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沙書院:修订间差异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8行: | 第8行: | ||
| principal = 唐煥星先生 |
| principal = 唐煥星先生 |
||
| enrollment = 約2000人 |
| enrollment = 約2000人 |
||
| free_label3 = 录取率 |
|||
| free_text3 = 29% |
|||
| faculty = 86 人 <ref>{{cite web |url=http://stu.lasalle.edu.hk/0708/show.php?id=staff_teachingstaff |title= 喇沙書院校網 |accessdate=2009-03-16 |work= |publisher= |date= }}</ref> |
| faculty = 86 人 <ref>{{cite web |url=http://stu.lasalle.edu.hk/0708/show.php?id=staff_teachingstaff |title= 喇沙書院校網 |accessdate=2009-03-16 |work= |publisher= |date= }}</ref> |
||
| religion = [[天主教]] |
| religion = [[天主教]] |
2016年11月5日 (六) 20:22的版本
喇沙書院 La Salle College | |
---|---|
地址 | 香港九龍仔喇沙利道18號 |
邮政编码 | info@lasalle.edu.hk |
类型 | 補助中學 主要教學語言為英語 |
宗教背景 | 天主教 |
隶属 | 喇沙會 |
创办日期 | 1932年 |
创始人 | 艾瑪·撒隆 |
校長 | 百德修士(Rev. Bro. Patrick Tierney) |
教師人數 | 86 人 [1] |
学生人数 | 約2000人 |
校园面积 | 28,000 平方米 |
校訓 | 克己復禮 (Fides Et Opera) |
校色 | 紅色 紫色 白色 |
校刊 | 《The Lasallite》(校刊)、 《The Lasallian》(校報) |
電話號碼 | (852) 23387171 |
传真號碼 | (852) 23362586 |
学校网址 | http://www.lasalle.edu.hk |
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是香港一所位於九龍城區的男子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於1932年創立,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
歷史
成立與初期發展
1917年,聖若瑟書院的修士在漆咸道設立了一所小學。當時,九龍發展迅速,對學位的需求急增。校長艾瑪·撒隆修士 (Brother Aimar Sauron) 認為需要在九龍興建一座新的校舍。1920年代末,他在九龍仔界限街購置了一塊土地,作為發展新校舍之用。
1930年11月5日,港督貝璐爵士 (Sir William Peel) 為新校舍奠基。1931年12月3日,校園的設施已經足夠容納八班,共303名學生。當時學校由聖若瑟書院的五位修士和漆咸道學舍的四位輔助教師共同管理。
1932年1月6日,學校正式開幕,由七位修士共同管理。艾瑪修士成為首任校長。幾天後,40名學生開始在校舍西翼寄宿。當時學校有14班,共540名學生。當中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擁有歐洲(尤其是葡萄牙)血統。[來源請求]
其後七年,學校在艾瑪修士的管理下蓬勃發展。學生在大學入學試取得優秀的成績。數個實驗室、四個網球場和一座標準足球場相繼落成。校方並於校園內豎立一座聖約翰·喇沙的塑像(保留至今)。學生人數於1935年增至805人,至1939年更達106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嚴重影響學校的運作。香港政府徵用了校舍作為軍事監獄,後來改為醫院。修士在街道對面建立了臨時教室,早上繼續教學,下午則到醫院提供協助。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日軍接管了校舍,驅逐修士,將校舍變為倉庫。當時香港食物短缺,港日政府鼓勵市民離開香港,一些修士因此於戰時避居越南。學校創辦人兼首任校長艾瑪修士於1945年在越南去世。
1946年,戰事結束,加斯恩修士 (Brother Cassian Brigant, OBE) 開始籌劃重開學校,並很快地錄取了600多位學生。香港政府及英軍卻於1949年再次徵用校舍,成立第33綜合醫院。學校唯有遷移到何文田巴富街的臨時校舍。雖然當時學校遇到不少困難,但教學並沒有受到嚴重的影響。
為了紀念艾瑪修士和加斯恩修士對學校作出的傑出貢獻,學校分別以兩位修士的名字來命名於2006年開幕的兩座新翼。
戰後發展
1956年,菲力士修士 (Brother Felix Sheehan) 接任校長。1959年8月1日,他從英軍方面取回校舍。此後,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學校分成中學和小學兩部分。1957年,喇沙小學成立,由彭亨利修士 (Brother Henry Pang) 擔任校長。
1978年,校長賴斐爾修士 (Brother Raphael) 和其他修士商量後,認為舊校舍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由於全面翻新耗費龐大,因此修士們決定拆除舊有的校舍,重建一座設施現代化的新校舍。為了籌措重建資金,校方把一部分土地賣給了地產發展商長江實業,建成包括碧華花園在內的一些私人住宅,因此新校園的佔地比以往減少。[2][3]重建其間,教學活動繼續進行。1982年,喇沙書院金禧紀念。同年2月19日,新校舍由港督麥理浩勳爵主持開幕。
新校舍樓高七層,可以容納超過1800名學生。校舍作四方城設計,分東南西北四座,中央建有花園和籃球場。花園裡面放置了一座本來豎立在舊校舍門口的火炬型石雕。所有房間都裝設有中央空調和雙層玻璃窗,以減低往來鄰近啟德機場的飛機所發出的噪音。除了課室之外,新校舍提供了大量進行學術和課外活動所需的設施,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綜合科學實驗室各兩個、一大一小的兩個演講廳和其他多用途活動室。此外,是次重建擴充了不少運動場地:包括一個全天候400米田徑場(六線),一個標準人造草地足球場,一個奧林匹克標準50米室外游泳池,一個網球場,一個排球場,兩個室外籃球場,一個健身室,兩個壁球場,並有一個體育館,可以用作籃球場、排球場和羽毛球場。體育館的看台長廊還可以用作乒乓球室及考場。這些設施主要由兩任校長朱永斌修士 (Rev. Brother Alphonsus Chee) 及譚瑪士修士 (Rev. Brother Thomas Lavin) 主導發展。
興建喇沙書院夜校
事緣1964年,喇沙書院之學位需求殷切,賀文修士逐創辦夜校以應學子之需,以位於九龍喇沙利道的喇沙書院作校址。惟夜校條例限制頗多,賀文修士乃接受香港慈善家陳瑞祺先生之兒子陳經輪先生之捐助建校,並於1968年在採石山開始興建新校。1969年9月3日遷入位於採石山常和街4號的校舍,易名 陳瑞祺(喇沙)書院 。1970年2月12日正式開幕。學校現為日校,是香港其中一所英文津貼男子中學。
近年發展
由於學校的設施遠多於香港一般標準中學,香港政府並不為維護這些設施提供額外資助。為了維修及更新這些設施,校方常常需要籌措大量資金。有見及此,校長Brother Francis O'Rourke和舊生於1992年成立了喇沙基金(La Salle Foundation),協助校方處理有關資助設施維護的問題。
為了加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家長教師會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於1995年1月成立。家教會舉辦很多活動,例如閱讀會,中一新生適應週、春茗、(內地及外地)教育機構參觀交流和舊生分享演講等,構成學校生活極重要的一部分。這些活動都很受學生歡迎,當中不少更是由學生作為中堅分子協辦籌劃的。很多家長都是喇沙書院的舊生,他們因著這些活動和學生接觸頻繁,對於推廣學校的傳統文化和建立對學校的歸屬感,起了很大的作用。
1996年9月,學校的田徑場和足球場急需重新鋪設。喇沙基金在家長教師會的協助下,籌得超過五百萬港元,並得到香港賽馬會捐助同等的金額。重鋪計劃於1998年10月完成,設施改名為喇沙書院·香港賽馬會田徑及足球場。
1998年12月,學校主辦了第三屆亞太區喇沙會教育會議,接待約130個與會者。是次會議決定成立香港喇沙會辦公室,以譚瑪士修士為召集人,聯繫喇沙會在香港成立的各個機構及其成員。2004年12月,超過150名喇沙會修士和學生來到香港參加第七屆亞太區喇沙青年會議。是次會議由校長譚瑪士修士主持,主題是「共同以信仰帶出服務」。
2004年夏天,學校開始進行校舍改善工程,兩座新翼於2005年落成,以學校兩位前修士校長艾瑪和加斯恩命名。這次工程為學校增添了32間課室,包括一個大型電腦室和一個多媒體學習中心。
首位非修士校長
一直以來,學校的校長都由喇沙會修士擔任。在香港修改了相關的教育法例之後,中學校長必須於六十歲卸任。[4]然而,近年喇沙會的修士多被派往發展中地區協助當地的教學工作,導致已發展地區,如香港,缺少適合擔任校長的年輕修士。[來源請求]2004年,年屆退休之齡的譚瑪士修士卸任後,校長一職由校友劉煒堅博士出任。學生和舊生對校方安排非修士擔任校長反應不一。
2006年6月27日,劉煒堅博士於學校網站上宣佈,因私人理由辭去校長一職,由2006年8月31日起生效。懸空的校長一職由當時其中一位副校長王仁傑先生署任,校方同時開始公開招募校長。2007年3月16日,王仁傑先生正式被委任為校長,至2010年8月31日退休。
校長一職於2010年9月1日起由賀敬修士(Brother Steve Hogan)擔任。賀敬修士並在 2016年 8月 31日奉喇沙會命令回到澳洲,新校長由前副校長唐煥星接任。
學校組織
喇沙書院舊生會(LSCOBA)由世界各地的喇沙書院校友所組成。校友來自社會各個階層,是支持學校的重大力量。多年來,舊生會多次為學校籌集經費,以改善校園環境。校友並以喇沙書院為中心,建設了一個廣闊的人才網絡。透過與學生不斷交流,提升學校的教育質素。截至2010年4月21日,舊生會有會員6050人。
喇沙書院學生會(LSCSA)由學校的所有學生所組成,是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校內學生組織。
學生會奉行民主選舉制度,以內閣為單位,七名內閣成員由二年級或以上的學生以一人一票的方式選出。此制度與普遍學生會由老師挑選,或由學生選出個別內閣成員不同,肯定了學生會的自主和認受性,同時確保內閣成員施政理念一致。學生會由六個部門組成,各部門均有數十名低年班同學及約十五名高年班同學協助部門主席,處理日常事務及舉辦各項活動的需要。因此,每屆學生會的工作人員人數超過三百人。
- 秘書處(The Secretariat,SEC),主理對外事務及統籌內閣運作,並負責學生會各項活動的公共關係及場地設計,同時製作學生會產品如領帶夾、T-shirt、風褸、文件夾、電話繩、記事本等;
- 財務委員會(Finance Committee,FC),負責制訂年度預算及處理學生會的各項收入和支出;
- 班代表部(Class Representative Board,CRB),負責代表學生會與學生溝通,與校內各班代表舉行每週會議,照顧學生福利及籌辦聖誕舞會,並負責管理學生証;
- 會社統籌部(Clubs Coordinating Board,CCB),負責監察校內各個學會及籌辦大部分學生會的大型活動,例如天才表演;
- 紀律部(Discipline Board,DB),負責協助訓導主任維持學生紀律;
- 印務部(Publications Board, PB),出版校報Lasallian Newsletter,並舉辦活動鼓勵閱讀及照顧同學應付公開考試的需要。
學生會每年都會舉辦各項活動,當中包括天才表演(Talent Quest),喇沙學生論壇(Lasallian Forum),聖誕聯歡日(Christmas Gathering),聖誕舞會(Christmas Ball)及喇沙節(Lasallian Festival),亦時辦公益籌款活動。
另外,一些為廣泛學生使用的設施也設有自治組織,如資訊科技部、校園電視、校園電台、圖書館部等。它們負責維護相關設施和為學生提供協助。不少自治組織有很高的決策權,教師只擔任顧問角色。學生會和自治組織的成員都在領帶上佩有特定的徽章。
喇沙書院是香港不設社制的中學之一,目的是令學校更團結,故此在陸運會及水運會時只會有班際比賽,而不會有社際比賽。
學校成就
喇沙書院被視為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各項成績甚為優異。
學業成績
1993年,喇沙書院出產了全港第一個文科十優生。南華早報以「Arts Student Makes History」為題報導。
2001年,四名喇沙書院的學生於香港中學會考中取得十優的佳績。2003年,喇沙書院的學生取得香港數十年會考史上單一學校最多優的紀錄,達501個。2005年,三名喇沙書院的學生在會考中取得十優的成績,另有六名學生取得九優或八優佳績。全校共有二十八位同學有資格參加優先錄取計劃。
在2007年香港中學會考中,有三名喇沙書院的學生取得十優(八優及兩個5*),三人取得九優,另六人取得八優的成績,全校共取得472個優(包括中文及英文科的最高等第5*)。全校共有三十六人取得參加優先錄取計劃(Early Admission Scheme)的資格。在2008年香港中學會考中,有四名喇沙書院的學生取得十優(八優及兩個5*),連續兩年成為該年全港之冠。
喇沙於歷屆香港中學會考出產了 27 位十優狀元,1987 年為首屆可報考十個科目,最後一屆會考為2010年。
- 4位狀元: 2001(陳冠衛,何思朗,麥凱鈞,鄧軒倡), 2008(利雋文,黃達燊,黃昇鴻,林智衡)。
- 3位狀元: 2005(任子韜,鍾文浩,阮家駿), 2007(吳偉星,姜必楷,黃松柏)。
- 2位狀元: 1991, 2000, 2010(郭凱傑,林凱健)。
- 1位狀元: 1993(潘天偉), 1994(蒲得志), 1999, 2003(何沛峰), 2004(林上行), 2006(陳君洋), 2009(陸琛健)。
課外活動
喇沙書院也曾在校際文化和運動比賽中奪得獎項。其中勝出過聯校中文辯論比賽十次,奪得香港數學競賽冠軍八次,香港電腦奧林匹克競賽學校大獎五次,都是學界的紀錄。喇沙書院的學生也踴躍參加演說、戲劇、音樂等文化演出和比賽。
運動方面,喇沙書院在田徑(1939年首奪冠軍;1950-1951年獲「非正式」港九區大滿貫,因當時未有全場總冠軍)共獲得十六次總冠軍,而且於2011-2012年首度包辦甲、乙、丙三個年齡組別冠軍,獲得首個大滿貫);在羽毛球曾於1993-1994、2003-2004及2004-2005年的九龍區校際羽毛球比賽三度獲得大滿貫。在射箭、籃球、越野跑、劍擊 (2005-2012年總冠軍)、足球(1947-1949年獲港九區大滿貫、1972-1973年、1986-1989年獲九龍區大滿貫、1980-1990年總冠軍) 、曲棍球、壘球、壁球、游泳、乒乓球(2000-2007年總冠軍)、網球、排球(1985-1986年獲九龍區大滿貫)、保齡球(2010年組隊,2013年首次奪冠)等體育項目的校際競賽中,喇沙書院也曾經奪得總冠軍。
奧米加玫瑰碗及後繼的中銀香港紫荊盃是頒授予參與特定體育項目整體成績最優秀的香港及九龍區中學的獎項。喇沙書院曾奪得上述獎項共二十六次(1974-1991年,1993-1994年,1999-2007年),而宿敵拔萃男書院只有二十四次掄元紀錄。
音樂方面,喇沙書院的樂團亦屢獲殊榮。在音樂事務處所舉辦的香港青年音樂匯演,管樂團四次奪得高級組金獎,並於優勝樂團決賽中四奪中學組全場總冠軍(2010、2012、2013、2014),而連奪三屆總冠軍的成就(2012、2013、2014),使通利盃獲永久保存於校內;中樂團更於中學C組(46-90人)組別奪得八連金(2008-2015);弦樂團則三度獲金獎(2010、2013、2014);而交響樂團亦四度獲得金獎(2010、2012、2013、2014)。喇沙書院更曾三度達成「大滿貫」成就(交響樂團、管樂團、中樂團、弦樂團均取得金獎;管樂團加冕全場總冠軍)(2010、2013、2014)。
在香港校際音樂節中,喇沙書院同樣成績彪炳。管樂團四度奪得高級組冠軍(2010、2012、2013、2014)、三奪高級組亞軍(2011、2015、2016);中樂團亦四度加冕高級組冠軍(2009、2013、2015、2016);交響樂團則於2011及2015年獲得高級組季軍,及於2014年獲亞軍。童聲合唱團、高級合唱團在2013和2016年的香港校際音樂節中取得所屬組別的冠軍、而風琴合奏隊亦於2013年取得所屬組別的冠軍。喇沙書院在2013年舉行了第一次喇沙舊生周年音樂會,演出非常成功。
2016 第六屆仁濟慈善遙控模型車格蘭披治賽(學界邀請賽)冠軍 2015 遙控新一代挑戰賽冠軍
為慶祝創校70週年,1932位學生、舊生、家長及老師在2002年2月3日於喇沙書院田徑場上「大環抱」,打破最多人同一時間互攬腰間的紀錄,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環抱一家親」。[5][6]
傳統
舊生領帶
中六的學生可以佩戴「舊生呔」——一條繡滿校徽圖案的領帶,有別於一般紅色和紫色斜線相間的校服領帶。
打氣支持
在大型的校際運動比賽中,特別是每年三月於灣仔舉行的學界田徑錦標賽,某些年級的學生不用上課,改為到灣仔組成龐大的支持團隊。學生由學生會內閣成員率領叫喊口號,誦唱校歌和其它鼓勵歌曲,揮動校旗,以鼓舞田徑隊的士氣。很多學生和舊生都耳熟能詳的口號包括 「喇沙精神,不死靈魂,田徑場上,再起風雲,喇沙田徑,上下一心,真材實料,不假外求」,「La Salle spirit; never say die」和「Be calm and do your best; that's all La Salle requests」。
學生會又會設計各式各樣的橫幅、傳單和貼紙,於校內及場內展示和派發给學生。
如下的為最著名和最常用口號:
Lead: Come on Lasallians, Gimme an L Response: L Lead: S Response: S Lead: C Response: C Lead: Altogether Response: LSC Lead: Louder Response: LSC Lead: Louder Response: LSC Lead: I can't hear you Response: LSC Lead: They can't hear you Response: LSC Lead: For the loudest one Response: LSC Lead: For the last time Response: LSC
另外一句,比較近年創作的是:
This is La Salle! Mighty Mighty La Salle! Everybody go! People want to know! Who we are! So we tell them! We're Lasallians! We're Lasallians! We're Lasallians! We're Lasallians! Mighty Lasallians!
祈禱活動
學生保留每天祈禱的傳統。每個上課天,學生分別於上課前、小息後和午飯後祈禱三次。禱告由老師或值日生帶領,頌唸天主經或聖母經等經文,並於最後加上喇沙會學校特有的一節:
- 領:Saint John Baptist de La Salle, (聖若翰喇沙,)
- 答:Pray for us; (為我等祈;)
- 領:Live Jesus in our hearts, (耶穌活在我們心中,)
- 答:Forever! (直到永遠。)
這二頌二答,是所有喇沙會學校的學生和舊生都知道的,也常常出現在他們的聚會之中。
歷任校長
- Rev. Bro. Aimar Sauron, FSC (1932-1944)
- Rev. Bro. Cassian Brigant, OBE, FSC (1946-1947)
- Rev. Bro. Patrick Toner, FSC (1947-1956)
- Rev. Bro. Felix Sheehan, FSC (1956-1966)
- Rev. Bro. Casimir Husarik, FSC (1966-1971)
- Rev. Bro. Raphael Egan, FSC (1971-1984)
- Rev. Bro. Alphonsus Chee, FSC (朱永斌修士)(1984-1990)
- Rev. Bro. Francis O'Rourke, FSC (1990-1998)
- Rev. Bro. Patrick Tierney, FSC (1998-2000)
- Rev. Bro. Thomas Lavin, FSC (2000-2004)
- Dr Paul Lau Wai-keen (劉煒堅博士)(2004-2006)
- Mr Wong Yen-kit (王仁傑先生)(2006-2010)
- Rev. Bro. Steve Hogan FSC (2011-2016)
- Mr Tong Wun-sing (唐煥星先生) (2016-)
校歌
喇沙書院校歌原來是英文版,後來,舊生黃霑博士為中文譯詞。時至今日,學生和舊生還是比較常用英文版校歌。
正歌1: Boys of courage, boys of daring. Full of manliness and will. Spirit nought for danger caring, Heart to conquer every ill.
副歌: We are sons of La Salle everyone, And no matter where we go, High aloft her flag we will hold and strive that her fame may grow.
正歌2: There are famous schools in plenty, With their heroes by the score, And they flourish high and mighty, But La Salle is something more.
正歌3: From the lofty station pointing, To the sky's majestic dome, She would have us ever minding, That above is our true home.
正歌4: Come whatever kind of weather, Come the stormy days along; When the old boys get together, They will always sing this song.
班別架構
- 中一至中六:各7班(A-G)
出版刊物
- The Lasallite(喇沙校刊)
- - 年刊
- - 喇沙書院編輯部 (La Salle College Editorial Board) 出版
- Lasallian Newsletter(喇沙月報)
- - 校報
- - 喇沙書院學生會印務部 (Publications Board) 出版
著名舊生
- 政界/公共事業界
- 曾俊華(大紫荊勳賢,JP) - 財政司司長
- 陳祖澤(G.B.S.,JP) - 前副布政司、前副教育統籌司、前工商司、前庫務司、前九龍巴士董事長、前香港賽馬會主席 (F.6-7)
- 施祖祥(G.B.S.,JP) - 前憲制事務司、前公務員事務司、前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
- 吳榮奎(G.B.S.,JP) - 前政制事務局局長、前運輸局局長,現任香港公務員敘用委員會主席
- 張鑑泉(已歿)(OBE) - 前立法局議員
- 羅保爵士(Sir Roger Lobo)(CBE) (已歿)- 前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信德集團獨立非執行董事
- 陶君行 - 前黃大仙區議員,前社會民主連線主席
- 程張迎(M.H.) - 沙田區區議員(民主黨)、拔萃男書院教師、前區域市政局議員
- 沙利士(Arnaldo de Oliveira Sales)(大紫荊勳賢,JP)- 前市政局主席、前香港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
- 張有興(CBE,JP) - 前市政局主席
- 李宗德(S.B.S.,JP) - 第九、十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和富慈善基金主席
- 徐家傑 -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地區董事局副主席,前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副處長,第三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 郭必錚(M.H.) - 觀塘區區議員(民建聯)
- 王敏剛 - 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 譚國僑(M.H.,JP) - 前深水埗區議員(民協)
- 陳百里博士 -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前香港觀塘區議會坪石區議員(民建聯)
- 郭榮鏗 - 立法會議員(法律界)
- 盧偉聰 - 警務處處長
- 商界
- 蒙民偉(已歿)(G.B.S.) - 信興集團主席兼董事長,慈善家
- 蘇澤光 - 前電訊盈科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前地鐵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現任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
- 周文耀(G.B.S.,JP) - 前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
- 鄭明訓 - 前領展主席、前英之傑太平洋有限公司主席
- 葉克勇 - 中華網首席執行官、香港中文大學敬文書院主要捐獻人
- 王賜豪(B.B.S) - 同珍集團主席
- 王冬勝 - 滙豐控股亞太區行政總裁;首個簽名出現在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紙幣上的銀行管理人員
- 呂耀華 - 嘉華地產董事總經理
- 胡亮明 - 菱電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 黃岳永 - 謝瑞麟珠寶(國際)有限公司副主席、企業發展總裁
- 馬鴻銘(B.B.S.) 達成集團執行董事、佳寧娜飲食集團董事總經理及執行董事、前東華三院主席
- 吳守基(S.B.S.,JP)恩信製衣廠有限公司董事、前仁濟醫院主席
- 李文斌(M.H.)理文造紙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前仁濟醫院主席
- 羅揚傑 - The Press Room Group合夥人之一
- 羅揚文 - 元創光藝首席視覺藝術總監
- 陳裕光 - 前大家樂集團主席
- 郭思治 - 耀才證券公司市務總監
- 黎偉成 - now寬頻電視財經台主持及評論員
- 張子欣博士 - 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張子欣是首位獲得菲臘親王獎學金往劍橋大學攻讀的喇沙書院學生。
- 謝迪洋 - 洛克希德馬汀亞洲私募投資總監、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董事
- 程守宗 - 黑莓公司公司總裁及臨時行政總裁
- 余志明 - 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出版人
- 演藝及文化界
- 黄湛森(黄霑)(已歿)- 著名填詞人、廣告人、作家及傳媒創作人
- 李振藩(李小龍)(已歿) - 全球知名度最高的華裔電影明星;截拳道始創人
- 白先勇 - 著名小說家,作品包括臺北人
- 董啟章 - 著名小說家
- 宋以朗 - 張愛玲小說版權持有人、知名博客東南西北(zonaeuropa.com)的創立人
- 林立三 - 演員、導演、戲劇教育家,前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
- 鄒世龍 - 藝人及模特兒代理The Starz People老闆
- 林建岳 - 旅遊發展局主席、寰亞綜藝娛樂集團及東亞唱片製作有限公司老闆
- 梁志健(森美) - 商業電台節目主持人、演員
- 黎小田 - 著名唱片監製
- 盧遠 - 前電視台節目主持人
- 藍奕邦 - 歌手、唱片監製、作曲及填詞人
- 倫永亮 - 歌手、唱片監製及作曲人
- 陳德彰 - 前Raidas樂隊主音
- 陳欣健 - 香港導演協會副主席
- 許冠文 - 著名喜劇電影演員、編劇、監製及導演,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蘇啟智 - 前香港有線電視首席記者
- 蘇啟泰 - MR雜誌總編輯
- 陳祉俊 - now寬頻電視足球評述員
- 虞逸峯 - now寬頻電視觀星台主持
- 梁偉文(林夕) - 著名填詞人、商業電台創作總監 (F.6-7)
- 孫耀威 - 歌手及演員 (F.6)
- 黃冠斌 -(斌仔)-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人
- 許紹洋 - 歌手及演員
- 黃建東 - 2011香港先生選舉演藝潛能大奬, TVB藝人、娛樂新聞台主播及演員
- 江榮暉 - TVB演員
- 曾楚霖(已歿) - 香港演員
- 郭子豪 - TVB演員
- 周子揚 - 歌手及演員
- 馮家俊(Roger) - 歌手及前亞洲電視藝員
- 教育界
- 戴自海 - 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物理學者
- 李向榮 -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前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成員
- 鄭宇碩 -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
- 趙榮德 - 前喇沙書院副校長,現任香港輔導教師協會顧問,現代教育書院顧問,香港有線電視節目《我們都是父母》客席主持
- 黃國浩(Michael G. Wong)- 遵理學校經濟科導師
- 林溥來(Patrick Lam)- 無線電視兒童節目放學ICU「Patrick Sir英語通通識」主持、補習社EDFLOW創辦人
- Samson Chai - 現代教育補習化學導師
- 戴浩淇(Ken Tai)- 遵理學校數學補習導師
- 法律界
- 李義 (Mr. Justice Robert Ribeiro)- 終審法院常任法官
- 陳忠基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域法院法官
- 羅志力 - 前香港律師會會長
- 黃嘉純 - 前香港律師會會長
- 胡寶星爵士 - 香港及中國內地著名律師行胡關李羅律師行創辦人之一,新鴻基地產及恆基兆業非執行蕫事
- 黃惠沖 - 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處副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Senior Counsel)
- 梁永鏗博士(JP) - 梁譚黃律師事務所創辦人之一、醫療輔助隊副總監、香港防癆心臟及胸病協會副主席
- 工程界
- 朱敦瀚 - 土木工程國際權威,亞洲第一及全球100大工程師
- 醫學界
- 會計及稅務界
- 楊維信(Wilson Yeung)- 國際稅務專家,香港註冊稅務師,澳洲註冊公共會計師,澳洲註冊管理會計師
- 體育及賽馬界
- 高保強 (已歿)-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及南華足球隊隊長
- 葉尚華 -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及南華足球隊成員
- 李菲臘 (Philip Reis)-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及東昇足球隊成員
- 羅偉志 - 前香港足球代表隊及南華足球隊成員
- 方栢倫 - 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現效力港超飛馬
- 王敏超 - 1968年及197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代表、現任香港業餘游泳總會秘書長
- 余心怡 - 2009年世界室內單車標賽奪得男子單人花式單車項目銅牌,首名亞洲運動員在此賽事取得獎牌;曾擔任警訊主持,現職警務督察
- 黃永棋 - 2012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羽毛球代表,成績是男子單打十六強
- 李晉熙 - 201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羽毛球代表,混合雙打分組出局
- 西維亞 (Stephen Xavier) - 1954年亞洲運動會男子200公尺銅牌得主,首名香港運動員在亞運會取得獎牌
- 告東尼 (Anthony S. Cruz)- 前冠軍騎師及冠軍練馬師
- 施雅治 (Arthur Antonio Da Silva)- 馬王精英大師馬主
參考來源
- ^ 喇沙書院校網. [2009-03-16].
- ^ 喇沙舊事/關平. 大公網. 2007-02-22 [2010-07-21].
- ^ 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參考文件 (PDF). 香港立法會. 2000-05-01 [2010-07-21].
- ^ 年屆六十歲教師在二零零零至二零零一學年自動延任一年.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2010-07-21].
- ^ 1932人大環抱 香港喇沙書院破世界紀錄. 南方網. 2002-02-04.
- ^ 喇沙環抱校園創紀錄. 星島日報. 200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