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 |
无编辑摘要 |
||
第12行: | 第12行: | ||
MeshNumber = A09.246.631.909.625.125.680 | |
MeshNumber = A09.246.631.909.625.125.680 | |
||
}} |
}} |
||
'''耳石'''([[學名]]:{{lang|la|'''''otolith'''''}};{{lang|grc|οτο-}},{{lang|la|''oto-''}},耳朵 + {{lang|grc|λιθος}},{{lang|la|''lithos''}},石頭) |
'''耳石'''([[學名]]:{{lang|la|'''''otolith'''''}};{{lang|grc|οτο-}},{{lang|la|''oto-''}},耳朵 + {{lang|grc|λιθος}},{{lang|la|''lithos''}},石頭)是[[脊椎動物]][[内耳]]內的[[碳酸鈣]]結晶([[霰石]])組織,位於位於內耳[[前庭系统]]的[[橢圓囊]]及[[球狀囊]]。橢圓囊與水平直線加速度有關,球狀囊與垂直加速度有關,均屬於靜態平衡。在耳石膜中的耳石晶體附著在膠質覆膜上,比周圍組織重,因此在定向加速度時會發生位移,導致毛細胞的纖毛束轉向,產生感覺訊號。大部份橢圓囊產生的訊號是由眼球運動所觸發,而大部份球狀囊所產生的訊號則是反應出控制人體姿勢的肌肉運動。 |
||
[[硬骨魚類]]的耳石,又名'''鱼首石''',在魚類[[形態學]]研究尤為重要,主要是藉其物種辨識能力,應用於魚類物種的族群管理、魚類[[掠食者]]的[[食性]]分析,以及重建古魚類等各項功能<ref>{{cite web |url=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1?DocID=U0001-0107201009451600 |title=台灣現生與古魚類的耳石形態學研究 |author=林千翔 |work=[[臺灣大學]][[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動物學研究所]]學位論文:碩士班/2010年 | year=2010年 |location=[[台北]] |language=zh-hant }}</ref>。這是由於耳石形態的專一性<ref>{{cite web |url=http://taibif.tw/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TELDAP-18.pdf |title=臺灣魚類耳石典藏 |author1=張至維 |author2=朱永淳 |author3=程紫芸 |author4=林千翔 |author5=鄭少茵 |author6=江偉全 |author7=李匡悌 }}</ref>。 |
|||
==參考資料== |
==參考資料== |
2015年11月22日 (日) 05:51的版本
Otolith | |
---|---|
标识字符 | |
TA98 | A15.3.03.086 |
FMA | FMA:77826 |
格雷氏 | p.1054 |
《解剖學術語》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 |
耳石(學名:otolith;οτο-,oto-,耳朵 + λιθος,lithos,石頭)是脊椎動物内耳內的碳酸鈣結晶(霰石)組織,位於位於內耳前庭系统的橢圓囊及球狀囊。橢圓囊與水平直線加速度有關,球狀囊與垂直加速度有關,均屬於靜態平衡。在耳石膜中的耳石晶體附著在膠質覆膜上,比周圍組織重,因此在定向加速度時會發生位移,導致毛細胞的纖毛束轉向,產生感覺訊號。大部份橢圓囊產生的訊號是由眼球運動所觸發,而大部份球狀囊所產生的訊號則是反應出控制人體姿勢的肌肉運動。
硬骨魚類的耳石,又名鱼首石,在魚類形態學研究尤為重要,主要是藉其物種辨識能力,應用於魚類物種的族群管理、魚類掠食者的食性分析,以及重建古魚類等各項功能[1]。這是由於耳石形態的專一性[2]。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这是一篇與生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
这是一篇關於魚類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