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肚王國: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Bereal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第41行: 第41行:
{{台灣歷史}}
{{台灣歷史}}


'''大肚王國'''(16世紀、17世紀、1540年代或未知{{noteTag|關於大肚王國起始年代未見史料有記載,現有不同說法。主要有16世紀說、17世紀說、1540年代說。臺灣南一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採用1540年代說;在[[駱芬美]]所著《被誤解的臺灣史》一書中則採用16世紀中期說。這些說法由於沒有確鑿的依據可證實,因此受到部分[[網友]]的質疑。荷蘭人得知該王國的存在的時間則為1638年(17世紀)。}}—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族群準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鎮|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市|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台灣荷蘭統治時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ref>{{cite web |title=大肚番王傳奇 |url = http://www.ianthro.tw/p/64 |publisher=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ref><ref>{{cite web |title =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大辭典: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16世紀、17世紀、1540年代或未知{{noteTag|關於大肚王國起始年代未見史料有記載,現有不同說法。主要有16世紀說、17世紀說、1540年代說。臺灣南一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採用1540年代說;在[[駱芬美]]所著《被誤解的臺灣史》一書中則採用16世紀中期說。這些說法由於沒有確鑿的依據可證實,因此受到部分[[網友]]的質疑。荷蘭人得知該王國的存在的時間則為1638年(17世紀)。}}—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由[[臺灣原住民]]的[[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族群準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鎮|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市|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台灣荷蘭統治時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ref>{{cite web |title=大肚番王傳奇 |url = http://www.ianthro.tw/p/64 |publisher=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ref><ref>{{cite web |title =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大辭典:大肚王國
|url = 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3833&keyword=%A4j%A8%7B%A4%FD%B0%EA |publisher=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華民國原民會 |author=李建霖 }}</ref>有人認為其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沒有具體的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ref>陳國棟,《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ISBN 957-32-5679-7,頁382</ref>。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萊特 (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 Wright)的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座村落,只是後來有9、10座村落獨立<ref name=nakamura>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板橋市:稻鄉,ISBN 957-9628-60-2,頁82</ref>。
|url = http://210.240.134.48/citing_content.asp?id=3833&keyword=%A4j%A8%7B%A4%FD%B0%EA |publisher=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華民國原民會 |author=李建霖 }}</ref>有人認為其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沒有具體的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ref>陳國棟,《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ISBN 957-32-5679-7,頁382</ref>。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 Wright)的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座村落,只是後來有9、10座村落獨立<ref name=nakamura>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板橋市:稻鄉,ISBN 957-9628-60-2,頁82</ref>。


==大肚王稱呼==
==大肚王稱呼==
'''大肚王'''有文獻記載且較能考證的君主有兩位,分別是[[甘仔轄·阿拉米]]{{notetag|「甘仔轄」又作「干仔轄」、「干馬轄」、「干仔旱」、「加瑪哈」,其中「干仔轄」、「干馬轄」、「干仔旱」有出現在[[清朝]]的土地調查文書中;「阿拉米」又作「阿斯拉米」。}}(荷蘭文:Camachat Aslamie{{notetag|Camachat又作Kamachat、Kamacht、Tackamaha;Aslamie又作Aslamies。}})和[[甘仔轄·馬祿]]{{notetag|「馬祿」又作「媽呂」。}}(荷蘭文:Camachat Maloe)。[[漢人]]稱Aslamie為Quataong{{notetag|Quataong又作Quataongh、Quata Ong、Quata Ongh,中文為「柯達王」或「柯大王」。}},學者[[翁佳音]]推測可能係[[閩南語]]Hoan-á-ong(番仔王)的轉訛<ref>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頁184</ref>。[[荷語]]稱其為Keizer van Middag{{notetag|荷蘭文的middag對應到英文的midday、noon或afternoon,字面上有「中午」、「白天」的意味,但在現代荷蘭文中專指「下午」。}},[[台灣原住民]]則稱之為Lelien,意為[[白晝之王]]{{notetag|「白晝之王」又稱「中晝之王」、「白日大帝」、「平埔太陽王」。}}。歷任大肚王皆以Camachat為[[姓氏]],而Camachat語也是[[巴布拉語]]的別稱。Camacht Aslamie於1648年逝世後{{notetag|漫畫家[[杜福安]]於繪本《大肚王傳奇》中指出Aslamie為抑鬱而終,享年四十多歲。<ref name="杜福安">杜福安,[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3Ahttp%3A%2F%2Ftw.myblog.yahoo.com%2Ffred6501%2Fphoto%3Fpid%3D1132&oq=cache%3Ahttp%3A%2F%2Ftw.myblog.yahoo.com%2Ffred6501%2Fphoto%3Fpid%3D1132&gs_l=serp.12...1863.1863.0.2543.1.1.0.0.0.0.87.87.1.1.0....0...1c.1.32.serp..1.0.0.Ry13WdJjTjs 大肚王傳奇 42-1]</ref>}},其外甥Maloe繼任大肚王。Maloe繼位後,由於尚年輕{{NoteTag|杜福安繪本《大肚王傳奇》中指出Maloe繼位時年約3歲。<ref name="杜福安"></ref>}},所以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交涉時,大部份都由其繼父Tarraboe持籐杖出席集會,且因當時[[大肚社]]係傾向以女性來核心維持家系,當地實權在Maloe的外祖母手中。<ref>康培德,《[http://homepage.ntu.edu.tw/~bcla/e_book/59/05.pdf 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頁12</ref>
'''大肚王'''有文獻記載且較能考證的君主有兩位,分別是[[甘仔轄·阿拉米]]{{notetag|「甘仔轄」又作「干仔轄」、「干馬轄」、「干仔旱」、「加瑪哈」,其中「干仔轄」、「干馬轄」、「干仔旱」有出現在[[清朝]]的土地調查文書中;「阿拉米」又作「阿斯拉米」。}}(荷蘭文:Camachat Aslamie{{notetag|Camachat又作Kamachat、Kamacht、Tackamaha;Aslamie又作Aslamies。}})和甘仔轄·馬祿{{notetag|「馬祿」又作「媽呂」。}}(荷蘭文:Camachat Maloe)。[[漢人]]稱Aslamie為Quataong{{notetag|Quataong又作Quataongh、Quata Ong、Quata Ongh,中文為「柯達王」或「柯大王」。}},學者翁佳音推測可能係[[閩南語]]Hoan-á-ong(番仔王)的轉訛<ref>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頁184</ref>。[[荷語]]稱其為Keizer van Middag{{notetag|荷蘭文的middag對應到英文的midday、noon或afternoon,字面上有「中午」、「白天」的意味,但在現代荷蘭文中專指「下午」。}},[[台灣原住民]]則稱之為Lelien,意為[[白晝之王]]{{notetag|「白晝之王」又稱「中晝之王」、「白日大帝」、「平埔太陽王」。}}。歷任大肚王皆以Camachat為[[姓氏]],而Camachat語也是[[巴布拉語]]的別稱。Camacht Aslamie於1648年逝世後{{notetag|漫畫家[[杜福安]]於繪本《大肚王傳奇》中指出Aslamie為抑鬱而終,享年四十多歲。<ref name="杜福安">杜福安,[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3Ahttp%3A%2F%2Ftw.myblog.yahoo.com%2Ffred6501%2Fphoto%3Fpid%3D1132&oq=cache%3Ahttp%3A%2F%2Ftw.myblog.yahoo.com%2Ffred6501%2Fphoto%3Fpid%3D1132&gs_l=serp.12...1863.1863.0.2543.1.1.0.0.0.0.87.87.1.1.0....0...1c.1.32.serp..1.0.0.Ry13WdJjTjs 大肚王傳奇 42-1]</ref>}},其外甥Maloe繼任大肚王。Maloe繼位後,由於尚年輕{{NoteTag|杜福安繪本《大肚王傳奇》中指出Maloe繼位時年約3歲。<ref name="杜福安"></ref>}},所以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交涉時,大部份都由其繼父Tarraboe持籐杖出席集會,且因當時[[大肚社]]係傾向以女性來核心維持家系,當地實權在Maloe的外祖母手中。<ref>康培德,《[http://homepage.ntu.edu.tw/~bcla/e_book/59/05.pdf 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頁12</ref>


==統治性質與內涵==
==統治性質與內涵==
第104行: 第104行:
1699年 吞宵社事件爆發,清得[[岸裡社]]之助平定。
1699年 吞宵社事件爆發,清得[[岸裡社]]之助平定。


1715年 [[巴宰族|巴則海族]]岸裡社頭目[[阿莫]]帶族人投清,任[[張達京]]為通事。
1715年 [[巴宰族|巴則海族]]岸裡社頭目阿莫帶族人投清,任[[張達京]]為通事。


1731年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爆發。
1731年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爆發。

2015年5月2日 (六) 15:46的版本

大肚王國
約16、17世紀—1732年
大肚王國在東亞的地理位置
大肚王國在東亞的地理位置
首都大肚社(主要在今台中市大肚區一帶)
常用语言中西部平原台灣南島語群(其中巴布拉語為通行語言)
巴則海語
政府君主制
白晝之王 
• ?年-1648年
甘仔轄·阿拉米(Camachat Aslamie)
• 1648年-?年
甘仔轄·馬祿(Camachat Maloe)
历史 
• 建立
約16、17世紀
• 荷蘭軍隊第二度進攻,阿拉米與東印度公司簽約
1645年
• 阿拉米駕崩,馬洛繼任大肚王
1648年
1661年
1670年
1732年
ISO 3166码TW
今属于 中華民國
台灣荷西時期時,大肚王國領土(橘色)位置圖

臺灣歷史台灣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荷治
1624-1662
西治1626-1642 原住民政權及部落-1933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戰後時期
1945 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人口 - 族群 - 經濟 - 交通
地理 - 文化 - 教育 - 法律
政治 - 政府 - 軍事 - 外交

臺灣主題首頁

大肚王國(16世紀、17世紀、1540年代或未知[註 1]—1732年)。為一在臺灣中部臺灣原住民巴布拉族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族群準王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端約到鹿港,北方則可至桃園以南之地(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荷蘭時期的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台中市,以及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的一部分,[1][2]有人認為其為一鬆散的部落聯盟,沒有具體的組織和有效率的統治形式[3]。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 Wright)的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座村落,只是後來有9、10座村落獨立[4]

大肚王稱呼

大肚王有文獻記載且較能考證的君主有兩位,分別是甘仔轄·阿拉米[註 2](荷蘭文:Camachat Aslamie[註 3])和甘仔轄·馬祿[註 4](荷蘭文:Camachat Maloe)。漢人稱Aslamie為Quataong[註 5],學者翁佳音推測可能係閩南語Hoan-á-ong(番仔王)的轉訛[5]荷語稱其為Keizer van Middag[註 6]台灣原住民則稱之為Lelien,意為白晝之王[註 7]。歷任大肚王皆以Camachat為姓氏,而Camachat語也是巴布拉語的別稱。Camacht Aslamie於1648年逝世後[註 8],其外甥Maloe繼任大肚王。Maloe繼位後,由於尚年輕[註 9],所以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交涉時,大部份都由其繼父Tarraboe持籐杖出席集會,且因當時大肚社係傾向以女性來核心維持家系,當地實權在Maloe的外祖母手中。[7]

統治性質與內涵

有學者認為,荷蘭文獻中的大肚王之「王」與 kingship概念不一定相同[8]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出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他的《臺海使槎錄》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大肚山形,遠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長名大眉。」說明17世紀臺灣中部確實有一個「超部落」的「番長」存在。

「王」的角色,是在祭典儀式中扮演對眾人祈福的角色,社眾對「王」呈貢獵物。「王權」的內涵,包括對轄下村社紛爭時擔任仲裁,並提供實質庇護的能力。此一屬巴布拉族的「王」,轄下曾經統治過的十九或二十個村社,係包含巴布拉、巴則海、洪雅、巴布薩等不同語族;「王」所屬的大肚南社傾向以女性為核心來維持家系;王外出時的儀式性權力展現並不明顯,只有一、二名隨從跟隨,也沒有定奪屬民生死的權利[9]

「大肚王」透過流域體系建立的政治主權,具有地理環境相對穩定、握有河口區位等地理因素的基礎,利於在當時的背景下,透過流域體系建立跨語族的統治;然後,「王」的統治內涵,再透過諸如控制首獲獵物權、仲裁屬民世俗紛爭、提供部份實質庇護,與扮演祭儀中的象徵性角色等含括經濟、政治、軍事與意識型態上的實踐,形塑出以「王」為統治範圍——以河口一帶為權力核心、流域體系為空間網絡的區域輪廓[10][11]

歷史

史前時期

大航海時代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24年起殖民台灣,到了1642年征服北台灣後,荷蘭人的目標轉為征服西部平原的原住民,以連通台灣南北的道路。荷蘭人從中國海盜得到情報,在中部馬芝遴地區(彰化縣福興鄉鹿港鎮一帶)有22個村社,其中大甲溪以南的18個村社是由一位叫甘仔轄·阿拉米(Kamachat Aslamie)的領袖所統轄。

1644年,荷蘭上尉Piter Boon率兵遠征北台灣未臣服的原住民,戰勝後南下打通陸路[12],因為遭遇巴布拉族的強烈反擊而未成功。翌年Piter Boon再度進攻,摧毀了13座反荷村落[13],Kamachat Aslamie只得接受范布鍊(Simon van Breen/1643-1647)牧師的協調。[14]

1645年4月荷蘭人召開南部的地方會議,Kamachat Aslamie跟荷蘭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臣服,不過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不肯接受基督教,只讓歐洲人通過領土而不准他們定居,也無荷語的翻譯員[4]

明鄭時期

大肚王國雖對荷印公司友善,但從未歸順明鄭王朝。1661年鄭成功領兵渡海,擊敗荷印公司軍隊,取得臺灣統治權。由於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明鄭王朝和大肚王國數次武裝衝突。

其中1670年大肚王國轄下的沙轆社抵抗鄭氏侵略,遭明鄭將領劉國軒強力進攻,屠殺至僅剩六人,幾乎滅族,[15] 史稱劉國軒屠村事件

台灣清治時期

1731年(雍正九年),廷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番亂大甲西社抗清事件),清軍利用岸裡社「以番制番」,翌年被鎮壓下來,各族人陸續逃離原居地,遷往埔里南投縣北部)一帶,大肚王國翌年亦告瓦解。

歷史年表

起始年代見註釋1

1624年 荷蘭人登陸台灣。

1638年 荷蘭東印度公司獲海盜情報,知大肚王國的存在。

1644年 荷蘭人進攻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事成後南下進攻大肚王國,事敗。

1645年 荷人再度進攻,毀13部落,國王簽約投降,依約定要參加地方會議,同年牛罵社沙轆社與 Deredonsel 社獨立。

1648年 大肚王 Kamacht Aslamie 駕崩,由其姊妹之子 Camacht Maloe 獲選為繼任人選。

1654年 Camachat Maloe 和繼父 Terroge(Tarraboe)一同出席集會 領受籐杖。

1650年代 John Struys 遊記:「Formosa 是個非常富庶之島……最富庶的地方現由大肚王所統轄」。

1640年代到 1650年代 David Wright:第三區的領土為 Keizer van Midag(King of Middag)王所轄有。

1661年 鄭成功軍隊與大肚王國發生衝突,鄭軍高凌被殺;鄭成功令楊祖征之,又被殺;鄭成功派黃安、陳瑞進攻,誘殺大肚番阿德狗讓,戰火遍及大肚社以及至 Taurinap 諸村。

1662年 鄭成功打敗荷蘭占領南台灣。

1664年 鄭經派劉國軒到半線屯田

1670年 劉國軒進攻沙轆社,屠殺數百人,並和鄭經一起進攻斗尾龍岸社,致大肚社民遷往南投埔里,水里社民(現改稱臺中市龍井區)逃往南投水里,大肚王國開始解體,而明鄭則得到大肚台地以西、神岡等地。

1699年 吞宵社事件爆發,清得岸裡社之助平定。

1715年 巴則海族岸裡社頭目阿莫帶族人投清,任張達京為通事。

1731年 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爆發。

1732年 負責征討大甲西社亂事的福建分巡臺灣道倪象愷的劉姓表親為求立功,將大肚社(在今臺中市大肚區)五名前來幫助官府運糧的「良番」(歸順的原住民)斬首引發不滿,大肚王國集結大肚社與十餘社原住民圍攻彰化,清廷派臺灣鎮總兵王郡以及岸裡社的部分原住民征討,大肚社等社兵敗投降,大肚王國亦告瓦解。

1822年 中部平埔族因生活困難而大舉遷往埔里。

相關作品

註釋

參考文獻

  1. ^ 大肚番王傳奇.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 
  2. ^ 李建霖.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大辭典:大肚王國. 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華民國原民會. 
  3. ^ 陳國棟,《台灣的山海經驗》,台北市:遠流,ISBN 957-32-5679-7,頁382
  4. ^ 4.0 4.1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板橋市:稻鄉,ISBN 957-9628-60-2,頁82
  5. ^ 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臺灣風物》42卷4期,頁184
  6. ^ 6.0 6.1 杜福安,大肚王傳奇 42-1
  7. ^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頁12
  8. ^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
  9. ^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
  10. ^ 康培德,《環境、空間與區域:地理學觀點下十七世紀中葉「大肚王」統治的消長
  11. ^ Mann 1986; Wickham 1988: 63-78
  12. ^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頁74
  13. ^ 中村孝志,《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 社會·文化》,頁78
  14. ^ 賴永祥長老,"十七世紀荷蘭駐臺宣教師名單"[1],賴永祥長老史料庫,retrieved on 2013-07-29.
  15. ^ 黃中興等。《高中 新超群 歷史 第一冊》。台灣:南一書局,2006年:33。

外部連結

参见


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