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本土運動:修订间差异
修正筆誤 |
|||
第1行: | 第1行: | ||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6-02-12T03:43:23+00:00}} |
{{Original research|time=2016-02-12T03:43:23+00:00}} |
||
{{Refimprove|time=2016-02-12T03:41:26+00:00}} |
{{Refimprove|time=2016-02-12T03:41:26+00:00}} |
||
'''香港本土化運動'''({{lang-en|''' |
'''香港本土化運動'''({{lang-en|'''Localism in Hong Kong'''}})是指[[香港]]強調[[本土化|在地]]的歷史、地理、文化、及[[香港主體性|主體意識]]的一種[[社會運動|運動]],以發揚[[香港文化|香港本土文化]]和文化層面的[[去殖民化]]為主要宗旨。另一方面,反對者指稱該運動事實上是一種「[[去中國化]]」,認為其目的是想促使香港從基本的[[中華文化]]社會根源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並常將其與[[香港獨立運動]]相提並論。 |
||
==歷史背景== |
==歷史背景== |
||
第27行: | 第27行: | ||
==參見== |
==參見== |
||
* [[本土派]] |
* [[本土派 (香港)|本土派]] |
||
* [[本土化]] |
* [[本土化]] |
||
* [[香港文化]] |
* [[香港文化]] |
2016年3月22日 (二) 23:08的版本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6年2月12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2月12日) |
香港本土化運動(英語:Localism in Hong Kong)是指香港強調在地的歷史、地理、文化、及主體意識的一種運動,以發揚香港本土文化和文化層面的去殖民化為主要宗旨。另一方面,反對者指稱該運動事實上是一種「去中國化」,認為其目的是想促使香港從基本的中華文化社會根源脫離中國文化的影響,並常將其與香港獨立運動相提並論。
歷史背景
在英治時期,1970年代香港的本土化運動是為中文能享有官方語言及文字的地位,爭取中文合法化。引發香港當代史上首次維護中文的運動,名為中文運動。
社會運動的層面
意識型態層面
意識形態是反共產主義,特別是拒絕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管治,認為其與前英國的殖民統治一樣皆是殖民者,利用香港新移民大舉移入香港形成新香港人進行「換血」,並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港共)實只是中國在香港管治的傀儡政權,僅代表中共行使及執政,所作所為並不代表香港人的價值觀。
族群認同層面
圍頭人和客家人為最早居住於香港,被視為香港最早的原居民。香港開埠後,陸續有廣東商人南下貿易,加上咸豐年間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大批流民來到香港。清末,革命黨人逃避追捕至香港。1950-1970年代,逃港人口大量進入香港市區。香港人不取決於種族、膚色或者國籍,狹義為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即享有香港居留權的香港永久居民;在法律上,則無定義。香港人口包括不同祖籍及民族,少數族裔人士為數亦不少,是一個人口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兼容多元文化的社會。
華人佔香港人口約94%。華人主要是1930年代至1990年代初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的人士及其後裔,亦有一些漁民和一直居住在現時新界地區的新界原居民。
2013年6月的結果认为,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香港人」的比率,都比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中國人」的比率高,大約有28至38個百分比的差距。年齡未及三十歲的被訪者,差距則達到60至72個百分比之間。以整體樣本計,巿民自稱為「香港人」或「廣義香港人」(包括「香港人」或「中國的香港人」)的比率,都上升至九七回歸以來的新高。若10分代表絕對認同,0分代表絕不認同,5分代表一半半,香港民眾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Strength Rating)是8.13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身分的認同感只有6.11。總體來說,巿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感上升,而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感則下跌至1997年以來新低。
另外,香港學者孔誥烽分析,以往香港从传媒到市民,谈到台湾政治,几乎都是国民党的支持者。但近来愈来愈多年轻人留意到民进党的本土论述。孔诰烽举例,二零一二年台湾总统大选时,他自己的朋友明显倾向绿营。到台湾观选的学者和观察家,只有年纪大的才会去国民党的场子,年轻人都往蔡英文的造势晚会跑。对于中港冲突的根源,孔诰烽认为是香港中联办过度介入香港事务。中央有什么要求是通过特区政府执行,是中联办直接和特区政府各级官员接触。[1]
文化層面
堅持使用正體中文及粵語,拒絕使用簡體中文及普通話,使用正體中文以及用粵語溝通是代表香港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