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修订间差异

坐标25°00′37″N 121°35′18″E / 25.010154°N 121.588247°E / 25.010154; 121.58824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第8行: 第8行:
原定使用年限為1993年,但由於新的垃圾掩埋場尚未完成,故延後至1994年6月16日才停止使用,改由位於[[南港區]]的[[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取代<ref>{{cite news| author=陳智華| title=福德坑最後一夜 山豬窟兩天後開張| accessdate=2013-02-21| newspaper=聯合報| date=1994-06-15}}</ref>,並於2004年改設為「'''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
原定使用年限為1993年,但由於新的垃圾掩埋場尚未完成,故延後至1994年6月16日才停止使用,改由位於[[南港區]]的[[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取代<ref>{{cite news| author=陳智華| title=福德坑最後一夜 山豬窟兩天後開張| accessdate=2013-02-21| newspaper=聯合報| date=1994-06-15}}</ref>,並於2004年改設為「'''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


2011年,[[聯合國環境署]]的「國際[[百萬森林計劃]]」、「[[十億樹木行動]]」及「地球植林計劃 / Plantons pour la planète / Plant-for-the-planet 」在臺北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舉行;總統[[馬英九]]及臺北市長[[郝龍彬]]也有出席參與在福德坑的植樹及護理活動。
2011年4月,[[聯合國環境署]]的「國際[[百萬森林計劃]]」、「[[十億樹木行動]]」及「地球植林計劃 / Plantons pour la planète / Plant-for-the-planet 」在臺北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舉行;總統[[馬英九]]及臺北市長[[郝龍彬]]也有出席參與在福德坑的植樹及護理活動。


==設施==
==設施==

2015年12月10日 (四) 19:11的版本

25°00′37″N 121°35′18″E / 25.010154°N 121.588247°E / 25.010154; 121.588247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及上方「太陽廣場」之裝置藝術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為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福德坑的公園,是一座由垃圾掩埋場轉型的環保公園,總面積98公頃。原垃圾掩埋面積37公頃,掩埋物品容積為800萬立方公尺,當時為台北市第一座大型衛生掩埋場。[1]

歷史

1980年起,台北市原本使用的垃圾場「葫洲里垃圾場」(內湖垃圾山)因產生之環境問題引起居民抗議,台北市政府決定新闢垃圾掩埋場,於1983年選定木柵區富德里(1990年經調整後為文山區博嘉里)的土地為新的垃圾掩埋場地點。[2]掩埋場於1984年7月開始動工[3] ,1985年8月29日啟用「福德坑垃圾衛生掩埋場」。[4]

原定使用年限為1993年,但由於新的垃圾掩埋場尚未完成,故延後至1994年6月16日才停止使用,改由位於南港區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取代[5],並於2004年改設為「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

2011年4月,聯合國環境署的「國際百萬森林計劃」、「十億樹木行動」及「地球植林計劃 / Plantons pour la planète / Plant-for-the-planet 」在臺北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舉行;總統馬英九及臺北市長郝龍彬也有出席參與在福德坑的植樹及護理活動。

設施

滑草場、自行車道、人行步道、太陽廣場(草坪)、遙控飛機場

參考資料

  1. ^ 廖淑惠. 德坑掩埋場 變身環保公園. 聯合報. 2004-03-11. 
  2. ^ 木柵富德里垃圾掩埋場 變更計畫案今發布實施. 聯合報. 1983-12-10. 
  3. ^ 福德坑垃圾掩埋場地下月取得. 聯合報. 1984-05-27. 
  4. ^ 福德坑垃圾場明啟用. 聯合報. 1985-08-28. 
  5. ^ 陳智華. 福德坑最後一夜 山豬窟兩天後開張. 聯合報. 1994-06-15. 

外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