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圍魏救趙: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Ermite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Ermite留言 | 贡献
第11行: 第11行:


==典故==
==典故==
來自[[孫臏]]救[[趙國|趙]]的故事。{{main|桂陵之战}}
來自[[孫臏]]救[[趙國|趙]]的故事。{{main|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战国]]时期,[[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2007年4月24日 (二) 05:37的版本

圍魏救趙兵法三十六計的第二計。

原文為:「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此計的意思是攻打正面強大集中的敵人,不如退到敵人虛弱的後方,然後利用敵人的精銳去攻打別的國家,當兩軍相持不下時,趁機攻佔敵方的本土,迫使敵人退兵或分兵,然後尋找機會,消滅敵人。孫臏選用此計,既救了趙國,又重創龐涓

注釋

  • 共敌不如分敌: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 敌阳不如敌阴: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按語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築堰。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典故

來自孫臏的故事。

战国时期,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