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博學宏辭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8行: 第8行: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日,全國被荐举者共143人,齐集[[太和殿]],後赴[[体仁阁]]应试,試題是《璇璣玉衡賦》、《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康熙帝在[[保和殿]]御试,宣布录取博学鸿儒[[彭孙遹]]等50人,其中一等20名、二等30名,合約占應試人數的三分之一,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朱彝尊]]、[[汪琬]]、[[潘耒]]、[[毛奇龄]]均在此列。其中,朱、严、潘、李四人以布衣(平民)身分入选,时称「四大布衣」。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日,全國被荐举者共143人,齐集[[太和殿]],後赴[[体仁阁]]应试,試題是《璇璣玉衡賦》、《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康熙帝在[[保和殿]]御试,宣布录取博学鸿儒[[彭孙遹]]等50人,其中一等20名、二等30名,合約占應試人數的三分之一,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朱彝尊]]、[[汪琬]]、[[潘耒]]、[[毛奇龄]]均在此列。其中,朱、严、潘、李四人以布衣(平民)身分入选,时称「四大布衣」。


有不少[[明朝]]遺老寧願冒著殺頭的危險,力辭不就;像[[顧炎武]]、[[黃宗羲]]、[[傅山]]說,“博學鴻”不如“清歌妙舞”。康熙帝亦加容忍。無論如何,康熙帝重视和优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获得汉族[[士大夫]]的好评。黄宗羲稱:“庶几同学之士,共起讲堂,以赞右文之治。”<ref>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ref>
有不少[[明朝]]遺老寧願冒著殺頭的危險,力辭不就;像[[顧炎武]]、[[黃宗羲]]、[[傅山]]說,“博學鴻”不如“清歌妙舞”。康熙帝亦加容忍。無論如何,康熙帝重视和优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获得汉族[[士大夫]]的好评。黄宗羲稱:“庶几同学之士,共起讲堂,以赞右文之治。”<ref>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ref>


[[雍正]]末年,[[雍正帝]]曾下[[詔]]舉行博學鴻詞科,下令各省[[總督]]、[[巡撫]]推薦;惟不久駕崩。
[[雍正]]末年,[[雍正帝]]曾下[[詔]]舉行博學鴻詞科,下令各省[[總督]]、[[巡撫]]推薦;惟不久駕崩。

2015年4月29日 (三) 17:58的版本

博學鴻儒科,又稱博學鴻詞科科舉時代,在正統進士科之外特開的取士方式。

沿革

中國歷史上,博學鴻儒科最早始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称“博学宏词”。至清朝乾隆中期,因“宏”形音皆近乾隆帝名“弘曆”之“弘”而改為“鴻”。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藩之亂平,國勢基本穩定。康熙十七年正月康熙帝稱:“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润色词章,以备顾问著作之选。朕万几余暇,游心文翰,思得博学之士,用资典学……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不论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将亲试录用。”[1]令各地舉薦並送至燕京。因天氣寒冷,考试时间改为隔年三月。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月初一日,全國被荐举者共143人,齐集太和殿,後赴体仁阁应试,試題是《璇璣玉衡賦》、《省耕詩五言排律二十韻》。康熙帝在保和殿御试,宣布录取博学鸿儒彭孙遹等50人,其中一等20名、二等30名,合約占應試人數的三分之一,授以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职,并入“明史馆”纂修《明史》,朱彝尊汪琬潘耒毛奇龄均在此列。其中,朱、严、潘、李四人以布衣(平民)身分入选,时称「四大布衣」。

有不少明朝遺老寧願冒著殺頭的危險,力辭不就;像顧炎武黃宗羲傅山說,“博學鴻儒”不如“清歌妙舞”。康熙帝亦加容忍。無論如何,康熙帝重视和优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获得汉族士大夫的好评。黄宗羲稱:“庶几同学之士,共起讲堂,以赞右文之治。”[2]

雍正末年,雍正帝曾下舉行博學鴻詞科,下令各省總督巡撫推薦;惟不久駕崩。

乾隆元年(1735年),各省推薦一百七十六人,取十五人,杭世駿在此列;次年(1736年),又取四人。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貴州學政嚴修奏請仿博學鴻詞科之例,開「經濟特科」,得二十五人。

康熙己未科博學鴻詞五十人

注釋

  1. ^ 《清圣祖实录》卷七一
  2. ^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

參考書目

  • 秦瀛:《己未詞科錄》
  • 孟森:《己未詞科錄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