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球: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
第5行: | 第5行: | ||
}} |
}} |
||
'''躲避球''',又稱為'''鬥球''',是一種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場地分成內外場,內場為20公尺長,10公尺寬之長方形,兩長邊中點畫一條為中線,用以區隔兩隊球員。每隊外場位於對方內場後半段外圍寬度3公尺之「凹」形區域內,內場有一面,外場有三面,可自由分配在外場各面的人數。比賽時每隊出場12名隊員,分居於內、外場,其中外場人數至少一人以上<ref>[http://sfs.jxes.tc.edu.tw/teach_data/browse.php?dataid=49 《十二人制躲避球規則簡介》,林俊傑]</ref>。 |
'''躲避球''',又稱為'''鬥球''',是一種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場地分成內外場,內場為20公尺長,10公尺寬之長方形,兩長邊中點畫一條為中線,用以區隔兩隊球員。每隊外場位於對方內場後半段外圍寬度3公尺之「凹」形區域內,內場有一面,外場有三面,可自由分配在外場各面的人數。比賽時每隊出場12名隊員,分居於內、外場,其中外場人數至少一人以上<ref>[http://sfs.jxes.tc.edu.tw/teach_data/browse.php?dataid=49 《十二人制躲避球規則簡介》,林俊傑]</ref>。 |
||
[[File:DbbField.svg|thumb|躲避球場地示意圖]] |
[[File:DbbField.svg|thumb|台灣與日本的躲避球場地示意圖]] |
||
[[File:USMC-080816-M-9999S-028.jpg|缩略图|躲避球的 |
[[File:USMC-080816-M-9999S-028.jpg|缩略图|美式躲避球的用球]] |
||
[[File:USMC-11121.jpg|缩略图| |
[[File:USMC-11121.jpg|缩略图|接下攻擊方的球而取得攻擊權是遊戲中高難度動作]] |
||
比賽的目的是擲球攻擊對方內場球員,若擊中身體而未被該名球員或其內場隊友用手接住,該名球員即告出局而需移至外場。若該次出局係由攻方外場球員擲球達成,則該名外場球員可選擇是否進入內場。每局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內場人數多者為勝,外場人員攻擊得分後,也可以回到內場中。若比賽時間尚未結束,而其中一方內場球員已經全部出局,則該局判對方勝。最終獲得較多勝局者,贏得該場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或五戰三勝制。 |
比賽的目的是擲球攻擊對方內場球員,若擊中身體而未被該名球員或其內場隊友用手接住,該名球員即告出局而需移至外場。若該次出局係由攻方外場球員擲球達成,則該名外場球員可選擇是否進入內場。每局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內場人數多者為勝,外場人員攻擊得分後,也可以回到內場中。若比賽時間尚未結束,而其中一方內場球員已經全部出局,則該局判對方勝。最終獲得較多勝局者,贏得該場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或五戰三勝制。 |
||
2016年8月9日 (二) 17:31的版本
躲避球,又稱為鬥球,是一種由兩隊參與的球類運動。場地分成內外場,內場為20公尺長,10公尺寬之長方形,兩長邊中點畫一條為中線,用以區隔兩隊球員。每隊外場位於對方內場後半段外圍寬度3公尺之「凹」形區域內,內場有一面,外場有三面,可自由分配在外場各面的人數。比賽時每隊出場12名隊員,分居於內、外場,其中外場人數至少一人以上[1]。
比賽的目的是擲球攻擊對方內場球員,若擊中身體而未被該名球員或其內場隊友用手接住,該名球員即告出局而需移至外場。若該次出局係由攻方外場球員擲球達成,則該名外場球員可選擇是否進入內場。每局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內場人數多者為勝,外場人員攻擊得分後,也可以回到內場中。若比賽時間尚未結束,而其中一方內場球員已經全部出局,則該局判對方勝。最終獲得較多勝局者,贏得該場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或五戰三勝制。
躲避球運動起源於英國,1900年左右隨著歐洲移民帶入而盛行於美國。1902年,日本留美歸國學人將其引進日本,於1913年起被列為日本學校體育教材,隨後並推廣至鄰近亞洲各國[2]。
由於躲避球的攻擊對象是人體,往往被視為高壯者欺負弱小者的工具;再加上沒有護具,有安全上的顧慮,容易造成身體上的挫傷或是撞擊傷害。在美國有些州就立法禁止。為了改善此一問題,躲避球的球壓和球體硬度都已大幅調整,變得柔軟許多,避免造成傷害。[3]。
躲避球已在台灣有全國賽,贏的國小可以得到龍鳳旗插在校內一年,連贏三年可以永久保存龍鳳旗,且贏得第一還可以到別的地方參加比賽(大多是香港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