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縣:修订间差异
Starsandntu(留言 | 贡献) |
Starsandntu(留言 | 贡献) |
||
第123行: | 第123行: | ||
南瀛大地貌最徹底改變的當屬清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的嘉南大水患。此次大水山洪,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臺江及倒風兩大內海,不但使[[曾文溪]]改道,[[鹽水溪]]南移,更將內海及濱海口全部填成陸地─北從[[鹽水港]]、[[下營]]茅港尾、荳港到[[西港]]、[[安定]]港口、[[永康]]洲子尾以西全部陸化。今日臺南市[[安南區]]及本縣北門區六鄉鎮大部分土地均屬之,也是「[[鹽分地帶]]」名稱之來源。 |
南瀛大地貌最徹底改變的當屬清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的嘉南大水患。此次大水山洪,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臺江及倒風兩大內海,不但使[[曾文溪]]改道,[[鹽水溪]]南移,更將內海及濱海口全部填成陸地─北從[[鹽水港]]、[[下營]]茅港尾、荳港到[[西港]]、[[安定]]港口、[[永康]]洲子尾以西全部陸化。今日臺南市[[安南區]]及本縣北門區六鄉鎮大部分土地均屬之,也是「[[鹽分地帶]]」名稱之來源。 |
||
台南縣以[[曾文溪]]將全縣劃分為溪南地區與溪北地區,溪南地區為[[新豐區]]與[[新化區]],溪北地區則為[[北門區]]、[[新營區]]與[[曾文區]]。此分區是按日人來台時對台南縣所劃分的五郡沿襲而來。溪南地區接近台南市區,隸屬於[[台南都會區]]之內,因而城鄉發達程度略勝於溪北地區,但隨著[[台南市]][[安南區]]的發展以及[[台南科學園區]]之故,都會區的涵蓋範圍有逐漸往溪北地方移動的趨勢。 |
台南縣因歷史因素數度增減領域,最大曾在日治時期涵蓋[[雲林]]、[[嘉義]],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將[[雲林]]、[[嘉義]]各自恢復為縣,因此台南縣的區域就此固定。現今台南縣以[[曾文溪]]將全縣劃分為溪南地區與溪北地區,溪南地區為[[新豐區]]與[[新化區]],溪北地區則為[[北門區]]、[[新營區]]與[[曾文區]]。此分區是按日人來台時對台南縣所劃分的五郡沿襲而來。溪南地區接近台南市區,隸屬於[[台南都會區]]之內,因而城鄉發達程度略勝於溪北地區,但隨著[[台南市]][[安南區]]的發展以及[[台南科學園區]]之故,都會區的涵蓋範圍有逐漸往溪北地方移動的趨勢。 |
||
在台南縣北門區有[[鹽分地帶]]之稱,涵蓋台南縣[[佳里]]、[[北門]]、[[學甲]]、[[七股]]、[[將軍]]、[[西港]]等六鄉鎮。由於地理位置處西南濱海環境,土壤鹽份高,農作物種植不易,造成居民生活困頓艱辛,長期以來與天爭地,而造就當地居民樂觀奮鬥、豪邁的性格,也讓每個在地人對鹽份地帶別有一番不同的體悟與生命的詮釋。當地居民以[[鹽田兒女]]自稱,並因此教導下一代有著勤奮踏實的精神,於此地也出現了全台聞名的[[台南幫]]。 |
在台南縣北門區有[[鹽分地帶]]之稱,涵蓋台南縣[[佳里]]、[[北門]]、[[學甲]]、[[七股]]、[[將軍]]、[[西港]]等六鄉鎮。由於地理位置處西南濱海環境,土壤鹽份高,農作物種植不易,造成居民生活困頓艱辛,長期以來與天爭地,而造就當地居民樂觀奮鬥、豪邁的性格,也讓每個在地人對鹽份地帶別有一番不同的體悟與生命的詮釋。當地居民以[[鹽田兒女]]自稱,並因此教導下一代有著勤奮踏實的精神,於此地也出現了全台聞名的[[台南幫]]。 |
2007年4月19日 (四) 12:18的版本
Template:一覽表 標頭 Template:一覽表 旗徽 Template:一覽表 政區 縣市 Template:一覽表 地理 縣市 Template:一覽表 氣候 |}
台南縣位於台灣西南部,佔據嘉南平原的大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及行政區劃沿革
區劃
經濟
台南縣的經濟以第一產業為主,盛產水稻、芒果、蓮子、文旦、甘蔗、鳳梨等農作物,另有養殖漁業(虱目魚)與沿海鹽業等,為台灣主要的農漁業生產區。
台南縣政府在多年以前曾計畫引進煉鋼、石化等重工業,其中最著名的開發案就是濱南工業區;但該開發案近年已因環境保護和觀光考量,加上預算問題而遭擱置。
1990年代後期起,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在縣境內設立,本縣乃成為電子、電機等高科技製造業的重鎮。
地理
中西部為鹽水溪、曾文溪淤積平原,近三百年來增加大量土地,平坦適合農作。東部為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分支,有部分丘陵、山地分布。河川東向西流,有多座水庫分布。烏山頭水庫供應台南縣市飲水,曾文水庫可遠供應至嘉義。因為全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暖,冬季偶有大陸冷氣團來犯。
南瀛大地貌最徹底改變的當屬清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的嘉南大水患。此次大水山洪,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臺江及倒風兩大內海,不但使曾文溪改道,鹽水溪南移,更將內海及濱海口全部填成陸地─北從鹽水港、下營茅港尾、荳港到西港、安定港口、永康洲子尾以西全部陸化。今日臺南市安南區及本縣北門區六鄉鎮大部分土地均屬之,也是「鹽分地帶」名稱之來源。
台南縣因歷史因素數度增減領域,最大曾在日治時期涵蓋雲林、嘉義,在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將雲林、嘉義各自恢復為縣,因此台南縣的區域就此固定。現今台南縣以曾文溪將全縣劃分為溪南地區與溪北地區,溪南地區為新豐區與新化區,溪北地區則為北門區、新營區與曾文區。此分區是按日人來台時對台南縣所劃分的五郡沿襲而來。溪南地區接近台南市區,隸屬於台南都會區之內,因而城鄉發達程度略勝於溪北地區,但隨著台南市安南區的發展以及台南科學園區之故,都會區的涵蓋範圍有逐漸往溪北地方移動的趨勢。
在台南縣北門區有鹽分地帶之稱,涵蓋台南縣佳里、北門、學甲、七股、將軍、西港等六鄉鎮。由於地理位置處西南濱海環境,土壤鹽份高,農作物種植不易,造成居民生活困頓艱辛,長期以來與天爭地,而造就當地居民樂觀奮鬥、豪邁的性格,也讓每個在地人對鹽份地帶別有一番不同的體悟與生命的詮釋。當地居民以鹽田兒女自稱,並因此教導下一代有著勤奮踏實的精神,於此地也出現了全台聞名的台南幫。
「溪南地區」
「北門區」:北門鄉、學甲鎮、將軍鄉、佳里鎮、七股鄉與西港鄉。
「新營區」:鹽水鎮、新營市、柳營鄉、後壁鄉、白河鎮與東山鄉。
「溪北地區」
「新化區」:安定鄉、善化鎮、新市鄉、山上鄉、新化鎮、左鎮鄉、玉井鄉、楠西鄉與南化鄉。
教育
- 長榮大學
- 真理大學(麻豆校區) *網址
- 國立台南大學(前身為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 遠東科技大學
- 崑山科技大學
- 臺南科技大學(前身為台南家政專科學校、台南女子技術學院)
- 南台科技大學
-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 致遠管理學院
體育
本縣體育風氣興盛,尤其以棒球最為著名;許多傑出棒球運動員,例如陳金鋒即為本縣出身的選手。台灣青少棒的傳統勁旅,善化國中、善化國小均位在本縣。
交通
鐵路
公路
|
旅遊之南瀛采風
八景十勝
原八景十勝,其中八景包括鹽田曬玉 (七股鹽田)、太康隧道 (柳營綠色隧道)、西口桃源 (小瑞士)、嶺梅映雪 (楠西香蕉山)、曾溪飛鷺 (曾文溪口)、菱田舟影 (官田鄉菱田)、蓮海飄香 (白河蓮花季)、津港蜂炮 (鹽水蜂炮);十勝則是新化浴翠 (新化林場)、尖山煙雨 (尖山埤水庫)、走馬踏青 (走馬瀨農場)、虎埤冷月 (虎頭埤)、南鯤香潮 (南鯤鯓代天府)、臥堤迎暉 (烏山頭水庫)、麻豆迎王 (麻豆代天府)、曾文煙波 (曾文水庫)、關嶺覽勝 (關子嶺溫泉)、寶光聖堂 (南化寶光聖堂)
新八景八勝三園
台南縣旅遊景點原以八景十勝聞名,唯因為諸多因素變遷,2006年台南縣政府從新評定後以八景八勝三園最為主。
- 八景是草山月世界、新化老街、曾文溪口黑面琵麓賞鳥區(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七股潟湖(含鹽場)、梅嶺休閒農業區、菱田舟影、鹽水蜂砲與八角樓、關子嶺(大仙寺、碧雲寺)。
- 八勝為虎頭埤風景區、走馬瀨農場、烏山頭風景區、麻豆代天府與池王府、總爺藝文中心、曾文水庫、南鯤鯓代天府、蓮田飄香。
- 三園為南元農場、尖山埤江南渡假村、烏樹林休閒農場。
文化
南瀛五大香:學甲慈濟宮學甲香、佳里金唐殿蕭壠香、西港慶安宮西港香、麻豆代天府麻豆香、土城聖母廟土城香
鹽分地帶文學:「鹽分地帶」已成為台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名詞。最早出現於民國21年(1932),由吳新榮、郭水潭所組成的「佳里青風會」,逐漸凝聚起藝文風氣。從「鹽分地帶」創作的文章無意間流露出一份鹹、澀、苦等滋味,帶著濃烈的鹽分情調,充分反映出本土濃厚的鹽鄉風情。由於有別於一般坊間的文藝愛情、科幻小說,而被稱為「鹽分地帶文學」,在臺灣文學界則稱為「鹽分地帶派」;鹽分地帶文學發展在台灣現代文學的里程上也佔有不可忽視的文學地位。
本縣出身的名人
- 連橫(學者)
- 余清芳(抗日領袖)
- 楊逵(文學家)
- 吳三連(民意代表、公職人員、台北市長、企業家)
- 黃朝琴(台北市長、省議會議長、一銀台銀董事、聯合國中華民國代表)
- 侯雨利(台南幫領導人)
- 吳修齊(台南幫領導人)
- 吳尊賢(台南幫領導人)
- 高清愿(台南幫領導人、企業家)
- 吳清基(教育家)
- 劉吶鷗(文學家)
- 李張瑞(筆名利野倉,作家)
- 吳新榮(作家)
- 郭水潭(作家)
- 蘇新(作家)
- 阿盛(楊敏盛)(文學家)
- 顏水龍(藝術家)
- 陳唐山(政治運動者、臺南縣長、外交部長)
- 鄭自財(政治運動者)
- 翁倩玉(歌手)
- 楊松弦(運動員)
- 陳水扁(律師、民意代表、臺北市長、總統)
政治
歷任縣長
- 第一任、二任:高文瑞
- 第三任、四任:胡龍寶
- 第五任:劉博文
- 第六任:劉博文、金駱(代理)
- 第七任:高育仁、李悌元(代理)
- 第八任、九任:楊寶發
- 第十任、十一任:李雅樵
- 第十二任、十三任: 陳唐山
- 第十四任、十五任:蘇煥智
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
- 8席
|
|
- 備註:本區應選八席,有婦女保障名額一席。第八高票者為郭添財,但因前八高票中無女性,因此由女性參選人中之最高票(即第九高票)葉宜津當選。
外部連結
这是一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