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茶藝: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ildcursive 已移動頁面 台灣茶藝臺灣茶藝:比照臺灣等主條目正體用字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臺灣茶藝'''指[[臺灣]]獨自發展形成的[[茶儀式|儀式化]]的泡茶與飲茶[[技藝]],和其他[[東亞]]各茶儀式一樣,都是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大約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形成
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本無所謂台灣茶道的說法,這裡的台灣茶道指[[臺灣]]獨自發展形成的[[茶儀式|儀式化]]的泡茶與飲茶[[技藝]],和其他[[東亞]]各地區茶儀式一樣,都是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大約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形成,是傳統中國茶道在新時代的發展和繼承


== 名稱 ==
== 名稱 ==

2015年3月5日 (四) 13:31的版本

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本無所謂台灣茶道的說法,這裡的台灣茶道指臺灣島獨自發展形成的儀式化的泡茶與飲茶技藝,和其他東亞各地區茶儀式一樣,都是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大約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形成,是傳統中國茶道在新時代的發展和繼承

名稱

茶藝一詞正式定名於1970年代後期,由臺灣茶藝愛好者命名。此名字的採用是經過討論,以區分於源自日本茶道,並從通俗而易於被大眾接受的角度出發。

歷史

臺灣清治時期人口以河洛人閩南人)為多數,儀式化喝茶主要是閩南工夫茶。1970~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人們對於生活與飲食有了新的追求,茶藝館便在此時興起。茶藝館一方面受工夫茶影響,一方面在內部擺設、美感基調深受融入禪宗文化的日本茶道影響[1],成為台灣獨特的人文景觀。

参考资料

  1. ^ 新井一二三,《臺灣為何教我哭?》,大田出版社,2011年
  • 台灣鄉土教育發展促進協會編著,2006年4月,以茶代酒,台茶有約護照。台北市:台灣鄉土教育發展促進協會。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