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盧釗: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Antigng-bot留言 | 贡献
replace template
添加{{copyedit}}标记到条目
第1行: 第1行:
{{copyedit|time=2016-07-16T03:01:27+00:00}}
{{Infobox_Person
{{Infobox_Person
|name = 盧釗
|name = 盧釗

2016年7月16日 (六) 03:01的版本

盧釗
性别
职业政治人物
活跃时期20世纪
政党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信仰三民主义

盧釗乃国民党20年代初期北京地区的负责人之一,负责成立组织和招募党员;在国民党的各种档案中,关于记载也是少之又少,與張繼反對聯俄容共,指稱李大釗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为“首鼠两端”、“骑墙人”[1]

生平

民初在北京,国民党因北洋軍閥,所以力量非常脆弱,除了在国会及新闻界有国民党人零星的活动外,并没有建立起党组织。1918年以后,卢钊在北京设立“壬戌俱乐部”与“中社”两个小团体。这是1917年护法运动以来,国民党首次在北方成立的外围组织。但直到1920年,加入两个团体的人数并不多。卢钊在向上海国民党本部报告这两个团体的信函(档案号:环09149.1)中提到:钊自七年,同卢君锡卿护法失败来京以后,目睹北京本党凋落情形,即欲联合同志宣传党义……党部初基计三十四人,至今仅余十四,余均以态度未明见摒……

1921年1922年6月间,孙中山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主持广东革命政权上,未能顾及北方党务。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兵变,孙中山被迫避居上海。9月,孙中山在上海召开会议,宣布“改进”国民党,“谋求党务之改进与发展”。与此同时,国会在北京复会,国民党员开始纷纷北上。所以,1923年后,国民党在北京的党务发展较快。

国民党人在北京的活动,主要在两个领域:国会和北京各大学。在北京各大学的学生中发展党员,主要由谢持邹鲁等人负责。他们以“中社”为国民党外围组织,发展较为迅速。邹鲁晚年在回忆“中社”发展情形时说:“在这个时期里,除了出席国会外,又和谢持先生做扩展党务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联络北京各大学的青年学生,向他们宣传本党的主义,并先后介绍他们入党……”

李大钊领导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党又还组建了另一个青年组织——北京与天津的青年国民俱乐部,力争在青年人中发展成员。盧釗於是于1923年3月在北京北新华街41号,创建了“民中俱乐部”,宗旨为“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讨论政治问题”,成员“以本党纯粹党员组织之”。这里所说的“本党纯粹党员”,是指具有国民党一党党籍的党员,对于新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即所谓的“跨党分子”,坚持采取排斥立场,其简章第二十一条就规定:“确有二重党籍经人揭发者”,即予以除名。

1923年5月29日,国民党北京地区党务负责人卢钊给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部长孙镜的信 (档案号:环09147),其中主要说:……顷闻党部有委任李君大钊为北京支部长之说……窃以直省支长早经先生令委溥公办理,群情爱戴,同志尊崇。李君大钊本非我党信徒,其于共产方面与陈独秀号称“南陈北李”,考其议论亦与我党主张立于作对地位,所以加入吾党者,不过假藉声威自厚实力(彼等目的可于《向导》中窥见)。今一旦以支部重权授非素信之人,于李君则诚有利矣,试问所招党徒,谁复能为吾党尽死力者,将来自成李君之共产党,于我党发展转多妨碍。钊忧患余生,以为北部党务当由溥公及本党声望素著之健全分子主持,不宜遗弃元老,委之首鼠两端之李大钊氏……立此骑墙人旗帜之下,以为党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