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转写系统:修订间差异
第360行: | 第360行: | ||
=== 标点符号 === |
=== 标点符号 === |
||
=== 缺點 === |
=== ETWS 缺點 === |
||
大小寫混雜,轉寫中出現+號,都不易閱讀,但適合做打字輸入。 |
大小寫混雜,轉寫中出現+號,都不易閱讀,但適合做打字輸入。 |
||
2015年10月30日 (五) 01:25的版本
藏文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语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除此之外还有美国国会图书馆(United States Library of Congress)的USLC藏文转写,日本東北大學《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所使用的轉寫系統,以及西藏喜马拉雅图书馆(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的EWTS。
转写比較
威利转写方案是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威利轉寫只侷限於藏文,對於藏文中轉寫梵文的字母沒有特別設計。
USLC藏文轉寫比流行的威利轉寫更能準確對應梵文,比如ཐོན་མི་སཾབྷོཊ་ 威利轉寫爲thon-mi sam-bho-ta,སཾབྷོཊ་是梵文詞語, 如果沒有藏文,僅從威利轉寫,只能判斷ta是ཏ,無法得知是ཊ。而USLC轉寫,是thon-mi sam-bho-ṭa,可以和梵文準確對應。USLC藏文轉寫的梵文部分和國際流行的梵文轉寫IAST相同。
USLC有时也称ALA-LC romanization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Library of Congress.
如果一篇文章同時有藏文和梵文,如果藏文轉寫使用威利,梵文則使用流行的IAST/USLC方案,則一個藏文字母就會兩種轉寫。如ང 威利 nga ,USLC ṅa。除此之外还有,ཉ nya ña,,ཤ sha,śa。如果使用USLC则没有这个问题。
威利轉寫把藏文འ 轉寫爲' ,但是這種轉寫在拉丁文中,不符合拉丁文的書寫,因此日本東北大學《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所使用的轉寫系統將འ用ḥ來轉寫。
EWTS是Extended Wylie Transcription System的縮寫,由西藏喜馬拉雅圖書館(The Tibetan & Himalayan Library)網站推出,意為擴展威利轉寫系統,是威利轉寫的一種擴展,可以輸入藏文中的梵文字母,以及多種符號,不像IAST/USLC帶有上標符號。但缺點是有些文字表示還要以“+”呈現,更像是一種輸入系統。
藏文
藏文 | 威利 | USLC | 東大 | 藏文 | 威利 | USLC | 東大 | 藏文 | 威利 | USLC | 東大 | 藏文 | 威利 | USLC | 東大 | |||
---|---|---|---|---|---|---|---|---|---|---|---|---|---|---|---|---|---|---|
ཀ | ka | ka | ka | ཁ | kha | kha | kha | ག | ga | ga | ga | ང | nga | ṅa | ṅa | |||
ཅ | ca | ca | ca | ཆ | cha | cha | cha | ཇ | ja | ja | ja | ཉ | nya | ña | ṅa | |||
ཏ | ta | ta | ta | ཐ | tha | tha | tha | ད | da | da | da | ན | na | na | na | |||
པ | pa | pa | pa | ཕ | pha | pha | pha | བ | ba | ba | ba | མ | ma | ma | ma | |||
ཙ | tsa | tsa | tsa | ཚ | tsha | tsha | tsha | ཛ | dza | dza | dsa | ཝ | wa | wa | wa | |||
ཞ | zha | źa | sha | ཟ | za | za | za | འ | 'a | 'a | ḥa | ཡ | ya | ya | ya | |||
ར | ra | ra | ra | ལ | la | la | la | ཤ | sha | śa | śa | ས | sa | sa | sa | |||
ཧ | ha | ha | ha |
零聲母 ཨ 未被转写,以元音开头的音节都含有这个字母,可以通过这个特徵来准确判断它的存在。
在藏文字母中,同一个音节的辅音字母群,既可能以前后缀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作为“根字母”的上缀或下缀。对藏文字母的前后缀与上下缀,威利转写系统并不区分,因为这并不会构成混淆 --除了gy-,既可能是g作为前缀使用,也可能是y作为下缀使用。威利转写系统作了以下区分:当g作为前缀时,在g与y之间加一點「.」。如:གྱང(意为“墙”)转写成gyang,གཡང་(意为“裂口”)转写成g.yang.
元音
藏文字母的四个元音符号如此转写(以零声母 ཨ 为例):
ཨི i | ཨུ u | ཨེ e | ཨོ o |
当藏文字母的音节不含元音符号时,该音节将发a,威利转写系统在这种音节中加入a,如:ཨ་ = a 。
大写
在藏文字母中,大写的是“根字母”而非首字母。以前的许多转写系统也遵循藏文字母的这种字母大写规则,但这种大写方式与拉丁字母的大写惯例相左。而威利转写系统则遵循了拉丁字母的大写惯例:当一个单词需要大写时,大写其首字母。因此,噶举大写成Bka' rgyud而非bKa' rgyud。
梵文
IAST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 | ETWS | IAST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 | ETWS | |
---|---|---|---|---|---|---|---|---|
a | अ | ཨ | a | ā | आ | ཨཱ | A | |
i | इ | ཨི | i | ī | ई | ཨཱི | I | |
u | उ | ཨུ | u | ū | ऊ | ཨཱུ | U | |
e | ए | ཨེ | e | ai | ऐ | ཨཻ | ai | |
o | ओ | ཨོ | o | au | औ | ཨཽ | au | |
ṛ | ऋ | རྀ | r-i | ṝ | ॠ | རཱྀ | r-I | |
ḷ | ऌ | ལྀ | l-i | ḹ | ॡ | ལཱྀ | l-I | |
aṃ | अं | ཨཾ | aM | aḥ | अः | ཨཿ | aH | |
अँ | ཨྃ | a~M |
IAST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 | ETWS |
---|---|---|---|
ka | क | ཀ | ka |
kha | ख | ཁ | kha |
ga | ग | ག | ga |
gha | घ | གྷ | g+ha |
ṅa | ङ | ང | nga |
ca | च | ཙ | tsa |
cha | छ | ཚ | tsha |
ja | ज | ཛ | dza |
jha | झ | ཛྷ | dz+ha |
ña | ञ | ཉ | nya |
ṭa | ट | ཊ | Ta |
ṭha | ठ | ཋ | Tha |
ḍa | ड | ཌ | Da |
ḍha | ढ | ཌྷ | D+ha |
ṇa | ण | ཎ | Na |
ta | त | ད | ta |
tha | थ | ཐ | tha |
da | द | ད | da |
dha | ध | དྷ | d+ha |
na | न | ན | na |
pa | प | པ | pa |
pha | फ | ཕ | pha |
ba | ब | བ | ba |
bha | भ | བྷ | b+ha |
ma | म | མ | ma |
ya | य | ཡ | ya |
ra | र | ར | ra |
la | ल | ལ | la |
va | व | ཝ | wa |
śa | श | ཤ | sha |
ṣa | ष | ཥ | Sha |
sa | स | ས | sa |
ha | ह | ཧ | ha |
kṣa | क्ष | ཀྵ | k+Sha |
- च छ ज झ(ca cha ja jha)轉寫為 ཙ ཚ ཛ ཛྷ(tsa tsha dza dzha)是古往規定,現代轉寫也可用 ཅ ཆ ཇ ཇྷ(ca cha ja jha)。
!IAST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 | ETWS |
---|---|---|---|
ca | च | ཅ | ca |
cha | छ | ཆ | cha |
ja | ज | ཇ | ja |
jha | झ | ཇྷ | j+ha |
IAST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梵文天城体 | ETWS |
---|---|---|---|
oṃ | ॐ | ཨོཾ | oM |
梵文天城体 | 藏文字母 | ETWS |
---|---|---|
् | ྄ | ? |
ऽ | ྅ | & |
। | ། | / |
॥ | ༎ |
转写数字
数字 | 梵文数字 | 藏文数字 |
---|---|---|
0 | ० | ༠ |
1 | १ | ༡ |
2 | २ | ༢ |
3 | ३ | ༣ |
4 | ४ | ༤ |
5 | ५ | ༥ |
6 | ६ | ༦ |
7 | ७ | ༧ |
8 | ८ | ༨ |
9 | ९ | ༩ |
标点符号
ETWS 缺點
大小寫混雜,轉寫中出現+號,都不易閱讀,但適合做打字輸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