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营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
Nlu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47行: 第47行:


==渊源==
==渊源==
[[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授命率部队渡海驅逐被[[荷兰]]佔領的[[台湾]]。郑成功的副将黄廷是[[福建]]人,來台湾后,台湾[[阿里山]]地区[[高山族]]的“依罗思那”做了黄廷的马夫,并随黄廷的部队来到大陆,到达[[河北省]]境内的[[卢沟桥]]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进京,黄廷随即掉转部队向南沿途疏散,黄廷到达邓州境内后,将13营5000兵众安置在这里的5个[[鄉里制|行政里]]48个自然村。“依罗思那”留在了官道西侧的下营村。并与当地一个岑姓的姑娘结婚,改名字为陈年,先后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再进台湾,“依罗思那”带二子和三子回到台湾,后又返回大陆,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再回台湾。自此,留在下营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ref name="twcrmw">{{cite web|url=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35863/10627685.html|title=中原文化宝岛行:徐光春率“台湾村”人阿里山寻根|publisher=人民网|date=2009年12月22日| language =简体中文 }}</ref>
[[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授命率部队渡海驅逐被[[荷兰]]佔領的[[台湾]]。郑成功的副将黄廷是[[福建]]人,來台湾后,台湾[[阿里山山脈|阿里山]]地区[[高山族]]的“依罗思那”做了黄廷的马夫,并随黄廷的部队来到大陆,到达[[河北省]]境内的[[卢沟桥]]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进京,黄廷随即掉转部队向南沿途疏散,黄廷到达邓州境内后,将13营5000兵众安置在这里的5个[[鄉里制|行政里]]48个自然村。“依罗思那”留在了官道西侧的下营村。并与当地一个岑姓的姑娘结婚,改名字为陈年,先后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再进台湾,“依罗思那”带二子和三子回到台湾,后又返回大陆,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再回台湾。自此,留在下营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ref name="twcrmw">{{cite web|url=http://tv.people.com.cn/GB/14644/135863/10627685.html|title=中原文化宝岛行:徐光春率“台湾村”人阿里山寻根|publisher=人民网|date=2009年12月22日| language =简体中文 }}</ref>


==人文==
==人文==

2015年3月21日 (六) 18:16的版本

台湾村
国家中国
县级市邓州
张村镇
邮编474182
车牌豫R

台湾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该村的村头有一座牌楼,楼的横眉是“台湾村”三个大字,大门两侧的楹联是:“祖启台湾源华夏,宗屯邓穰融九州”。这里的村民系台湾高山族的陈氏家族。如今他们的长相、性格、婚丧嫁娶、及家庭成员的称谓,都保留着台湾高山族的独特风情。[1]

渊源

清朝康熙年间,郑成功授命率部队渡海驅逐被荷兰佔領的台湾。郑成功的副将黄廷是福建人,來台湾后,台湾阿里山地区高山族的“依罗思那”做了黄廷的马夫,并随黄廷的部队来到大陆,到达河北省境内的卢沟桥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其停止进京,黄廷随即掉转部队向南沿途疏散,黄廷到达邓州境内后,将13营5000兵众安置在这里的5个行政里48个自然村。“依罗思那”留在了官道西侧的下营村。并与当地一个岑姓的姑娘结婚,改名字为陈年,先后生有四子,1682年即康熙二十一年,黄廷奉命率邓州垦兵随施琅再进台湾,“依罗思那”带二子和三子回到台湾,后又返回大陆,终因年迈体衰而未能再回台湾。自此,留在下营的长子陈元珍、四子陈元珠繁衍至今已有13代。[2]

人文

台湾村周边还散落着如黄营、杜家营、程营、贾营、大张营、东裴营、西裴营、小尚营等村,这些营统称为闽营,但只有下营村的陈氏家族和上营村的周氏家族是台湾高山族人。这些村民现在的生活与当地汉族融为一体,但某些风俗习惯仍保持原始面貌,如称谓、婚丧嫁娶等。[2]

参看

参考资料

  1. ^ 两岸邹族重阳欢聚邓州 “台湾村”迎来同宗亲人.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10月18日 (简体中文). 
  2. ^ 2.0 2.1 中原文化宝岛行:徐光春率“台湾村”人阿里山寻根. 人民网. 2009年12月22日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