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論:修订间差异
→審慎教育帶來的影響: 修正語法 |
小无编辑摘要 |
||
第11行: | 第11行: | ||
{{演化}} |
{{演化}} |
||
{{Refimprove |time=2011-04-21T22:11:34+00:00 }} |
{{Refimprove |time=2011-04-21T22:11:34+00:00 }} |
||
'''進化論'''({{lang|en|'''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论,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杂有智慧的物種。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
'''進化論'''({{lang|en|'''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论,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杂有[[智慧]]的物種。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
||
==演化論的誕生== |
==演化論的誕生== |
2015年4月6日 (一) 10:26的版本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1年4月21日) |
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義有演變和進化兩種概念,查爾斯·達爾文演化論使用演化概念,是用來解釋生物在世代與世代之間具有發展變異現象的一套理论,從原始簡單生物進化成爲複杂有智慧的物種。從古希臘時期直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曾經出現一些零星的思想,認為一個物種可能是從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從地球誕生以來就是今日的樣貌。當今演化學絕大部分以查爾斯·達爾文的演化論思想為主軸,是當代生物學的核心思想之一。
演化論的誕生
在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前,西方社會普遍都接受創造論,相信上帝創造世界、並一次就創造出所有的生物,同時上帝也賦予每種生物各自的角色,而每個物種的設計都非常完美,所以物種是永恆固定不變的。
達爾文並不是最先提出演化觀念的人。在達爾文之前,有一些學者已具有進化思想,包括他的祖父伊拉斯謨斯·達爾文。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1809年發表了《動物哲學》一書,系統地闡述了他的進化理論,即通常所稱的拉馬克學說。書中提出了用進廢退與獲得性遺傳兩個法則,並認為這既是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又是適應環境的過程。但长久以来沒有科學證據可以證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特徵可遺傳」的假說,然而近来有研究表明,过往的生存经历会一定程度上改变修饰遗传基因,从而影响后代的神经系统。
1831年12月達爾文參加了海軍艦艇小獵犬號前往南美洲從事自然調查研究工作,「天擇」的概念逐漸在達爾文五年的考察過程中形成。在他的航行中,達爾文觀察和收集了大量的生物,在南美沿岸和鄰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各種形式的生命使達爾文非常感興趣。[1][2]在1836年回到英國後,達爾文慢慢將他的看法寫成文章,然而沒有發表,原因之一就是擔心引起教會勢力的強烈反彈。1858年,達爾文接到在馬來群島調查的博物學者華萊士有關物種形成的文章;華萊士對於物種形成的看法與他有很多相似之處,增加了達爾文對其學說的信心。於是兩人在1858年的倫敦林奈學會中,以兩人共同署名的方式,發表有關物種形成的看法。接著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了《物種原始》。
在《物種起源》最後第六版本,達爾文用了「Evolution」這個字多次,還很直接明顯地稱他的理論為「Theory of evolution」。當代英語字典有「發展」、「從經歷中獲取」之義。達爾文在結語中說:
- 從大自然的戰爭,從飢荒和死亡,我們有能力構想的最崇高目標,即產生高等動物,是直接結果。
達爾文主義
自然選擇
达尔文的進化論以天擇說和地擇說為進化理論基石。达尔文晚年將進化論加入性选择,有別於天擇,以強調交配競爭對於演化的重要性。由於各種基因的變異,同一個族群中,不同個體的生存方式和繁殖方式有所不同,當環境發生改變,便會產生天擇作用。天擇並非如基因漂變或基因突變一樣隨機,當環境改變發生時,將只有某些帶有特定特徵的群體能夠通過環境的考驗。若這種特徵性狀具有優勢或劣勢,劣勢者不利於生存而被環境淘汰,優勢者得以繁殖而將優勢性狀遺傳後代。地擇說則說明了同一物種受到地形障礙分隔,比如地殼大陸移動或海洋隔開的島嶼,在夠長時間之後,物種產生了性狀特徵的差異,比如亞洲象和非洲象。
以天擇的定義來說,一般中文大眾都將演化等同於進化,但非達爾文演化論者認為这并不完备:因為性狀特徵的優勢或劣勢取決於地球當時期的客觀環境,比如冰河時期的生物的厚毛皮和脂肪可能利於生存,但一旦到了冰期氣候轉溫的時候,這些性狀可能不利於調節體溫。因此漫長時間演化,決定哪種性狀特徵是環境的「適者」。 他們的演化觀乃「代代相傳,略有差異」之意,他們認為演化沒有特別的目的;沒有方向,不一定朝著更高等的事物演化;生物只為了要更能適應生存環境,其中並無所謂的進步或退步的觀念。
对生物的现在和过去存在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生命的发展脉络是有一定的方向性的,正是这个脉络的存在才使得演化论成为一门条理清晰的科学而非无方向无结论的散乱的统计数据陈列,这个演化脉络的方向就是:扩大适应范围,增加生存余地,就是产生更有利于生存、发展的资源与效率的利用组合。
由於這些特殊的選擇機制,導致對於生物適應環境有益的特徵,並非在演化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或是被保留。例如擁有更多的手指對人類的生活可能會更加方便,但是這種方便需要消耗更多資源,不利於增加生存餘地。
更广泛的例子:动物体形越大占有资源越多,但利用效率是体形越小越高。资源量更受环境制约,所以灾变期小型化物种更容易延续生存,稳定期大型化物种更容易拓展资源。
近代演化論學說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和魏斯曼的種質學說相結合的一種生物演化理論。新達爾文主義產生於19世紀末﹐創立者是德國生物學家魏斯曼。美國遺傳學家T.H.摩爾根﹑英國遺傳學家J.A.湯姆遜也是有影響的新達爾文主義者。1896年﹐G.J.羅馬尼斯首次將這種理論稱為“新達爾文主義”。
演化證據
達爾文在生物學家中第一個科學地論證了生物的演化,並匯集了系統分類學、生物地理學、比較解剖學、比較胚胎學、古生物學等領域的證據,說明如果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的話,那麼這些領域的種種現象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古生物學與化石紀錄
古生物學是以生物化石為基礎,以研究生物親緣關係的一種研究。當生物個體死亡之後,牠的屍體通常會經由微生物分解而腐化,使得生存痕跡消失。但有時候這些遺跡可能會因為某些因素而被保存。只要是來自古代生物造成的痕跡,或是生物體本身,都可以稱為化石。化石對於了解生物演化歷程而言相當重要,因為化石是較為直接的證據,且帶有許多詳細的資訊。
19世紀初葉,博物學家發現層層疊疊的沉積岩中的化石具有一定的排列順序。在沉積岩中,年代更為久遠的物質沉積得更深,更接近沉積岩的底部,而更為近期的沉積物位於上面一些。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更古老的岩石有時位於年輕岩石之上,那是由於地殼大規模巨變導致的。與當代生物密切相似的化石出現於相對年輕的沉積物中,而與當代生物差距較大的化石位於更古老的沉積物中。根據這些觀察,許多博物學家認為生物隨著時間而變化,其中包括查爾斯·達爾文的祖父。但是,達爾文和阿爾弗雷德·羅素·華勒斯第一個指出自然選擇是推動演化的動力,或者被達爾文稱之為“變異的遺傳”。
達爾文於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時,古生物學還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領域。地質史上許多年代的沉積岩要么是鮮為人知,要么是還沒有充分研究。達爾文公開自己的理論以前,花了近20年的時間蒐集支持論點的證據,他也仔細考慮了支持論點的證據不充分的問題,比如說那個時代的化石記錄不完全,缺少有些主要生物群體之間的過渡化石等。
從那時起的一個半世紀以來,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很多達爾文時代所未知的過渡型生物。在各種各樣的考古點,在年齡為5億4千萬到6億3千5百萬年之間的沉積石裡發現了軟體多細胞生物的痕跡。在更早的沉積物裡發現的化石痕跡表明,蠕蟲樣的生物可能早在10億年以前就存在了。其中有一些生物很可能是單細胞生物和硬體生物之間的過渡型,前者是地球生命史開始的20億年或更長的時間裡唯一的居民,而後者從5億4千萬年以前開始大量出現於化石記錄中。而且,在此期間出現的許多生物都是過渡型生物,它們連接早期的軟體生物和某些主要的演化譜系,例如一直繁衍到今天的魚類、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等。
在化石形成過程中,生物體外的痕跡由於快速地受到掩埋,因此不會發生風化與分解的情形。而較為常見的化石,則通常源自骨骼或外殼等堅硬部位,並經由類似鑄模的過程形成。堅硬的骨骼在動物死亡之後,會因為有機物的腐敗,而產生一些漏洞。將骨骼掩埋的砂石或礦物,則會經由這些漏洞侵入骨骼內部,並將其填滿。這種過程稱為置換作用,屬於型體的保留,而不是生物體本身的保留。也有一些化石是生物體本身,例如被冰凍的猛獁象、琥珀裡的昆蟲。此外,古代動物的腳印,或是植物在地底下因為溫度與壓力的作用而碳化,都可稱為化石。
不同時代的生物化石,會出現的在不同的地層中,如此便能夠研究古生物之間、乃至與現代生物之間的關係。「失落的環結」指演化過程可能出現過,卻尚未發現的物種;而連接兩個物種之間的化石,則稱為「過渡化石」。例如可能位在鳥類與恐龍中間的始祖鳥(Archaeopteryx)化石[3];以及最近所發現的一種具有四肢的大型淺水魚(Tiktaalik),可能是魚類與兩棲類的過渡化石[4]。
化石紀錄對於古生物的研究有所限制,因為形成化石並不容易。舉例而言,軟體動物身上並沒有太多能夠形成化石的部分,還有一些生物生存在難以形成化石的環境當中。即使化石形成之後,也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被摧毀,使得大多數化石皆是零散的狀態,只有少數化石能夠保持完整。而當演化上的改變在族群當中只占有少部分,或是環境變化使族群規模縮小,都會使它們形成化石的機率相對較小。此外,化石幾乎無法用來研究生物內部器官構造和機制。
生物地理學與物種分佈
由於板塊移動造成的大陸漂移(如南美洲與非洲),以及冰河時期前後造成的海平面高度的變化(如白令海峽陸橋),改變了陸地之間的相連性,使得一些相差遙遠的地區,雖然能夠在地底下挖出許多相似的生物化石,如今卻因為海洋或山脈的隔離,而使現有的物種具有相當大的差異。
例如在南美洲的新世界猴、美洲豹與駱馬;以及非洲的舊世界猴、獅子與長頸鹿。此外,與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胎盤動物相比較為原始的有袋類動物,雖已大多滅絕,但澳洲大陸卻依然保留如袋鼠與無尾熊等許多有袋類。除了不同陸塊之間具有這種現象之外,在大陸與其鄰近島嶼,也因為曾經在地理上相連,而能夠找到相似但具有變異的物種。例如台灣、日本與中國的獼猴之間的差異。
型態比較
脊椎動物五趾肢的比較,支持了脊椎動物具有共同祖先的理論。舉例而言,雖然人類、貓、鯨魚與蝙蝠的五趾肢在型態上有所差異,但是主要架構都很相似。這些「同源」的構造,適應了不同的功能,如抓握、行走、游泳與飛行。
此外有一些構造在功能上相似,但卻具有不同的型態。例如蝙蝠、鳥類與昆蟲的翅膀;昆蟲與脊椎動物的腿;章魚與脊椎動物的眼睛;魚類、鯨魚與龍蝦的鰭等。這類「異源」的構造,適應了相同的功能,如飛行、行走、感光與游泳。
發育過程
所有的脊椎動物胚胎在發育初期都非常相似,在發育的過程中,這樣的相似會逐漸減少,最後形成各物種的型態。舉例而言,雖然各種成熟的脊椎動物差異很大,但是牠們的胚胎型態在發育初期卻非常相似,腮裂仍然出現在已經沒有腮的爬蟲類、鳥類與哺乳類胚胎中。魚類的二房心會被保留到成體,而人類的胚胎雖然也有這種構造,卻會在胚胎成熟後消失。
1870年代提出胚胎重演學說的恩斯特·海克爾,認為不同物種在同一段發育時期的差異也會顯現出這些物種在演化上的親近程度,而且這些生物演化歷史的重複表現,能夠出現在任何生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但是到了1997年,海克爾的理論正式被推翻。理察森與先前的一些研究發現,胚胎發育的型態,並不完全符合演化上的親近程度[5]。即使如此,現今的某些中學生物教科書依然繼續使用海克爾的理論。
在胚胎重演論提出直到被推翻的期間,胚胎學對於演化機制的解釋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但是近年的演化發育生物學(Evolitionary developmental biology、Evo Devo)研究,將分子生物學與發育生物學等學門結合,解釋基因的改變對於動物形態的控制過程。同時也發現外表差異相當大的動物之間,也擁有相同的調控基因。以及相同的基因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具有不同的作用。這些調控動物發育過程的基因,主要為一類Hox基因[6]。
分子證據
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可以利用構成生命的各種分子,來研究生物的親緣關係。這些分子包括了核糖核酸(RNA)、去氧核糖核酸(DNA)、蛋白質與醣體等。現在的科學家已經可以用機器與電腦將這些分子的鹼基序列、氨基酸序列定序。研究這些序列的學門分別為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此外還有一種更為複雜的醣體學,專門分析醣類構造。
基因體學透過去氧核糖核酸序列的比較,可以建立出與傳統分類學大致符合的種系發生樹。這種方法通常用來確認並增強分類學的研究,將其他演化證據的漏洞修補或是修正。例如人類的DNA序列與黑猩猩的差異約為1.2%,與大猩猩的差異約為1.6%,與狒狒則為6.6%[7][8],如此就能推斷並量化人類與猿類的親緣關係。此外一種組成核糖體的16S rRNA序列,也是研究親緣關係的重要分子,這些研究導致了三域系統的出現,將真核生物、古生菌與細菌分開。
蛋白質體學也支持了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說法,因為許多生命所需的蛋白質,例如核糖體、DNA聚合酶與RNA聚合酶,不但出現在較原始的細菌,也出在複雜的哺乳類體內。這些蛋白質的核心部分在不同生物中保有相似的構造與功能,而較複雜的生物具有較多的蛋白質次單位(protein subunit),以調控更複雜的蛋白質相互作用。
生物體內有一種去氧核糖核酸片段,雖然與已知基因具有相似的序列,但是卻無法發揮作用並完成蛋白質的製造。這類無用的核酸片段稱為偽基因,是支持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證據之一。它們之所以無法正常作用,是因為在演化過程中,基因突變累積過多的緣故。
分子生物學能夠揭示在漫長的演化歷程裡,遺傳變異如何在生物裡產生新的特性。比如說,分子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一種調節蛋白的功能,該蛋白在生物受精卵的發育過程中,能夠開啟或關閉細胞裡其它基因的表達。這些蛋白質的結構、這些蛋白與DNA結合的區域、最近發現甚至小型RNA分子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對生物個體的組織和功能發育產生劇烈的影響。這一類的變化可能決定進化歷程中某些主要的創新事件的發生,例如早期四足動物鰭到肢體的轉變。更加重要的是,非常相似的調節蛋白組在迥然不同的生物如蒼蠅、鼠、和人類裡都存在,儘管它們與共同祖先的距離已經是數百萬年之遙。DNA的證據向我們提示,控制生命形態的基本機理在多細胞生物的演化之前或之間早已確立,自那以後高度保守,變化甚少。
抗藥性
微生物與病毒的抗藥性,在醫學上是重要問題,也是演化證據之一。例如金黃葡萄球菌在1943年時仍可使用青黴素(盤尼西林)治療,到了1947年就已經發現具抗藥性的菌株。1960年代改用甲氧苯青黴素,同樣因為抗藥性菌種的散佈,使得1980年代改用萬古黴素,2002年時,已發現抗萬古黴素的菌種[9]。
返祖現象
返祖現象是指個別生物體出現了其祖先所具有的性狀的現象。返祖現象在很多物種中都有發生,如雙翅目昆蟲的後翅已經退化為平衡槌,但偶爾會出現有兩對翅膀的個體;家養的雞、鴨、鵝已經失去飛翔的能力,但偶爾也會出現飛行能力特別強的個體。人類也有返祖現象,常見的有先天性遺傳多毛症、有尾返祖畸形、副乳等等。遺傳學家認為這些現象大多是由基因變異引起的,一般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大多數具有返祖現象的人都生出了正常的後代,不過也有個別例外。 返祖現象被認為是演化論的證據之一。現代遺傳學對返祖現象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是決定某個形狀的多個基因原本已經分開,通過雜交或其他原因又重組在一起;二是決定這種性狀的基因在演化過程中已經被阻遏蛋白所屏蔽,但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阻遏蛋白脫落,被屏蔽的基因恢復了活性,於是又表現出了祖先的性狀。
人工選擇
人工選擇是指針對家養植物和動物特定性狀進行育種,使這些性狀的表現逐漸強化,而人們不需要的性狀則可能逐漸消匿的過程。人類以控制家養植物和動物的繁殖,確定哪些具有特定性狀動物或植物會繁殖的後代生存,因此此過程也決定哪些基因會被遺傳給後代。人工選擇的過程中,會產生了顯著家畜的演化。例如,人們以控制養殖產生了不同類型的狗。吉娃娃和大丹犬的大小之間的差異是人工選擇的結果。
人工選擇已經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植物。最近的遺傳證據表明,玉米的馴化發生在1萬年前墨西哥中部。.[10]在馴化之前玉米的野生形式,可食部分很小,而且不易收集。今天的玉米遺傳合作庫存中心(Maize Genetics Cooperation Stock Center)保持了超過10萬個玉米的遺傳變異中出現過的隨機突變和染色體的變化。[11]
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變化都是隨機突變的結果,在遺傳過程在本質上是相同的。[12]達爾文仔細觀察動物和植物的人工選擇的結果,形成許多支持自然選擇的論據。[13]在“物種起源”一書中,達爾文提出,如果人類可以使家養動物和植物在短期內產生明顯變化,那麼物種經歷數百萬年的自然選擇,就可能演化出現在我們所見的新物種。
物種分化變異說法
驟變說
生物學上的驟變(saltation)是指生物相鄰的兩個世代之間,具有顯著差異。驟變說(saltationism)則認為生物的變異,是「非偶然」且「非漸進」的,甚至只需要一個步驟便能形成新物種。這種觀念與後來的新達爾文主義相違背,在目前是屬於非主流的演化思想。
史蒂芬·古爾德與艾崔奇提出的疾變平衡(punctuated equilibrium),經常受人誤解為一種驟變理論。雖然這個理論認為,物種形成的速度可能比原來所設想的更不平均,可能在某些時期相對更快,但是這是以地質時間而言,也就是仍然需要數十萬年(而不是動輒百萬年以上)。因此並不屬於驟變說。
中性理論
中性理論全稱為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論。是日本遺傳學家木村資生所提出。這個理論認為在分子遺傳學的層次上,基因的變化大多數是中性突變。由於中性突變對生物個體既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因此並不受自然選擇影響。現今的演化生物學家認為,自然選擇理論與中性理論是能夠並立且互補。
拉馬克學說
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於1809年發表的《動物哲學》著作中曾提出用進廢退說,舉例來說,只要生物功能長期使用者進化,不常用者退化,而會遺傳給下一代。此理論經不起古典遺傳學(孟德爾遺傳學)的推敲,也較不符合現代的遺傳學,因而比較不被普遍的接受。为此,德國的科學家魏斯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雌、雄的老鼠尾巴都切斷後,再讓其互相交配來產生子代,而生出來的結果也依舊都是有尾巴的。再將這些有尾巴的子代互相交配產生下一代,而下一代的老鼠也仍然是有尾巴的。他一直這樣重複進行至第二十一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从理论和实践观察上,這個理論都缺乏说服力,就不太被大多數的遺傳學家所接受了。但這個實驗似乎轉移了退化是因著環境的變異而逐漸喪失,而非人為剝奪的力量,例如:
- 無須試驗,近視者因數代生活於都市中,將導致基因缺陷,遠望能力退化並且遺傳的現象目前已普遍存在。
- 無光的深海生物視覺器官退化的現象普遍存在。
植物如遇人為剝奪的力量有時反因此激發分蘗萌發的求生基因被啟動。
現代分子遺傳學已非常清楚,生物的性狀功能無論再常用或不常用,也不會編碼到染色體中。
演化論的社會影響
西方神權統治的背景
科學和宗教衝突自西方啟蒙時代開始已經爭鬧不休。西方中世紀教會擁有極大的權力,政教是合一的。教會和皇權操控社會一切活動和個人生活細節。學術研究更加不能夠逾越教會正統信仰的教導。基督教教會,包括天主教和宗教改革產生的宗派,相信人是神按神形象創造,人在一切創造物是至為尊貴的。因此,當時的人都是按照聖經的教導解釋所有對自然現象的理解,教會傳統教導是無誤的,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哲學等學科,都是教會權威,不可以挑戰。學術的責任是發展知識服務教會﹑去支持教會和聖經無誤的教導。
思想衝擊
進化論給人文領域帶來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在達爾文之前,人們普遍認為人是萬物之靈,並非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超越了自然。例如猶太教及基督教神學把人看成上帝根據自己的形像創造出來的特殊作品,在世界萬物中只有人才被賦予了靈魂,世界萬物都是被創造出來為人服務的,人與其他動物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14]
達爾文指出,人類是生物演化過程中的偶然產物,是大自然的產物。今天的一切生物都是人類的親屬,人類與其他生物特別是與類人猿並無本質的區別,我們認為人類特有的屬性——例如智力、道德觀等精神因素——都可在其他動物中找到雛形,也必定有其自然的起源。演化論推翻了人類自以為與別不同的地位。人類和猿猴分享同一個祖先,這是難以令人接受的。對於信奉基督教的人士而言,這一點更與聖經的創世故事有衝突。
所以,當演化論提出之後,不斷受到來自不同方面如宗教人士的攻擊和污蔑。直至後來證據越來越多,人們才普遍接受演化論的正確性。
宗教团体的看法
審慎教育帶來的影響
西方国家一些宗教团体认为演化论与创世理论有冲突,一些地区的学校甚至不开设演化论的课程。一些地区开设演化论课程是与宗教团体妥协的结果。美國佛州规定必须在公立学校教授演化论,作为一种“理论”。[15]天主教對於演化論持较为開明的態度。[16][17][18]
神导演化论
有些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认为“演化论只是阐明了神是如何创造生物的,并非否定创造论。”现代多数教会(包括天主教会)认同此观点。
「牧師公開信」
2005年,在美國一封由1萬多名基督教牧師簽名的牧師公開信說: 「……我們相信進化論是科學的基本事實,它經受住了嚴格的檢驗,人類許多豐富的知識和成就都建築在這個理論之上。拒絕這個事實,或者認為它只不過是『許多假說中的一種』,是對科學無知的蓄意容忍,而且將把這種無知傳遞給我們的後代。我們相信,能夠進行批判性思維的大腦就是上帝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之一,拒絕充分使用這個禮物就是拒絕造物主的意願……我們敦促學校董事會成員肯定進化論教學是人類知識的重要部分,並因此維護科學課程的完整性。我們要求,把科學作為科學來對待,把宗教作為宗教來對待,這是兩種不同形式的相互補充的真理。」 [19]
是否存在这篇公开信这个事实需要考证,同时能够被评为牧师的基督信徒占全部基督徒的比例极低,而一万名牧师的数量却可能超过欧洲几个大国的牧师总人数。为了应对相应的质疑,牧师公开信项目已经在其页面上公布了该信的签名者,截止2014年1月15日,该项目已搜集到超过12800个基督教牧师的签名。 [20]
智能設計
在演化論中討論智能設計的主因是因為智能設計的主要目的在於打擊演化論及取代演化論在生物課上出現,並以不違法的原則傳授神創論,進而成為政治,宗教,及科學的核心,而非為了對科學進步有所貢獻。
智能設計實屬偽科學,這個理論除了攻擊演化論的部份爭議(大部分的"爭議"在生物學家看來已經沒有爭議)外,本身並沒有具邏輯思維的論點,直接證據或是任何發表於科學期刊的文獻可以做為支持智能設計的理論基礎。
它相信任何世界上的生物都來自一個智能設計者(改自上帝),在一瞬間全被創造,且這些生物除了為同一創造者造出之外毫無共通之處,即使之間具有差異也不可能改變物種。其理論的基礎是聖經的創世紀(參考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
某些基督教團體認為智能設計是同等重要的科學理論(雖屬偽科學),甚至比現有演化論對生命起源問題的解釋更加合理。
2005年奇茲米勒訴多佛學區案一案。在這案例中原告方提出了證據證明當初智能設計的原稿只是份講解聖經創世紀用的文章,於1987年由作者在Edwards v. Aguillard一案後,將"創造者"改為"智能因子"的手法舊瓶換新藥的神創論。
在《猫熊與人》一書(智能設計的主要文獻之一)中曾出現過一個“Cdesign proponensist(“創”設計者,錯字)”,實為將“Creationist(創造者)”改為“design proponensist(設計者)”時編輯失誤造成。
参见
- 創造論
- 生物學
- 生命起源
- 人類演化
- RNA世界學說
- 演化生物學
- 演化人類學
- 演化心理學
- 社會達爾文主義
- 群體遺傳學
- 智能設計
- 基因組學
- 神导演化论
- 生命演化歷程
- 社會生物學
- 遺傳學
- 群體遺傳學
- 生物化學
- 地球歷史
参考文献
- ^ (Farber 2000,第136頁)
- ^ (Watson 2005,第1257頁)
- ^ Feduccia A.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Bird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0-300-06460-8.
- ^ Daeschler EB et al. A Devonian tetrapod-like fish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tetrapod body plan. Nature. 2006 Apr 6;440(7085):757-63. PMID 16598249
- ^ Richardson MK et al. There is no highly conserved stage in the vertebrates: implications for current theorie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Anat Embryol (Berl). 1997 Aug;196(2):91-106. PMID 9278154
- ^ Sean B. Carrol。《蝴蝶斑馬與胚胎:探索演化發生學之美》(Endless Forms Most Beautiful)。王惟芬,譯。商周出版。2006。ISBN 978-986-124-774-8
- ^ CHEN FC & Li WH. Genomic divergences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 hominoids and th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of the common ancestor of humans and chimpanzees. Am J Hum Genet. 2001 Feb;68(2):444-56. PMID 11170892
- ^ Cooper GM et al. Quantitative Estimates of Sequence Divergence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mmalian Genomes Genome Res.,2003年5月13日,(5):813-20. PMID 12727901
- ^ David Quammen。達爾文錯了嗎?。《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04年11月。
- ^ Hall, Hardy. Transgene Escape: Are Traditioanl Corn Varieties In Mexico Threatened by Transgenic Corn Crops. Scientific Creative Quarterly. [2007-12-14].
- ^ The Maize Genetics Cooperation · Stock Center. National Plant Germplasm.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06-06-21 [2007-12-19].
- ^ Silverman, E. David. Better Books by Trial and Error. 2002 [2008-04-04].
- ^ Wilner A. Darwin's artificial selection as an experiment. Stud Hist Philos Biol Biomed Sci. 2006, 37 (1): 26–40. PMID 16473266. doi:10.1016/j.shpsc.2005.12.002.
- ^ Randal Keynes. 安妮的盒子:達爾文的女兒和演化論誕生的故事. 貓頭鷹. 2005年4月18日. ISBN 986741540X.
- ^ Michael Peltier. 演化论仅作为一种"理论"对学生进行教授. Reuters. Feb 19, 2008 [2008-02-21].
- ^ Pope John Paul II, Magisterium is concerned with question of evolution, for it involves conception of man
- ^ 方舟子,当今教皇是进化论
- ^ 当今教皇是进化论者吗?
- ^ Clergy Letter Project
- ^ Clergy Letter Project Signa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