或代表的热议,其中不乏对能源结构、区域性环境规划、环保部门执法的批评。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称,此片的意义不亚于雷切尔·卡森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7]
- 该片也因逻辑、说服力等因素遭到部分网民质疑、批评。[8]
- 北京市于3月1日起对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征收扬尘排污费,此举更被认为是对《穹》片的回应,但这一举动与此纪录片并无关系。[9]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亦观看了此部纪录片,并于3月1日给柴静发短信,对她表示感谢,并感谢她唤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10]。
- 此片发布后,资本市场对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炒作升温。[11][12]
参见
- PM2.5
- 雾霾
-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发生在英国的雾霾致人死亡事件
- 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
- 2013年中国中东部严重雾霾事件
- 中国的空气污染
- 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年推出的关于气候变迁与环境保护的纪录片
参考与引用
- ^ 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调查”触碰到了谁?. 安卓网.
柴静的这部调查纪录片让人联想起一部美国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柴静的演讲、keynote、调查数据的展示、外拍,和《难以忽视的真相》很有些类似。
- ^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优酷网.
- ^ 人民网专访柴静:“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人民网.
- ^ 人民网专访柴静 "我两年前出过书,用稿费负担的。". 人民网.
- ^ 环保部长陈吉宁: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 已向她表示感谢. 观察者网. 2015-03-01 [2015-03-01].
- ^ 陈吉宁:给柴静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 新华社. 2015-03-01 [2015-03-01].
- ^ 穹顶之下 安能呼吸——柴静纪录片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心中痛点. 新华社. 2015-03-01 [2015-03-01].
- ^ 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赞美都相似,但批评的价值各不同. 观察者网. 2015-03-01 [2015-03-02].
- ^ 北京3月1日起开征扬尘排污费 去年即向市人大汇报. 观察者网. 2015-03-02 [2015-03-02].
- ^ 环保部长陈吉宁看穹顶之下雾霾调查纪录片 感谢柴静. 中国日报. 2015-03-02 [2015-03-02].
- ^ 雾霾调查视频走红 柴静概念股横空出世. 中金在线. 2015-03-02 [2015-03-02].
- ^ 柴静《穹顶之下》引高度关注 1类股或暴涨. 凤凰财经. 2015-03-02 [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