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孟宪承: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3行: 第3行:
孟宪承早年先后就读于常州府小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预科、[[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1916年受聘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8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教育学。1920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1921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ref>[http://www.dag.ecnu.edu.cn/mxcspz/index.html 孟宪承生平展]</ref>1942年[[國民政府]]公布的全國首批29位部聘教授名單中,孟憲承是教育學科唯一的一位教授。
孟宪承早年先后就读于常州府小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预科、[[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1916年受聘于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8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教育学。1920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1921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ref>[http://www.dag.ecnu.edu.cn/mxcspz/index.html 孟宪承生平展]</ref>1942年[[國民政府]]公布的全國首批29位部聘教授名單中,孟憲承是教育學科唯一的一位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被调往上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上海教育学会会长等职。后出[[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1956被评为一级教授。1967年逝世。<ref>{{cite web|url=http://www.hie.edu.cn/lybgmj/mengxiancheng.htm|title=孟宪承|publisher=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ref>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被调往上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1952起专任华东师大校长,1967年逝世。<ref>{{cite web|url=http://www.hie.edu.cn/lybgmj/mengxiancheng.htm|title=孟宪承|publisher=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ref>


他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晚年致力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培养中国教育史研究生。主编过《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他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晚年致力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培养中国教育史研究生。主编过《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2016年1月13日 (三) 11:30的版本

孟宪承(1894年9月21日—1967年7月19日),又名宪臣,字伯洪伯和江苏武进人,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孟宪承早年先后就读于常州府小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预科、圣约翰大学。1916年受聘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18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教育学。1920年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深造。1921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校。[1]1942年國民政府公布的全國首批29位部聘教授名單中,孟憲承是教育學科唯一的一位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1年被调往上海,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1952年起专任华东师大校长,1967年逝世。[2]

他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晚年致力于中国古代教育史的研究,培养中国教育史研究生。主编过《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中国古代教育文选》。

前任:
首任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
1952年 - 1966年
繼任:
刘佛年

参考资料

  1. ^ 孟宪承生平展
  2. ^ 孟宪承.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