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柵: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新條目 |
→歷史: 消歧義 |
||
第5行: | 第5行: | ||
==歷史== |
==歷史== |
||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內柵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內柵庄」,隸屬於[[海山堡]]。該庄東北與[[田心子 (桃園市)|田心仔庄]]為鄰,東南與[[三層庄]]為鄰,西南邊為[[新溪洲庄]]、[[舊溪洲庄]],西北邊為[[三坑仔庄]]、[[番子寮 (桃園市)|蕃仔藔庄]]、[[員樹林庄]]、[[缺仔庄]]<ref>《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ref>。 |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內柵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內柵庄」,隸屬於[[海山堡]]。該庄東北與[[田心子 (桃園市大溪區)|田心仔庄]]為鄰,東南與[[三層庄]]為鄰,西南邊為[[新溪洲庄]]、[[舊溪洲庄]],西北邊為[[三坑仔庄]]、[[番子寮 (桃園市)|蕃仔藔庄]]、[[員樹林庄]]、[[缺仔庄]]<ref>《臺灣堡圖》,臺灣總督府,1904年</ref>。 |
||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內柵」[[大字]],隸屬於[[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大字下有「內柵」、「埔尾」、「下崁」小字名<ref>《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f>。 |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內柵」[[大字]],隸屬於[[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大字下有「內柵」、「埔尾」、「下崁」小字名<ref>《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灣總督府</ref>。 |
2016年11月19日 (六) 03:27的版本
內柵,是臺灣桃園市大溪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該區西部偏南。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康安里東大半部、義和里北部。
歷史
台灣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內柵地區為一街庄,稱為「內柵庄」,隸屬於海山堡。該庄東北與田心仔庄為鄰,東南與三層庄為鄰,西南邊為新溪洲庄、舊溪洲庄,西北邊為三坑仔庄、蕃仔藔庄、員樹林庄、缺仔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設置二十廳,該庄隸屬於桃仔園廳。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改名桃園廳。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併二十廳為十二廳,該庄隸屬不變。1920年(大正九年),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內柵」大字,隸屬於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大字下有「內柵」、「埔尾」、「下崁」小字名[2]。
戰後大溪街改制為大溪鎮,隸屬於新竹縣,大字亦改制為里,並改名為瑞興里。1950年桃、竹、苗分治,大溪鎮改隸屬於桃園縣。2014年12月,桃園縣升格為直轄桃園市,大溪鎮改制為大溪區。
交通
省道台4線(瑞安路二段、康莊路三段)是竹圍到石門的幹道,大致以西北—東南走向轉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再轉縱向蜿蜒經過內柵地區。由此道路向西北轉北可前往八德、桃園、蘆竹、竹圍等地,向南轉西南再轉西可前往新溪州、大坪並止於省道台3乙線路口。
學校
參考文獻