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省: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无编辑摘要 |
无编辑摘要 |
||
第1行: | 第1行: | ||
'''胡三省'''({{bd|1230年||1302年||H胡}}),原名滿孫,字身之,號梅澗,有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宋]][[元]]之际历史学家,[[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寧海]](今[[浙江]]宁海)中胡村人。取《[[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一句,改名三省。又字景參。 |
'''胡三省'''({{bd|1230年||1302年||H胡}}),原名滿孫,字身之,號梅澗,有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宋]][[元]]之际历史学家,[[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寧海]](今[[浙江]][[宁海县]])中胡村人。取《[[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一句,改名三省。又字景參。 |
||
寶祐四年([[1256年]]),胡三省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同登進士第,被任命為吉州泰和尉,以母老而未赴任。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任职期间得罪了庆元知府厉文翁,被罢官。又以“文学行谊”被荐。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聘之校勘《通鉴》,以教授弟子。後以三十年的歲月為通鑑寫注,在逃難的過程中遺失了《音注資治通鑑》,又重新寫起,时年已四十六岁,闭门绝客,日夜疾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资治通鉴音注》全部成编,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當然胡註難免也會有某些錯誤,[[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七有列舉胡註誤處。 |
寶祐四年([[1256年]]),胡三省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同登進士第,被任命為吉州泰和尉,以母老而未赴任。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任职期间得罪了庆元知府厉文翁,被罢官。又以“文学行谊”被荐。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聘之校勘《通鉴》,以教授弟子。後以三十年的歲月為通鑑寫注,在逃難的過程中遺失了《音注資治通鑑》,又重新寫起,时年已四十六岁,闭门绝客,日夜疾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资治通鉴音注》全部成编,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當然胡註難免也會有某些錯誤,[[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七有列舉胡註誤處。 |
2007年5月18日 (五) 20:50的版本
胡三省(1230年—1302年),原名滿孫,字身之,號梅澗,有兄弟五人,排行第三。宋元之际历史学家,浙东史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寧海(今浙江宁海县)中胡村人。取《論語》“吾日三省吾身”一句,改名三省。又字景參。
寶祐四年(1256年),胡三省與文天祥、陸秀夫、謝枋得等同登進士第,被任命為吉州泰和尉,以母老而未赴任。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任职期间得罪了庆元知府厉文翁,被罢官。又以“文学行谊”被荐。潛心研究歷史巨著《資治通鑑》,贾似道门客廖莹中闻其名,聘之校勘《通鉴》,以教授弟子。後以三十年的歲月為通鑑寫注,在逃難的過程中遺失了《音注資治通鑑》,又重新寫起,时年已四十六岁,闭门绝客,日夜疾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资治通鉴音注》全部成编,公認是對《資治通鑑》的注釋最佳者。當然胡註難免也會有某些錯誤,顧炎武在《日知錄》卷二十七有列舉胡註誤處。
《宋史》、《元史》皆未立其传。民初柯劭忞修《新元史》,补上一篇53字的短文,附在《儒林传》马端临传后。直到抗日战争期间,陈垣撰寫《通鑑胡注表微》,開始對胡三省的生平及其考證功夫進行大量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